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金融职业学院课题组
[内容提要]近年来,“互联网+”的巨大作用已延伸至众多领域,同样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传统的“教材+板书+PPT”已严重落伍,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方式应与网络技术和多样化媒体相结合。“零零后”的学情发生重大变化,出生在网络时代的他们对在校教育提出新要求和新期待,要求任课教师更新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式。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总结传统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为“互联网+”模式下的《金融基础》信息化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基础》课程改革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013年涌现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如当代版的“文艺复兴”,改变着原有的业态和格局,金融行业用人要求在不断提升,被称为“数字原住民”的“零零后”大学生对网络、电子产品等具有高度依赖性,倒逼金融类课程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
本文结合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在总结传统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信息化教学改革路径。该研究既有教育理论意义,也对教师信息化教学、学生应用能力、企业用人选人、毕业生就业情况等方面具有现实价值。
二、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文在研究传统教学存在问题的环节中,设计问卷在学生群体中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学院大一到大三各年级金融系学生,问卷共发放130份,回收120份,占比达到92.31%,調查对象覆盖面广且问题详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说服力(见表1)。
根据《金融基础》授课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学生对每一项的满意度进行打分,满分为10分,最后根据各年级学生对各项打分进行加总求均值,总结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见表2)。
三、信息化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学生群体反馈的问题,结合《金融基础》课程的“教学六环节”提出如下改革建议。
(一)细化教学目标
教师可将学生分组后进行线上与学生互动,共同确定清晰、具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开始便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人翁意识”从被动接收知识向主动索取知识转型,学生对于自己想要了解和学习的东西才有更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更新教学内容、梳理课程框架
及时跟进和补充与教学相关的金融热点,具体可以引导学生课前关注并分享财经新闻,各小组观看CCTV-2轮流担任“财经评论员”,为避免相近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要对教学内容框架进行梳理。
(三)合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种类繁多,但不应为体现方法的多样性而在各个教学章节均体现完全,不同的内容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且要恰当使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思维导图法、实地考察法、情景模拟法、大盘实操演练、案例教学法等。
(四)创新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更新最能体现“互联网+教学”的创新,《金融基础》课程根据具体内容选择适当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工具和平台,利用手机、PC等载体,借助微信、微博、超星、MOOC等平台以及手机APP(职教云、同花顺、手机银行、超星学习通)形成移动式、开放式灵活的新型教学模式。
(五)改进考核形式
积极开创注重过程性、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由“团队分+个人分”和“线上学习得分+线下考核得分”组成。《金融基础》综合考核成绩=考勤+财经新闻分享投票支持率+学习通小测试得分+微课录制视频得分+网上学习积分+团队协作得分+实训报告、期末测试等。“线上+线下”式考核形式充分体现“互联网+考核”的快捷高效,“团队+个人分”式考核形式较好反映对学生团队集体意识和竞争合作精神的培养。
(六)及时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和师生互评应常态化,课后教师给各班课堂表现评分提建议、课后学生给教师课堂教学评分提建议,每节课后借用“问卷星”投票、打分、输入肯定意见或是指出改进之处,进行教师和学生及时相互评价,达到“以教促学,以学评教”的目的。
四、总结
通过以《金融基础》为例进行信息化课改研究,旨在寻求适合高职院校财经类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方法、改进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课题组成员:孙波 党洁 龚丽楠 周倩茹)
责任编辑:宋爽
注:本文系山西金融职业学院2019年院级教学改革创新一般项目《“互联网+”模式下教学课程改革与行业对接需求研究——以(金融基础)为例》(项目编号:201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