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小彬
(泉州市第九中学,福建 泉州 362000)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诗意从未消隐于各种文体。诗与小说二者相遇“互渗”产生了“诗化小说”。
诗化小说之美何处寻?鉴于这一类小说的共同特性,笔者曾围绕小说“三要素”及主题,设计这样四个教学环节,即美读环境描写,感受自然、淳朴之美;细读情节发展,欣赏平淡、交错之美;品读人物形象,把握人情、人性之美;悟读主旨意蕴,品味含蓄、中和之美。如此设计,围绕着诗化小说的体例而教而学,也能对学生在分析文本与品悟其中的美感有所帮助,但总觉得有点零碎化、程式化。
“教然后知困”,源于以上困惑,笔者找来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发现其对“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是这样阐述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1]按照新课标的理念与诗化小说特征,诗化小说教学应该确立“为美而读、为美而教”的课程目标,让学生感受语言、品味语言,与文本对话,打通与文本、作者的情感,致力培养学生审美感悟、审美鉴赏、审美表达、审美创造等能力。
其实,接受美学理论奠基人姚斯早在其代表性学术著作《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一书中,就把文学性解释活动分为三个层次,并与解释学三个要素一一对应起来,即初级的审美感觉阅读视野——理解范畴;二级的反思性阐释阅读视野——阐释范畴;三级的历史阅读——应用范畴。[2]
不难看出,新课标对“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描述与接受美学的理论几乎是吻合的。也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层次:正确审美意识和健康审美情趣的培养;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的培养;审美表达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三个层次也是由理解而阐释而应用的提升、转换过程。[1]
沈从文的《边城》是典型的诗化小说,该文诗意葱茏,富于牧歌谐趣。笔者教完《边城》后,又挑选了《婴宁》(蒲松龄著)、《古渡头》(叶紫著)、《扎满鲜花的吊桥》(阿成著)等三篇诗化小说做了一组群文拓展阅读。
这是基于教材“1+X”群文拓展阅读方式,即温儒敏先生所说:“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改变全是精读精讲而且处处指向写作的那种教学习惯。”[3]选择这一组群文,起点是“诗化小说之美”,过程是引导学生经历审美三个层次即审美感觉阅读视野、反思性阐释阅读视野、历史阅读,落脚点是提升审美体验和审美评价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与良好的审美情趣。
“初级的、审美感觉的理解视野”怎么形成呢?
首先是品读。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每个汉字,形体充满了审美意味与想象空间,声调上形成了朗朗上口的节奏美,一篇美文就犹如一曲美妙的音乐。品读是审美体验的基础,也是最主要的方法。
新课标关于“审美鉴赏与创造”,更注重的是通过具体作品中具体语言文字的感受和品味来“理解”文本的,这也印证了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言”,即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在诗化小说教学时,笔者在教学开始时设计了一个重要环节,即让学生谈谈自己在阅读作品时觉得哪些句子很优美,美在哪里。这是在不给学生任何分析与结论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去品读感受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审美感悟体验的重要过程。
此外,品味语言若只停留在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感受与体验上,那么文学的语言教学既得不到落实,学生也缺乏走心的“掏心掏肺”的感悟。这就要求教师要带学生走进文本融入文本,通过具体的语言活动将学生带入文本。比如教学《婴宁》,婴宁进门相认之前,“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4],其中“推”很值得玩味,小荣虽为婢女,却对婴宁的心思心知肚明,是婴灵追求美好爱情生活的积极支持者、推动者。她这一“推”动作,其实是在告诉婴宁——小姐,你的如意郎君来了。去吧,勇敢去追求吧,莫失良机啊!
诗化小说往往忽略小说结构的完整性与情节叙述的条理性,它把诗歌的意象引入小说,通过构建诗的意境,运用诗的语言来写就的。例如,《古渡头》第一段“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在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5]。很显然,这是环境描写,阳光、树林、微风、湖泊、浪头、沙岸,构成一幅夕阳西下古渡图,画面很唯美,富于诗情画意,初读很难感受得到动荡年代农村的苦难。但只要细细品读,品味其中的“隐没”“散射”“凌乱”“皱纹似的”等词语,就会觉得意境有点苍凉与低沉,心中会隐约升起一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觉,整个意境显得哀而不伤。所以,阅读诗化小说,一定要抓住文中的意象,这些包含着作者主观感情色彩的形象,好好感受小说所具有的诗歌才有的韵味和情思。
小说总离不开写景,而写景,若只是流于装饰和点缀,是很难激发人对美的感知和体验的。因此,诗化小说作家往往以其敏锐的目光,极力捕捉大自然的物象,绘声绘色,精心雕琢,来创设各种意境,营造各种氛围。作为读者,就要好好去把握其中的一些表现手法,例如上文谈及的《古渡头》首段,作者非常注重景物与环境的动静结合和虚实相生,哀而不伤的意境美给读者带来审美的空间与回味的余地。
怎么引导学生经由“初级的审美感觉的理解视野”提升到“反思性阐释阅读视野”呢?关键是要打通学生与作品及作者的情感,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意图、心灵历史和情感历程,笔者以为,诗词鉴赏常用的“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不失为两种好方法。
蒲松龄笔下的“婴宁”与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同是“遗孤”,处身于类似的家庭环境,都在优美的大自然中成长,也都有“天真活泼”的天性。高中生怎么得以读懂这两个异中有同的艺术典型?笔者认为,应该引导学生了解蒲松龄创作婴宁的历史背景与心路历程,应该让学生了解沈从文创作《边城》的初衷和时代背景。
此外,笔者发现,教师发挥“审美中介”作用的最好办法,就是以一个主问题为抓手,组织师生敞亮式的对话交流活动。
例如,对于“诗化小说在主题呈现与审美效果有哪些共性?”这一核心问题,通过四篇文章的比较阅读,我们很快发现了诗化小说在主题呈现有一个共性,就是“淡化生活的苦难”。而在审美效果方面,诗化小说往往会“营造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意境美”。在这点上,我们可以追溯到《论语》,《论语》中孔子评《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认为《关雎》表现的是一种中和之美。由此可以推断,诗化小说的中庸平和之美,是受孔子“哀而不伤”理念传承的。通过这种交流活动,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欣赏对象之间的距离,达成学生与作者情感的交会,达成学生与作品的交融。
诗化小说是将诗歌文体的一些元素如意象、意境、色彩、抒情等,巧妙地渗透到小说的创作中去,注重追求诗美成为这种小说的特质。区别于传统小说,诗化小说具有诗与小说的跨界、互渗之美,小说有诗的意境、诗的情感、诗的叙述和诗的语言。而恰因为“诗化”,小说往往比较含蓄,小说无论是主题、结构抑或是语言都具有留白的艺术效果和审美想象空间。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诗化小说的留白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作者有意隐去一些情节不作叙述,同时把人物的关系、情感变化有意隐含于场景中进行展示。因为淡化故事情节,作者着力表现人物内在心灵世界,情节从来不曾逐一展开。使得文本简洁而晦涩,形成“情节留白”与“情感留白”。其二是诗化小说往往以过多的景物描写来构建诗的意境,使得结构也有一种空灵之美,笔者称之“结构留白”。三是作者常常借助意象、暗示、联想、象征、双关、借代、婉曲、内心独白等表现手法,这些手法笔者称之为“艺术留白”,它使得小说主题具有模糊、含蓄、多元等特点。
这三种“留白”如何去“填补”?诗化小说有很强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这给教师的教提供了预设的空间,也给学生的学提供了审美表达和审美创造的空间。在《古渡头》,读者可以通过老船夫与“我”的对话,了解到老船夫“他的桂儿给北佬兵拉走生死未卜,儿媳妇改嫁,孙子要不回来”等苦难和哀痛。在《扎满鲜花的吊桥》,小说主人公“姑姑”所经历的种种磨难,是以“我”的视角串起来的,情节虽有点零散,但给人留下了想象空间。小说还把“姑姑”的故事与蚂蚁河、坡镇、南山坡的优美环境结合起来,有意淡化命运给人带来的残酷。在“艺术留白”方面,小说主要借助象征手法,以“绳索桥”象征“姑姑”所经历的苦难岁月和艰难的生存,以“南山坡的野花”象征“姑姑”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和坚忍的内心。两个象征体巧妙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意境,含蓄地表达作品的主题。
对“留白”的“填补”过程,是学生的感悟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学生的体悟与发现,无论是全面的、新颖的、深刻的还是片面的老调的、肤浅的,教师都应该予以充分尊重,做学生审美表达的激发者、引导者、参与者、聆听者,让学生充分合作、交流、展示与创造,引导学生判断、质疑、重读、辨析,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升华他们美好的情感,引导学生结合阅读体验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那一个”美好形象。
总结以上内容,诗化小说之美何处寻?接受美学理论是很好的解读抓手。品味语言是逻辑起点,打通情感是基本方式,填补“留白”是催生点,能力提升是最终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