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 400054)
本文研究的F公司作为一个国有独资资产经营管理型集团公司,随着业务量的扩张,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低的弊端逐渐显现。本文从组织架构出发,分析了风险合规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措施,以期随着业务量的增长,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不会遭到削弱,同时从国企的角度出发,加强其“管资本”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能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一)公司背景与组织架构。F资产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F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由政府批准组建的地方国有独资综合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主要从事股权管理、产业投资、基金运营、资产收处、土地经营等业务。
F公司的组织架构主要由业务层、管理层、监察层三层构成。
(一)前台业务部门业务繁杂,流程执行不到位。前台业务部门不仅涉及的业务量十分庞大,业务种类也多种多样,例如股权业务投前、投中、投后及退出,基金业务募、投、管、退等。繁杂的业务导致业务流程缺乏硬性监管,执行常常不到位,比如存在先执行后补审批程序的现象。
(二)管理决策缺乏科学依据,运营风险较大。公司的主营业务由土地经营、股权投资、不良资产这三大业务板块构成。但对三大板块的管理决策缺乏科学依据,存在项目未展开尽职调查,报告缺少理论依据等现象,导致运营风险较大。
(三)业务管理未实现信息化,存在信息泄露风险。目前公司信息化程度仅限于OA办公系统和财务金蝶系统,尚未实现信息化管理。由于缺乏信息平台,导致财务信息获取滞后,管理成本较高。同时,单位间的信息传递,多依赖QQ等公共社交工具,未设置内网沟通工具和集团邮箱,存在信息泄密的风险。
(一)完善目标。为完善F公司风险合规管理,需要达到以下几点目标:
1.提高资本运作效率。首先要能提升国有资本运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让国有资本通过基金投资、股权运作、价值管理等,加快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使国有资本在流动中实现增值。
2.维护国有资本安全。其次要能保证国有资本的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新的管理制度必须要能明确监督职责,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全方位加强对出资人的监督;同时能够对制度执行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止出现职务舞弊;
3.加强风险管控能力。最后,需要在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流程的同时,对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打造出一套事前制度规范、事中跟踪监控、事后监督问责的完整风险管控体系。
(二)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风险合规管理方案。针对以上完善风险合规管理的目标,完善的风险合规管理方案如下:
1.建立信息化风控管理平台。现今业务涉及的数据量与日俱增,同时企业对于经营管理的要求也趋于精细化、标准化,原有的人工搜集、审批、监察模式已经不适应。信息化风控管理平台要能够对企业日常运营产生的数据进行汇总,实时反映所有分、子公司当天的运营情况,让管理人实时把控全局,及时调整,打破现有“信息不对称”的管理困境。同时,风险合规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平台实时监控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风险情况,及时干预,防止出现严重的风险事件。
2.重新规划风险合规流程。在建立起信息化风控管理平台后,原有工作流程已不适用于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传统的签字审批模式不仅效率低,耗时耗力,同时冗长的审批流程也使得流程监控变得困难。新模式下,通过将办公系统接入风险合规管理信息化平台,不仅能有效减少审批时间,降低流程成本,提高效率,风险合规部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监控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实时掌握合规情况。
3.制定新的业务流程标准。“标准和规范”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为保证业务活动的合规合理,各业务部门需要根据业务类型,在业务的关键环节、控制点,制定相关的检查要点,并设定合理的标准,风险合规人员可以根据标准对业务流程进行合规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合理处理,处理过程包含触发风险点的识别、控制部门、责任人、控制措施、制度依据等。
(三)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合同合规风险管理流程设计。合同管理系统由OA办公系统、投资管理信息平台以及风险管理系统全面集成而来,业务人员通过投资管理信息平台经办合同,相关负责人通过OA系统对合同进行审批、签字、用印,风险合规部通过风险管理系统全程监督合同的审批经办全流程。
合同管理流程由三个主要阶段构成,分别为:合同代签、合同生效、合同完成。合同代签阶段为合同的起草阶段,业务部门的合同经办人在投资管理信息平台上登记合同,合同会在OA系统中进行流转,根据合同等级,经过上级领导、部门领导、财务总监等依次审核后,进入合同生效阶段。合同生效阶段中,需要对合同用印,经办人在和对方公司接洽后,加盖对方印章,经办人扫描合同进入信息平台,电子印章的保管人检查合同是否全部审批、是否盖有对方公司印章,无误后对合同使用我方印章,并将合同返回至经办人。至此合同生效,投资类合同将直接归档,其他合同开始合同履约管理,依照履约计划,经办人负责监督合同的履约,若出现违约,合同转入法务部进行纠纷处理,待合同履约完成后归档。
本文在内部控制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法结合实习期间的研究,通过调查分析F公司内部内控环境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立信息化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改善方案,并根据方案设计了与之匹配的流程优化方案,提出了风险培训等建议。并针对业务风险最大的合同合规管理给出了详细的流程设计方案。通过对F国有资本经营管理公司内控优化的研究,对其他同行同类型企业有一定借鉴作用,有助于提高内控管理水平,保证国有资本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