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探索

2020-02-25 14:34张春花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张春花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庞大的系统工程,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就是这一系统工程正常运行的有效调节方式,它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任务落实和目标达成十分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也只有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的变化而不断地创新发展,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互联网时代以及网络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生态做出顺应互联网思维的创新性探索,是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主动权的客观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互联网思维”,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关注大学生个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它是一种平等思维,要求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度思维,建立“双主体”理念;是一种聚合创新思维,要求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育人模式;是一种技术思维,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科学技术提高教育实效;是一种平台思维,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新领域、占领新阵地、应用新手段。[1]因此,将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会引起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整体运行方式的转变,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和发展。积极构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与教育产品开发机制、“网络—课堂—实践”一体化教学保障机制、联动管理与协同调节机制、效能导向的激励与评价机制,是应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与教育产品开发机制

互联网产品是互联网思维的实体化,将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教育产品”意识,积极开发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产品”,满足学生用户成长需求。每个个体的意识形态建立,无非通过理性和感性两种方式。长期以来,高校以周密逻辑思维形成的理性意识形态作为主要手段,向青年大学生进行“灌输”教育,虽有其深刻性和科学性的优势,但也因其理性形式的抽象和枯燥,难以唤起足够的共鸣。而网络化时代,通过感性意识形态形式传播的内容,因为“借助视觉文化,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意识形态形式,更易传播,更易理解,更方便互动,更为普通网民接受”[2]。我们具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丰富鲜活的革命文化、创新奋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将这些资源有效加以整合开发,将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有机结合,将极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生动性。此前,复兴路上工作室《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跟着大大走之博鳌篇》等短视频作品,因其画风生动、语言诙谐、说理清晰广受欢迎。有些网络媒体解读中央文件制作的各类漫画图集、歌曲和视频,也形象鲜明,令人耳目一新。很多教师将其应用于课堂授课,反响俱佳。这些“产品”被学生喜爱,且能达到满意的教育效果,是因为其符合互联网产品简约、生动、极致、注重用户体验等特点,这对我们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优质“教育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如何才能让好的思政教育产品层出不穷,满足教育工作需要?只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意识,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与教育产品开发机制,才能利用互联网技术、应用互联网思维,及时提供音乐、视频、音频、微纪录等各类个性化思政教育产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传播速度。为此,第一,高校主管部门要树立“教育资源意识”,重视思政教育产品开发,既要求广大教师去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又要鼓励有专长的教师结成校内创新团队,结合本校、本地区的思政教育优势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发特色思政教育产品,并建立资源整合和开发的常态化管理,共享共建,推动思政教育产品的传播与利用;第二,吸收社会企业资金、技术优势,促进校企合作,增加教育产品生产效率;第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技能培训,培育一支善于开展网络技术开发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工作队伍;第四,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网络中心,共享数字化教学产品,推进教学产品的应用及教育成果的转化。

二、“网络—课堂—实践”一体化教学保障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改革的创新发展。《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等中央指导文件都予以肯定。这种模式“按照高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和自我教育三种教育的功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设计为三个教学环节,即网络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利用不同的实践平台,使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三者融为一体。通过理论认知、实践体验和网络平台相互促进,从而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实践体验上升到理论认同,进而上升到信念构建的教学模式”[3]。较之传统教学模式,丰富了教育途径、教育手段,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性、参与度、发言权,突出了大学生的“主体性”,是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新特点的实践结果。但如何保障网络、课堂、实践三者在教学过程中各司其职,又能有机统一达到1+1+1>3的教育效果呢?这需要积极探索构建“网络—课堂—实践”一体化教学保障机制。而两大保障要素:一是人,二是经费。

从“人”的角度看,一体化教学需要确立以思政教师为主导的课程管理主体。网络、课堂与实践三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有机统一,才能实现三者一体化教学的优势。如果各自为政,彼此隔离,甚至互相矛盾,则弄巧成拙、得不偿失。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是网络平台的建设者,也是教学内容的讲授者,还应当是实践活动的策划者、指导者和组织参与者。唯有如此,才能从“思政大课堂”的系统工程角度,根据课时安排、学生需求、教学逻辑,合理统筹“网络—课堂—实践”三个环节,在协同运用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果思政教师只负责课堂授课,而将网络平台交给少数网络课程开发者和维护者负责,将思政实践交给学工部门负责,则难以发挥“网络—课堂—实践”三者的合力作用。以思政教师为主导,不是意味着所有工作都要思政教师完成,而是强调思政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担负着系统设计、组织规划和具体落实,同时也需要相关工作部门及队伍协同配合,有机融合推进,这也是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

从“经费”角度看,设置“网络—课堂—实践”一体化教学经费管理使用规范,是一体化教学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以往思政教育经费使用的惯例,为此,第一,高校应当适应思想政治工作新要求,根据当前的财政体制,责成校、院职能部门对一体化教学经费开支,进行思路和方法创新,做到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第二,探索学校划拨、学生自筹和社会赞助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经费筹集策略,保证经费来源;第三,依据一体化教学规律和特点,以及本校经费状况,制定合理的经费保障标准,实现科学管理、高效运作,提高一体化教学的保障效力。

三、联动管理与协同调节机制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动管理与协同调节机制,是互联网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工具思维”升级为“系统性思维”影响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互联网的运用,最早是从技术层面开始的,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上,体现为教育资源、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的网络技术化。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上,体现为以互联网平台社交软件为基础的个人与群体的高度黏连,使得广泛、便捷、低成本的互联网协作成为可能,提高了日常教育管理的效率,又使学校可以利用政府机构、用人单位、社会组织、校友等外部资源,为学生搭建成长成才的新平台。但随着互联网思维的形成及强大,网络承载的强大意识形态功能,向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依靠思政课教师和学工队伍,教育主体比较单一,教育环境也较为封闭,因此,自上而下的内部管理与调节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运作的主要方式。全球化叠加的互联网时代,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性被迅猛发展的网络多元文化凸显得愈加明显,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被冲破,面对开放、多元、急速发展的新世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动管理与协同调节机制,事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机构科学运作和高效管理十分重要。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健全地方党委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坚持和完善党委定期研究、领导干部联系高校等制度,建立部门协作常态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显然,除了加强和改善校、院两级党委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之外,实现地方党委与高校联动管理也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工作要求。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不同部门、不同环节组合而成,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渗透的,这需要学校建立高效、流畅的协同调节机制,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共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协同调节的主要对象:既包括教学单位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校内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校外辅助思政工作力量的整合、校内外实践活动,又包括网上与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等多领域、多层次关系。当前,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的转变,应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联动管理与协调机制,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的重要议题,有利于积极引领青年大学生的成长。

四、效能导向的激励与评价机制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但以学生为中心,不是迎合迁就学生,而是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情,应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纠正他们的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因此,应用互联网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既要深度理解学生,理解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话语体系和接受心理等,又要加强网络技术、媒介素养等现代教育技能,并能熟练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除此之外,还要综合掌握政治、历史、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才能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显然,对于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而言,要求之高,要求之严,有目共睹。而对于师生比不低于1∶350比例的专职思政课教师和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专职辅导员队伍而言,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任务繁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面是要求不断提高,一面是旧有的顽疾没有完全解决,怎样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问题,需要高校积极创新效能导向的激励与评价机制,只有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焕发活力,才能使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焕然一新。

效能导向的激励与评价机制,首先,利用好互联网资源与技术,以线上与线下教育结合方式,坚持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做到高层次、广覆盖、常态化、规范化。教育培训内容一抓思想教育,二抓业务能力。只有思想意识上牢固树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与使命,并对中央精神及重大理论和焦点实践问题有准确认识,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才能言传身教,践行思政人的使命与担当。

其次,建立符合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职称评审体系、职务晋升体系。对于点击量高、影响大的优秀网络文章要计入科研成果统计;对于积极传播正能量、坚持长期正确舆论引导的网上思政工作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对其负责人及其团队予以实际工作量的核算和实绩认可;鼓励擅长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发挥所长,专职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

最后,强调教学评价导向,构建多维激励评价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具有的特殊社会教育功能,决定了其教学地位的重要性。2020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6号《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政课。”而要激发广大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的热情和干劲,一是改变长期以来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导向,并利用好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上与线下、学生与教学监督委员会广泛参与的、立体而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并对教学评价及结果予以有效监督、完善和指导;二是要建立相应教学奖励制度,举办多层次的教学比赛,通过比优争先,增进交流学习,形成重视教学、肯定教学的工作氛围;三是实行思政课教师经济待遇的激励政策,“将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和课时补助等纳入学校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思政课教师工作量、课酬计算标准与其他专业课教师一致,其实际平均收入不低于本校教师的平均水平”[4]。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国家领导人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召开工作会议、教师座谈会,以及制定颁布新政策文件等多种形式,指导并监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创工作新局面、破解新挑战。“网络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最大变量’”[5]。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探索,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持续跟踪的重要问题。只有建立起顺应时代发展、行之有效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才能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