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普查目录著录中常见问题举隅
——以《山西省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为例

2020-02-26 02:40刘亚男
卷宗 2020年33期
关键词:繁体字著者编目

刘亚男

(山西省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001)

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山西省积极开展古籍普查工作,《山西省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已经整理出版,取得了成果性的发展。在对《目录》的著录和审校中,笔者发现了一些常见问题并总结了出来,希望能对今后从事古籍目录著录和审校的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1)分类问题。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新分类法——《中华古籍总目分类表》应运而生,新分类法以四部分类法为基础,增加了丛书类,而且还对二三级类目做了更加合理的变动,如子部的小说类移到了集部,戏剧类下级类目扩展为戏剧之属、传奇之属、总集之属。《目录》使用新分类法,省28家收藏单位的古籍编目还是按照以前的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编目人员必须重新分类,加大了工作强度。

2)题名著录问题。题名是文献的重要特征,尤其是古籍文献,在题名著录之时,需要详加考证,否则就会导致题名著录错误或者是遗漏,如《滤月轩诗集二卷续集二卷余一卷文集一卷续集一卷荔墙词一卷》,这是两种书的合集,有两个著者,著录时把《荔墙词一卷》题名和著者漏掉了,正确的应该写成“滤月轩诗集二卷续集二卷余一卷文集一卷续集一卷/(清)赵棻撰·荔墙词一卷/(清)汪曰桢撰”。这种合刻合印的情况,编目时不注意区分,就会造成遗漏品种的问题。

3)责任者著录问题。责任者是文献检索的一个重要检索点。由于责任者在文献中的呈现方式不同于现代文献,编目人员古籍文献知识掌握不足,就会著录错误。有的古籍在首卷卷端的著者名称,往往是著者的字。《东周列国志》就是以字著录作者的。古人的名字一般都是由名加字组成的,古人的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名字,名由父亲所取,供长辈称呼,弱冠之后取字,供朋友呼唤。该书卷端第二著者题的是蔡元放,名蔡奡,字元放,清代小说评点家。编目人员不清楚蔡元放是蔡奡的字,就直接将蔡奡的字元放著录为著者了。又如《徐文长文集》将著者袁宏道的字袁中郎作为著者,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

4)版本著录问题。古籍经过朝代流转,都会带有各个时代的特征,形成不同的版本,古籍版本十分复杂,版本鉴定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编目人员认真考核,详加考证,否则就会导致著录的偏差。一般可根据古籍自身的书名页、牌记、序跋等鉴别版本。有的书没有明显的特征,就需要古籍编目人员凭借自身的经验,通过对各个朝代刻书使用的纸张、字体特征,了解当朝皇帝的避讳等,才能确定古籍图书的版本年代,如《陆象山先生全集》原来著录的是“清道光三年”,后来看原书并没有明显的版本时间,“清道光三年”是在序中找到的,但是纸张和字体都比道光晚,所以把时间确定为“清”。

5)编目排序问题。每一部古籍进入书库,都有自身的编号和对应的财产簿记录,由于年深日久或其他原因,有些古籍的编号和记录已经不能对应,出现错号、无书、重号等现象,这些记录被录入数据库上,导致查找的难度,加大了工作量。

6)繁体字认知问题。古籍是繁体字写成,古籍信息著录也需要繁体字,如果工作人员对繁体字认知不足,就会使用错误。有些读音一样,偏旁一样,繁简都是一个字,但是用法不一样,如“鐘”和“鍾”,“鐘”当敲钟的意思的时候可以用,“鍾”用來做姓氏用。姓氏著录只能用简体字而不能用繁体字,如“岳飛”,不能写成“嶽飛”,“嶽”是指山嶽。“范仲淹”不能著录成“範仲淹”,“範”当规范讲。这些繁体字在著录工程中经常有使用错误,需要做大量的修改。

《目录》著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让人深思,导致问题的来源有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人员的素养问题,古籍编目人员的素养问题成为古籍保护事业发展的瓶颈,明确编目人员素养要求就显得十分必要。

1)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作为一名古籍编目人员,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风范,树立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道德。古籍文献都是经过时代变迁一点点积累下来的,在保存过程中存在着老化、酸化、虫蛀、鼠啮等问题,所以古籍工作者必须怀揣热爱之情,才能够在工作中细心、耐心,不怕脏、不怕累,干好古籍工作。古籍保护工作经常要求进入书库进行盘查,录入数据需要遵守很多细致的规则,一个字的忽略,一个版本的错误鉴定,都会导致著录的错误。因此编目人员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强烈的责任感,把保护古籍当作是自己的事情,才能将古籍作为文化遗产传承下来。

2)掌握专业的古籍知识。古籍是指1912年以前,以稿本、抄本、印本、拓本等形式形诸于世的书籍。古籍不同于现代图书有明显、固定的著录依据,现代图书翻开版权页所有的著录款项清清楚楚,古籍往往要费一番周折才能找到。它的书名有时候前面会冠以说明性的文字,有时又没有明显的书名,需要古籍工作人员自己拟定。著者前会加上籍贯、职官、爵位、字号等,有的还会隐藏在序跋中,不直接出现在首卷卷端。版本样式更是各式各样,稿本、抄本、木刻、铅印、石印等等种类多样。古籍涉及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古籍装帧形式经历了从卷轴到线装的发展过程。编目人员不仅需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还必须具有文子学、音韵学、版本学、目录学等方面的知识,还有具备较强的古籍整理功底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力,才能做好古籍普查工作。

3)掌握基本的古汉语知识。古籍是古汉语写成的,有区别于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字体。古籍编目人员要具备起码的语法知识,熟悉古汉语语法,能读懂文言文。同时还要认识繁体字、篆字和各种各样的字体。只有这样才能看懂序跋和大致的内容,从中找出古籍著录、版本鉴定的依据。

4)掌握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古籍是历代文化知识的大汇集,是时代文化的一种载体,天文地理、经史子集、政治经济文化都是无所不包。古籍编目人员必须通晓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特征,明白历史文化的演变流程,包括天文地理、古代官制、历代皇帝的年代和名讳、历代书法字体的风格、刻书用纸的品种特点等等。编目人员还要熟悉各种工具书,如《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人名大字典》、《四库全书总目》等等,借助工具书来提高自身的素养,提升判断文献价值和驾驭文献的能力。

以上就是笔者在《山西省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著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几点思考,现在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希望能为编目人员今后的古籍保护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繁体字著者编目
哈哈镜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第二胜者法王宗喀巴传》著者考
参考文献著录时“等”的西文应使用“et al.”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的授权影印书规范著录
台网友鼓动“繁体字申遗”
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发展探讨
论文英文摘要应列出全部著者的署名
论文英文摘要应列出全部著者的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