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2020-02-24 13:57吴良芹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产教机电校企

吴良芹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吴良芹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高职院校需要在政府指导下,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的平台作用,打造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培育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评价体系,建设校企交融的实训基地。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来加强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和探索,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环节教学质量。

产教融合;机电一体化;利益共同体;实践教学;教学管理

引言

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盛行,各地机电相关行业相继开始进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行业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为了适应这样的需求,如何改革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如何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大力办好职业院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国务院2019年2月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当今职业教育发展方向,高职机电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如何在产教融合机制驱动下,丰富人才培养类型,提高人才培育质量,是高职院校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课题[1]。

1 产教融合与机电专业实践教学的关系

机电一体化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需要结合专业实际和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实际,与地区行业企业开展广泛实质性的合作,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必需的知识和能力,最终提高创新能力[2]。所以,产教融合对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

1.1 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

德国“双元制”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成功典范。德国在“双元制”产教融合的实施过程中,企业负责出资并完成整个教学计划的60%到70%,而学校只需完成整个计划的30%到40%,政府负责制定政策制度并加以监督执行,所有的培训费用几乎都由企业或各行业协会出资。德国各级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各司其职,共同把“双元制”打造成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为行业企业培育了众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以实践教学为突破手段,产教融合是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关系密切,高职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借助产教融合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地点,也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的基地和顶岗实习的机会,加强机电类专业学生技术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较快掌握与生产需求相一致的实践动手能力[3]。另外,高职院校可以借助产教融合的平台,了解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及技能需求动向,制定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相互适应,进而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的不断完善。

1.2 校企合作共赢的平台

德国的“双元制”职教体系是一个典型的现代职教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借助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利益共同体,可以发挥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各自主体作用,各方齐心协力,推进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产教融合,努力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专业群”与地方企业“产业群”的高效对接,最终实现校企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2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实训基地先天不足

我国的职教体系由政府主导和投入,主要经费来源于政府的财政专项资金。虽然近年在高职教育促进“产教融合”专项资金方面政府加大了投入,但是由于资金有限,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尤其是配置实训教学设备时,往往难以与企业实际生产相对接。另外,由于企业看不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利益”,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使得高职校外实训基地在运行时常常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与产业密切结合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尤为典型,机电专业的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由于企业担忧学生的安全、担心技术泄密等因素,导致学生在校外实训时难以得到企业全过程的有效指导,也难以得到企业生产技术关键环节的实践。

2.2 师资短缺,技能脱节

“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教学是机电专业的一大特色,但是目前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最缺的就是师资,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师主要是从普通高校研究生毕业直接录用的,虽然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普遍缺少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实践教学过程中很难向学生描绘具体的工作场景,以致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3 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

实践教学在高职机电专业整个教学环节中极其重要,完善的评价机制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通过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与评价的体系,它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科学、系统、合理、客观的评价能及时了解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符合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历史不长,高职在实践教学评价过程中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制度上的缺陷以及实际操作上的盲目等种种问题。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往往套用本科教育的评价模式,缺乏针对高职教育特点的监控和评价。高职的评价体系常常出现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现象,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部分高职的评价过程不规范,评价方式单一,随意性大,主观性强,评价方法简单,缺乏相应的监控制度和体系。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相对完整、科学与系统的质量监控和评价。

3 加强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对策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指导下,探寻适合经济发展的产教融合路径,着力提升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社会急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努力构建符合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

3.1 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产教融合保障机制

机电一体化专业涉及学科门类多、实践应用性强,机电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行业企业的密切配合,也需要借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合作平台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在各级政府的牵头和引导下,高职院校可以与地方企业、行业协会联合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讨论产教融合的相关重大事项,负责制定产教融合规章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明确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的任务,建立校、企、生三方共赢的保障机制,健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经费保障、评估体系。建立培养合作项目管理制度,如《教学质量评价协议书》《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等,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合作有效监控和绩效评价。建立校企合作的各项专项经费制度,政府、企业和学校设有专项经费以确保校企合作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健全激励机制,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班主任津贴等,按学生成绩及实践表现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评定奖学金等次,激励学生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在地方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沙洲职业工学院与沙钢集团、苏州金鸿顺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等地方企业建立了“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双方联合制定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向学校提供专项奖学金和奖教金,校企共同实施专业教学计划。经过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基本建成了稳定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形成了稳定的产教融合保障机制。实践表明,校企合作建立合理的综合评价系统,由行业专家、用人单位、学生及家长对人才培养项目进行评价,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只有建立了完善的产教融合保障机制,才能让校企合作更加深入,产教融合也才能得到高职院校、企业和行业的认可。

3.2 加强师资培育,打造校企利益共同体

为了能够培养合格的机电一体化人才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必须把学校和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校企合作”把高职校内培养与企业内部培养密切结合。为了更好地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院校需要大力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师资队伍,完善教学计划,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使得整个教学环节能够与当代经济发展和技术发展同步[3]。高职机电专业教师不仅需要理论教学的能力,还需要有新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机电一体化专业可以采用“引培结合、产教并进”的方式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借助社会力量建设一支真正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可以把合作企业的骨干人员引入教学团队,让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真正参与课程实践教学。同时也需要加大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支持并鼓励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使得教师在企业接触到先进的生产工艺,并不断提高专业实践动手能力。

沙洲职业工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在与沙钢集团等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企业师傅走进学校课堂给学生讲解岗位实践要求,学校也将很多实践环节搬到企业一线,教师时常带领学生进入企业一线去体验岗位现状。在校企双方合作过程中,不仅学生能学到岗位技能,也强化了校企双方师资的培育。所以,完善评价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产学研结合,鼓励教师把专业知识服务于地方企业作为提高自身能力的出发点,努力使教学、科研与行业企业无缝对接,以此来促进校企合作,促使产教融合成为新时代提高机电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最佳平台。

3.3 整合教学资源,建设综合实训基地

随着近几年智能制造的大力推进,机电行业的生产模式产生了巨大转变,现如今企业大量需要了解机器人技术、掌握智能制造技术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由于在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未能把实训项目与企业的需求挂钩,导致企业的参与力度不大、热情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各级政府可以出台关于产教融合的政策并设立专项鼓励资金,通过政策明确产教融合的方式方法,确定学校和行业企业的主体责任,提升行业企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地位。

根据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1+X”证书制度对专业实践环节的要求,参考德国的“双元制”职教模式,来建设适合现代智能技术发展的机电专业实训平台,打造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由于企业、行业协会对机电类新技术的要求比较了解,高职院校可以借助企业力量,共同建设能够适应智能技术发展的新型校内综合实验实训基地。参照行业企业所涉及的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环境,新型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共建共管方式既能满足教学实训要求,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提供保障,使得学生能够在毕业时获得“X”技能证书;也能满足合作企业员工培训的要求,把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在校学生的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实现“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功能。同时,政府可以赋予行业协会监督职能,行业协会可以对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环节加以监督,对学生在企业的实践环节实施监督并给予评价,督促校企双方的运行管理,借助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把高职院校和企业打造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4]。

3.4 完善评估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为了使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能够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按照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原则,参照“1+X”证书制度的实训环节要求,完善机电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要对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内容、师资队伍、实训条件、教风与学风、教学管理等进行全面的评价。考核机电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可以从实践教学文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入手,发现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利用产教融合的平台,借助行业企业的力量,制定各项实践教学环节的规章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评价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不难,问题是如何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化的实践教学文件(实验、实训、实习大纲、各类实践环节指导书等),建设具有符合现代技术发展的实践教学基地等。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在于督促和激励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机电专业所要求掌握的能力。

经过多年的实践,沙洲职业工学院机电专业与沙钢集团等校企合作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合作机制。机电专业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遵循“一条主线、三个层面”的原则,“一条主线”是指以提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三个层面”是基本技能操作能力、专项技能提高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三个层面之间相互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与支撑。在评价体系科学、教学管理规范的情况下,学生在实训实习时目标明确、任务清晰,这样学生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有规可循,布置任务有据可查,成绩考核有章可循。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的促进下,企业拥有了稳定的人才储备基地;沙洲职业工学院机电专业实训基地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机电专业先后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和高水平骨干专业;学生也成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受益者,机电专业学生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江苏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等好成绩,基本实现了“产教融合”校、企、生三方共赢的局面。

4 结束语

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不断推进,中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智能制造的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成千上万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需要在政府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的平台作用,打造校企利益共同体,培育真正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质量。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实现产教融合,提升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向社会输送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 张蕊, 郑燕华.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 2019 (2): 32-36.

[2] 吴良芹.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 机械管理开发, 2019 (2): 139-140.

[3] 尤晓玲, 马应魁, 马莉.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 2013 (22): 172-173.

[4] 国务院. 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 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Research 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Practical Teaching of Mechatronic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Wu Liangqin

For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 to play a role of the integration platfor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including building the school-enterprise interest community, developing the teacher’s group, training the double-skilled teachers,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building the intramural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s.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anagement can be completed and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quality of mechatronics improved.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mechatronics; interest community; practice teaching; teaching management

G712

A

1009-8429(2020)02-0035-05

2020-05-20

2019年沙洲职业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G2019G03)

吴良芹(1975-),男,沙洲职业工学院机电工程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产教机电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