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娟
(湖南工商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只有建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才有强劲的动力。文化自信的建立,有赖于人民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知和发自内心的热爱。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从中汲取营养,建立广大人民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我们当前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提升和增强文化自信,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升和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高校是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主体,在高校推行唐诗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可行且有必要的。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互联网飞速发展,多媒体信息交互快捷方便,强势文化凭借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其影响力,多元文化无时不刻地在进行交流与碰撞。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学生当中出现了一些倾向:比如,受日韩文化影响,出现不少的“哈日”“哈韩”现象,他们听日韩流行音乐,看日韩电视电影,以日韩料理为高级食物,甚至穿着打扮也极力模仿日韩青年;受欧美文化影响,以出国为最高目标,崇拜西方的经济发达和物质丰富。由于大学生受到日韩、欧美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偏移现象,盲目崇拜西方普世价值观,导致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下降。
一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缺乏系统深入。“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3]目前一些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零碎和浅层的层面,表现在对其内容的认识过于狭隘,对其内涵的不理解及对其精神特质的忽略。例如,以为中华优秀文化只是儒家文化,实际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精神、和谐发展观及人文主义精神是紧密联系的。只有理解其实质,才能做到文化自信。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有失偏颇。中国处于发展与变革时期,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比如,由于受到拜金主义、物质利益为先的影响,就有可能难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义利观、诚信观,甚至怀疑古代儒家倡导的“先义后利”“见利思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及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是否符合时宜,而以个人利益至上、物质至上作为价值标准,不以损公肥私、唯利是图等丑恶现象为耻。三是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动力和兴趣。当今大学生面对海量的知识信息,选择面是非常宽广的。除了必要的专业课以外,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相对来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偏少,缺乏文化使命感。这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产生了消极负面的影响;同时也对高校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唐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唐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给后世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这些诗歌,或叙事、或抒情,或浪漫、或现实,或平实质朴,或华丽动人,它们既给人以高雅的文学审美享受,又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素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唐诗大多语言优美、易于诵读,可以谱之以乐曲、配之以舞蹈,又可以与书法、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门类相结合。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以唐诗教育为切入点来帮助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不仅可行,而且由于其内涵深广而又富于趣味,必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校宣传和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首要是抓好第一课堂,全面占领思想领域高地,让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较深入、系统的认识,建立文化归属感、认同感,进而达到高度的文化自信,破除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唐诗教育,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中华文化的自信源于对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了解和深刻认识。唐朝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盛唐是当时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其政治、经济、文化都领先于世界。唐朝人有感于国家的强大,表现出积极投身于社会和政治的热情,有着强烈的自信与自尊及奋发昂扬的精神风貌,这些在诗歌创作中都得以体现。
盛唐时期诗歌发展到了繁荣的顶峰,整体上充满了昂扬之气和蓬勃之态,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胸襟阔达。例如,王维的《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4]85。整首诗虽只有短短四句,却描绘出了侠义少年邂逅陌路,系马高楼、开怀畅饮的场面,觥筹交错之间,酒逢知己的快意坦荡,真率任性的人生态度,肝胆相照的豪侠之气跃然笔端,让人读来充满向往。袁行霈先生说:“这些诗句里洋溢着一股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那种充分的自信、开阔的胸襟、追求的勇气,构成盛唐诗歌的主旋律。千载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壮。”[5]这种气象情怀还表现在其他很多盛唐诗句之中: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4]100“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4]107;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4]138;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165;等等。
通过对诗歌及其背景的学习,了解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军事力量的强大、对外交流的频繁、疆域的辽阔、文化影响力的巨大,使大学生深刻感受到我国唐朝在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极大地增强文化自信。
唐诗所呈现的山川风景,也是极具感染力的。虽然历朝历代诗人都有对祖国山河美景的描绘,但是唐代诗人的整体水平更高,更能打动人。
例如,孟浩然田园诗的冲淡自然、意境高远,他笔下田园小景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4]41;鹿门山是“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4]42;王维的山水诗诗中有画,常能引人入胜,他笔下的终南山是“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4]73;汉江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4]75。刘禹锡描摹洞庭湖“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6]。李白足迹遍及祖国山山水水,他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4]126;写黄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4]100;写峨眉“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4]120;写塞外风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4]32。祖国的山山水水,唐代诗人几乎都有吟咏歌唱,这些优美的诗篇很容易激发读者的自豪和向往。
唐代文化不仅只有诗歌,而且在书法、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唐诗对艺术的描绘也极尽致臻:如李白写怀素书法“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7]106;刘长卿写琴音“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8]227;白居易写琵琶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8]93;杜甫写公孙氏舞剑“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4]199;王勃写滕王阁“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4]9;等等。
唐诗各体兼备,无论古体还是近体,绝句还是律体,都达到了语言艺术的纯熟高度。唐诗声律谐美、优美精练的语言、奇绝的想像、丰富的意象和纵横捭阖的表现手法,无一不体现了唐诗语言艺术的博大精深。
唐诗重声律之美,语言的对仗工整、用韵精到、音节和谐使得唐诗读起来充满了韵律感和音乐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4]7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8]22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4]58;“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8]2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8]195等都是千古名对,至今耳熟能详。唐诗重修辞之美: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4]268;拟人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4]205;比喻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267;对偶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4]257;夸张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4]119等都体现了唐朝诗人高超的语言技巧。唐诗重意象之美。如以“月”的意象表达清高的逸志:“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辉似为郎君”[8]19;表示怀人相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4]34;表现闲逸出世:“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4]72;表示永恒的象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4]29;等等。
唐诗别具魅力还在于诗中所反映出的精神力量,而其中最具感染力的是唐人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指对朋友、亲人,对家庭、国家和历史所持有的一种深厚的情感,它强调个人修养,又讲求重视亲情友情,心怀天下。
杜甫被英国BBC纪录片称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是因为其虽为一介普通文人,却不以个人命运、抒发身世之悲为重,而是把社稷和苍生的利益放在心头,胸怀天下、情系民生,这就是文人的历史使命感、悲天悯人的情怀。尽管《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诗篇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能熟练背诵,但是很多情感却是到了大学、在阅历与知识更丰富之后才能深切体会出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4]169表现出诗人面对山河破碎、乱草丛生景象的痛心疾首;“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169描述对战争的无奈,对家人的牵挂;“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4]189写捷报传来,流露出诗人多年的酸楚痛苦忽被喜悦的洪流猛烈地冲击,悲喜交加、涕泪横流的情感;“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4]189表现出归乡的迫切心情。杜甫诗中表现的家国情怀可谓俯拾皆是,其他唐代诗人,如孟郊《游子吟》对母爱的感激、贺知章《回乡偶书》对家乡的情深、岑参《逢入京使》对家人的牵挂、王昌龄《从军行》的热血情怀、杜牧《泊秦淮》的心忧天下等,无不让人感动。
一般来说,高校的唐诗相关课程都在中文系(院)的选修课中,这就使得受众面比较狭小。如果在大学生中普遍展开唐诗教育,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有着积极作用,让学生领略唐诗文化的魅力,以小见大,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学习的兴趣,进而推动学生自主探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唐诗教育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在高校普遍开设唐诗选读课程,不仅要制定完整的教学大纲、选定合适的教材,配备优秀的师资,使课程充满乐趣和吸引力,而且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充分挖掘唐诗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让大学生不仅从文学的角度欣赏,还可以拓展到艺术、历史、哲学等学科领域,使学生能更深层次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同时,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组织教师编写唐诗选读课程专门教材,精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高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唐诗课外学习活动。例如,设立唐诗文化周,开展诗词吟诵比赛、猜诗词灯谜,以及唐诗改编戏剧演出等。通过体验式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多元的唐朝文化,丰富大学生活,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网络平台为开展课外教学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渠道,网络学习的趣味性和灵活性可以补充课堂的不足。高校应充分开发现有的网络多媒体资源,将枯燥的信息传递过程生动化,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唐诗知识。如,开展网络“诗词大会”“诗词闯关晋级”活动,利用“抖音”“快手”平台制作短视频,等等。这些学习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可以作为课后作业与学生的素质学分挂钩,促进学习唐诗的热情。
当代大学生是肩负着重要使命的一代人,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建设参与者。高校开设唐诗教育课程,积极开展课外的唐诗教育活动,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建立起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