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玉梅,王延邦,陈 猛
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 1108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的协同效应。[1]在专业教学这一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系统工程的必然要求。[2]因此,牢牢把握住这一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互贯通,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创造性转化,充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对于破解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和解决思政课程“价值引领”与专业课程“知识传授”的“两张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3-5]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及与现行规范、规程的密切相关性,蕴含大量的思政育人元素。在“大思政”育人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本文探讨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挖掘课程所蕴含的类别思政元素,延拓其思政承载力,以期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起来。
课程思政是指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背景下,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进行专门设计,对课程潜在的思政元素及其育人效应进行充分挖掘、细化,将其全方位、浸润式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6]依托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人格与综合素质培养,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突显思政教育的立德树人和润物无声。因此,从概念上正确解构课程思政,就要认识到课程思政不等于思政课程,不是简单地将思政课程嵌入到其他课程中,更不是用思政课程消解其他课程。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在不同专业领域的表现形式,是思政课程的延伸、细化和发展。[7]
如何“挖掘”并应用好专业课程潜在的“思政元素”,激发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思索“如何学、怎样学、为谁学”的热情,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专业素养、道德修养等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将知识传授的“汤”与价值引领的“盐”有机统一,达成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因此,做好课程思政,就要将被“遗忘”和被忽略的思政育人元素,从每一门课程、每一个章节、每一堂讲解中发掘出来,[9]并重新构设应用场景,实现思政元素类别化,使得课程思政具有可复现性和推广性。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为例,在授课过程中,着重挖掘类别“思政元素”。
透过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历程,遴选行业先锋事迹以及科学技术前沿,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引导学生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到专业对于民族和国家的意义,从而标定自己在时代洪流中的位置和民族复兴中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展示我国在土木工程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突破的案例,鼓励学生利用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工程思维方式。通过剖析典型优秀工程案例的工程智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通过工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分析工程事故与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关系,渗透工程伦理,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章程规范、工程师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等,思考工程事故责任的严重性,从内心深处建立职业的敬畏感,掌握职业道德规范,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专业课要体现思政教育,实现在知识传播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在价值引领中凝聚知识底蕴的功能,就要将思政元素类别化,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将思想政治的“盐”溶在专业课教学的“汤”里。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为例,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按“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工程思维”和“工程伦理”等类别精准无痕切入,让课程更具“思政味”。
在讲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时,要立足实际情况,发挥专业课程本身的特色,激发爱国情怀。混凝土结构作为土木工程基本的结构形式,决定了一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无数重大理论和技术的突破,不断树立了中国基建大国的国家形象,也涌现出一大批感人的爱国事迹。在介绍土木工程专业发展史时,引入茅以升先生和钱塘江大桥的故事,以茅以升等我国桥梁工程界先驱在钱塘江大桥建设中,所显示出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为人先的科技创新精神、排除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为案例,引导学生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懈奋斗的远大理想。通过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等一个个超级工程的案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土木工程专业在编织人民走向美好生活、建设强大祖国、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课堂讲授、课后观看“辉煌中国——圆梦工程”“大国工匠”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在全面了解我国土木工程领域发展现状的同时,不断增强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10]将专业学习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将个人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通过人物介绍、案例分析等宣传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报效祖国的激情。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11]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是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步骤。教育要具有实效,从专业课程角度来看,就是要实现对人才科学素质的培育。其重点是要挖掘课程、教材、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强化对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育,引导学生崇尚科学精神。例如,在讲授专业发展史时,分享詹天佑的人生故事,从中感悟行业先驱的工程智慧和科学精神。以詹天佑的代表性交通基建工程——京张铁路“人字”段为例,在土木工程学科体系中,具体分析其应对工程实际重大难题时的开创性思维,启发学生在专业基本框架中的原创意识,培养学生突破固有思维的能力。
在工程思维培养的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理学基础的特点,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养成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思维习惯;另一方面,关注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勤于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12]针对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李政道先生曾经论述“物理学家两定律”:“没有实验物理学家,理论物理学家就要飘忽不定;没有理论物理学家,实验物理学家就要犹豫不决。”[13]进行工程科学技术研究,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更要在理论上敢于创新。在课程中,通过讲授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让学生理解结构设计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特别是力学理论的发展与人类对自然中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智慧处理的进步两者的结合。结构设计方法是从经验为主向着理性化、从粗放型向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的。而且,从新的经验向新的理性化转化的过程是加速发展的。[14]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要有创意地应用科学定律,来系统化地解决现实问题。要让学生学会利用现有的模块来搭“乐高积木”,思维创新、突破束缚、打破惯例、勇于实践,强调学以致用,培育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工程思维[12]。
工程伦理是调整工程与技术、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15]工科类学生由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容易受到各种负面消极的社会道德和文化观念的影响,从而缺乏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职业操守和工程伦理道德。在讲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过程中渗透工程伦理,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工程设计、实施、评估和验收中所应遵循的伦理道德原则和规范,促成工程伦理观念内化为工程伦理素质。[16]例如,在讲解混凝土结构设计时,以“工程师之戒”(起源于加拿大魁北克大桥垮塌悲剧)、沱江大桥特大坍塌事故为案例,分析事故直接和间接原因,分别就建设、施工、工程监理、设计和地质勘察单位几个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工程伦理方面的分析和思考,树立责任、胜任、忠实、正直等基本伦理意识。
从工程伦理的微观向度分析,工匠精神是人类对职业精神贯古通今的追求,其内涵深刻,既包括对待专业的精神、面对职业的态度,又蕴含从业者的人文情怀和生命追求。《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受压构件的截面承载力这一章节的学习,需要持续精细的链式反馈计算,而同时偏心受压构件在实际工程结构中存量极大,无论对于其设计,还是施工,都充分体现工程严谨规范的工匠精神。在课程教学中,以PBL教学法为手段,与企业合作遴选若干适于该阶段学生学习的工程案例进行项目化教学[2],从结构的角度入手,着眼构件的设计,带领学生充分置身于实际背景中,从无到有,从零到一,完整地感受荷载计算、内力分析、截面设计、构造要求、施工图绘制等结构设计全过程,培养学生潜精研思的科学求证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针对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是“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自然融合为前提,积极探索思政教育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中的结合点,深入挖掘类别思政元素,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特点合理贯穿其中,引发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和价值共鸣,实现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丰富和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提升了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彰显了“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情怀,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在润物无声、化育无形的过程中,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