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月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59
在高速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社会舆情发展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更为迅速,人们通过互联网对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热点表达情绪、意见和态度,高校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成为不容忽视的群体。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在突发事件的爆发中,舆情引导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是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这次重大疫情不仅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更是一个政治性问题。疫情发生后,新媒体为信息传播和舆论表达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人们通过网络获取疫情信息、参与疫情讨论、宣泄个人情绪等,舆论数量和密度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迅速形成了一个没有硝烟的“网络舆情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舆情跟踪研判,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强化融合传播和交流互动,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1]
以微信、微博、QQ、贴吧、论坛、短视频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特征。当网络空间出现疫情信息和相关新闻时,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推送和转发,产生信息爆炸,在网络空间不断发酵、蔓延,比如喝酒、熏醋、嚼大蒜、用淡盐水漱口以及服用双黄连口服液等方法可以预防新冠肺炎……人们还来不及辨别信息的真伪,各种性质的观点和言论就已经被迅速报道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给舆情引导和疫情防控造成很多麻烦。
在疫情舆论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人们作为信息接收和传播的主体,往往在接收到疫情舆论信息后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立即转发出去。疫情相关事件社会关注度很高,一些国内外不良媒体和个人利用这一社会热点,制造虚假信息和疫情谣言,比如新冠病毒会形成病毒云感染大片人群、中国人(华裔)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等言论,很容易使人们陷入恐慌,将会扰乱公众正常、和谐的生活状态,造成不良心理影响。
疫情舆论信息一旦形成,不仅会在网络快速传播,而且容易形成广泛的扩散,甚至波及到现实中,使疫情舆论信息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这种不可预知性,将会带来社会公众的判断力和辨别力下降,政府的可信度和舆情引导能力下降。如部分西方媒体所谓的中国武汉阴谋论,西方政府“甩锅中国”“抹黑中国”的错误言行,不仅影响了民众的价值判断,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2]
网络空间成为疫情信息的集散地和自由讨论地,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表达自己对疫情的关注,真相与谣言并存,大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从众心强,在分辨信息真伪性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存在很大的不足,对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判断,给高校舆情引导工作带来了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拥有言论自由权与信息传播权。大学生是思想较为活跃的群体,有强烈的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对舆论事件有自己的主见,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网络空间逐渐成为大学生发表言论的重要平台。面对重大疫情相关信息,大学生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形成强大的舆情声势,这对高校舆情引导工作提出了艰巨的考验。
在重大疫情的信息发布和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实的、破坏性的信息,“00后”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并不完全成熟,对网络空间的一些错误思潮和不当言论缺乏理性的判断和甄别,容易引发认知偏差和片面观点。大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理和盲从心理,各类良莠不齐、颠倒黑白的谣言谬论在网络空间肆意传播,既无法帮助他们认识疫情进展的全貌,还容易形成对疫情事件的整体认知偏见,进而参与到负面舆论传播中,造成严重的影响。
高校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思想阵地,部分大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发布和信息交换的过程中,出现个人理性认识模糊、价值判断偏差等问题,容易催生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发表言论或发布信息时可以不受身份的限制,自由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评论和观点。而高校目前获取舆情的方式比较单一、形式比较固化,很难跟上大学生的舆情变化和舆情动态,客观上要求高校建立健全舆情引导机制,长期有效地发挥宣传教育和舆情引导作用。
第一,高校舆情引导存在诸多困惑。大学生群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往往带有主观的色彩,突发重大疫情下由于缺少及时的舆情引导,一些学生因缺少对信息真伪的甄别力和观察力,盲信,盲从,从而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恐慌。因此对于大学生群体明确清晰地分辨信息及问题这一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高校舆情引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一是,网络舆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舆情信息更直接、更具体、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信息,成为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在重大疫情应对中,舆情引导工作既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亲和力的有利契机。二是,网络舆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主要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能力素质有待提高、教育理念需及时更新以及部分高校对网络的监控力度不够等方面。
第三,高校舆情引导机制不够完善。随着我国互联网发展规模的壮大,信息传播的手段不断增多,高校对于舆情引导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上升,逐渐从被动关注转变到积极应对,主动及时发布信息,充分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逐渐将舆情引导上升到关乎学校名誉的高度来对待,对大学生舆论风向进行引导,及时消除大学生对舆论事件的疑虑。但目前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所引起的舆情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评估的意识和能力还很缺乏,暴露出在疫情应对中舆情引导方面出现的一些短板和不足。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做好目前高校舆情的引导工作,并且要做好未来高校舆情引导机制构建的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一些群众存在焦虑、恐惧心理,宣传舆论工作要加大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1]高校充分利用重大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特殊情境,主动开展舆情引导工作,既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的有利契机。
高校是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广泛存在的地方,是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多元化并存的前沿阵地。当前重大疫情应对中,高校可以运用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引导学生正确区分不同思潮的外在特征和内在实质,及时报道国家、省、市、学校抗击疫情的决策部署和工作成效,及时回应师生关切的有关问题,教育学生不信谣、不传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建设速度、通宵达旦的物资调运、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等实践案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党的坚强统一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保障。[3]集中报道工作在疫情防控前线的医护人员、基层干部、军人警察、志愿者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积极主动地传播和彰显社会正能量,从而营造向上向善的网络环境。
在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各地疫情防控,在各级党团组织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当地社区、村委会的社区管控、人员登记、环境消毒、防疫知识宣传等疫情防控工作,实现高校、社区、家庭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通过亲身的实践,进一步提振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进一步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情感认同,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高校要紧跟网络舆情动态的变化,把握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点,不断深化风险排查、分析研判和舆情报告等舆情引导工作机制;畅通表达渠道,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合理诉求,积极搭建学生班级、党支部、团支部、学生组织等多层面的在线交流沟通平台,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加强对校园新媒体的管控和舆情分析,建立校园活动审批和监管的具体举措,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及时获取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形成线上线下联动,不给错误信息、虚假消息以传播空间,提高高校意识形态的引导力、作用力和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4]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困境与挫折,正确理解生命的真谛。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及时调整负面情绪,以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主动应对居家学习和生活。教育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学习白衣天使、军人民警、志愿者等“最美逆行者”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主动担负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网络舆情引导离不开法纪意识的引导,高校师生更应该强化法纪意识,让网络舆情引导和治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于肆意造谣别有用心者、不计后果随意发布虚假信息者、无视道德和良心底线破坏社会稳定者,要强化法律手段的管控力度,成为提升舆情引导和治理能力的有效武器。
高校在舆情引导过程中,紧紧依靠师生组成一支高效专业的舆情应对队伍,时刻把控舆情的大方向,及时对舆情事件做出反应,并将师生情绪向理性、平和、客观的方向引导。发挥学校宣传部门的作用,整合学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力量,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舆情言论进行及时地关注和引导。强化舆情管控力度,防止产生偏激情绪和舆情的负面影响,精准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和舆情引导工作,控制舆情不被负面言论所影响。明确工作责任,互相配合,提升在重大疫情事件中的舆情引导能力。
总之,新媒体时代重大疫情下网络舆情呈现出信息传播快、影响大、范围广等特点。[5]高校工作者应该深入分析目前高校舆情引导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对重大事件的舆情引导,加强对高校舆情监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究未来高校舆情引导机制构建的策略和路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