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耀能 梁启聪(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药学部 珠海 519000)
临床数据统计显示,因采用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上升,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导致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典型代表[1]。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应用范畴较广的广谱抗菌药物,具有耐酸、耐酶以及抑菌性强等特点,从而使得其在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2]。但是随着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断应用,该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逐渐得到医学临床的重视[3]。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接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药理特性以及临床应用进行综合分析。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患者120例,男性69例,女性51例;年龄2~78岁,平均年龄(48.3±1.2)岁。临床检查确诊需接受抗生素药物治疗,且治疗药物均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排除存在精神障碍或沟通障碍。
1.2 方法:采用观察分析法对我院接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患者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记录药物使用剂量、时间、疾病类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理特性进行临床总结。
1.3 观察指标:①对基础信息进行调查,记录年龄、性别、临床用药情况等基础信息,用药情况包含用药种类、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等,并对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记录。②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临床表现以及累及器官,并对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类型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s)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1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本次研究共纳入120例,发生不良反应56例,占46.7%,应用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包含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他啶以及头孢唑林等,见表1。
表1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2.2 不良反应情况分析:本次研究不良反应共发生56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面部潮红、荨麻疹、麻疹、皮肤瘙痒以及红斑等皮肤和皮肤附件不良反应,共27例,占比48.4%,其中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7例,占比12.7%;神经系统不良反应8例,占比14.3%;全身不良反应6例,占比10.7%,出现其他不良反应6例,占比10.7%。
近年来,关于临床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报道频频出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案例屡见不鲜。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属于β-内酰胺类广谱抗生素,具有耐酸、耐酶以及抑菌性强等特点,使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良反应发生率逐渐升高[4]。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以下几点药理特性: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属于繁殖期抗生素,具有非常高的杀菌作用,作用点为细胞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主要在儿童以及老年患者中应用较多[5]。②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属于广谱抗菌药物,对常见致病菌可以起到杀伤作用,具有较广的适应症。③在头孢菌素类药物中中多数具有较强的耐酸特性,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给药,具有给药方便的特点。④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本质,稳定性较高,在产酶菌株导致的感染中同样可以发挥较高的功效。⑤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程度较低,一般患者在停药后可自行恢复,目前临床关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发的过敏性休克明显低于青霉素类抗生素。
不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虽然同为广谱抗菌药物,但是其侧重点不同,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针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感染等革兰阴性菌;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于革兰阴性菌的杀伤作用不如第一代,但是第二代药物的抗菌谱更广;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仍是诊断革兰阴性菌,但是其药物毒性明显降低,在临床治疗时药物稳定性明显提高;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以及杀菌作用[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纳入120例,发生不良反应56例,占总体的46.7%,应用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包含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他啶以及头孢唑林等。本次研究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皮肤附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反应,在调查中发现多数患者在停药后不良反应基本消失。对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综合药物的药理特性,结合感染部位合理用药,选择更有诊断性的抗生素,如胆管感染更适用头孢曲松钠。②抗生素选择结合病菌特点进行选择,使其发挥更佳效果。③密切关注治疗期间血药浓度,以便合理调整药物使用剂量。④对药物耐药情况进行密切观察。⑤清楚了解各种抗菌药物配伍禁忌,以免增加不良反应。综上所述,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主要不良反应涉及皮肤、皮肤附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应当结合临床症状,积极进行药敏实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