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养生思想论略

2020-02-25 11:09朱凤祥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杨朱精气内业

朱凤祥

(商丘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宋钘,宋国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宋尹学派的创始人及代表人物。《汉书·艺文志》“小说家”中著录有《宋子》18篇,可惜今已亡佚。学界一般认为,《管子》中的《内业》《枢言》《心术》《白心》等4篇为宋钘和尹文的遗著,所以,学者们关于宋钘、尹文思想的研讨,大都以这4篇为主要依据。那么,以《管子》之《内业》等4篇作为参考,来探讨宋钘的养生思想,实际上亦包含尹文的思想,确切地说,应该是宋尹学派的养生思想。

宋钘是融合道家、墨家思想的思想家,他的养生思想,既继承了道家虚静、无为及顺乎自然的养性之道,也吸收了墨家饮食养生及运动养生的思想。

一、自然养生

养生的根本之道就在于符合生命运化法则。人体的自然运化法则包括支持整个生命运行的多种因素,诸如应时应节的饮食起居、运动锻炼和情志活动等。如果顺应这个自然运化法则,身心行为与周围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内容达成整体和谐的动态平衡关系,人就不会生病或者少生病,就会健康长寿;反之,就是违背生命运化法则与身心活动规律的要求,人体就会发生各种病变,甚至导致死亡。自然养生,就是以适应自然法则为前提的养生之道。

宋钘继承了道家的自然养生法则,主张存“精”以养生。宋钘认为,“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那么,什么是“精”呢?“精也者,气之精者也”[1]937。就是说精气合一而有别,气就是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最原始的物质基础,“精”则是元气中最精微、最精华的东西。宋钘由此提出了“精气”说,主张存精以养生,例如说:“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浩然和平,以为气渊。”[1]938精的存在是生命的基础,表现在外就安然有光泽,显出欣欣向荣之象;藏在内部则是一个不竭的泉源,浩大而和平,形成气的渊源。又说:“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1]931精是形成万物的物质实体,它孕育地上五谷,形成天上星辰;精又寄存于人之体内,是产生人之才智的根源。“敬除其舍,精将自来”“得之而勿舍,耳目不淫,心无他图”。[1]938严肃恭敬地清除心中的杂念,精气就会自然进来;得到了“精”而不舍弃,让它长驻于心,耳目等器官就不会迷惑了,心也会别无所图了,也就达到了虚静无为的境界。

宋钘认为,存养“精气”的主要方法是“静”,即遵循自然的虚静之道。“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推,福将自归”[1]950。顺应自然法则,使各种情爱和贪欲安静下来,把愚蠢和纷乱的念头改正过来,该去的不要刻意强留,要来的也不用阻挡。达到了这种“静”的心境,安康幸福就自然而然达到了。“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1]937。由“静”再进一步做到“定”,就能留住精气,就可以耳聪目明,四体强健,身体就可以作为“精”的住所。

关于“静”的生存之要,宋钘还有很多精辟论述,有些还被作为养生格言流传下来。如“心能执静,道将自定”“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形不正,德不来;中不静,心不治”“彼道自来,可藉与谋,静则得之,躁则失之”“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而骨强”“四体既正,血气既静,一意搏心,耳目不淫,虽远若近”(《内业》);“纷乎其若乱,静之而自治”“去欲则宣,宣则静矣,静则精。精则独立矣,独则明,明则神矣”“天之道虚,地之道静。虚则不屈,静则不变”(《心术上》);“人能正静者,筋肕而骨强”“正静不失,日新其德,昭知天下,通于四极”(《心术下》);等等。

精于道教研究的李远国在其所编著的《气功精华集》中,对《内业》篇关于“静定”的论述进行了辑录,并将其列为古代炼养功法的一种,称为“宋钘尹文静定法”。其文如下:

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

有神自在身,一往一来,奠之能思。失之必乱,得之必治。敬除其舍,精将自来……

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中无惑意,外无邪灾。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灾,不遇人害,谓之圣人。

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而骨强。[2]45

宋钘提出的“精气”说,为中医学和气功学提供了理论根据。他的“精气”说是对老子“虚静”说的继承和发展,其中关于修身养性方面的论述,是现代养生学追本探源的重要资料。

二、情志养生

人的七情六欲会影响到人体的每个器官,影响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导致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所以,情志养生也是中医养生学里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宋钘之前,道家主张淡泊名利,减少私念,降低欲望。如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3]45,就是要求人们要保持朴素无华的天性,减少利己的私心。庄子主张“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4]668,告诫人们应该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万物的初始状态,为此,就要做到情绪不被物欲所动,要驾驭外物而不被外物驾驭,只有练就了能动地去主宰外物的精神境界,才能抵制各种外物的诱惑,才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这些都是讲情志养生的。

宋钘也认为,情志养生很重要,认识到过度的情欲会损害人的认知能力,指出“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1]759“夫心有欲者,物过而目不见,声至而耳不闻也”[1]767。如果人心中充满了嗜欲杂念,眼睛就会看不见颜色,耳朵也会听不到声音。宋钘亦看到了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危害,所以提出“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疾困乃死”[1]945的思想。意思是疏慢懒散,就会产生忧愁;残暴傲虐,就会招致怨恨;忧伤郁闷,就会引起疾病;病困交加,就会失去生命。宋钘认为,心的形体本身就能自然充实,自然生成,它之所以有所损伤,就是因为“忧乐喜怒欲利”,如果能够祛除忧、乐、喜、怒、嗜欲和贪利,那么心自然会回归原始的状态,即所谓“心乃反济”[1]931。心的特性,最需要安定和宁静,能够保持不心烦意乱,身体自然就能平和安好,自然就会健康长寿,即所谓“勿烦勿乱,和乃自成”[1]932。

道家养生思想十分丰富,以德养生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如老子曾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3]125就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一个在物质享受上贪得无厌的人,必然思虑过多,就会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损害健康。知道满足的人,永远都是快乐的。注重内心修养,以德养生也是宋钘心理养生的重要内容。《内业》篇云:“形不正,德不来,中不静,心不治。正形摄德,天仁地义,则淫然而自至。神明之极,照乎知万物,中义守不忒,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是谓中得。”[1]937-938就是说一个人外形不端正,就不会有“德”;内里不虚静,就不会有正常心态。端正外形,修饬内德,取法于天而成就“仁”,取法于地而成就“义”,则天地乃至大道的精气神就会自然而然地到来。达到了心明的境界,明彻地认识万物,内心守静而不生差错,不让外物扰乱了感官,不让感官扰乱了心志,这就叫作心中有所得。宋钘认为,德性修养至关重要,所以他反复强调这一思想。德性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内德”,也就是精神保持灵明、清净,不受外物扰动的境界。《心术下》云:“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者,心不冶。正形饰德,万物毕得,翼然自来,神莫知其极。昭知天下,通于四极。是故曰:无以物乱官,毋以官乱心,此之谓内德。”[1]778不要让外物扰乱感觉器官,不要让感觉器官扰乱内心的清净,里边有个内在的主宰,而外面不乱,这就是“内德”。

三、饮食养生

食物是供给人体营养的来源,合理饮食,有利于健康。关于饮食养生之道,墨子认为,食不过饱、食不偏味等。墨子这些养生思想也为宋尹学派所继承并加以发挥。宋钘认为,饮食不当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特别是强调饮食不能过饱,指出:“食莫若无饱,思莫若勿致。节适之齐,彼将自至。”[1]945吃饭最好不要吃太饱,思虑最好不要用至极限,能够把饮食和思虑调节得当,生命的精气神(元神)就会自然到来。那么,饮食过多或饮食过少具体有哪些危害和解决办法呢?《内业》篇云:

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臧,大摄骨枯而血冱。充摄之间,此谓和成。精之所舍,而知之所生。饥饱之失度,乃为之图。饱则疾动,饥则广思,老则长虑。饱不疾动,气不通于四末。饥不广思,饱而不废。老不长虑,困乃速竭。[1]947-948

这段话讲的就是饮食之道:进食的方法,饮食过饱会使肠胃受到伤害,形体不能丰满,而吃得太少则会使骨骼枯槁,血液凝滞。所以,饮食适中才能使气血和畅,体格健壮,才能使精气有所寄托,智慧得以生长。如果是饥饱没能把握好分寸,就必须想办法去解决。如果吃得太饱了,就要赶快活动,太饿了,就放宽心思不要多想,而作为老年人则要勤动脑筋。吃饱而不赶快活动,血气就不能通达于四肢。饥饿而不放宽心思,饱食而不赶快活动,老了而不勤动脑筋,都会导致困顿而加速生命枯竭。

宋钘之前,关于节制饮食以养生,道家和墨家等许多学派的学者都有论及,但是,像宋钘这样的分析实属少见。宋钘特别提出老年人的养生之道,可以说是把我国古代饮食养生的理论又推进了一步。

四、音乐养生

庄子懂得音乐,对音乐的功能有着独到的论述,特别强调音乐的修身养性功能。宋钘是否懂得音乐,就现有资料来看,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在《内业》篇里,宋钘对音乐具有排忧解闷、修养身性的功能是有论述的。宋钘认为,人的生命之所以能够长久,在于内心的虚静即“平正”;而生命有失,则是因为“喜怒忧患”所造成的。因此,“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1]947。就是说节制怒气没有比诗文更有效的,消除忧闷没有比音乐更有效的,控制享乐没有什么比守礼更有效的,遵守礼仪最好是保持敬慎,保持敬慎最好是内心虚静。而如果做到了内心虚静、外表敬慎,就能恢复精气,回复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从而就会大大地安定下来而致长寿。在《心术下》里,宋钘再次表达了他这一思想:“凡民之生也,必以正乎!所以失之者,必以喜乐哀怒。节怒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外敬而内静者,必反其性。”[1]786

在宋钘之前,关于音乐养生的理论,道家和墨家都有论述。对于宋钘的音乐养生思想渊源,曾有学者进行过探讨,认为很有可能源自道家杨朱学派。郭沫若在《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一文中认为,“宋钘大约是杨朱的直系”[5]165。在养生论方面,道家杨朱及其后学的节欲派与宋尹学派之间的确有不少相同或相近之处。

杨朱主张“贵己”“重生”“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这些见解散见于《列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学术界一般认为,《吕氏春秋》之《贵生》《情欲》二篇,大体上体现了杨朱学派的“贵己”等思想。以下是《贵生》和《情欲》篇的两段论述:

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职,不得擅为,必有所制。此贵生之术也。(《贵生》)[6]75

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贵贱愚智贤不肖欲之若一,虽神农、黄帝其与桀、纣同。圣人之所以异者,得其情也。由贵生动则得其情矣,不由贵生动则失其情矣。此二者,死生存亡之本也。俗主亏情,故每动为亡败……国家大危,悔前之过,犹不可反。闻言而惊,不得所由。百病怒起,乱难时至。以此君人,为身大忧。耳不乐声,目不乐色,口不甘味,与死无择。(《情欲》)[6]86

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杨朱学派对于身和物及心和官的关系、情和欲的区别乃至节欲养生之道等方面的思想。在音乐方面,杨朱学派承认“耳欲听声”“耳欲乐声”之情,肯定音乐的养生作用。所以,有学者据此认为:“宋尹学派的音乐修心养生说直承杨朱节欲派。”[7]

猜你喜欢
杨朱精气内业
公路施工项目内业资料管理探讨
杨朱及其思想再考
杨朱之弟曰布
“一毛不拔”未必吝啬
公路工程内业资料管理的不足及处理措施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内业资料管理思考
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
建筑工程内业资料管理探讨
论《管子》道之思想
——修身与心性
杨布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