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昭通精准扶贫之创举 展现地域文学研究新成果
——论昭通文学发展道路系列研究之五《大一这年》

2020-02-24 04:45
昭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昭通市昭通精准

(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江苏 南通 226000)

阅读了云南昭通市知名学者刘绍清先生主编的昭通文学发展道路系列研究之五《大一这年》(团结出版社2019年版),我觉得这是一本特色鲜明、价值较高的著作。在此之前,刘绍清已经主编出版了《昭通文学发展道路初探》《中国地方文学发展道路探索》《中国诗散文研究》《中国农村文化扶贫研究》等四部地域文学研究著作。刘绍清自2016年开始进驻昭通市永善县茂林镇新林村开展扶贫工作,至2017年11月底圆满完成任务。在驻村扶贫期间,他坚持将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而于精神扶贫上又着重在文化扶贫等方面做文章,取得了精准扶贫的新成果,也主编了这本特色鲜明、价值多重的著作《大一这年》。此书不仅艺术地书写了昭通精准扶贫之创举,而且突出地展现了地域文学研究的新成果。而这又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性”上。

一、在内容上具有独特性

《大一这年》的内容与众不同,具有独特性。此书一方面将昭通的精准扶贫(文化扶贫等)之创举艺术地书写了出来,另一方面将昭通文学研究的新成果突出地展现了出来。书写昭通精准扶贫之创举与展现其地域文学研究新成果的内容有机结合,而内容的独特性又决定了此书的价值。当代著名学者狄其骢曾经对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有准确而明了的阐述: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就内容与形式两者比较而言,内容为主,形式为次,内容对形式起着决定作用。形式不是一种超然独立之物,它是为了适应内容的需要而形成的。”[1]《大一这年》,其内容与形式得到了较好的统一,尤其是内容具有独特性,而且充满了正能量,这也就决定了此书具有较高的价值。关于《大一这年》内容的独特性,下文的阐述中也会涉及这一点,故而这里就不具体展开了。

二、在编选上具有创新性

《大一这年》在编选上具有创新性。这种创新性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扶贫者与扶贫对象的作品相结合

此书内容分为“爱河奔流”“人生风景”“理论思索”“智慧点滴”“乌蒙回音”五部分。第一部分收录了直接扶贫者的代表尤小勇、刘绍清的相关文章,以及一些领导、作家、学者赞扬昭通文化扶贫的诗文,如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的诗《让大爱放飞青年的理想》,著名作家、贵州六盘水市作家协会原主席许雯丽的《文学与扶贫》,海天水务集团副总裁陈春阳的《为希望而歌》,学者杨孟哲的《文化与扶贫》,辽宁省辽阳市委党校董宏斌的《灵魂有香味的人》,还有昭通市纪委监委蔡尧的《光明就在远方》等文。以《让大爱放飞青年的理想》与《灵魂有香味的人》为例,前者以诗的形式在赞美昭通文化扶贫、智力扶贫的创举之后,展望了扶贫前景:“中国梦,是每一个学子的青春梦;中国梦,是每一名扶贫干部的奉献梦。中国梦,是每一位基层党员的奋斗梦!鸟见鸟鸣,花见花开。既然已经开始筑梦,一定要坚持到底!既然已经开始筑梦,一定能坚持到底!既然已经开始筑梦,一定能梦想成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后者以散文的笔调抒写扶贫队员的“心怀大爱”,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而文中披露的扶贫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则发人深省。第二部分主要是几位扶贫对象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撰写的纪实文学作品的集合,另有曾历经贫困而在大学毕业之后脱贫者的纪实文学作品。第三部分收录的主要是与精准扶贫(文化扶贫等)相关的理论研究文章。第四部分收录的主要是一些作者关于大学生活的建议、思考一类的作品。第五部分收录的文章重在体现昭通文化扶贫的社会反响,人们对此书的评价等。除了直接参与精准扶贫(文化扶贫)者之外,其他关心、支持精准扶贫的诗作者、研究者、媒体记者等都可归入扶贫者之行列,因为他们也在以不同的方式扶贫。在此书中,扶贫对象撰写的文章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详略得当。扶贫者,既有昭通本地的,也有外省、市的。参与文化、教育扶贫资助的共有26 位人士,其中,有些人写出了相关文章。扶贫者的作品与扶贫对象的作品相结合,在编选上具有创新性,使此书既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又有一定的广泛性、典型性。

(二)纪实文学作品与研究文章相结合

此书中,有直接扶贫者的作品,也有扶贫对象的作品,还有关心、支持扶贫者的作品。有大学生的纪实文学作品,也有学者、作家、批评家等人的研究文章。著名学者傅沂的《让精准扶贫插上文化的翅膀》,学者刘正忠的《文学教育视域下的文化扶贫策略研究》,作家傅毅的《关于深入基层开展精准扶贫调研的一些看法》、赵廷臣的《贫困治理背景下文化扶贫的几点思考》、安远洪的《“精准文化扶贫”新思路》,诗人彭焕玫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批评家赵存伟的《弱鸟如何先飞——精准扶贫之我见》,还有李和盛、杨丽芳、吕叶等人的研究文章,从不同角度对精准扶贫(文化扶贫、教育扶贫等)作了较为深刻的阐述。著名学者王立彦的《经济脱贫,发展教育是长远之计》一文,尽管并非学术论文,但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经济脱贫的重点,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因而也可视为研究文章。纪实文学作品与研究文章编在一起,这是否显得不伦不类?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恰恰是此书编选上的创新之处。常言道:“文无定式”。为文如此,编书亦然。《大一这年》在编选上做到纪实文学作品与研究文章相结合,印证了“文无定式”之说,让感悟与理性相结合,既有较高的情感热度,又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也使此书明显有别于其他扶贫类著作或地域文学研究著作。

三、在价值上具有多重性

《大一这年》价值多重,至少具有如下三种价值。

(一)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成功经验

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2]2015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要求:“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2]《大一这年》所反映的精准扶贫的创举,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突出成果,也为其他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提供了值得借鉴、推广的成功经验。扶贫工作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得由单一的扶贫者的“输血”变为扶贫者的“输血”与扶贫对象的自我“造血”同步进行,而且以“造血”为主。这就必须做到精准扶贫,不仅要“扶智”,而且要“扶志”等。昭通市纪委在永善县茂林镇新林村的扶贫,便是一种精准扶贫,做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而且以“造血”为主,以文化扶贫等为特色,达到了既“扶智”又“扶志”的目标。昭通市纪委扶贫工作队开展的“文化扶贫·爱心筑梦”活动,共募集助学资金6.09 万元,帮助茂林镇37 名贫困孩子圆了大学梦。为此,《昭通日报》对“文化扶贫·爱心筑梦”的活动情况作了报道。《大一这年》中一些纪实文学作品的作者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也是精准扶贫(文化扶贫等)受益者的代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而此书反映的精准扶贫(文化扶贫等)经验,也能让其他地方借鉴,从而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因而,此书的价值不言而喻。

(二)为大学生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

“四书”之一的《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3]《大学》中“大学”的“大”字通“太”字,“大学”即“太学”,属于古代的成人学校,“而教之于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3]。这与古代的未成年人学校“小学”相对应。如今的大学与古代的“大学”含义有所不同,但二者在教书育人方面有相通之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德修养,善之所在等,这些是古代“大学”的教育重点,也是当今的大学对大学生的教育重点之一。《大一这年》的第二部分“人生风景”,收录的主要是受到文化扶贫资助的几位大学生撰写的记叙自己成长故事的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些大学生的感恩之心、理想抱负、成长蜕变、奋发图强等,为当今的大学对大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德育方面提供了有效途径。而作为扶贫对象的大学生也在作品中表示未来会将这爱的接力棒传下去。受到资助的大学生朱家丹就在《奔跑吧,青春》一文中表达了自己的奋发图强和感恩之心,未来也要将这爱传递下去的愿望:“我会努力用成绩去回报你们的付出,也会将这份爱传递下去,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有爱的人,也愿您和所有关爱我的人健康快乐,万事如意!你们现在的支持不会枉然,这个社会因为你们的存在而美好。”这实际上表达的是受到资助的大学生学有所成、脱贫之后回报社会的共同心声,也体现了精准扶贫(文化扶贫等)的效果、价值与魅力等。

(三)为地域文学研究提供了新样本、新思路

《大一这年》不仅在精准扶贫上提供了新的成功经验,也在地域文学研究中求变,为地域文学研究提供了新样本。此书中的扶贫对象是几位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其文大致可归类于纪实文学作品。其中,叙事往往与抒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尽管这几位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所学的并非中文专业,却写出了具有较强文学性的文字。比如:“你们的爱心和温暖,像是黎明曙光,像是沙漠绿洲,像是海洋孤岛;又像是筑梦的砖瓦,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我们的梦,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是戈壁中的白杨,是高寒山区里的向日葵,是执念也好,固执也罢,是宁静也好,孤寂也罢,是坦途也好,坎坷也罢,既然知道自己为什么出发,风雨兼程又有何畏惧。”(史凡跃:《请收下微不足道的“礼物”》)其中,运用了新颖贴切的明喻、暗喻,由此组成了颇有气势的博喻,其喻体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并且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排比句,将作者的感恩之心表达得如此真挚,如此强烈,如此生动,如此感人!“马拉松也有终点,而我的奔跑是没有终点的,就像人生一样,永远也没有尽头,要想不被淘汰,你只能向前。走在爸爸后面,看着爸爸的背影,鼻子酸酸的,很难受,但是我不能表达出来,不能让爸爸看见,我要让爸爸知道他的儿子可以独立自主,可以自立自强了,不能让他担心。”(肖显奎:《记大一点滴》)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受,并反映了其心理活动,具有个性,也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怀着曾经的初心,写写停停。时间虽紧张,却从未选择放弃。一个人走一条路,很难;两个人走一条路,相互扶持,相对容易;一群人走一条路,路越来越宽,同时越来越容易。开始一个人写,后来和她一起写,再后来通过她认识了刘老师,成了一群人写。”(汪艳超:《有缘便会相逢》)其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作高深之语,却于看似平淡的语言中揭示了不平常的道理、较为深刻的哲理,也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其他几位大学生朱家丹、高德平、张玉宝的作品中也不乏具有文学性的文字,限于篇幅,我不再一一援引了。这些扶贫对象、脱贫者的作品,是地域文学研究的新资料、第一手资料,为地域文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样本。此外,著名导演、编剧、制片人窦欣平的文章《写给大山里走出的学子们》,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较为生动的语言点评此书中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文章;著名编辑、作家张智敏的文章《如沐春风的享受与对坚强意志的点赞》,精彩地评论了《大一这年》,并由此书生发感慨,具有独特的感受;诗人何育锋的诗《穷在深山有远亲》,赞美昭通市纪委驻茂林镇扶贫工作队。这些文章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此书的文学性。

不仅如此,此书中收录的具有一定理论色彩的研究文章,着重揭示了昭通市纪委文化扶贫的经验、特色、价值,探讨了深入开展精准扶贫、文化扶贫、教育扶贫的路径等,是对此书内容的补充、升华。这些研究文章也都属于昭通文学研究的新成果,为地域文学尤其是昭通文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给人以启迪。可以预见,此书的出版必将有助于昭通乃至其他众多地方的精准扶贫的深入开展与地域文学研究尤其是昭通文学发展道路研究的深入进行。

四、结语

刘绍清主编的《大一这年》,艺术地书写了昭通市精准扶贫(文化扶贫等)之创举,又突出地展现了昭通地域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大一这年》在内容上具有独特性,内容与形式得到了较好的统一,而且充满了正能量。《大一这年》在编选上具有创新性,扶贫者与扶贫对象的作品相结合,纪实文学作品与研究文章相结合,因而感悟与理性相结合,既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又有一定的广泛性、典型性,既有较高的情感热度,又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从而明显有别于其他扶贫类著作或地域文学研究著作。《大一这年》在价值上具有多重性,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成功经验,为大学生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也为地域文学尤其是昭通文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样本、新思路。尽管此书中的作品出自众人之手,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纪实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尚有待增强,也有的作品语言尚不够精练,但瑕不掩瑜,《大一这年》可谓昭通精准扶贫与地域文学研究的后续行动,具有正能量,动人心弦,催人奋进,也有助于昭通市乃至云南省、全国精准扶贫与地域文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值得绍介。

猜你喜欢
昭通市昭通精准
昭通市种业现状与“十四五”种业发展对策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昭通市“省耕大讲堂”第二讲开讲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亲人
亲人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小地方文学史的可能与向度——冉隆中和《昭通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