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交
摘要:小学生参与足球运动,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在对小学生开展课余足球训练的模式探究上,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学习特点等推广足球运动,并做到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因材施教,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此外,还要争取家长对学生参与足球课余训练的支持,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
关键词:小学;课余足球队;训练模式
一、积极开展校园足球运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传统应试教育下,小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文化科知识的学习上,每天为了完成各科的作业而无暇参与体育锻炼,鲜有机会到教室外参加体育活动。即使学校有安排体育课程,但常常达不到体育教育的目的,体育课流于形式,不成系统,甚至还会被文化课占用。体育锻炼的缺乏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身体抵抗力下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足球运动作为校园体育运动开展比较普遍的项目之一,开展便利、锻炼效果显著,适合在小学生中加以推广,是一项有利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运动。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小学生课余足球训练来增加其参与锻炼的次数,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究科学有效的课余足球训练模式,提高小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识以及参与兴趣,以实现素质教育目的,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小学课余足球队训练开展模式的有效探究
足球作为小学生课余运动的形式之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最佳的效果,需要家长、学校与学生等多方力量的配合,共同探究有效的足球训练模式,让足球运动成为小学校园中的特色运动项目,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一)推广足球运动,提高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
由于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具体内容、效果以及方式等不甚了解,在体育课或者课余时间时,一般都是与同学玩各种游戏,真正接触与了解体育训练的机会比较少,尤其是对足球的全面与系统学习。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听说过与足球有关的内容,但对足球不够了解,平时也较少参与足球运动,难以理清足球相关知识,对足球提不起兴趣。另外,由于性别的差异,男生会比女生更热衷于足球运动,性别差异对足球训练的影响也需要我们加以了解,积极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有助于体育教师采用合适的训练模式。例如,教师在开展足球课余训练时,可先为学生选择一些有关足球运动的比赛或者训练视频。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及认知情况,教师在选择足球视频时要尽可能选择简单易懂、趣味性强的学习视频,这样才能有效引起学生的兴趣。当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要及时向学生讲解视频中有关的足球理论知识、训练方式等,提高学生对足球的认知,使学生更加充分认识到参与足球运动的好处,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足球运动来增强身体素质。
(二)争取家长对足球课余训练的支持,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
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离不开家长的指导与监督,在开展课余足球训练上也需要家长的参与。课余足球训练是学生在课后进行的学习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中得到放松,锻炼身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创造更多相处与了解的机会,推动学生之间的合作,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在身心发展上迈向更高层次。认识到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意义,大多数家长比较支持小学生参与足球运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然而,也有部分家长不支持小学生参与足球运动,认为会分散注意力,占用文化知识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同时,足球运动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学校在足球运动的安全保障措施上可能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担心学生的运动安全问题,认为参与足球运动是得不偿失。
為了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提高课余足球训练的效果,教师在正式进行课余足球训练前需要与家长沟通,向家长详细讲述开展课余足球训练的必要性,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转变家长的教育思想,让家长支持学校开展课余足球训练。获得家长的支持后,在开展课余足球训练活动时需要家长参与进来。有的家长可能对足球比较感兴趣,还可以指导小学生的足球技能学习;有的家长虽然对足球不太了解,但是可以在课余时间监督小学生学习足球,毕竟小学生的自觉性不高,有家长在旁监督能有效保证足球运动的学习时间与效果。总之,教师在开展课余足球训练时不能忽略家长的参与。
(三)劳逸结合,合理安排足球训练时间
教师在为小学生安排足球训练时要考虑好时间,协调好学生的课堂与课余时间,在不占用学生学习时间的同时又能把足球学好。我们了解到,其实学生的学习与课余足球训练是不冲突的,学生的学习时间集中在课堂上,而足球的训练时间则是在课后,两者在时间安排上相互补充;在对学生的作用上,课堂学习是智育与德育等教育的体现,足球训练则是体育教育的途径,两者的结合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适当放松,获得休息的时间,恢复精力,以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去。因此,教师不能受制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而是要在教育思想上进一步更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加全面的发展平台,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之余还能有施展球技的机会,完善课余足球训练模式。例如,教师在设计课余足球训练模式时要明确规定训练的时间,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参与足球训练,既不占用学生的其他学习时间,又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训练时间。课余足球训练按照这样开展起来循序渐进、有条不紊,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运动习惯。
(四)因材施教,开展有针对性的足球训练模式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都是不同的,我们需要细心观察学生,留意学生的发展动向,根据学生学习足球的不同层次水平选用合适的训练方法。学生的学习差异性也表现在足球学习上,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教师在为学生设计足球训练模式时不能千篇一律、一概适用,而要采用差异性的训练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都能得到加强训练的机会,让足球落后的学生可以跟上进度,让球技出色的学生可以学得更好。例如,在开展课余足球训练时,有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比较差,一时跟不上整体进度,他们就会感到自卑无助,教师可以单独辅导,加强他们的足球技能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训练。还有的学生由于接触足球比较多,对教师教授的足球知识感到不太满足,教师就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加学习难度。课余足球训练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变”中发展与完善,不断适应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与个性化推动教师的教学走向更高水平。
三、弘扬足球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足球运动一直以来是我国比较薄弱的竞技项目,究其原因之一,在于优秀足球后备人才的缺乏,足球队伍青黄不接。开展课余足球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身心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还能为国家选拔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充实足球人才资源,增强我国足球竞争力。因此,教师要不断完善课余足球训练模式,提高足球教学水平,在校园中积极推广足球运动,培养具有一定足球技术水平的全面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建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足球教学与训练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9(10).
[2]汤蓓蓓.简析小学体育足球训练效率的提高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04).
[3]梁安庆.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足球教学与训练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03).
[4]肖红伟,何泳珍“.家长、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小学课余足球训练模式实践探索[J].运动,2018(20).
[5]李阳.浅谈小学校园足球训练的教学实践[J].考试周刊,2018(04).
[*本文系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课余足球队训练的研究》(课题编号:2019-ZX05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