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四”百年看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2020-02-25 11:00:30冯子珈
关键词:五四五四运动爱国主义

冯子珈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P70)青年始终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和前进动力。时代呼唤担当,从“救亡与觉醒”的一代到“强国与复兴”的一代,新时代青年担负新的伟大使命。

一、“五四”百年:历史镜像与时代回响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五四运动如同时空隧道中一束耀眼不灭的光,从1919年的那一头,照到了2019 年的这一头。“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P10)这说明近代以来历经挫败与困苦的中华民族摆脱衰落羸弱后迎来了强盛繁荣的光明前景。五四百年后的今天,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五四以来,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这一历史重任在一代代中国人手中不断接续,而到我们这一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P15)我们的前路更加光明,使命也更加艰巨。

二、“五四”精神:基因秘钥与鲜亮底色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2],为历史描绘了一幅璀璨生动的精神图景,为后人积淀了深厚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可以说是五四运动得以开展并发展壮大、进而影响深远的基因秘钥,打开了一代代青年人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而砥砺拼搏的思想闸门,解锁了青年志士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引领进步的能量,它在传承中发展,历久弥新,始终是广大青年们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不断为社会注入巨大活力的鲜亮底色。

爱国主义作为五四精神的核心和民族精神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筑起的精神高地。作为“誓死为爱国之运动”①,五四运动充分彰显了国民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奏响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赞歌。“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2]进步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本色。这种进步精神,是冲破一切侵犯国家主权、阻碍人民解放、影响民族独立的桎梏,反对旧礼教、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促进社会发展、开启历史新篇章的伟大力量。正是在五四进步精神的鼓舞下,中国人民昂首阔步不断向前,追求进步的潮流不可阻挡。民主与科学是五四青年们的价值追求。在此之前,无论是康有为、梁启超著书立说,还是孙中山制定民主纲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都曾有过一定的传播和发展,但却并没有彻底深入人心,并不足以撼动根深蒂固的旧文化。五四时期这种情势发生改变,五四先驱通过这两面旗帜,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旧时的封建礼教、蒙昧落后的迷信思想进行反思和讨伐。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3](P362)毛泽东对此评价:“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4](P700)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大师生座谈时指出:“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5]在新的历史方位,广大青年身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神圣使命,应深入探索和阐释五四精神的新的时代内涵,大力发扬五四精神的当代力量。

三、“五四”传承:价值共振与使命领航

(一)从“救亡与觉醒”的一代到“强国与复兴”的一代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了1919年,更是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悲剧,自我觉醒的知识青年自觉肩负起拯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使命,毅然踏上了历史舞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3](P89)青年有理想、有激情、有热血、有担当,那个国家与民族深陷内忧外患的时代,也孕育和造就了奋起救国的青年一代。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集结了一大批满怀爱国情怀、思想进步、励精图强的知识青年,他们创办刊物、成立社团,发时代之先声,高举民主与科学之大旗,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广为传播。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充当着斗争的急先锋,凭借敢为天下先的革命勇气和舍我其谁的斗争精神,最先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发难。方豪、罗家伦、段锡朋、邓中夏、傅斯年等五四运动的学生代表都不过20 多岁,使命在肩,使他们面对北洋政府的暴力镇压时毫无惧色。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指出:“‘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这是全国除开顽固分子以外,一切的人都承认的。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4](P565)数以万计的青年群体是冲向罪恶的旧社会和帝国主义的第一方阵,他们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序幕,用热血和斗志掀起了一场革命风暴,点燃了整个中国、唤醒了一个民族、激活了一个时代。

如果说100年前五四青年面临的历史抉择是民族存亡、肩负的历史重任是救亡图存,那么我们如今青年所面临的则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课题。追随时代、投身时代、奉献时代,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是每一代青年的天性与责任,历史车轮向前推进总是离不开中国青年群体的助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2]“95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6]成长在新时代下的青年有着更为广阔的筑梦、追梦、圆梦的舞台,同时也被时代赋予了更为神圣且艰巨的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2]从“救亡与觉醒”的一代到“强国与复兴”的一代,青年们思维活跃、奋发进取、锐意创新、敢想敢干,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始终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始终在锲而不舍地完成前人的未竟事业。“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2]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对中国当代青年所肩负重大使命担当的希冀与嘱托。

(二)新时代青年积极践行使命担当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历史回顾,探寻五四精神的价值意蕴,当代青年要正视和牢记自己在现阶段的历史定位和重大使命,传承五四精神,在先进理论和理想信念的培植中,在时代的感召中,在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的引领下,在道德品格锤炼中,在砥砺奋进中不断强化使命担当。

理论之维,在思想浸润中筑牢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指引人生前路、关乎人生成败,唯有乘着思想的巨轮,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惊涛骇浪中愈挫愈勇、愈战愈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7]“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2]这一系列论述深刻揭示出理想信念的培育之于当代青年人的重要价值和必要意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将成为青年在迷雾缭绕中不偏离航向的指路灯。因此,新时代青年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就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先进理论和理想信念的培植中不断强化自身的使命担当。

时代之维,在时代感召中强化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5]今天我们回溯历史,学习五四精神,感怀五四青年的时代责任感,就是要在不忘本来的基础上,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真切体会属于当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时代呼唤使命,使命领航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8]当代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把握这个时代所创造的机遇,树立契合这个时代主题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责任使命,要将个人的命运同时代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立时代潮头、做时代先锋、担时代责任,努力激发新力量、开拓新境界,在时代感召中不断强化自身的使命担当。

精神之维,在家国情怀中积聚开拓力量。“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9](P58)100 年前,在国家和民族深陷内忧外患境地的时代,五四青年顽强的爱国主义信念集中表现为救亡图存、守护国家主权、争取民族独立。而今天,爱国主义精神依旧熠熠生辉。“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2]“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10]新时代青年要承继和弘扬五四爱国精神,就是要热爱祖国,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心、强国之志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的行动自觉;就是要热爱中国共产党,听党指挥,对党忠诚;就是要热爱社会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新时代青年要在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引领下不断强化自身使命担当。

价值之维,在品格锤炼中激发卓越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2]可见,修身立德、锤炼品格是新时代青年继续发扬五四精神、自觉践行时代使命的必然要求和基本遵循。当代青年应努力做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诸如五四精神等革命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汲取宝贵的信仰力量。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2],用正确的道德认知和价值观念抵御各类文化思潮的侵蚀,立足新的历史方位,牢记总书记嘱托,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品格锻造中不断强化自身的使命担当。

实践之维,在砥砺奋进中共圆青春梦想。奋斗是青春的底色和代名词。翻阅历史的画卷,中国青年始终保有砥砺奋斗的光荣传统,在布满荆棘与磨难的道路上奋进开拓。新时代青年更应持续发扬这种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广大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8]要“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8]。新时代青年在奋斗中勇创佳绩,离不开知识才干和过硬本领。身处信息大爆炸、知识更新快的大时代,广大青年面临提升素质、扩展视野、充盈头脑、练就本领的迫切要求,要坚持求真学问、知行合一、苦干实干,不断夯实学识基础,以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讲话中对广大青年苦练本领才干提出期盼和要求,他讲道:“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2]新时代青年应不负韶华,在砥砺奋进中不断强化自身的使命担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五四百年之际,新时代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感怀与纪念,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五四精神的激励与鼓舞下,感恩新时代、奋进新时代、奉献新时代,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厚重的家国情结、崇高的道德品格、优异的知识才干肩负起新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一代代青年不停歇的接力跑中,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跑出一个好成绩。

注释:

①孙中山1920 年1 月29 日在致海外国民党书中评价五四运动,“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爱国之运动”。

猜你喜欢
五四五四运动爱国主义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党员文摘(2022年11期)2022-06-10 07:33:14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创造(2020年6期)2020-11-20 05:58:40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中华诗词(2019年5期)2019-10-15 09:06:14
怒江州纪念“五四”运动97周年暨“怒江青年五四奖章”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共青团曲靖市委成功举办纪念“五四”运动97周年表彰座谈会
习朱会确定“五四”登台
环球时报(2015-04-25)2015-04-25 22:34:44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22
95年前的“五四运动”
齐鲁周刊(2014年16期)2014-05-07 10:52:55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火炬(2013年12期)2013-07-24 14: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