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双重视域下薛瑄的人性理论浅析

2020-02-26 07:58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天理理气气质

龚 瑞

(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乌鲁木齐 830017)

人性论问题一出现便成为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古今中外、诸子百家各执己见,至今仍无定论。仅就儒家而言,在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1177之后,便有孟子“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2]的性善论,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3]的性恶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说”等观点。凡此种种,都是站在道义论的角度,将无私利他的道德目的作为人性善恶的评判标准。而薛瑄则在继承孟子“性善论”、朱熹“天命之性”“气质之性”及程颐“性即理”观点的基础上,以理解释本然之性,以气延伸气质之性,从理气双重视域下诠释人性,为人性理论的阐释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得天地之理以成性

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学界对“理”的探讨由来已久。从理之本义“纹理” 到它的引申义“事理”“天理”,这些讨论分别将“理”视为人性以外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的物质次序、事物规律、自然法则。到程颐这里,他把“理” 赋予其至善的道德标准,主张“性即理”,即人性是从天地之理中禀受而来,渐渐使理存于人。薛瑄也认同天理决定着人性的这种说法,他说:“此理在天,未赋予人物谓之善,已赋予人物谓之性。”[4]894薛瑄的人性理论正是基于对理气的讨论,在探讨理的同时深入阐述本然之性的内涵。

在薛瑄看来,本然之性是人从天中秉承而来。他说:“性者,人所受之天理。”[4]916“天者,性之所自出,即天命之性也。”[4]1106并且,他相信人的本初之性是至纯至善的,“人性无不善”[4]985。薛瑄在这个基础上对人性之本然进行了深入的阐释。

首先,薛瑄认为人、物之性来源于天,在天未将理赋予人、物时,理为性之本原,即善。人禀受天地之理后,方可使这种善以性的方式得以显现。在薛瑄看来,人之所生必先秉得天理,而后有性,这种性是天地之性,是至纯至善的。这是因为他以“性”为体,主张“‘ 善性’之类,皆天理也,天理即性善也”[4]988。 薛瑄将“天理”与“性善”、“善”与“性”等同起来,强调“善即性也”[4]963“善、性一理也”[4]961,藉此强调天理赋予人的本然之性是善的。这也是对理为善、人性之天地之性为善的论断。他的这些观点与程颐认为的“‘性’ 只能是指性之本,无有不善”[5]80之论相近。

就“理”与“性”而言,薛瑄认为“性者,人所受之天理,仁义礼知之性是也”[4]916,主张人禀受自天的理具有降衷秉彝之性,其在人身上的具体体现就是仁义礼知之性。而那些圣人所具有的美好的德性同样来源于天的赋予和培养,“乎根天理,浩浩不息”[4]689且“自不能已”[4]689。相应的,恶人最初也能获取天所赋予的理与善性,因为“人之于性,犹器之受光于日,日本不动”[4]784。但由于恶人主动断绝了这种与天的联系,所以“性”在恶人身上表现为恶,这完全是其自己招来的。即使表现出了恶,违反了善良的本性,也并不意味着本善的消逝,本善依然是常在的。就像水的本性是向下流淌,人却引水过山,这显然违反了水的本性。但是在人将水引过山之后,其向下的本性仍然存在,作恶之人的本善同样如此。不仅是人,物也会秉得此理,只不过体现在万物上就是水火木金土之性了,其所谓“理如日月之光,小大之物各得其光之一分,物在则光在物,物尽则光在光”[4]782。人、物之别在于二者同样具有天地公共之理,但是人却能尽其性而已。

作为明初官方哲学的程朱理学,无论是在社会物质生活,还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都具有至高的地位。薛瑄也十分推崇程朱理学,他的思想大都是对程朱理学的延续。虽然薛瑄在理气的先后问题上与朱子主张存在差异,但就“性”的一方面来说,他们的主张相近。朱熹提倡性根源于理,薛瑄也认同这种说法,或者说,他认为性就是理。原因在于,他认为人一方面从本然、固有之理中得到至纯至善之性;另一方面,人性又使得天地之理赋予人的这种善性得到显现。从这里来说,人顺应了天地之理,就禀受了善,也可以说就是善。

其次,薛瑄进一步将天理贯通于人之中,使无形之理具有有形之性,最终“性”得以完成。薛瑄以“礼者,天理之节文”[4]732为依据,借颜渊问仁时孔子所提出的“克己复礼为仁”[1]817以述其义。他同样将仁视为天理,把复礼作为达到仁的要求,认为复礼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仁。同时,因为礼是性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人须克除己私,使行为趋于礼。在他看来,复礼使仁即天理得以呈现,那么天理也便贯通于人之中了。

薛瑄认为理是无形的,“无形者皆为密。而密即理也”[4]903。理虽无形,但天下万事万物“皆自理气至微至妙中生出来,以至于成形而著”[4]710,无形之理落实到事物上却使事物存在差别。这是因为就人、物相对而言,“人得其全,物得其偏”[4]863。

在薛瑄看来,性的运用也体现着理。“‘继之者善’,性之原也;‘ 成之者性’,善之在人者也”[4]1004,天地的本质是善的,人从天道变化中得到了善,这是性之本原,也就是天所赋予人的是善。人性使天道赋予人的这种善得到完成和显现,人秉受天道之善是通过人性来实现的。

最后,薛瑄还在对“性”与“理”的论述中引入了“太极”这一概念,提出“太极即理也,性也”[4]888的观点。他认为太极即理是人性的根源,是人从天理中顺应而来,与生俱来就有的天地之性、至善之性。他认为“太极为至善之性”[4]885,同时也是“元、亨、利、贞浑然未分之理”[4]942。对他而言,以理为本性的善与作为最高道德本体的太极,都是理气浑然无间的统一体。在他看来,太极是世间万物万理的总称,具有“至大,至极,至精,至妙”[4]898的特征,它与理一样有着看不见、听不着,却又无所不在的形而上性质。从这一角度来探讨人性,“太极”即至善的天地本然之性,既是万物存在的根源,又是人性的来源。只不过这里的人性是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是没有被遮蔽的,纯就理而言的本然、至善之性。

薛瑄以性作为天地之理的统宗,指出理之名虽千变万化,但其实质仍为一性、一理。天地间自然、社会、人的存在都会随着时间有所变迁,不同事物之理虽然变化水平不一,名称多种多样,外在的表现也千变万化,但是向其内在看,都有一定的理序且遵循性理而发展。正如他所说:“‘性’者,万理之统宗欤!‘理’之名虽有万殊,其实不过一性。”[4]786

薛瑄继承朱熹所提出的“理一分殊”,用来强调一理与万物的关系:“理一统乎分殊之中,分殊不在理一之外”[4]829“‘本然之性’‘理一’也。”[4]829从天地间只有一个理,来强调人本初具有的至善的本然之性。以理为出发点,人最初的性也只有一个,即本然之性,是善的,落实到个体上,产生出不同的形式后,就表现为理的差异性、性的具体化。“如人一身之理,‘理一’也;四肢百骸各具之理,‘分殊’也”[4]786,这里也呈现出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

二、得天地之气以成形

人性问题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家来说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发展到薛瑄这里,人性兼具“本性”和“气质”两层含义。他将理赋予人的纯真本性作为人性的基础,以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作为人性的关键,认为理气贯通人性,注重达到至善的境界,从而使自我的修养、至善之性得以显现。

首先,薛瑄注重气的变化、贯通流行,认为通过气的凝聚、分散等不同表现形式的活动,可以强调人的气质之性的差异,进而产生人之形的不同。在他看来,天地之性固然美好,却不易察觉且容易丢失,圣人们拥有源源不断的善性,贤明的人也一直在追求着回归本性。而普通人早已生活于本初的天地之性中却不自知,身怀善性却不知道体悟与发用。面对这种情况,主体应通过为学的方式,了解人先天的特性,促进自我的完善。

在薛瑄看来,理气是无缝隙的,天地之间皆充斥着理气,浑然无间。理虽无形,赋予人或物却能生发出有形之气。天地之初是没有人和物的,气使人和物得以成形之后,气也是一直存在且影响着人物的生发、人性的培养。在薛瑄看来,人虽具有至善之性,但因后天所秉之气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也就是说,世间万物的本质都是无形的天之气,在接触到地之气之后方才演变成有形之物,同时由于接触地之气的时间、位置、环境等地不同,就变成了不同的万物。他认为孟子讲的“人之可使为不善”[2]736与他所说的人性的不善是由“气质之性”的遮蔽造成的是一个意思。这种差异就表现在人与物、圣人和涂人的不同上。一方面,每个人所得之理是相同的,圣人有耳、目、口、鼻之理,涂人亦有;圣人有心、肝、脾、肺、肾之理,涂人亦有;圣人有君臣、夫子、夫妇、长幼、朋友之理,涂人亦有。区别就在于圣人秉得的是清粹的气质,性能彰显,不会被气质所制约,能与“天地合德”[4]870。一般人“其德出乎凡民”[4]870,秉得的是昏驳的气质,性被遮蔽,被气质制约,这才有了不同。不同的气影响着人们的习性,造成了人性的偏差。可见,气质之性是恶的根源。另一方面,天所赋予人的理,落实到人性与物性上,并不是每个人或物都能得全的。人之为人,物之为物,不过是“人得其气之正而理亦全,物得其气之偏而理亦偏”[4]870。如同世界只有一个太阳,所照之处也有向阳与背阴一样,得光者不尽相同,所秉之气也有所偏。就人来说,“于全之中又有气质昏明、强弱之不齐”[4]863,只有人之性(仁义礼智)与天之命(元亨利贞)相合才能得全。人之性也有“气质清浊、通塞之不齐”[4]785的区别,有“全之全者”“全之半者”“全之少者”“皆不能全者”[4]785。至于物,更不能得全性,只能被各自禀受的气所拘束形成一定的形,“如木得仁之性,火得礼之性,金得义之性,水得智之性,皆不能相通也;蜂蚁得义之性,雎鸠得智之性,虎狼得仁之性,豺獭得礼之性、亦不能尽推也”[4]785。物虽得其偏,但在偏之中亦有一端为明,“如雎雄有别,蜂蚁君臣之类,此物有近于人者”[4]863。由此观之,禀受的气质不全或不齐,才导致了人或物的千差万别,而人之为人便在于人之意志可变化气质,恢复性善。

万物秉得天地之气,而后有各形各色之形。“物之栽者根乎气,其生理向盛,故天因有以培之;若物之倾者,则与气不相连属,而生理已绝,故天因有以覆之”[4]689这里的“气不仅是一个结构成分的概念,也是一种情绪、欲念的活动”[5]180。天地之性虽然是善的,却易为气所用,受气濡染,即具体表现的“性”可能是“浊”的、“昏”的,为气所制约。这也体现出薛瑄对程颐思想的继承,他认为由气可以表现出性的善与不善的观点与“程颐说‘ 性出于天,才出于气’”[5]80相一致。 在这里,“才”字与他讨论人性时讲的“气”有相同的意思与作用。

其次,薛瑄将气与性相互训释,从性被气所制约的实际凸显造化人事的重要性,从而指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气的作用。他认为在人性问题上,气与性有紧密的关系,要以气去理解性,“言性不离气,气不离性,分性、气为二,则不是”[4]1021“人之性与气,有则一时俱有,非有先后也”[4]722。薛瑄主张性本明且无不善,但生活于世俗之中易受气的影响,气清性才明,气昏性亦浊,性是明或昏取决于其所秉之气。“性譬如一源水,引去清渠中则水亦清,亦犹气清而性亦明也;引去浊渠中则水亦浊,亦犹气昏而性亦昏也。是则水有清、浊者,渠使之然,而水则本清。”[4]787禀受清明之气的人看到的是明亮,听到的是清朗,说出的是忠正,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善于将不好的气质摒弃,也就不会产生恶,而禀受污浊之气的人不能识别恶,也无法觉察到浊气,而是生存于其中。在薛瑄看来,形与气、性与气相关联,形的不同表现形式由所秉之气造成,进而产生性的差异。

对于昏恶气质的制约,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薛瑄主张“为学第一在变化气质,不然只是讲说耳”[4]856。薛瑄从小热爱读书,有了心得便随即写下来,所以才有了他的《读书录》与《读书续录》,且在晚年致仕回乡期间,一直以讲学为重任,所以他是十分强调实学的。而他强调为学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变化气质,因为“为学能使理胜气,则可以变化气质之性,而反天地之性。若气胜理,则不能矣”[4]1005“为学者,正欲变此不美之气质,使理常发见流行耳,然非加百倍之功,亦莫能致也”[4]787。薛瑄以体察善之心为己心为目的,将为学作为远离恶、邪,回归正途的一种方式,强调造化人事的重要性。

最后,薛瑄强调虽然天地之气使世间表现出更多可能的形,但在本质上只有一个性。他说“‘ 善固性也,恶亦不可不谓之性也。’性一而已矣”[4]730,用以强调无论人性善亦或恶,性都只有一个。心“比理则微有迹,比气则又灵”[4]1012,既不是性也不是理,却容易受到气的影响、制约,若为沉溺所蔽而陷于其中便不能自拔,因其是行动的枢纽,有其不稳定性,所以表现出来或善或恶。从性善来说,禀受清明气质的人具有至善之性,拥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德性,由自身所具备的这四种德性全部自然体现出来,进而推及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情。由于其有纯然至善之性,动静之间皆能生发出清明之情,善性不会被遮蔽,那么便拥有了至善之性作为其人性。从性恶来讲,恶亦是性,气质被渣滓影响、遮蔽,使原来的仁无法节制、义变得残忍、礼变得虚假,智显得狡诈,暂时无法体会到仁义礼智。因每个人禀受的渣滓之气的程度不同,性恶的具体表现也会有所差异。但这些仁义礼智只是被遮挡了,看不出来了,不能说它并不存在,它也是性的一种,是被遮蔽的一种。这个观点是基于理在气质中而言的,正如他所说:“性如水,水本清,被泥沙浊了便浊了,也只得谓之水;性本善,被气质夹杂恶了便恶了,也只得谓之性”[4]864“此理为气所挟持,或善或恶,至于万变之不齐,而其体则一也。”[4]787所以说恶也是性的一个方面。

三、得理气之性以成行

薛瑄的思想与孟子、程朱理学是一脉相承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展与创新。孟子以水为喻提倡人性善,薛瑄则把对人性的诠释置于其理学的框架中,用理气来讲人性,将人性赋予理气的作用。在薛瑄这里,人性是本质和气质的结合,人的发展不仅是被动接受与生俱来的善性的过程,更是一个躬身省察,不断实践的过程。

薛瑄将理具于人之中,认为人们生而就有至纯至善之性,但由于秉受气的流行,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秉得浊气的人,理被遮蔽,失去善性;秉得清正之气的人,理没有被遮蔽,依然表现为善。这表明一方面,人有至善之性,另一方面,善性容易被遮蔽,有一种未知的发展趋向。因此,薛瑄提倡为学的重要性,“正学者,复其固有之性而已”[4]1199,即是要采取行动,恢复善性。

首先,个人内心中追求卓越的本能,使得个人在自我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注重主体能动性的发展趋向。薛瑄将理、气概念赋予人性之中,认为理赋予人至善之性,气影响人性的善恶。他通过气的作用强调“人为”的重要性说:“为学只要,在于知性善,知性善则知所用力矣”[4]996“圣贤万世所传之道,只是天命之性。”[4]954可见,为学是摆脱遮蔽,恢复善性之法。在薛瑄看来,为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明理,更重要的是践理,完善自我德性,达到对自身生命的升华。他认为通过读圣贤书或者为学而明得的理也须得一一践履过才行,如若只是明得事物之理,没有实践,事与理之间是不会相互凭借的,彼此之间也没有依据,只能孤立的发展。陈来指出,“薛瑄站在朱子学的立场,强调人的实践并不是把主体具有的东西赋予客体,理是客体自身具有的,人只是努力使事物按其固有的理存在而已。”[5]179正如,薛瑄所认为的人之善性是理先天就已赋予人的,即使后天因为个体所处环境的不同、接受教育程度的差异等因素而产生了人之性的区别,人也会积极主动地摆脱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主动地努力使其回归其该有的位置,在顺应善性上发展。薛瑄还认为圣贤是引导人向善的,“圣人教人百行万善,性以贯之”[4]988。人的内心都有追求卓越、向往美好的本能,在追逐的过程中一接触到物,或为物之习性所熏染,或沉溺于当下的环境之中,或处于利益选择时择取与初心相反的结果,就有善与不善的两条道路了。薛瑄所主张的“复性” 就是提倡通过教育等路径,以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形式,恢复至纯至善之性的归宿。

其次,个人精神修养的提升,要求做到严于律己,有意志的摆脱遮蔽,摆脱它物的约束与控制,趋善避恶。陈来说:“当意识处于静的状态,情感欲念没有发作(气未用事)的时候,保持心的‘正’可以使性无干扰地保持其本然之善。气已用事,即情感欲念发作的时候,意识的状态由静变为动,在这种动的状态下保持心的‘正’可以规范引导情感,而不使发生偏差。”[5]180面对气的遮蔽与制约,薛瑄提出了他对“君子”和“常人”的见解。他主张“君子”和“常人”的区别在于“君子性其气”[4]788,而“小人气其性”[4]788。君子以理主气,不被不美的气质所扰乱,能保持内心清正;常人以气主理,且“气之所为,漫不知理为何物”[4]724,被昏恶的气质所牵引,听之任之。他进一步指出,一般人虽与君子、圣人有很大差别,但可以通过为学时时刻刻省察自己人身、语言、动作是否符合人之理,所具之性有没有被遮蔽,所处之事在不在社会的合理规范之内。通过修身、体认,常人可以弥补自身不足,向贤人看齐,从而在学习中实现个人精神修养的提升,这也是薛瑄注重为学之要的原因。

薛瑄说:“气强理弱,故昏明、善恶皆随气之所为,而理有不得制焉。至或理有时而发见,随复为气所掩,终不能长久开通。所谓为学者,正欲变此不美之气质,使理常发见流行耳,然非加百倍之功,亦莫能致也。”[4]787理所具有的仁、义、礼、知之性虽是秉承天命之性、顺循天理,却要防止被气所拘,遏止人欲,如“耳、目、鼻、百体嗜好之私”[4]947。遏止人欲并不是说完全扼制人的一切欲,而是阻挡“用不以节”[4]753的私欲。他所说的至善之性,并不是将其束之高阁,而是在与人接触、与社会相处时体认诸如仁、义、礼、智之类的善性,使其表现在身心、言行、待物、处事之中,通过践履使自身行为没有过错,完善自我德行,通达义理,进而与天合一。

最后,从内往外、从个别到一般将理性发用出来,以道德理性制约知觉活动,体现意志行为价值的层次性。“本然之性纯以理言”[4]786,故性之本体原是善;“气质之性兼理气言”[4]786,因而恶是由于气质之拘。面对气质的拘束,薛瑄征引孟子所说的“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2]197来强调养气之法,认为想要对内保持内在的心志,向外气节不出什么问题,就要采取像孟子所说的从内往外、分清主次先后的方法相互培养,因为个人的心志直接影响其气节,而气节支撑着人。要摆脱遮蔽,应从内外两个方面用力,“人只为拘于形体,自小;若能不为形气所拘,则内外合一,而不胜其大矣”[4]734。理性能制约人的知觉活动,将理展现出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个人内在修养,就要从个人自觉力、自制力、行动力三个方面下工夫。

第一,自觉力。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当与外界事物发生关系时,表现出或浅或深的物欲就有了气质的变化。浅物欲的变化可以通过自身自觉地将其去除,深物欲的变化虽难去除也要持之以恒,正如薛瑄说的“气质之拘最大,变化之功极难,然亦不可畏其难而不加变化之功也”[4]1005。由是观之,恶是由气质之拘所造成的,面对这种情况,人应该在与外在世界接触的过程中自觉地进行自我发现,有意识的维护、发展自我本体。

第二,自制力。“万物美恶、精粗不齐者,皆气之为也。”[4]867人都爱美的东西,喜欢精致的物品,但这些容易遮蔽人的善性,个体应当有所节制,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人心’,即食色之性;‘道心’,即天命之性。”[4]1018向内用修己之道安顿人心、人性,对善性进行自我完成。

第三,行动力。“凡知之之功,皆明此心之性也;……凡行之之功,皆践此心之性也。”[4]997在薛瑄看来,为学的第一要务是立心,而后心中存有理,以渐渐躬身践履此理,完成人性的转化。“气质之偏,自生来便有此矣。若自幼及长,历历曾用变化之功,则亦无不可变之理;若气质既偏,自少及长所习又偏,一旦骤欲变其所习,非百倍之功不能也。”[4]745对于人性的遮蔽不践行,只明白是远远不够的,应当从小就开始注意这些变化,采取行动维护人之善性。明心性是目标,践人性才是目的。

从理中获取的善性与在气范围内的形体,都是人性中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薛瑄以气质的未知性倡导人们注重周围气质的清与浊,在面对浊气时要发挥自身能动性的作用,积极主动地明理、见性,拨开遮蔽,恢复与生俱来的至纯至善之性,达到对自身境界和生命的升华,完成自我内在的道德品格。

宋明时期的儒学发展往往是儒、释、道三者的争论与融合,对人性问题的探求也是从多个立场、角度进行阐述。薛瑄在立足于理学体系的基础上从天地之性赋予人的性,探寻人的至纯至善之性,从天地之气分散开来的各种形体、禀受清明、昏恶的不同气质探究人之性的善恶,以致倡导人们不要被气质遮蔽,发挥能动性摆脱束缚,以恢复至善之性为目的,最终提升自我修养,完成对精神生命的升华。虽然薛瑄的理气论本身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就从理、气来看人性论这一点来说,也是有其特定的历史价值的。

猜你喜欢
天理理气气质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iqi Huoxue drop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AUDI Q7 无畏,是我一贯的气质!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西海岸新气质
对朱子理气关系论的重新考察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What’s InsideDoesn’t Count
从量变与质变规律角度分析“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和灭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