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研究

2020-02-26 22:45南章迪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5期
关键词:融合研究初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南章迪

【摘要】初中阶段,更要认真对待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重视初中生的身心健康,会促进初中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且有利于初中生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但初中学校教师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存在无法同时兼顾的问题,导致初中生在道德和心理两方面不能同时协调均衡发展。本文针对初中生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具体发展措施。

【关键词】初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研究

初中时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宝贵阶段。初中教师往往重视学生的德育品质,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导初中生的心理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初中教师只有引导好初中生的心理,才可以让初中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准则,才不会让初中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所以要将初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才能让初中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学生通往成功之路的指明灯。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教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深入学习和研究有关心理层面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和道德修养。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与其他教师共同商量讨论初中生在心理方面出现的状况、做到与学生每周进行多次情感沟通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学生,才能深入了解学生,懂得学生的心理,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教师要拥有健康良好的心态,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初中生,让每一位初中生感受到教师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反之,教师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度日如年,每天以颓废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初中生也会在无形中受到不良影响。

二、重视初中生的主体地位

(一)尊重初中生的主体地位

要想真正做到重视初中生,让初中生能够健康的成长发育,教师必须尊重初中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心灵上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与爱护,学生才会在心理上接受老师对他的教育,主动认可老师,接受老师对他们的教育,从而间接地提高初中生的品德修养。

(二)用积极健康的语言鼓励初中生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教师要多表扬学生,用正能量的词语激励他们。例如,教师在每次考试中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记录,对于每次进步的学生及时提出表扬;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师更要怀着积极地心态对待他们,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初中生在学习方面取得质的飞跃。从而进一步推动初中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三、莫要纸上谈兵,落到实际之中

一些教师喜欢和学生讲述书本道理,然而初中生正处于青春的叛逆时期,这样教学方式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不如将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付諸于实践。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各个年级学生的特点和爱好开展美术、体育等相关比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德育工作的乐趣和魅力,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基础。除此之外,在互动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充分将自身的价值和特长发挥出来,在提升自身德育素质的同时也能形成良好的运动精神以及锻炼的自信心。

四、健全德育教育体系的,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近年来,初中德育教育体系得到逐步完善,不少初中学校为初中生设置了有关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例如,给学生每周进行形势与政策的分析、开展弘扬传统文化、将政治课程纳入初中生必考的内容等。但相对于比较健全的德育体系,学校往往忽视了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视和投入,尤其在价值诉求方面,学校并没有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例如,许多学校为初中生设置了心理咨询室,然而许多初中生认为心理咨询室是专门给心理方面有问题的学生设置的,致使学校的心理教育职能无法得到实施。另外,许多初中生由于智力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成绩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差异性。成绩差的学生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不仅会丧失对学习的热爱,还有可能造成与周围同学关系不和睦,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学校要正确处理好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让初中生认识到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的目的,开展一系列课程的原因,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引导初中生走向积极向上的阳光道路,初中生的性格也会变得更加开朗,与周围的朋友和老师也能够和睦相处。

五、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

(一)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

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保持亲密的联系,做好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真正了解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例如,学校教师可以定期在学校开展家长会,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学校教师也能从家长口中得知初中生在家里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做到互相监督与促进。与学生家长建立微信群、QQ群等社交媒体,让初中生的家长能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德育。

(二)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学校要利用好社会资源,让学生枯燥的课堂变得活泼生动。例如开展社会志愿者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初中生融入社会,满足初中生的好奇心与成就感。感受来自社会的关心与关注。参加社会各界正能量的讲座,让学生接触社会上充满正能量的健康人士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德育健康的有效融合。

六、结束语

初中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想促进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不仅需要学校的关注与重视,还需要家庭对初中生的关爱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月琴.浅析初中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223- 224

[2]叶锋翔.浅谈初中德育教育的意义及办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14):13

[3]丘宏宗.中职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实践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7

猜你喜欢
融合研究初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化工单元课程建设与毕业生就业能力融合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