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班级管理有效激励之思考

2020-02-26 22:45李圆谭林胶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5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激励班级管理

李圆 谭林胶

【摘要】班级是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组织,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引入有效的激励措施可以大大提高班级管理的效能,激发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从而发挥其巨大的潜力,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班级的优化提升。

【关键词】职业学校;班级管理;激励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就现代教育的本质而言,我们提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终生教育。通过有效的班级管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形成班风正气、凝聚力强、友好互助的班集体,是实施教书育人的基本保障。在这其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值得我们探讨。

根据需要—动机—行为理论,人的行为往往由需要引发,当需要达到一定强度并存在满足需要的对象时,需要会转化为动机,并使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当目标实现后,原来的需要得以满足,随即产生新的需要。在这种回环往复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持续不断的正面驱动力可以促使其行为向积极的目标趋近,激励就是这样一种驱动力。在班级管理中,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可不断激发学生产生动机,维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保持奋进的学习状态。

一、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实施有效激励的必要性

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有其特殊性,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近年来的变化尤其大。首先,从生源来看,由于高中扩招,职业学校的生源不断下降。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淘汰者,他们在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学习基础薄弱,自律性较差。其次,从年龄来看,现在的学生大多为00后,入学后大多为16- 20岁之间,家庭教育层次不一,受网络影响较大,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缺乏正确的判断。他们在心理上比较自我,自尊心很强,心理耐挫能力较差,情绪波动较大。年轻一代的他们个性强,有自己的主见,不喜欢听命令、被指挥。第三,从培养目标来看,职业学校不再以升学为目标,而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除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班级管理的重心不能落在传统的督促学习和维持纪律上,应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用全新的评价体系衡量学生。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在班级管理中需采取多样性的有效激励措施,驱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克服畏难情绪,摈弃逆反情绪,向着积极的目标前进,从而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力,获得多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

二、班级管理中可采取的有效激励措施分析

(一)确立合理的目标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越看重他所制定的目标,最终实现目标的概率也将越高,其行为受激励的程度就越强。对一个班集体来说,目标有大有小,有近期目标,也有远景目标。目标的确立要合理,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不好高骛远,既要有激励性,又要有可操作性。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先确定一个总目标,再分解成阶段性的学期目标。每个学生在班级总目标的基础上确立个人的具体目标。让班级的共同目标转化成每个学生的个人目标,为学生指明班级前进的方向,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学生会产生自豪感,从而更加努力地维护班级的荣誉,强化了目标的激励力量。

(二)借助榜样的力量

榜样是指激励大家学习的人和事物,本身就带着浓厚的激励性质。树立合适的榜样,可以以榜样崇高的品德、模范的言行或卓越的成就给学生以示范,让他们明确努力的方向。在班级管理中,可以从本班挖掘表现突出的学生作为榜样,如学习刻苦的、劳动积极的、遵规守纪的等;也可以以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作为榜样,使学生在当下的学习生活中不迷茫。根据职业学校的不同专业,还可以以行业中优秀的代表为榜样,如优秀毕业生、行业翘楚等,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

(三)引入良性的竞争

良性的竞争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不仅能激发学生个体的积极性,还能激发班级整体的积极性。在实施竞争激励时首先要确保公平,避免不公平的因素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要鼓励全员参与竞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竞争是多方位的,如学习上的竞争、学校各种评优的竞争以及各类比赛的竞争等。

(四)制定客观的评价

评价激励的运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口头评价,也可以采用非语言形式的评价;可以定期进行评价,也可以不定期或随机进行。不管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口头表扬、荣誉证书还是奖学金等,都能达到激励学生的效果。但要使评价激励的效果得以强化,还需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对于学生的突出表现应给予及时评价,过后评价将弱化甚至失去其激励价值。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时还应具体化,以达到强化优秀行为的作用。而评价的标准则应客观公正,并且要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

(五)鼓励更多的参与

班级是由一个个学生共同组成的,班级的有效管理需要每位学生的共同努力,班级的凝聚力更需要每位学生的共同参与。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决策,如班级规章制度、班级口号等,当学生投入精力参与后,他们对自己的决策会更加有认同感和遵从感,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也会更强,班级管理的效果也會大大加强。

(六)给予情感的互动

职业学校的学生处在特殊年龄段,他们年轻气盛,情感丰富,并且渴望关爱、理解和肯定,进行教育管理时不仅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在正面情感的激励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会更加顺畅、有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给予学生正面的情感互动,给学生以信心和尊重。在面对班级问题时,学生也能更加包容和理解,消除原有的逆反心理。情感激励可以是一句温暖的问候,一张鼓励的便利贴,也可以是耐心的陪伴和倾听等。

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在班级管理中善用有效激励,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方位成长,更能形成合力,推动整个班级的团结和进步,使班级管理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王燕.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及其实施[J].素质教育,2008.11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激励班级管理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