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0-08-27 11:31:28王春雨
关键词:新生心理健康因子

赵 彤,姜 维,王春雨

(沈阳化工大学a.人文与艺术学院;b.人事处;c.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142)

“00 后”大学生主要集中在2018、2019 级大学生群体中。他们知识面更广,眼界更加开阔,思想更加灵活前卫,更具有创新和冒险精神[1]。为了解“00 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者们针对这一群体开展了多项研究。马川通过调查上海近两万名2018 级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编制了心理健康调查表(简称PHI)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简称UPI)。数据证明,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但有近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躯体问题、抑郁、焦虑等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低于“95后”大学生[2];沈翔鹰以湖州某高校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00 后”大学生在SCL-90 的强迫性、恐怖两个因子均分上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3]。由此可见,“00 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研究者非常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也是全新的挑战。而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比较少,对近几年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出的变化趋势的研究更为欠缺。为此,课题组对东北高校“00 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开展了调查,并分析了近5 年来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发展变化趋势,以便更加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沈阳化工大学2019 级全体新生3 275 人。新生入学两周后,由各院系辅导员老师组织本学院同学在教室集中测试,老师指导学生用手机登录学校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完成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回收有效问卷3 219 份,其中男生1 939 人,女生1 280 人,有效率为98%。

2.研究工具

采用90 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研究工具,共有10 个维度,90 个题目,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共九个因子。量表采用5 级计分,1 表示“从无”,5 表示“严重”。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97。

3.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

(1)2019 级3 219 名学生中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为1 336 人,占全体学生数的42%。筛选阳性的标准为各因子平均分大于等于2 或者总分大于等于160 分。各因子具体结果如表1。通过表1可以发现,我校新生检出率,在各因子上由高至低依次是:强迫、人际敏感、偏执、焦虑、精神病性、敌对,而恐怖和躯体化因子检出率相对较低。学生在以下问题上集中度比较高:“感到要赶快把事情做完”“忘记性大”“不能集中精力”“容易烦恼和激动”“担心自己的衣饰是否整齐及仪态是否端庄”“您的感情容易受到伤害”“感到比不上他人”“难于做出决定”“当别人看着您或谈论您时感到不自在”“感到苦闷”“您认为应该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

表1 2019级学生SCL-90报表分析

(2)2015~2019 年心理普查scl-90 各因子比例。2018、2019 年各项指标较前三年有大幅度提升,与同期相比各项指标增长率高达8%左右(见表2)。和往年一样,最突出的三个问题依旧分别为强迫症状(63.33%、63.72%),人际关系敏感(44.69%、44.21%),偏执(39.27%、36.97%)。

表2 2015~2019年心理普查scl-90各因子百分比

(3)2019 年与其他四年结果的差异检验。对2019 年与其他四年结果进行多重比较,检验结果如表3。总分和阳性项目数的平均值图如图1和图2。结果表明,在总分和阳性项目数两个变量上,2015、2016、2017 级学生得分差异不显著(p>.05),2018、2019 级学生得分均高于2015、2016、2017 级学生,而且差异显著(p<.05),2018级学生得分高于2019级学生得分,但差异不显著(p>.05)。

表3 多重检验结果

图1 总分的平均值图

图2 阳性项目数的平均值图

三、结果分析

(1)“00后”学生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结合五年来学生心理普查结果,“00 后”即2018、2019 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显著上升。2015、2016、2017级学生在总分、阳性项目数方面,差异不显著,但2018年学生检测结果与前三年学生相比,有明显上升趋势,虽然2018级学生得分高于2019级学生得分,但差异不显著,也就是说,近两年入学的“00 后”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更为突出,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2)学生强迫症状突出。调查结果显示,强迫症状在各类心理健康问题中排在第1 位,强迫症状比率高达63.72%。强迫症状主要表现为学生自我要求过高和完美化倾向。由于基础教育过度强调分数的重要性,很多同学上大学后,将分数和排名视为生命,少一分便情绪崩溃,落后一名就觉得自己的世界完全崩塌,从而导致严重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因此对于学生的完美化倾向,在心理健康的普及化教育中应给予恰当的自我认知调整。

(3)人际关系敏感。人际关系问题是新生适应问题的最突出爆发点,在新生中普遍存在。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和完全不同的成长环境,因此彼此之间的适应与融合成为新生最突出的问题。很多同学觉得上大学后没有朋友,感到孤单寂寞,想家情绪严重。甚至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在寝室中同学之间的矛盾不断出现。

(4)学生偏执问题较为突出。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问题表现突出。当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过度娇惯,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过分自负,过度追求自身利益而脱离集体。好嫉妒,对他人不能宽容,遇到挫折和过错归咎于他人,甚至表现出偏执倾向。

四、对策分析

在“0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以及偏执问题较为突出,2018、2019 两年数据显示,三项指标占比分别为63.33%、63.72%;44.69%、44.21%和39.27%、36.97%。针对这一现象,如果我们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不仅工作比较被动、工作效率低,而且学生一直在等待帮助,没有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在走入高速发展的社会时,没有扎实的沟通能力与抗挫折能力,很难成为适应新时期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要变被动为主动,要了解学生的实际特点,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三大心理问题,在培养方式上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育人措施,不满足于单纯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将心理调适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

我们要将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品德高尚、专业过硬、情商出众、强于实践、勇于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三化”(协同化育人、家庭化培养、个性化指导)新举措[4],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育人措施,让学生在学校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家长的关怀、同伴的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心理指导,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化指导”过程中,导师要为每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根据其自身个性特点,制定符合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方案等。在实践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机制体制。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形成校院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校级、院级心理健康机构;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

(2)师资队伍。开展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开展争做好“家长”活动,组织“家长”接受心理健康专业培训,了解“90后”“00 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组织“家长”学习心理学常识,考取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组织家长开展“减压”活动、心理督导活动等。

(3)教学体系。针对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开设线下课程和线上网络课程。线下课程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体验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增加其实用性。线上网络课程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内容精炼。

(4)课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包括:讲座、团体训练、心理剧比赛、室友情比赛等。

(5)咨询体系。学校建立网络咨询服务体系,方便学生预约与咨询。“家长”们应该多倾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将其问题及时反馈辅导员或转介到咨询中心。

(6)危机预防与干预。新生入学后进行心理普查,辅导员老师对学生进行约谈,新“家长”要尽快了解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为每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帮助学生本人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如何取长补短,哪些能力有所欠缺,哪些素质需要改进,针对学生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比如人际交往能力需要提高,那么需要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等。

猜你喜欢
新生心理健康因子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重获新生 庇佑
中国慈善家(2022年1期)2022-02-22 21:39:45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中等数学(2020年1期)2020-08-24 07:57:42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