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学习初中化学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到吃力,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课上的学习,也要在课后进行复习,本文阐述了初中化学课后复习的一些体会,希望对初中化学复习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策略
一、初中化学复习的作用与现状
化学是初三才开设的课程,在学生眼中是完全陌生的,对于零基础的学生而言,学好化学单凭课堂上的积累是完全不够的。课堂的时间有限,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将课本中的基础内容以及必要的考点传授给学生,而难点问题往往在课后的习题中,倘若学生没有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面对这些难点问题时就会不知所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也有很大影响。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进行自主复习时,会对课堂上讲过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在遇到难点问题时,也可以寻求老师与同学的帮助,在他们的帮助下解决问题。传统的复习老师交代学生在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并没有安排有关复习的内容或问题,导致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只是敷衍了事,没有实质性的学到或解决化学知识中的难点,这样的复习是毫无意义的。
二、如何做好化学课后复习
(一)从教材“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和课后习题着手
在任何科目的复习中,课本都是最重要的复习,只有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才能更好的做出相关题目,教材中每一课题结束后,都有一个知识点小结“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罗列了本章节的知识重点,学生可根据知识重点重温教材,并结合课后习题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
(二)整合知识点复习,使复习更系统化
初中化学复习,除了必须要抓住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练习题的复习外。还要将知识点加以整合,使复习更系统化,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如何做好对知识点的整合呢?在复习过程中,学生把握不好重难点,加之初中化学知识点过于繁杂,学生死记硬背很吃力,因此学生可借助一些参考资料如《同步解析与测评》,对知识点进行简单梳理,或构建知识网络,通过例题、练习、探究归纳总结,对本章节知识点间的联系了解更加深入,对知识点的运用更灵活。
(三)错题管理,查漏补缺,使复习达到最佳效率
错题是宝贵的财富,因为它显示出了學生在所有知识点中最薄弱或没有完全掌握的部分,这就需要学生应正视错题的重要性,不能做完练习题对一下答案就敷衍了事,要把错题完整的整理在错题本上,清楚的写好每一步的解题步骤,明白做错的原因是知识点没记住、粗心大意还是欠缺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力,再找相应类型的题进行反复练习。加深对错题的印象,以免再在相同类型的题上犯错误。
三、教师应做好学生复习过程中最强有力的后力军
(一)定时检查错题本
大部分初中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薄弱,这就需要教师下达相应任务并定期检查核实,才能促进学生反思整理错题集。
(二)开设专题复习课
由于初中化学知识点繁杂琐碎,没有形成很完整的系统,这也给学生在复习时加大了难度,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时可以突破单元的限制,根据专题分类的形式整合成完整的专题系统,例如,身边的化学专题、物质变化专题、物质构成奥秘专题、科学探究专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等。有针对性的对上下册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及时查缺补漏(专题复习可在学习完两本教材后总复习阶段进行,也可在章节学习过程中逐渐渗入)。如果学生对某一专题掌握的不足,教师可以专门对这一专题进行研究和复习,如开设专题复习。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复习,这样可以使学生突破自己,发现新思维,在各个专题中找到相关联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三)精选例题,充分发挥在讲解例题中复习巩固知识点的目的
教师在上复习课之前,挑选多种类型的典型例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不能总是一种题型一直讲,不仅会耽误课堂时间,也会导致学生只会做同一类型的题。教师不能只单方面公布答案,要把解题的思路和过程教给学生:如怎样审题?如何从题目中获取关键信息?采用怎样的方法得出结果?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这道例题的解法,也可以重新梳理其中的知识点,加强学生记忆,进而提高复习效果。教师在黑板上讲解例题时,必须进行规范的讲解,在黑板上写工整的板书,让学生知道书写工整的重要性。最后,在精讲例题后,让学生练习同类型习题以达到巩固练习的目的。教师应挑选几种重点习题,习题类型应多样全面,才可以促进学生的复习效率提升。
综上所述,为了改善传统复习策略的不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引进全新复习策略:布置相应的复习任务,并及时跟进学生复习状况,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复习方法,高效的进行课堂例题讲解及课后的复习作业。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刻明确复习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复习体系,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的开展课后复习活动,从而帮助学生通过高效复习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唐忠明.浅谈初中化学总复习策略研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5(18)
【作者简介】
王铁,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从教30年;研究方向:初中化学教学。
【重要荣誉】
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辽宁省本溪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