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赫, 孙元林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辽宁 盘锦 124010)
脑梗死在临床上是一种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此种疾病主要是由于脑部供血的动脉出现了血栓和粥样硬化之后导致的,随着临床上脑梗死发病率的逐渐增加,静脉溶栓的治疗手段逐渐在临床上得到了重视[1,2],现通过研究我院脑梗死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入院治疗的174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仅行常规基础治疗者为对照组8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者为研究组101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且均经过MRI、CT确诊;②所有患者均在发病4.5h内入院;③无严重智力障碍和意识障碍;④未使用过抗凝药物。⑤对照组患者一部分为家属或患者不同意溶栓治疗,另一部患者为早期缺血性改变低密度梗死超过1/3,溶栓后出血风险高[3]。排除标准:①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②在近半年内行外科手术的患者;③慢性感染患者和急性感染患者;④合并脑外伤、脑寄生虫疾病、老年痴呆疾病患者;⑤重要器官功能性障碍患者;⑥恶性肿瘤患者。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用药主要包括拜阿司匹林肠溶片(规格:100mg×30片,厂家:德国拜耳,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8),每日1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厂家:赛诺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80029,规格:75mg×7片),每日1片;疏血通注射液(厂家:牡丹江友搏药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10100)静脉滴注,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针对有合并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患者则给予对症治疗,医师等到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则给予康复性训练。研究组在超早期采用注射用阿替普酶(爱通立,规格:20mg/瓶,厂家:勃林格,批准文号:S20160054)溶栓治疗,入院后立即进入溶栓的通道,按照患者不同体重给予不同剂量,标准为0.9mg/kg,在1min之内静脉推注总量的10%,而在生理盐水100mL中加入剩下的90%总量,静脉滴注,在1h内滴注完成[4],在溶栓24h之后对患者进行血液生化和头颅CT检查,均无出血,常规给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方法和剂量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治疗两个疗程(2周)。
1.3观察指标(评价标准):①凝血功能: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情况。②炎性因子: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指标情况,其中CRP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IL-6和TNF-α采用ELISA法测定,所有应用检测的试剂盒均从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购买。③神经因子: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两周后抽取患者5mL静脉血,并将血液收集到EDTA抗凝管中,进行离心处理,速度为3000r/min,在分离血清之后,放在-80℃的环境下进行储存,其中一部分用于炎性指标的检测,一部分用于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检测,所有的操作都需要严格按照试剂盒的操作标准进行。④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肝功能、心电图、尿常规、血常规等常规检查,并检查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⑤生活能力:应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生活能力越强[5]。⑥神经功能:应用脑卒中量表(NIHSS)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总分为35分,评分越高,表明越严重[6]。
2.1两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经倾向性匹配分析共选出48对患者,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梗死部位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两项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评分改善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对比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不良反应:研究组患者溶栓过程中未出现脑出血症状,对照组再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发生脑出血,发生率为2.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患者S100β和NSE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100β和NSE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100β和NSE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S100β NSE水平对比分析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5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比较:治疗前各项炎性因子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之前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6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其他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脑血管血管狭窄或者闭塞所致血液循环障碍,从而进一步造成脑组织坏死、缺氧和缺氧等障碍[7]。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早期(4.5h内)得到静脉溶栓药物治疗,可再通血管,恢复血流,减少脑组织坏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目前认为,治疗脑血栓最重要、最关键的方法是超早期溶栓治疗。
阿替普酶作为溶栓的第二代药物,可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且不增加全身性纤溶亢进,因此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但阿替普酶也有一些缺陷,如价格高昂,且仍可导致脑出血等不良反应,另外,阿替普酶静脉内溶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后4.5h内的标准治疗,但许多病例的发病时间未知[8]。因此在临床应用中也会收到一定限制。
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是抗血小板聚集剂,可防止血栓形成,但氯吡格雷对胃肠道刺激更小,两药连用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且可以提高总有效率,缩短病程,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血小板粘度、降低体内炎性反应发挥抗炎作用,纠正其血清学指标。疏血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蛭和地龙的提取物,它主要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淤血阻络所致的中风急性期,也就是脑梗塞急性期。研究显示三药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9]。我们的研究对照组患者没有采用溶栓治疗选择了上述三种药物连用,结果显示临床疗效显示,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显著降低S100β和NSE水平,并具有一定抗炎作用。虽然各项指标的改善没有研究组效果好,但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另外,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2.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除血浆纤维蛋白原以外,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在治疗后,两组间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个研究结果来看,研究组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
综上,脑梗死患者在超早期采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能够显著降低NSE、S100β水平,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