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 闽侯 350007)
学校视角的教育微观公平是教育公平是否很好地实现的一个衡量标准。教育公平在学校中存在什么问题,教育公平在学校中如何实践,这是如今更好地实现面向人的教育公平所要探究的。教育微观公平是指在教育系统内部,每个学生平等地使用物质资源,并在精神上感受到平等,从而在自身基础上得到最优发展,就是要求教育要适应每一个人,即关注个体间的差异以及基于个体差异的教育公平。学校作为教育系统的最小单元,直接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学校教育过程就是体现学生是否得到平等对待的过程,所以教育微观公平又可称为教育过程公平,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一环。教育微观公平具有不同于宏观教育公平的特点,它专注于教育过程中人的平等权利,专注于每个人的发展,将公平视角聚焦到不同的人身上。因此,本文目的在于基于学校视角寻找教育微观公平的实践路径。
学校教育资源是指有利于学校教育顺利实施的各种资源的综合,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观念、制度、信息和时间等。学校资源的不均衡配置是影响微观公平的重要原因之一。学校各类教育资源服务于学生的发展,要想使每个学生都从中受益,就必须贯彻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公平性这两大原则。学校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原则是指对学校教育资源的认识、配置和管理都要依据一定的科学原则,以保证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分配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学校教育资源作为社会分配体系的一部分,必须做到公平分配,这就是公平性原则。而要真正做到学校资源均衡配置的科学性与公平性,就需要:
1.对现有资源摸底并挖掘。学校资源是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建设和教育的资源,是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可开发利用的所有条件和保障。[1]学校范围内现有的教育资源,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现有资源学校应该在管理上下足功夫,充分利用、整合提高、激发潜能。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科学的管理手段促进资源整合和利用,为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其次是要严格遵守制度。应明确各类教育资源的操作规范使用途径,严格要求校内人员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资源利用,避免资源的乱用和滥用;再次是要谨慎执行制度,遵循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要明令禁止,将制度落实到资源管理的每个方面,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最后是制度执行的监管方面,建立全面保障制度,建构相互约束、相互监督的监管体系。
学校教育过程离不开对资源的配置。根据教育公平的效率原则,教育公平理论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2]这要求我们在对现有资源进行摸底和挖掘时,不仅要注意公平问题,还要注意效率问题。从学校教育过程公平来说,资源配置是对现有资源的配置,那么对资源摸底则是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充分了解现有资源,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才有公平可言。同时要实现更大的公平,就需要挖掘资源潜能,实现资源最大化。学校资源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它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但无论学校资源以何种形式存在,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和采取严格的管理手段,都可以将原来松散的、混乱的、被忽视的资源进行重新调整和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资源需求的科学调研与分析。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发展。资源分配要着眼于教师教学工作的需要和学生发展。首先,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因此学校应及时了解教师的诉求,满足教师在办公设施、教师培训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基于学校资金力量,尽可能为教师创造优质的工作环境。其次,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校应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可以通过引进优秀师资,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资源分配的公平取决于学校对所有成员需求的科学调研与分析,需求的科学调研首先需要了解每个人的不同需求,且需要对每个人的迫切性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才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3]就一所学校而言,其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如何满足更多人的合理、迫切的需求就显得极为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能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当然也不能迁就每一个成员。
3.合理配置资源。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指通过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保证人力、财力和物力之间的最佳结合,以获得最优教育效果。[4]合理配置资源首先要满足多方面的需求,有教师对教学设备、工作环境的需求,有学生对于学习设施设备、学习环境以及课程的需求,也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其次是补偿弱势,对于资源薄弱的地方,学校可以加大投资力度,均衡发展各类资源。
从宏观层面来说,合理配置资源要体现社会价值公平,正如罗尔斯正义原则提出的,所有的基本的社会价值都要公平分配,如人的基本权利、获得收入和财富的机会、自尊的基础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其实质是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4]合理配置资源的公平性最为典型的特征是合理,合理一般包括:要符合政策和规范;符合学校发展目标;符合人情。首先,学校是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有着各项制度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所以配置资源首先要有政策制度保证,要符合学校的发展目标。但是,由于学校同样是由社会背景、地位、经验相似的成员组成,也常常被看作非正式组织,[5]就更需要顾及和体谅人情。因此在合理配置学校资源时也要顾及人情,要满足教师和学生对于资源的需求,补偿资源投入薄弱部分,保障师生在教育资源使用上的公平。从微观层面来说,学校内部分配的教育资源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业成就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因素。[6]由于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对象和方式等存在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在探讨学校教育内部层面的教育公平问题时,要着重关注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6]
4.资源共享,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资源共享是无边界教育理念发展的实践产物,旨在促成学校教与学的物质设施、智力产品以及环境材料等教学支持性资源在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交换享有、共同使用以及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存量,提高学校资源的应用价值和效率。[7]
首先借助互联网丰富的互联网教育资源可以帮助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利用网络技术将海量优质教育资源、名师资源引入教育实践,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更新资源共享方式,促进教育发展,推进教育公平。[8]其次是依托社区资源,社区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加强学校和社区之间的资源联系,共同促进学生发展。另外还可以通过校与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快校际的资源流通,让不同学校之间相互借鉴、学习办学理念、教学风格、管理制度等,让学生接触不同资源,增加发展可能性。
学校资源是有限的,但它并非一个“有限体”,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共享来提升其自身的利用价值,寻找更多的资源共享路径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微观公平实质上反映的是人们对教育利益分配平等的要求。教育资源的共享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的公平——通过共享资源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机会,满足其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实现其多种发展目标。[9]教育资源多种多样,学生对资源的需求也多种多样,学校资源的共享推动教育资源的流动与交换,满足学生更多的发展需求。
因材施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原则,更是一种教育公平思想,体现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差异性的尊重和承认,并在教育实践中依据受教育者的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因此,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本质上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是实现微观公平的一个重要路径,要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需要从教学形式、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来入手。
1.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即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形式体现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在课堂中,由于每个学生存在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比如,班级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相结合,可以解决个别学生发展落后于整体的问题;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融入学习情境;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集体中得到进步等。
课堂是实现学校内部公平的重要场所。在课堂中,教育公平不仅意味着平等地分配资源,也意味着平等地对待每个人。[10]然而在班级授课制下,课堂教学的一致性与学生的差异性往往存在矛盾,课堂教学要做到真正公平地面向所有学生,就要尊重与承认学生的差异,采用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不仅有利于缓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带来的学习发展上的差距,而且能够推动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会与他人平等相处、共同进步,促进每个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丰富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与教学形式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教学形式多是指教学的整体组织形式,而教学活动更倾向于教学展开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真实地展现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互动,更能体现公平与否,因此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考虑每个学生的发展现实与需求,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问题设计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自学、练习与思考相结合等。
教育公平离不开各种教学活动的支持,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机会的均等是实现公平的重要一部分。学生在个性特征上有很大的差异,学习方式也会存在不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开展何种教学活动才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中是否受到了教师的注意?是否积极参与了学习活动?是实现教育公平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保障学生学习机会平等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为保证学生在学习机会上的平等,教师应该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以多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发言机会、交流学习机会和与教师互动的机会。[10]
3.完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包括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11]评价不仅是对学习结果的一个客观说明,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发展。传统的评价对于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形式和评价的方法都存在单一化的问题,以统一的标准评价学生是不公平的,忽视了学生的差异。[10]为改善教学评价中的不公平现象,提高教学评价的质量,学校应该从以下方面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采用不同的标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既要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评价学生的个性发展;既要对学生的进步评价,又要对学生的落后给予客观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育过程的重要一步,通过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和障碍,帮助教师发现之前的所有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完善教学活动。所以进行教学评价不仅是对所有教学活动的总结和提升,还是发现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有重要作用,多元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可以展现在评价中对学生独特性、个性的承认与尊重,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平等的空间。
学习指导就是教师创造一定的环境,借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或方法,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和技能,并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指导。[12]学生学习不是为了获取即时的知识,而是为了获得学习的能力、思考的方式和实践的路径,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教师就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才是实现教育微观公平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总的来说,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是强调在具体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及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自主学习不仅指学习者自觉自主地学习学科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自觉主动地使用一系列复杂的认知与非认知策略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以达成促进个体社会性发展的目标。自主学习能力贯穿个体的终身发展,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被认为是核心素养框架的本质和核心。[13]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量研究表明,通过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教师提供“支架式”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等方式,都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13]
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发展,关注的是受教育者现在和将来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影响教育的各种因素都关系到学生的发展。然而教育机会、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直接造成了教育结果的不公平。要想减弱这些因素带来的教育结果上的不公平,就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核心素养的本质和核心,具有公平性。因此,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能帮助学生积极争取教育机会、挖掘教育资源,并进行创造性的有效利用,最终走向教育公平。
2.学习方法和策略供给。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向学生提供学习方法和策略,教会学生学习、学会思考是当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共识。[14]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首先要说明这种方法是什么,说明其实质;其次是解释清楚策略运用的条件性,帮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快速、恰当地选择解决策略;再次要讲清楚这种策略要如何运用,展示其实施步骤;最后,重要的是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学生知道其所以然,明确策略运用背后的价值与意义。
学会学习是学业成功的保障,在教育结果上的不公平往往是因为有些学生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对于学习策略的提供,教师并不是单纯地告诉学生一种学习方式的使用方法,而应该通过讲明这种方法的实质、使用条件、实施步骤、内在价值与意义,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并学会,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另外,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策略的过程中产生感悟,在感悟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因此,学生通过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样,也是一种必备的能力,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
3.分类指导。分类指导是指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从学科来说,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指导方法,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从学生自身来说,在不同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会存在差异,另外由于每个学生在遗传基因、生活环境和教育经历上都存在着区别,所以学生在智能类型、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指导。
在班级授课中教师面对的是所有学生,把发展各异的学生放在同一个课堂,采用统一授课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对于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这对一个学生都是不公平的。而教育微观公平是面向“人”的公平,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才算得上教育公平。分类指导作为一种学习指导方式,可以很好地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同学习内容之间的差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有效的指导,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能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满足教育微观公平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4.监控与督促。旨在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疑惑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的疑难之处;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对作业等学习任务的批改,发现学生的问题。
实际上,在教学中不管采用何种教学形式,进行多么丰富的教学活动,我们都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享有了完全合适的教育,“教学中人人可以享有完全合适的教育”,这是教学公平的追求。[15]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和督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教学中的不足。通过在课堂中的提问和作业批改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困难和障碍,进行差异化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障碍,提高学习的质量和学习的进度,也有利于加强教师对落后的学生的关注,帮助和督促他们解决问题,跟上整体学习进度,实现教学过程公平。
班级是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基本教学单位,班级内的建设和管理事务与学生息息相关,对于班级的建设和管理涉及学生在班级内的平等感,以及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因此,改善班级教学管理对实现教育微观公平有重要作用,对班级的建设和管理是教育公平的实质性保障。对班级建设和管理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共商班级目标。班级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16]班级作为学生共同的场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诉求,然而作为一个发展整体,需要设置一个班级建设目标,比如,“我们的班级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应该争做什么样的班集体?”一个班级一旦有班级建设目标,那么每个人都会受班级建设目标的影响,所以对于班级建设目标应该是公平的、适宜全体学生发展诉求的。制定合理的班级目标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发展诉求,以学生的发展带动班集体的发展;其次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围绕学生的发展来进行班级目标的建设。
班级目标反映的是一个班级内所有学生对于发展的期望和对学习的需求,班级目标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实质性的保障。每个班级都需要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并且是能够符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这就意味着需要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目标制定中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发展诉求,倾听学生班级建设的建议,这样就能够博采众长,使目标的制定不偏向哪一个学生,也不忽略任何一个学生,而且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参与班级建设和管理的归属感,增强集体荣誉感和民主平等感。
2.有活力的组织机构。班级进行教育教学的最小单位,是一个以班主任为管理核心,学生为管理主体的有组织的团体。要想把班级打造成有活力的组织,要重视班干部的选择。班干部是教室管理班级的有力助手。设置班干部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管理班级的重担,促进有组织、有纪律的班集体的形成,还能够使学生得到发展和锻炼。因此,对于班干部选聘要坚持公平的原则,切忌只选用优等生和设置过多的头衔,教师在设置班干部时要根据班级存在的问题来设置,选举班干部时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任命,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到班干部选拔中。另外,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其次是建立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坚持“教师是管理的中心,学生是管理的主体”,宽严结合,互相监督,保证班级的良好秩序。
学生是管理班级的主体,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体现在对班级的自主管理,班干部队伍作为班级自主管理的组织机构,在选举、任命、执行管理、监督的每个方面,都应当照顾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了解到班干部的职责,理解班干部的工作,遵守班级纪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够了解并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只有所有学生都被纳入对于班级的管理中,才能够体现出学生在班级内的平等地位。
3.严格而灵活的纪律。纪律是教师管理班集体、指导学生行为的有效工具。教学秩序需要纪律来维护,没有纪律不仅班级秩序会产生混乱,我们追求的民主公平也会失去一个基本的保障。[17]因此,对于班级纪律的设置是一项重要工作。首先,制定严格而又人性化的纪律,对于违反纪律的行为要严格按照纪律来处理然而处分又要体现人性化,达到教育功能;其次发挥学生在制定纪律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纪律的制定,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班级管理的主人翁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是一切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而且班级管理和建设的公平需要纪律来保障。所以,通过制定严格而又人性化的纪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纪律的规范性和人文性,让学生明白纪律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而且又是充满人情味的,让学生产生对于纪律“可畏可敬”的体验。另外,发挥学生在制定纪律中的主体作用,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纪律的制定者、实施者和被约束者,使学生在制定和实施纪律中产生对纪律的尊重和需要,激发学生追求公平的热情,更好地保证纪律执行的公平性。
4.合理的激励机制。教育激励机制是指在教育组织系统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通过激励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18]首先,教育者要了解学生的需要、能力和素质,并向学生讲明下个阶段的目标、价值取向和奖惩措施等;其次是在这个基础上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进行激励,学生选择适当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进行适当的回报;再次是观察和评价,教育者要对学生及时进行观察和评价,并进行反馈,以便下一步采取应对措施;第四是调查措施与行为,调整激励的措施和策略,保证激励的有效性。受教育者也要积极配合;最后是实现目标,根据反馈的信息修订奖惩制度,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也是教育公平的重要部分。一般来看,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听从教师的指导,教师对于学生进行激励就是为了单方面的鼓励学生的学习,这往往会将师生关系置于不平等的位置。因此,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在调节师生之间关系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为主要目的,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进行交流互动,不仅有利于教育者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受教育者及时反馈自己的问题,理解教师工作的复杂和辛苦。这样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奖惩措施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注重激励的教育性,才能保证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
学校是实践教育公平的主阵地,要实现学校内部的教育微观公平,首先要对学校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的、公平的管理和配置,保证资源分配的公平;其次要秉持教育公平思想,进行因材施教,保证学生在学习权利上的公平;再次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保证学生在学习成就上的公平;最后是在班级管理和建设更要体现平等性,保证学生在班级内的公平。然而,学校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因此本研究对于学校微观公平的分析并不是全面的,提出来的一些实践的路径也不能解决学校内部所有的公平问题,因此对学校教育微观公平的研究还需要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