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制度与公共服务管理的矛盾

2020-02-25 02:50
关键词:经济体制公共服务公民

(辽宁大学 经济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4)

一、概述

1.西方经济制度的特点

西方经济制度主要包括发达国家经济制度和相对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制度,但两者在本质方面的区别就是其发达程度不同,经济体制均有国家垄断干预和垄断私有制。西方资本主义体制的范畴较为宽泛,基于历史、国情和发达程度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总体而言经济体制间存在共性,但也有差异,可谓“大同小异”。比如,高度发达的美国采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德国则采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而日本则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因各国存在差异,很难全然划分其经济制度的界限,因此分别进行介绍。

首先,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基于市场和发展等要求,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并非完全是自由市场经济,主要还是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相结合的经济体制。美国政府在经济政策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干预更注重采用法律程序的形式,而国家财政政策及金融手段等方式则作为间接手段。

其次,德国的社会经济体制,从社会治理、福利保障等方面也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普遍的做法,而并非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独有的。在新自由理论的基础上吸纳了社会民主党的经济民主思想、基督教会经济原则以及传统的社会保障等构建起来的。在经济体制方面重规则的建立和经济秩序的维护,政府在必要时会采取限制垄断,通过公共财政和公权力来弥补市场不足,帮扶中小企业,倡导政企分开,并建立了独立的中央银行制度。

再次,日本则采用由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国家一样,西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是共同特征,对经济的干预其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一格。

总之,有些国家认为国家干预经济制度的行为是不规范的,而一味追求自由竞争、优胜略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本质上的垄断私有制经济制度并无不同。而公共服务管理则是为公民谋求公众利益最大化,这与西方垄断私有制经济体制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在核心利益上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

2.西方行政制度与公共服务管理

西方国家行政制度的核心职能是维护国家政治统治,提高行政效能,规范权力运行机制,促进社会发展和提升公共服务管理质量,从而为民众谋求更多福祉。政府既要保护垄断私有制的经济体制,又要维护政治统治和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这之间必然存在天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西方行政制度的改革是希望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加强政府在公共服务管理方面的法治化与信息化,提高行政效能,强化社会监督。但西方的行政制度是高度依赖于经济制度的,甚至某些行政领域的决策权、话语权也被控制在垄断私有集团的手中。

西方国家在公共管理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一方面在众多领域打破了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将大量本应由政府提供的服务转移给社会机构,让多元主体进行公平竞争,以便于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西方政府为了减轻财政压力和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也精简了大量的冗余机构,以提高了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质量。

德国在公共管理方面进行的改革较为系统。德国政府建立了个人测评评估体系以及行政人员晋升的绩效激励办法,增强了公共管理部门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对于行政人员也加大了培训力度,从而提升行政人员综合素养,以便更好地维护经济制度和政治统治,回应公民合理诉求,协调公共管理中各方面的紧张关系,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总之,西方行政制度和经济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局限性,公共服务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如何合理划分职能,如何调整政府与公共服务管理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调动并利用社会各方资源而展开的。

二、西方经济制度与公共服务管理之间的主要矛盾

西方国家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垄断私有制和国家垄断干预,但在行政制度层面却力求为公民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满意度,这种经济体制和行政制度的设计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系列矛盾。

1.公共服务社会化管理

公共服务社会化将应由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转移给社会机构和私人,将原本属于政府直接管理的机构,分离出来转为企业、社会中介等非政府组织机构,政府主要通过制定法律、竞争机制和相关制度来规范,引导公平竞争,这种方式对公众而言,总体上是弊大于利的。

首先,公共服务社会化会受到政治因素和经济体制因素的影响。西方国家的政治权力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但其是否属于全体公民、是否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则有待商榷。在选举中各方利益错综复杂,家族利益、党派利益、企业集团利益等盘综错杂,甚至有些西方国家的政治被控制在一些利益集团手中,执政党不得不考虑这些足以影响选情和甚至能控制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权的利益集团的核心利益。因此,为了满足部分特殊利益的需要,政府有时便不得不动用公权力以满足各个利益集团的需求。

其次,在经济制度方面,西方国家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各国也不遗余力的引进人才,以提升本国竞争力。英国政府、美国政府为了吸引人才,不得不适当压缩了公共福利;日、韩等国家也开始逐步放松以往由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因此,西方政府在既要保护垄断私有制的经济体制,又要吸纳国际尖端人才、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从而提升执政的满意度,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

再次,行政主体的多元化将造成公共责任的模糊。公共服务存在复杂性、特殊性的特点,一旦出现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政府将无法全面控制风险,甚至会出现和社会机构推诿责任的情况,这对于普通公民而言是不可接受的。公共服务的社会化让政府很难主导与非政府组织机构之间的权责义务,这不仅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也不利于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更无法保障公民的公共利益。

最后,这将导致公民对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在公共服务社会化的过程中,政府将不再是社会服务的唯一主导。公共服务应以满足公民合理诉求以及谋求社会福祉为目标,如果将本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大量转移给了社会机构和私人机构,则公民不得不自费购买服务,从而成为普通消费者,这不仅会增强公民对政府的质疑、加重公民的担忧,也必然导致公民对政府公信力的下降。

2.公共服务市场化管理

首先,市场化很难调配社会总资源。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也并非绝对的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垄断私有制和国家干预下的经济制度。公共服务管理从国家和公民的层面具有公益和慈善的性质,但市场化的公共服务实际上是由市场规则决定的,公共服务的质量也由竞争机制、价格和消费能力等因素构成,这对垄断私有制经济体制的国家公民而言可能有失公平。

其次,市场化的公平性难以保障。政府在规范和引导市场化管理中,需要制定完备的法律制度、竞争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政府与行政机构不再是所有公共服务政策的决策者,也不是具体执行者。即使在有些部分依然可以发挥决策功能,但也决不再是直接执行者,由于对执行过程难以把控,很有可能造成公民不满,甚至引发游行等社会事件。

再次,市场化不是万能的。资本主义垄断私有制下的市场,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自由市场,让市场来满足和解决公共服务是有其局限性的。一方面,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失灵的时候,而公共服务不能因为市场的缺陷或失灵而陷入瘫痪。另一方面,公共服务的需求很多时候需要政府公权力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源来维护,而单纯凭借市场力量则很难做到。

3.公共服务企业化管理

首先,公共服务的对象是公民,不是企业客户。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公共管理追求社会效应最大化,政府需要调配资源,统筹协调发展,从而达到善治。如若将公共服务管理进行企业化管理,也就成了为资本家、企业家和极少数人通过向全社会索取利益的工具和平台,本应该为公民提供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政府公权力,不仅没有帮助公民解决公共服务问题,反而成了私有企业勒索公民的“帮手”。

其次,西方国家公共服务企业化管理存在本末倒置的情形。社会公共服务对于任何国家政府而言,都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公民的合理关切,理应及时回应并及时解决。公共服务管理的主体转移也并非公民意志和“选票”的体现,公共服务管理及对象公民,不应成为垄断私有制谋求利益的附属品。企业化管理依赖成套体系的绩效考核、绩效激励,如果将社会公共服务交由企业通过绩效机制来解决,公民就是消费者,是顾客、用户,这有悖于西方政府所谓的民主治国理念。

再次,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与政府往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控制着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权。这些企业集团既是被调控的对象,在某些方面可能又是调控的主体,有能力进行价格操控,一边定价,一边收费,犹如“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同时,公共服务交由企业提供,可能让整个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滞后,甚至会影响公民的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

4、行政权力分散化和信息化管理的挑战

首先,西方国家行政权力分散,西方经济制度和行政制度共同决定了公民与政府是一种授权关系,政府与公民授权之间相互依存但又很难达到绝对统一。政府希望排除干扰,仅为公民的公共利益谋求福祉,实际上很难做到。西方国家的行政人员被要求要关注市场,关注依法行政、行业标准、公民利益等多方面利益,但其掌握的行政权力却又较为分散,致使行政人员无法实现对公共资源的绝对合理调配,从而提升公共服务。一方面,由于西方国家中央放权与地方权力扩大,人事权难以集中。另一方面,财政体系分级管理,不断强化地方财政的自立性,而中央权力不够集中。这两方面因素,都使得政府无法更好地保证公共服务管理质量。

其次,在政务电子化、信息化方面,互联网技术已应用到各行各业及公民的生活领域。公民在获得信息方面更为便捷和及时,这不仅对行政机构的公共服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也让公民对公共服务的诉求不断提升。西方经济制度垄断私有化、行政权力的分散以及信息传播迅速化的特点,都使得行政机构无法满足公民对公共服务需求日益提升的需要,随着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在政务中的不断深入应用,西方政府将在公共服务管理方面将遇到新的考验。

三、结语

综上所述,西方的垄断私有化经济体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管理之间存在着许多天然不可调和的冲突与矛盾。如果弱化政府对公共服务的管理和责任,会造成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政府动员能力的下降,例如近年来,很多西方政府在面对社会公共事件、自然灾害、疫情期间的动员力等突发状况时,均出现了决策不及时、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因为社会机构和个人提供公共服务首先要考虑利益,在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下,无法排除这些机构将自身利益置于公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之上的情况。

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公共服务的对象绝大数是相对弱势的公民,在公共利益博弈中,本应受到政府保护的公民利益非常容易受损,这与公民通过选举方式以谋求公平正义和享有优质公共服务的初衷背道而驰。加上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加剧、经济发展减缓及西方行政权力的分散等因素的影响,公民对政府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的信心逐渐下降,且在垄断私有制经济制度下打造的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管理之间的“供需矛盾”日益激烈,这些都是西方政府在改善公共服务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公共服务公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十二公民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