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的人物特征研究

2020-02-25 02:50
关键词:鲁道夫普契尼绣花

(阳光学院 现代音乐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5)

一、歌剧《艺术家的生涯》的历史背景

1986 年2 月1 日,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在意大利都灵首演,该剧是作曲家普契尼和脚本作家贾科萨与伊利卡历时三年反复斟酌而成,是普契尼歌剧中最平衡和最完美的一部歌剧。故事脚本取材于法国文学家亨利·缪尔热的小说《放荡艺术家们的生活情景》,主要描写了巴黎拉丁区的一群穷困潦倒的艺术家们的生活与爱情。这部歌剧是1830 年法国社会的缩影,是底层小人物真实生活写照,真真切地展示了他们在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富有戏剧性的尖锐的情感冲突,从而折射了属于当时那个时代社会第三等级的贫民阶层及知识分子们艰辛落魄的现实生活,歌剧的情节也体现了作曲家对他们的深切同情[1]。1870 年普法战争爆发,意大利在政治上得到了统一,国家的统一没有给人民带来期盼已久的希望,反而是失望。他们陷入了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和剥削的困境,阶级矛盾、生活贫困等问题尤为严重。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与意大利现实主义的发展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贫富差距严重,社会底层的人们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这无形中唤起了普契尼对童年及在米兰求学时经济窘迫的回忆,并影响着他的创作。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正因如此在歌剧中普契尼才能将波希米亚人生活状态,真实的、形象地刻画出来。

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故事情节较简单,从诗人鲁道夫与绣花女咪咪的一见钟情开始直至最后咪咪的病故结束,共分为四幕,与女主人公咪咪有关的故事概要如下:第一幕,巴黎拉丁区一所破旧窄小公寓的阁楼里,圣诞前夜,诗人鲁道夫因为赶一篇文章恰好与来借火的受病魔困扰的美丽姑娘咪咪相逢,两人互生爱慕之心。第二幕,以巴黎热闹街区为背景,鲁道夫带领着咪咪来到这群波希米亚人经常聚会的咖啡馆,准备欢度圣诞。咪咪的头上已戴着鲁道夫与她爱情的见证一顶可爱小帽。第三幕,在奥尔良大路上,面色苍白、憔悴的咪咪托人把马切洛从旅馆里叫了出来,她告诉马切洛,鲁道夫因无名的嫉妒和多疑使两人的爱情走到了尽头。然而鲁道夫先谎称咪咪水性杨花,但在马切洛的追问下向其坦白,咪咪已经病入膏育,而他由于贫困已无力拯救咪咪。咪咪听到后与鲁道夫哀怨道别。第四幕,在破旧的公寓里,穆塞塔扶着病危的咪咪前来,咪咪想在临死前见鲁道夫最后一面,她想重新回到这个充满幸福回忆的小屋。鲁道夫与奄奄一息的咪咪共同回忆往昔美好的时光,但为时已晚,在悲惨的时刻,作曲家用深刻细致的音乐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第一幕中“冰凉的小手”和“人们叫我咪咪”的动人旋律在这里得到重现,为歌剧增添了忧伤、令人惋惜的色彩,最终咪咪无力摆脱悲惨的命运,在鲁道夫的怀抱中死去。

二、咪咪的人物特征分析

绣花女咪咪是歌剧《艺术家的生涯》的女主人公,为了塑造符合自己审美的人物形象,普契尼打破了原著的故事结构,删去了小说中不需要的支线,仅从几个章节中整理、拼凑出四部分内容。以咪咪和鲁道夫的爱情作为主线,将故事的主要情节放在女主角咪咪身上,让她成为全剧的核心人物。这样的一个悲剧性人物,了解她是必须对该人物的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的,下面将从小说原著、普契尼笔下、咏叹调《人们叫我妈咪咪》以及本人眼中四个角度来对咪咪这个人物的特征展开分析。

1.小说中的咪咪

歌剧《艺术家的生涯》的故事脚本来自于小说《放荡艺术家们的生活情景》,是法国文学家亨利·缪尔热(1822~1861)在1851 年完成的一部小说。故事发生在巴黎的拉丁区,这里居住者一群物质贫穷但精神却自由的艺术家,他们住阁楼、逛酒馆,有钱时大吃大喝,没钱时吃面包屑,多以裁缝为妻。亨利·缪尔热称他们为真正的波希米亚人,因此这部小说也被翻译为《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情景》,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又叫《波希米亚人》。波西米亚基本上是男性的世界,但相似的生活境遇和相同的自由生活追求使年轻缝纫女与他们有着密切联系。女主人公咪咪在与鲁道夫第一次相遇就能迅速融入这群波希米亚人文化生活之中就是这个原因。

亨利·缪尔热,1822 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成名前在巴黎的拉丁区过着放纵却又贫困的浪漫艺术家生活,与这些艺术家和缝纫女工长期相处,才成就了这部视角独特、震撼法国文坛,反映波西米亚人爱情与生活的杰作《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情景》;贫穷的艺术家和绣花女工等第三等级人物成为书中主人公,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第三等级女性,才成就了歌剧女主人公绣花女咪咪的角色诞生。

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基本上都与作者身边的人有关,缪尔热自己就化身为小说中的诗人鲁道夫,画家、音乐家、哲学家也都以他的朋友为原型。女性亦是如此,绣花女弗朗辛娜的原型是米尔热的恋人吕西尔卢韦,因肺结核死于医院;露琪亚,女帽店店员,绰号叫咪咪,漂亮却是一位体弱多病,二十多岁就死于肺结核;法兰琪是裁缝师,在缪尔热原著中是一个雕刻家的情人。这些女性都与普契尼塑造的咪咪有关,普契尼笔下咪咪是一位综合了小说中的四位女性的优点而成的理想女性。亨利·缪尔热眼中的咪咪漂亮迷人,但性格却喜怒无常、爱慕虚荣,而且还是见异思迁的放荡女,而在普契尼的笔下摇身一变,咪咪却是一个温顺、纯洁、乐观、对生活和爱情充满向往和希望的标准女性,很符合当时社会和作曲家审美与要求,与小说中的形象截然不同。

2.普契尼笔下的咪咪

贾科莫·普契尼是20 世纪初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大师,是“真实主义”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总共创作12 部歌剧,其中有8 部是针对女性的,名字都与剧中女性人物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不是机缘巧合而是与普契尼的女性情缘有关联。普契尼由于父亲早逝,从小和母亲及姐姐们一起生活,内心深处十分依恋母亲,将母亲视为女性的典范。对母亲的爱恋,以及他自己曲折的婚姻对普契尼后面创作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创作心理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普契尼意识到对母亲爱恋的情感是不道德的、无望的,所以他认为爱是一种悲剧,因此,“爱的结局就是死亡”是他在众多歌剧作品中反复吟唱的主题[2]。中期创作的三部浪漫曲《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最具代表性,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特点以及对女性形象追求完美塑造背后的女性情缘。

《艺术家的生涯》是这些歌剧中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咪咪这个人物也是作曲家最看中的女性形象代表。在女性题材中普契尼更多的是关注社会边缘的底层女性,“为爱情而生,为爱情而死”是他创作中的一条主线。他笔下成功塑造了多位有血有肉,富有性格特征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个个性格鲜明、充满真情、引人入胜,无论身受多少痛苦与折磨,甚至死亡,但对待爱情却始终执着,激起人们的同情与共鸣,咪咪就是这种模式刻画出来的一个典型代表。

普契尼笔下的咪咪是一个美化了的、综合缪尔热小说中四位女性优点而成的理想形象。在马玲玲的论文《普契尼歌剧女性角色演唱特点分析——以〈绣花女〉咪咪的两首咏叹调为例》中提到这四个女性人物分别是:露琪亚、玛丽、朱丽叶和法兰琪,其中最重要的是露琪亚。露琪亚,绰号叫咪咪,在《绣花女》第一幕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中才会出现“是的,人们都叫我咪咪,但是我的名字是露琪亚”。另外一位重要女性是法兰琪,法兰琪是裁缝师,以绣花为生,收入微薄,性格很温和,由于长期在冰冷、昏暗的恶劣环境中工作,早期就患有肺结核,和雕刻家相恋6 个月后便离他而去。在歌剧第一幕找钥匙的情节和第四幕缪塞塔送给病危的咪咪手筒的情节,就是取自原著的一个章节“法兰琪的皮手筒”,最后咪咪的死亡也是小说中法兰琪之死[3]。

普契尼的笔下,咪咪是那样的纯洁可爱、善解人意还对生活充满热情。作曲家在乐谱的首页上写道:咪咪是一位迷人的姑娘,贴切地符合鲁道夫的诗和戏剧中的人物,年纪22 岁,瘦弱优雅。她的容貌像是出身名门般的美丽,具有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优雅教养[3]。正因如此当与鲁道夫分手时,咪咪要回的仅是一本祈祷书,不但没有大吵大闹,还在心中默默祷告祝福,自己却默默承受痛苦。作曲家通过细腻的音乐笔触,优美动人的咏叹调和大量的故事情节来美化主人公的形象,将咪咪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使她在舞台上光芒四射,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就是展现咪咪形象的载体,是最经典代表作品。

3.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中的咪咪

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第一幕“在巴黎拉丁区一所破旧窄小公寓的阁楼里”,羞怯的咪咪向诗人述说她的生活时所唱的一首咏叹调。此时的咪咪以绣花为生、生活单一,虽然因肺病身体虚弱,但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是一位美丽又单纯的姑娘。这首咏叹调建立在D 大调上,音域范围在d1—a2 之间,自回旋式曲式的结构,层次清晰、明了。全曲共六段,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宣叙部分(1~31 小节),第二部分抒情部分(32~49 小节),第三部分是全曲的高潮(50~72 小节)。分层次细致地描绘出绣花女咪咪的人物性格、形象以及丰富的心理活动。

A 段第一句:“啊,人们都叫我咪咪,我的名字叫露琪亚。我的身世很简单,一针针一线线绣出百花争妍。”旋律抒情优美,让人很温暖,突出咪咪的羞涩、天真、欲言又止的心理活动;面对爱情咪咪并没有害怕和退缩,第二句同音反复意示着咪咪忐忑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开始向诗人讲述自己的身世和生活;与之相对应的B 段,着重表现咪咪天真活泼的性格,以宣叙风格为主,在切分音型伴奏衬托下,人声时而平静、时而高扬,形象刻画了咪咪表面平静,内心波澜起伏,对爱情充满了向往和憧景的心理变化。

C 段是咪咪主题的再现,此时的咪咪心态更加放松,在长笛的伴奏下娓娓道出她一个人住在小阁楼里的平淡生活:“我独自生活,每日孤孤单单,虽不常去做弥撒,常祈祷苍天……”。旋律宽广舒展,音乐速度加快,描绘了咪咪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也刻画了咪咪内在和沉稳的性格;D 段旋律不断级进上行,直到全曲主高潮,表达出强烈的感情抒发,咪咪自我陶醉的状态体现了咪咪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和信心;尾声是一个简短的宣叙调,以“sol”音为基础音,在同音上5 连音和10 连音反复的运用,快速、灵巧,表现了咪咪活泼可爱、天真浪漫的性格;音乐最终停留在主音上,表示咪咪自我介绍告一段落。

《人们叫我咪咪》这首咏叹调,是体现咪咪性格最重要的一段,将咪咪腼腆羞涩、天真活泼、内在沉稳的三个性格侧面表现得惟妙惟肖。作曲家在这首咏叹调中采用心理刻画的手段,描绘出咪咪丰富的情感世界[4]。面对爱情,柔弱的咪咪并没有害怕和退缩,而是用她的柔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无限向往,令人动容。

4.观众眼中的咪咪

19 世纪30 年代的法国女性是“无产阶级中的无产阶级”,是处在最底层的男子也能欺负的人。亚里士多德指出,女性对于男性的作用只是一个类似于财产的工具[5]。她们无论在经济、婚姻还是在健康方面都没有保障,却留有梦幻少女心,就如绣花女咪咪那样温顺、纯洁、对生活充满希望、对爱情抱有幻想。咪咪对生活和爱情的乐观态度是最珍贵的,性格虽然温顺,但内心却坚强,深入人心。

珍贵的乐观。19 世纪30 年代的巴黎,大多数女性都像咪咪一样都处于社会底层,她们从事缝纫、编织工作,常年在阴暗、潮湿、见不到阳光的环境下长时间的工作,导致身体健康状况极其糟糕,许多女工甚至还没有满学徒期就得了肺结核。这样的现实生活也没能让咪咪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爱情的向往。就像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中所唱“我的身世很简单,生活平静愉快,每天与玫瑰百合作伴,无声的语言向我倾诉爱情和明媚的春天”。在纯洁的咪咪心里,工作就如初升的太阳,即使她知道壁炉里依旧冰冷,自己绣的百合玫瑰也没有芳香,但依旧期盼第一缕阳光、期盼玫瑰花香、期盼严冬过去,明媚的春天和甜蜜的爱情的来临。这种积极的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贫困的衬托下显得尤为珍贵,它掩盖了当时咪咪经济状况和身体状况,少的可怜的收入只够勉强填饱肚子和交租狭小简陋的顶层房子,没有多余的钱来支付肺病医疗费的现实状况。

温顺与坚强的内心。19 世纪法国的妇女定位在家里,她们没有独立的身份和地位,是男人的附属品,顺从、纯洁,温和、优雅是妇女基本的必备特征。在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这些典型的女性特征几乎原封不动复制在咪咪身上,“如果说普契尼选择咪咪作为歌剧女主角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那么咪咪身上这些典型女性特征的出现就带有必然性。”[1]第三幕中面对鲁道夫无理的猜疑和误解,咪咪的反应是接受,唱起了“你的爱情曾召唤我来到你的身旁,现在病弱的咪咪要重回到冷清的空房,再绣起美丽的花朵,独自度过寂寞的时光”。纵然不舍却依然离开了鲁道夫。这与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简·爱离开罗切斯特有很大区别,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简·爱是一个敢于追求平等爱情、不想向命运低头的女性,离开是为了追求爱情的平等[6]。而咪咪是那种温顺地顺从着自己的爱人,将爱情的主动权交给男性。这不是咪咪的懦弱,而是折射出当时法国社会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悲惨命运,令人悲哀,不禁落泪。面对爱人突如其来的打击,咪咪并没有异常激动地与鲁道夫吵闹和对峙,她理解鲁道夫的苦心和爱,为了不拖累心爱的人,善良的咪咪独自一人默默地接受这痛苦的分手,这也反应了咪咪内心的坚强,与温顺性格的咪咪融为一体,使咪咪形象更加丰满。

三、结语

《人们叫我咪咪》这首咏叹调对于抒情女高音来说,是学习和比赛的必选曲目。除了旋律优美,演唱者更多的是被剧中咪咪独特的魅力所吸引。咪咪的善良、温柔与乐观,咪咪对爱情的忠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无不吸引、牵动着演唱者的心,让人迫切地想走进咪咪的世界,用纯真、自然、抒情的声音去描绘一个真实、亲切、质朴的经典形象。普契尼曾经在信中这样描述:“当我写完《波希米亚人》最后一个音符的时候,我就完全瘫在那里了,像个孩子似地哭了起来。”一个能让作曲家将自己融进谱写的音乐里的人物,足见咪咪是多么的鲜活与动人。这也是本文从亨利·缪尔热和普契尼笔下寻找咪咪的点滴,最终让观众们看到纯真、热情的女主角咪咪在贫困之中寻求快乐与面对死亡的无奈和痛楚时,无不感动莫名而潸然泪下的意义所在[1]。

猜你喜欢
鲁道夫普契尼绣花
松鼠绣花
Thermal apoptosis analysis considering injection behavior optimization and mass diffusion during magnetic hyperthermia
岜沙苗寨绣花女
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立法”
论普契尼歌剧创作的艺术特征——以《艺术家的生涯》中唱段《漫步街上》为例
请把你的眼泪寄给我
请把你的眼泪寄给我
贾科莫·普契尼:歌剧界的泰斗
普契尼的自我评价
电脑绣花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