方金芳
(贵州财经大学,贵阳 550025)
现阶段,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对高校未来发展建设、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意义重大。随着我国各大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与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高校要想获得长久发展就必须构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确保财务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步发展,避免内部出现财务风险,从而为高校的长足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含义是学校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各项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以及财务信息真实完整、资产安全、充足、有效,同时降低运行风险和财务风险,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在内部管理体系中全体教职工人员为了实现财务内部控制的根本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措施。
现阶段,许多高校对如何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并不深入,对高校内部财政重大支出、重点项目、大众重点关注问题的监督和风险控制等还没有制定出比较完备的工作流程规范。与此同时,高校中的一些教职工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积极性也有所欠缺,使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的制定相对滞后,例如,就学校本身而言,许多学校对内控存在一些曲解,认为内控只是单纯的资产控制和成本控制;就学校各个学院而言,有些管理层人员普遍认为内控只是涉及几个有关部门,并不是高校全员问题。
实现高校管理的基础工作就是内部控制,而建设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实现高校管理的重要环节。构成高校内部控制环境的因素有高校内部治理组织结构、结构设计、岗位权责分配方式、校园文化、人才引进以及人才使用和培养策略等。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起步稍晚,内部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外部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构,因此在各方面还不够成熟,目前仍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国家作为高校资金供给的主要来源,与企业的区别在于高校几乎没有投资和融资,这就使高校领导层缺少风险责任意识,不会主动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有些高校“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并没有经过全体教职工人员的集体讨论,对一些投资、贷款以及科研项目等也没有通过专业的专家评审和风险评估,给高校未来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高校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确保高校在面对问题时对风险进行评估、识别,制定出有效应对措施。
高校内部控制要兼顾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工作,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可能避免或者降低风险。目前,有些高校的内部审计与纪委、监察合署办公,独立性较差,起到的作用有限,同时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受高校管理,不能独立自主地随时开展审计工作,地位不高,内部控制缺乏强有力的监督。
目前,各大高校采用最广泛的就是“科层制”组织架构,这种组织架构虽然纵向沟通良好,但是横向沟通存在严重阻碍。加上有些高校信息系统还不够完善,各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没有做到资源共享、融合及有效集成,容易产生信息孤岛;还有的高校缺少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披露机制,使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达时效性较差,沟通存在障碍,发生问题时相互推卸责任,不利于实现内部控制。
面对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提高高校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势在必行。我国高校应该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以提高高校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为根本目标,构建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构建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思路
构建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对完善、规范和强化高校内部组织结构、业务经营活动以及内部权力运行机制意义重大,同时也是规范高校财务管理的有效方法。因此,要以构建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为主要目标,鼓励高校全体教职工人员参加相关讲座、培训,加强人们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另外,高校还要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对风险进行常态化分析,加强各部门协调工作,加大高校内控执行监督力度。
构建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作为实现高校管理的重要手段。通常情况下,高校业务管理工作包括预算、采购、建设等业务,还包括教育科研、招生、教学等多个层面的业务控制活动。因此,要想构建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必须完善这些业务控制相关制度,使高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根本上避免高校内部控制缺失。为了满足高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日常需要,还要建立高校内部控制管理报告机制,对高校的重大资产变动情况、重要项目工程进展情况等做定期汇报总结,加大高校内部控制管理监督力度。除此之外,建设信息系统是今后实现高校内部控制管理的必然发展方向。因此,高校要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搭建财务部门、审计部门与各二级学院沟通交流的信息化系统平台,实现高校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进而避免高校在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时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另外,还要对信息化系统平台的主要业务活动关键节点设置严格的授权审批流程,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进行强化、监督和制约,将原来高校内部控制过程中单一的业务活动逐步进行拓展和细化,以提高高校内部控制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
构建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实现的,因此,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小组带头进行。第一,小组应该对高校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分工,并加大处罚力度;第二,小组要监督高校各部门的自我评价,定期汇报,及时调整,以便及时发现高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并制定应对措施。构建风险评估机制对进一步规范和提高高校内部控制异常重要。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讲座、培训等加强高校教职工人员对内部控制风险的认识;二是高校各部门要以身作则,从自身业务工作流程、经营业务活动中找问题,并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提出有效解决策略;三是针对高校筹资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风险,要提前做好预测,规划好贷款偿还周期,确保高校经营业务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四是针对高校的对外投资行为,财务部门应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还可以从社会上聘请专家对风险进行评估,以确保投资项目的盈利性;五是关注高校经营业务中风险较大的业务活动,并提前制定好应对风险的措施。构建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与强有力的外部监督机制密不可分。要想实现高校内部控制管理,需要高校审计部门和外部监督机构统一、协调工作,形成监督管理合力,并积极鼓励高校各方力量参与到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中来。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高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到学校对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并相应给予嘉奖和惩处;其次,高校内部各个部门要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并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以提高高校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能力;最后,定期对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和完善,确保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和必要约束。
构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对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这其中涉及了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需要高校各部门的共同支持、分工协作等。为了避免高校财务风险出现,高校应该以构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为契机,将高校内部控制作为强化治理的有力抓手,同时与学校发展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建设内控环境、构建良好的评估机制、加大监督力度,以全面提升高校综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