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互联网+”强调互联网的普遍性、移动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利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大学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1]“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方式具有泛在性、自主性、随时性特征,颠覆了传统的“机械”和“被动”的学习方式。[2]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和知识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慕课(MOOC)、翻转课堂、微课程等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提出了颠覆性挑战。[3]近几年来,大学课堂教学是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传统大学课堂是否会被网络教学模式所取代,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争论最激烈的话题之一。虽然至少从20世纪60年代起学者们就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大学课堂教学的价值日益受到质疑。这些原因包括:大学课堂出勤率越来越低,大学越来越强调积极学习和教学与技术进步的互动模式,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在线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对大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和价值莫衷一是。许多人认为,课堂教学是一种枯燥、被动、无效和陈旧的教学方式,并且很快就会过时。例如,唐纳德·克拉克(Donald Clark)将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描述为“一种懒惰和破坏性的教学方法”,是“倒退到文盲时代”。[4]
然而,同样有强有力的论据表明大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重要价值。赞成保留面对面教学的学者认为,设计精妙的课堂教学可以传授知识、引人入胜、鼓舞人心,甚至改变学生的学习经历。理查德·甘曼(Richard Gunderman)将一场伟大的演讲描述为一部艺术作品,“就像舞蹈教学,讲师和听众在教学中相互观看、回应、汲取能量和灵感”。[5]虽然有些人声称“数字原住民”正在扼杀“舞台上的圣人”,但也有学者认为课堂教学在数字时代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例如,莫莉·沃森(Molly Worthen)认为,教授们应该接受并推崇课堂教学作为锻炼学生专注力和注意力的一种心理锻炼方式,以对抗无处不在的社交媒体对教学所造成的负面影响。[6]近年来关于课堂教学的讨论呈现出极端的两极分化的态势,要么认为课堂教学毫无用处,要么认为它意义重大。本文试图超越这种两极分化的观点,全面考察大学课堂教学潜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带来的教学利益。
自中世纪欧洲第一所大学出现以来,课堂教学一直是学术教学的主要模式。“lecture(讲课)”一词源自拉丁语,意思是“阅读”。在十三世纪,“lecture”在寺院里举行,由一名僧侣站在讲台上给一群学生背诵手稿中的段落,台下的学生逐字逐句地写下他所说的话。在那个时候,书籍很难制作和复制,大学的每种教材往往只有一本书,而这一本也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版本。因此,学者们会长途跋涉以获得这些珍贵的教学文本。在中世纪后期,由于手稿的匮乏,在各个教育机构中,课程基本上都是统一的。除了以阅读的方式授课之外,还出现了另外两种授课方式:一种是解释性的授课,仅限于阐明作者的论点;另一种是提问式授课,即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和疑问。因此,讲课逐渐超越阅读课文,包括对主题的一些讨论。到了15世纪,随着印刷机的发明,书籍的印刷量大幅增长,因此书籍变得更容易获得,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学课文获取知识,从那时起学者们便开始质疑对课堂教学的需求。穆迪(Moodie)指出,印刷机的发明在改变大学课程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印刷术的进步并没有使大学教学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教师和课堂教学也没有被书籍所取代。[7]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书籍的获取变得越来越简便,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课堂教学内容的性质。学生可以自己阅读书籍,而课堂教学则可以专注于分析和讨论课文中产生的问题。
随着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人们认为课堂教学可以用其它教学方式来取代。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西德尼?普莱斯(Sidney Pressey)发明了“自动教师”,一种可以提供信息,接受回应并提供预先记录的反馈意见的机器。人们便产生了教育自动化和机器人将代替教师的想法。从那时起,各种技术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也可以通过无线电广播、电视和视频等更多的方式获取教育资源。英国开放大学就是一个成功的技术教学模式的例子,这种模式的基础是利用提前录制好的视频来扩大教学机会。近年来,由于慕课(MOOC)等在线课程的制作与推广,视频录播课程和在线教学课程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互联网对教学和学习方式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一些独特的教育效益。与以往用于教育的大多数技术手段不同,互联网具有潜在的互动性和社交性,为在校外学习模式下进行互动式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大学越来越多地采用混合式教学法,把在线学习和面对面教学融合起来,创造了一系列新技术,利用录播课程和在线视频课程来加强教学的效果。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在线教学资源可以提供基于校园学习的替代方案,教学视频和其它基于网络的学习技术也可以有效地用于补充、支持和增强面对面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互联网教学丰富了教育教学的方式和路径,但不可能导致传统学校和教师职业的消亡。[3]5-7
课堂教学的特点对于评价其有效性至关重要。赞成将课堂教学从课程中删除的人狭隘地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说教:教师连续发言,且与学生之间没有任何互动,学生除了听课和记笔记之外再无其它课堂活动。这也许描述了一种普遍的授课方式,这种授课方式的盛行引起人们担心课堂教学缺乏让学生参与积极互动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被认为只会把学生变成被动的观察者,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的主动学习能力。但并非所有的课堂教学都是如此,彼得·彭森(Peter Penson)指出,一堂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参与思考、分析和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即使是由“不间断话语”构成的纯粹教学讲座,当由优秀的教师演讲时,也能激发学生深度的智力参与。[8]许多学者建议扩大课堂教学的范围和方法论,以各种创新方式重构教学形式,可以把单纯的讲授与对话、解决问题和其它互动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彭森认为,课堂教学应当重新被定义为“一名教师与许多学生互动的学习活动”。他认为,虽然课堂教学主要涉及教师发言,但它也可以包括学生之间的简短讨论、问答环节、小组活动和其它通常与小班教学相关的“增强”活动。课堂的教学设计形式多种多样,各不相同,导致课堂教学形式有不同的定义。
支持和批评课堂教学的人都认识到,教师需要做的不仅仅是通过说教式的授课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而且需要采取积极和互动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知识保留。传统课堂教学采用单一的讲授法,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学生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难免产生厌倦情绪。[9]学生相对偏好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因此大学需要采用创新方法对课堂教学加以改进。
布莱(Bligh)于1971年所著的《大学课堂教学用途何在?》一书中首次对大学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分析,至今仍然是有关这个主题的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布莱认为,虽然课堂教学“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但是它只有与各种常用的技术手段结合才能有效地改变思想或促进态度的发展”。[10]他还认为,大学课堂教学确实很重要,但是其地位并没有人们所认为的那么突出。他并不建议取消课堂教学,而是应该将其放在课程中不太突出的位置,并与其它教学技巧一起使用。他认为,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也可以激发思想,因为在这些教学中可以提出一系列观点,并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推理和论证活动。
关于课堂教学的作用的争论并非是最近才出现的,也不是数字时代所特有的。学术文献中一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将课堂教学定义为一种教学形式或方法,与其它教学形式特别是小组教学模式形成对比。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教育界学者提出了大量的教学证据证明某种教学方法比另一种方法更为有效。但是,这种把课堂教学与小组教学对立起来的二分法忽视了一个事实,即这两种教学方法都需要在设计和讲授方面掌握高超的技能,才能成功地吸引学生,促进学习。第二种观点是最近才出现的,即将现场课堂教学与预先录制的在线教学对立起来,也因此引发了关于课堂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地位问题的争论。面对面的课堂教学通常被描述为传统、老式和过时的教学方法,而在线教育形式则被认为本质上更具有创新性。这种观点不仅忽视了有效利用在线媒体所需的教学技巧,而且还延续了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的错误的二分法,而没有认识到以互补方式利用这两种教学模式的潜力。
最新争论的一个焦点是,使用录播课程教学可能对现场课堂教学构成威胁。过去十年来,随着录播课程(即以数字方式向学生提供授课的音频或视频)的使用稳步增加,人们担心录播课程使用的增加可能导致出席课堂教学人数的减少。然而,录播课程对课堂教学出勤率的确切影响至今仍没有定论。哈佛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本科生的课堂出席情况与数字讲课视频的可用性之间没有系统性关联。[11]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某些课程出勤率与讲课视频观看呈正相关,而另外一些课程的出勤率与讲课视频观看呈负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声称即使有授课视频,也会参加现场讲课。学生并非把授课视频当作现场讲课的替代品,而是作为补充,以增进他们对授课特定部分内容的理解,或者为了赶上因生病、工作或时间表冲突而错过的现场教学,并作为作业和考试的复习工具。虽然学生报告在提供授课视频时现场课堂教学出勤率变化不大,但很多教师认为,授课视频的使用会大大降低学生的课堂出勤率。例如,高斯帕(Gosper)等人在对澳大利亚四所大学的研究中发现,55%的受访教师认为网络学习技术减少了课堂教学的上座率。[12]然而,应该注意的是除了视频课程之外,还有很多其它原因造成学生课堂出勤率下降。
最近的争论中出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课堂教学经常被当做一种教学方式孤立地讨论。然而,课堂教学很少作为课程中唯一的教学方法,而是作为一系列教学活动中的一个要素。对课堂教学的批评往往集中在它不能实现的目标上,例如拓展实用技能和应用知识,或教授“可转移的技能”,如学生就业所必需的沟通技巧。事实上,这种批评是片面的,因为课堂教学很少用于这些目的。有些教学目标是不能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因此,课堂教学也需要与一系列其它教学方法相融合,如辅导课、实践研讨会、实验和实习等。同样,传递信息也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因为这也可以通过阅读或预先录制的教学视频等其它方式来实现。
还有一个争论的主题是大学课堂教学是否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虽然有一些证据表明,学生很重视课堂教学,并视其为学习的好方法,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课堂教学优于其它教学方法。衡量课程有效性的研究通常使用学生评价或学生学业成绩作为主要指标,但这两者都是不准确的。学生评价会产生不可靠的数据,因为学生的看法不一定与学习结果相关,甚至与学习结果相反;学生可能对课程反应非常积极,但从中收获很少,反之亦然。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研究将学生在将课堂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课程中的表现与主要使用其它教学方法的课程中的表现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课堂教学和其它各种教学方法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13]
虽然学者们对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人数变少这一事实没有争议,但争论的焦点是:是否能够通过完全将课堂教学这一教学形式废除,以专注于在线教学和小组互动教学来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能否找到一种方法改变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以便更好地吸引学生,加强课堂教学的价值。大学课堂出勤率下降的原因很多,除了课堂教学质量不高之外,还有很多其它原因,例如学生的个人事务、兼职工作、到校的通勤时间和距离等因素。大学课堂出勤率下降可能是因为大学生优先考虑其它事务而非去上课。如果是这样的话,取消课堂教学并不能解决出勤率低的核心问题。相反,需要解决方案来突出大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将大学课堂视为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出勤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更好地了解课堂教学的潜在好处。大学课堂教学具有特殊的教学价值和实用的社会效益,对学生的学习体验至关重要,而且不容易被其它教学方式所复制。
课堂教学可以提供教学科目的总体视图,为学生提供教学材料的结构或框架以及讨论主题的学科背景。课堂教学在高等教育课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宏大的视野”,形成了大学学习经验的支柱,它可以支持所有其它学习要素。在课程开始时,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目标,并在课程结束时总结课程内容,帮助学生为考试做好准备。课堂教学也可以为整个科目提供持续的结构元素。与单一研讨会不同,课堂教学可以在一学期的几周内发展叙事逻辑和循序渐进的、结构化的学习路径。课堂教学在教师的组织协调下,能够促使学生短时期内了解学习的重点和知识的整体架构,前期的学习效率提高。[14]
只要设计得当、讲授专业,课堂教学可以进行持续、复杂的讨论与叙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提供事实信息,还可以围绕主题展开讨论。课堂教学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一个主题,并重点解决出现的问题和难题。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使用推理、论证等方法分析、探讨细节问题,从而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教学环节。当然,这样的课堂教学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和精神。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和记忆能力受到限制,但是通过社会互动和课堂活动来激励学生,采用适合学生的有意义的教学材料,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教学热情来激励学生的注意力。只要教师能够让学生参与各种不同的课堂活动,就可以让学生在长达一小时的课堂教学中保持注意力不受影响。
精心设计、陈述得当的课堂教学在激励学生学习方面发挥核心作用。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教师在真实空间与时间中的现场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悉尼大学的Gyspers等人在比较了学生对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学的评论之后注意到,学生认为如果他们亲自参与现场教学,他们会学得更好,参与更多,心情也更加愉快。[15]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产生了情感上的依恋”,并且“热衷于保留课堂教学”。他们认为,学生喜欢听课的一个关键原因是讲课环境中的群体动态和教师的现场教学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当然,这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能力通过自身的激情使学生对教学主题产生兴趣。
大量的研究结论表明,课堂教学在增强学生听讲和记笔记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技能被认为有助于促进学习过程。Palaima认为,“听讲的艺术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技巧”,听讲使课程变得个性化,使其成为一种共享的学习体验。[16]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被动吸收知识,还需要进行批判性分析与思考。批判性听讲涉及思考、质疑和评估,学生不仅通过互动式参与,而且通过听讲行为来促进学习。听课笔记使学生比讲义或幻灯片更容易记住讲课的内容。除了增加即时注意力之外,记笔记也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积极的学习模式,因为记笔记是一种“深度处理”的记忆模式,它要求理解、缩写和重构所接收的信息。学会记笔记也是一项很实用的可转移技能,对即将进入职场的学生而言尤其重要。很多职业都要求能够以口头和书面形式报告会议或简报内容,因此学生必须具备批判式听讲和准确笔记的能力。
对于Biggs和Tang来说,讲座的最大优点在于让学生了解某个领域的最新发展状态,促进学生学术思维能力的发展。[17]教师可以把他们所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专业领域内的发展动态和争议等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一位研究者(学者)。教师可以作为学生的榜样,向学生阐述专家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教师作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可以搜集来自不同来源的材料,加以总结归纳、推理论证,从而帮助学生解释和分析教学内容并最终建构自己的知识。面对面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教师能够监督学生,评估他们的理解水平,并实时调整教学内容以确保讲课内容适合学生并能够被全体学生所理解。
由于大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办学成本不断增加,而教育经费又捉襟见肘,大学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高等教育机构既要节约成本,满足大量学生的教育需求,又要保持或提高教育质量,这无疑是一大艰巨的挑战。虽然慕课(MOOC)等在线课程为大规模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节约教育成本的方法,但课堂教学仍然是最实用、最经济的大规模教学方式之一。诚然,大规模课堂教学的确不利于实施积极互动的教学模式,导致人们担心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很多学者建议在大型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构建适当的课堂互动,将问题融入课堂之中,融合在线网络教学等方式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许多学者认为,现场教学的价值主要在于其作为一种社会事件,能够使学生产生社群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与同龄人建立关系和保持联系的重要机会。它还将学习行为转变为集体体验,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理解。虽然课堂教学的社会性质可能被视为一种外围利益,但许多人认为,这些社会因素具有实际的教学价值。例如,布鲁斯·查尔顿(Bruce Charlton)认为,课堂教学的实时性、现场感以及这种正式教学形式的社会背景,与学生单独学习相比,更加能够使大多数学生保持警觉、集中注意力并记住授课内容。参加课堂教学也增加了学生从非正式学习中获益的机会和获取更多校园学习体验的机会。[18]
正如许多批评意见只适用于效率低下的课堂教学一样,上述课堂教学的许多好处也只有在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才能有效地实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个人的独白,而变成了“一个日益互动的工具”,也变得越来越生动有趣了。另一方面,对一群被动学生进行不间断、冗长的教学演讲依然是最主要的授课方式之一。因此,有必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采用更具吸引力、互动的话语技巧,使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等任务。改进课堂教学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对于许多学者来说,这需要彻底地反思他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教育机构而言,这也是一个重大挑战,因为它需要投资发展教学实践,并为教职员工提供专业发展,以确保高质量的教学效果。[19]此外,严重依赖课堂教学形式而忽略其它有价值的教学方式也是一个潜在的问题。大学课堂教学地位往往过于突出,这仍然是当代高等教育的一大弊病。某一科目中课堂教学安排得越多,就意味着用于辅导、讨论等积极互动的合作教学方式的时间就越少。因此,在许多科目的教学中,需要减少课堂教学时间以便更多地利用其它教学方式,包括更多的交互式会话和网络学习活动。最后,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教育环境,教师应采用更多的创新方法来授课,把课堂讲授与一系列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灵活和多样化的选择,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价值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