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困境与破解路径探析

2020-02-25 11:09张文斌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乡民农村建设

张 萌,张文斌

(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仅是城市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在实现乡村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在大力发展乡村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应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乡村文化建设逐渐被提到各级政府的工作日程当中。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要求,“科学制定学校布局规划,坚决制止盲目撤并”,至此,如火如荼的撤点并校逐渐进入“后撤并时代”。尽管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整合了农村教育资源、推动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但是急功近利、“一刀切”的做法致使大量农村学校消失,“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镇镇有高中”已成为历史。农村学生要么转入县城寄宿制学校继续就读,要么辍学进城务工。城乡间长期存在的二元格局,致使农村青壮年流失严重。当前,乡村社会逐渐演变为“老年人的社会”,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助推乡村建设,但就目前总体情况来看,由于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长期性和滞后性,乡村文化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略。乡村社会主体的“空心化”与乡村文化的“荒漠化”,阻碍着我国乡村社会的向前发展。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蕴。

一、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所谓乡村文化,就是指“乡村居民(简称乡民)在乡村环境中长期生产与生活,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套心理、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以及表达这些心理、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所制作出来的种种成品”[1]。

自古以来,中国就以农业立国。乡村文化是千百年来乡民在与自然、社会的互动和理解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深刻影响着历代乡村社会主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乡村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潜在地规定着这一区域内乡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尽管乡村文化中有其封建愚昧的一面,但不可否认,乡村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维护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当前,随着乡村数量的减少、人口的外流,先前特有的乡村文化形式如踩高跷、闹花灯等已渐渐淡出乡民的生活,即便是在春节这样的重大传统节日,乡民们要么观看电视节目,要么打牌赌博,很少有其他文化活动。乡村文化的没落、传统价值观的瓦解使乡村社会逐渐衰落,人际关系不断疏远,传统的“熟人社会”在城市化浪潮中渐渐消逝。所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对于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席卷了世界各国。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更多地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激烈碰撞、交融的背景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虽然乡村文化在长期的城乡二元政治、经济体制实施下不断被边缘化,但其作为中华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形成、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乡村文化建设对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农问题”虽然一直作为中央政府首要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也是近年来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热点。但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长期滞后使“贫困”“落后”“愚昧”成为乡村社会的代名词,乡民本体的声音被掩盖,始终处于边缘地位。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主体流失严重

我国城市的发展依托于农村和农业,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尽快提升国力、赶超发达国家而实行的以牺牲农业、农村来推动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导致我国农村发展长期落后于城市。而且,改革开放以后,工业一跃成为我国的第一大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贡献率也远远超过农业,农民依靠土地获得的收入相当有限。随着城乡之间户籍壁垒的取消与互动的增强,一方面,农村人口外出打工的青壮年人数逐渐增多,老人和留守儿童成为“驻守”乡村社会的主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9年末,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60.6%。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 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 162万人,减少1239万人。另外,以2013—2019年数据为例,乡村人口在这七年内减少了7799万人。另一方面,伴随着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流入,乡村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念被打破,老人与旧知识分子的权威地位被不断边缘化,致使乡村社会迅速由老年人主导的“前喻文化”向年轻人主导的“后喻文化”转变[2]。传统的乡村文化被弃如敝屣,取而代之的是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乡村文化出现了严重的社会认同危机。加上撤点并校后大量农村学校的消失,使越来越多的乡村少年不得不离开农村去往城市或乡镇学校就读,乡村社会主体的外流导致乡村不断“空心化”,乡村文化建设乏人组织、乏人传承。

(二)外部助推表面化、形式化,实效性欠佳

毋庸置疑,现代化的发展和国家政策上的扶持给农村带来了新的发展面貌,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砖瓦房、小汽车在农村随处可见。但是,部分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虑,新农村建设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多农村地区保留下来的文化形态(如庙宇、祠堂、戏台等)被闲置、拆除或挪作他用,传统的公共文化生活(如扭秧歌、唱大戏、踩高跷等)也在不断消失殆尽。

当然,在乡村本土文化不断落寞的情况下,随着城乡交流的加强,不少乡村地区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化形式,诸如看书读报、上网等。但是,受乡村社会特殊环境的制约,乡民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因而这些新兴文化并不能很好地被乡民接受;而打牌赌博等这些低俗文化因不需要较高的文化程度,且容易习得,反而易于乡民接受。这也是当前乡村社会中打牌赌博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以加强乡村社会的文化建设。从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统计数据来看,乡镇文化馆的数量远远多于县文化馆和省、市级文化馆的数量。但是,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县级财政收入有限,不少文化馆基础设施落后、图书质量较低,加上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导,真正投入使用并发挥作用的文化馆少之又少。当前,“送文化下乡”活动也仅仅是从外部推动,而且大多都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行,并没有考虑到乡民主体的文化需求与倾向,在大多数情况下,“送文化下乡”活动只是走走过场,而乡民对于该活动的认可程度也较低,因而其实效性欠佳,并没有取得所期望的效果。乡村文化建设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三)宣传力度不够

在保护传统乡村文化的同时,乡村社会的相对封闭性也阻碍了乡村文化的进一步更新与发展,乡村文化在城乡互动的过程中逐渐趋于没落。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交通建设、信息交流的不畅,使得大多数人对乡村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落后”“愚昧”“封建”是城镇居民对乡村文化的普遍看法,并且这样的看法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根深蒂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乡村社会沦为被改造、被扶持的对象,致使乡民文化缺失,加剧了乡村社会主体的隐性流失,乡村文化建设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以其惊人的传播速度将城市文化迅速扩散到广大乡村地区,并潜移默化地瓦解着乡村社会的传统秩序和价值观念。乡村文化在城市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强势面前不断式微,出现了严重的社会认同危机。以当前的电视媒体为例,其中宣传乡村文化的节目寥寥无几,更多的则是城市生活、价值观的体现和表达,这恰恰也反映了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即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三、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奥格本的“文化滞后”理论认为,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类,相对于物质文化而言,非物质文化变迁往往较慢或较晚。与此同时,城乡二元体制下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因此,乡村文化建设要在做好乡村文化本土发展工作的同时,通过文化传播与扩散的方式来扩大乡村文化的影响范围,更好地实现乡村文化的整合与创新,从而构建乡村文化发展的新生态。

(一)加大财政投入,吸引乡民回流

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人。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互动、人口流动的增强,乡民的不断流失,伴随着大量农村的消失,乡村文化也逐渐销声匿迹。由于农业生产效率低而导致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城乡之间在经济待遇、医疗卫生条件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使大量农村人口外流,乡村文化建设失去主体的同时,也给城市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尽管国家用于乡村建设的财政投入在逐年增加,但用于乡村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比例极低,乡村文化本身的发展态势就决定了乡村文化的建设也依然离不开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

因此,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并加强监管力度,使国家财政投入真正用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镇企业建设,逐步加强和改善乡村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尽量满足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以及乡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从而吸引乡民回流,使其重新加入乡村文化建设的队伍当中来。另一方面,国家财政投入要兼顾乡村社会的文化建设,并适当增加投入比例。在加大乡村文化馆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乡民的主体需求以及受教育程度,做好相应的师资建设和教育引导工作,使乡村文化馆真正发挥实效,从而建立起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发挥乡民主体性,引导其对传统乡村文化进行再认同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乡民作为长期生活在乡村社会场域、作用于乡村社会发展的直接主体,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推动着乡村社会向前发展,乡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自然离不开乡民本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文化灌输”观念,充分尊重乡民的主体地位,培养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积极投身于乡村文化建设,变“输血”为“造血”。

“当代中国乡村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而且解决乏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乡村生活意义的被消解和乡土文化价值的被抽空。”[3]当前,城市文化的扩张所带来的新的价值观、义利观使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不断被消解,乡民对乡村生活不断产生怀疑和否定,乡村社会出现了严重的认同危机。因此,要通过充分发挥乡村学校的社会功能、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及资源开发、切实做好“文化下乡”工作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引导乡民对传统乡村文化进行再认同。再认同就是要重新确认传统乡村文化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的价值和地位,通过再认同的方式树立乡民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建立起乡村文化的内生发展机制。

(三)做好乡村文化传播工作,助推乡村文化建设

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已成为当今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愈演愈烈,不同文化在对外传播和扩散的过程中得到整合、创新与发展。就我国乡村社会而言,仅仅依靠父传子、师传徒的传统方式来实现文化传承已经不足以应对外来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乡村文化建设需要一种更加广阔的视野,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在与城市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好地助力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

一方面,近年来,尽管在国家、地方政府或公益组织的帮助下,乡村图书馆(或文化馆中的图书室)中图书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在乡村社会这样的特殊情境下,直观的、参与式的体验往往更能引起乡民的情感共鸣。因此,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大众媒体日益普及的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要依靠媒体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例如将乡村文化以不同的方式纳入电视节目、网络当中,积极引进投资用于开发本地特色人文资源与旅游资源等,逐步扩大乡村文化的影响范围,增进城镇居民对乡村文化的了解,从而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乡村文化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城市中心主义”和“主观主义”,从乡村社会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适时开展和组织乡村集体活动,发挥乡村社会精英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从而激发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性。

另一方面,作为乡村社会的文化交流与教育中心,乡村学校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无疑担任着重要角色。因此,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做好对乡村文化挖掘和整理工作的同时,要将乡村文化纳入乡村各级各类教育当中,并逐步使之规范化、常态化。

四、结语

总之,要清楚地认识到,城乡文化一体化并不是简单的乡村文化城市化,或是城市文化乡村化,而是要在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互动的过程中,摒弃落后因素,积极吸收和引进先进因素,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乡村文化建设应以发挥乡民的主体性为主、外部助推为辅,二者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我国乡村社会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乡民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路遇乡亲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