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艳玲
(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2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 号)明确指出:“应该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培养生力军”。可见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已引起高校、社会及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存在实践性知识欠缺,导致专业教学能力不强,严重影响高校教学质量。为此学者们提出发展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有效路径,而反思是教师实践性知识提升的重要途径[1]。我国学者则认为要从外部和内部共同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内部需要教师不断观察课堂教学,反思教学经验;外部需教师共享实践经验,共享实践成果与方法[2]。也有学者指出从教师主体的角度出发,关注个人生活史、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及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以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3]。教育行动研究能帮助教师参与真实课堂情境,观察课堂并反思教学经验,从教师个体内部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而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为有效的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需要关注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高校青年教师虽参与众多专业发展培训项目,但忽视教师主体,未能发挥高校青年教师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从而阻碍了实践性知识发展。教育行动研究能够帮助高校青年教师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帮助高校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课程、教学、人际及涉及学生利益相关知识等一系列问题[4]。因此教育行动研究能帮助高校青年教师提升实践性知识,有效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以更好改进高校教学质量。
“高校青年教师”即年龄应限制在35 周岁(含)以下或入职不超过5 年的教师,主要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5]。高校青年教师作为特殊的教师群体,也具有一般教师所具有的实践性知识。我国学者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更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6]。教师实践性知识也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2]。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性知识欠缺主要表现为:首先,高校青年教师参与工作时间短,欠缺教学经验的积累,当在课堂教学中遇到教学问题时,不能调用所储备的理论性知识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其次,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时间分配不均匀,过于注重科研而导致对学生的学习了解不够深入,从而影响高校教学质量提升。最后,大多高校青年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学培训,缺乏教学技能的训练。再者高校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不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困惑,不能深入观察课堂现象,从而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针对以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中的现状,行动研究能帮助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也能有效提高高校课堂的教学质量。
2.1.1 教育行动研究的定义
从已有研究来看,教育行动研究的上位概念是行动研究。而行动研究最早由社会学领域发展并运用到教育领域,且受到教育界普遍认可。教育领域的行动研究强调教师实际情境中用行动参与研究,通过“实践”行动纠正问题。教师运用教育行动研究法可对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与研究,在教学反思中提出改进教学计划的一种探索性活动[7]。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性知识也注重教师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积累经验,进行教学反思,然后采取必要的行动以改善课堂教学问题。高校青年教师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将教学行动和研究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教学理论,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8]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者在实践中亲身参与研究过程,以便更好的改善教学从而促进实践性知识的发展。
2.1.2 教育行动研究的特征
教育行动研究具有实践性、反思性、协同性三大特征。实践性是指高校青年教师参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实践中获取,在实践中反思及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反思性就是高校青年教师学会反思教育教学问题,对自身教学理念、方法、程序、效果等方面进行批判与反思。协同性是指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教师不是个人“唱独角戏”,而应该注重各行为主体之间协同性与合作性。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性知识也具有实践性、反思性及协同合作性等特征。在教育行动研究中,高校青年教师要充分利用行动研究,参与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并积累教学经验,才能不断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成长。麦克纳指出:“行动研究是一种运用科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帮助教师解决课程问题,对自我进行反思,以促进自我主体的不断成长[9]。”因而教育行动研究与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性知识之间紧密相连,教育行动研究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成长;教育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改善教学的有效方法,能够帮助高校青年教师用行动了解学生学习需求,从而更好的完善学生所需求的课程内容。
2.2.1 教育行动研究中了解学生学习需求
教育行动研究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或积累的实践知识去处理课堂情境中的教学问题。高校青年实践性知识既包括个人理论知识也包括实践知识两方面。有效运用实践性知识能帮助高校青年教师处理好教学、学生及课堂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发展离不开日常行动研究中的经验的积累与教学的反思。首先,教育行动研究帮助高校青年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习状态,从而根据学生学习需求进行课程的制定与改进。高校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行动研究也能进一步获取到更多学生学习的信息。行动研究让高校青年教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对知识需求的变化,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从而建构平等的师生伙伴关系。行动研究不仅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提升了课堂中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校青年教师运用行动研究对课堂进行观察并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对整个教学过程及学生学习状态都能进行潜移默化的监督与反思。“反思是教师对于自身实际教学工作的二次认识和评定,认可取得的进步和成功,找出一些质疑和不足,以完成对自身工作的完全监控”[10]。在行动研究中,高校青年教师对课堂中存在问题的发现意识得以增强,能够更加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需求,同时也具有更强的收集、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青年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加强对自身专业知识进行整合并将科研领域的最新知识运用到学科课程中,可以丰富课程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青年教师可在教育行动研究中获得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与此同时,教育行动研究既能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也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获得学习上的进步,还会让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收获更多的优越感,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2.2.2 教育行动研究中开发课程内容
尽管高校青年教师具备扎实专业理论知识,但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的经验不足,不能够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这会造成高校青年教师只能传授较为枯燥的课程理论知识,没有考虑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因而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育行动研究能够帮助高校青年教师将前沿的、具趣味性及学术性的科学成果转化为学生所需求的课程知识,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斯腾豪斯认为教师要让课程在教学活动中显现和生长,教师也要在检验和发展课程的进程中成为行动的研究者。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的有效运用可以很好融合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青年教师创造出有价值理论,从而成为知识的创造者[11]。高校青年教师在教育行动研究的具体做法为:1)教学前,高校青年教师对学生课程教材内容合理性进行相关的调研。通过相关的调研发现,大多数课程内容缺乏新颖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了学生学习多样化需求。教育行动研究能让高校青年教师提前准备好对课程整合,从而有效的弥补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的鸿沟,丰富教师自身理论性知识同时也提升教学技能,课程内容与教学质量均得到有效改善。2)教学中,高校青年教师亲身参与教学行动中,在课堂教学中了解学生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能有效的更新与整合学生所需要的课程内容,也可以帮助高校青年教师把握国际前沿理论知识发展动态与方向,将其作为最新知识运用到教学中,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3)教学后,高校青年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与研讨,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对新增加的前沿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选择与运用。不断的教学反思与改进,能够优化课程内容的设计,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提升高校课堂的教学质量。
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离不开对课堂教学的观察,课堂中的教学能帮助高校青年教师获取第一手实践材料。高校青年教师在课堂中开展行动研究时,首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包括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学状态及学生的学习状态等方面进行细微的观察,观察自身在课堂教学中,所传授的理论知识所属的难易程度,是否将自己所获取到的最新科研理论成果运用到课程理论知识中并将其传授给学生。其次,高校青年教师从观察学生上课前后的听课状态,了解学生当时学习的困惑所在,高校青年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获得课堂的自主权,需要教师多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因此,高校青年教师由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针对当前高校课堂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忽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吸收,高校青年教师需要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去研究去了解当前现状及存在的原因,也需要分析理论知识与学生之间存在的联系。如大学课堂中的小学教育专业的青年教师为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中增加适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对课堂中所获取到的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高校青年教师通过对自身课堂中教学经验的观察,采取有效的行动方案,促进自身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发展。
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应在课堂观察中去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发现自身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不能只是停留在“教书匠”的身份中,这不仅不利于打开教师的研究视野,也会阻碍教学质量的发展。教育行动研究源于行动,高校青年教师要用行动去观察和留意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教学情境中的问题,并善于把这些问题转化为自己所熟悉的研究领域,这能够帮助高校青年教师将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紧密结合,从而找到行动研究的主题。
高校青年教师用教育行动研究对学生和课堂进行观察的同时,也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高校青年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学习主体之间存在的个体的差异性。同时高校课堂人数较多,属于大班教学,仅通过对课堂的观察难以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习状态,此时需要高校青年教师继续发挥行动研究的力量,制定专项行动计划。如针对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了解当前学生学习的现状,并对此进行相关的分析。行动计划能更加全面的帮助青年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及时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今后开展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无论哪种方法的运用,都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学是师生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需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积极配合教师教学行动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将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针对学生学习需求开始着手制定课程内容设计及改进。可将自身的研究成果与课程内容相联系,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的结合。高校青年教师要清楚制定计划需要通过教育行动进行验证,了解其可行性。高校青年教师运用行动研究参与教学计划及行动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将理论思维与实际的教学活动结合的可行性,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及判别能力,这样才可以清晰流畅的制定每一步的行动计划。因此教育行动研究不仅丰富了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也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是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校青年教师为验证所制定的计划及行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应在计划实施行动前、行动中及行动后与教育科研人员、理论工作者以及其他有经验的老教师共同研讨与交流。不同思维的碰撞有助于高校青年教师创新思维的出现,从而产生出新的灵感,获得新的思维,也能汇聚有经验教师或其他专家学者好的想法。教师之间的不断探讨、交流与学习,才能制定出更完善的教学计划,教学行动研究才会取得理想的成果,教师才能在不断的成长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组织、创新能力。
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计划行动实施前要针对自身所观察到的现状与专家教师及有经验教师进行相关研讨、分析,采取可行的对策。教学计划行动实施的过程中,高校青年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要时刻留意课堂中的教学的变化及关注学生的状态的投入程度,参与的积极性,课堂中的教学气氛等的变化并及关注教学计划所达到的效果问题。行动实施后针对行动计划所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有经验的教师或专家进行相关的研讨。针对行动计划中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与补充,并听取专家教师相关的指导与建议,从行动计划中获取相关的经验或将自己的经验进行共享。研究表明,共享教学经验也是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
教育行动实施后,高校青年教师应对以上所采取的行动研究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思。反思也分为行动前的反思、行动中的反思及行动后的反思。行动前的反思包括行动前所制定的教学计划是否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及如何更好的改进等进行反思。行动中的反思包括教师对教学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参与课堂进行关注并针对具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行动后的反思包括对课堂的观察及参与教学研讨,针对自身教学行动计划作出总结性的反思。高校青年教师要认识到行动研究与反思研讨是往复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行动与反思才能有效的帮助自己发现教学中更多的问题。这种往复的过程也能帮助高校青年教师学习到更多与时俱进的新知识,从而更好的审视自身的发展,找到自身专业能力提升的突破口。
高校青年教师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所带来的改进成果能有效的改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自身的教学成长,应将行动研究的成果与更多教师进行分享。高校青年教师将行动研究中所获得的理论成果与其他课程理论工作者、有经验的教师或其他青年教师共享行动中的成果,分享的过程也能在相互交流中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一方面,其他研究者可以帮助青年教师对行动研究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从而更加完善行动研究的方案。另一方面,有效的行动研究所带来的成果也可分享给其他青年教师,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学会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开展行动研究。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实践成果共享也是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
总之,教育行动研究帮助高校青年教师从教学观察出发,制定有效的完善计划,并根据制定的计划进行有效的行动,将获取经验并与同行之间进行相关的研讨,最后在行动中反思并将有效的成果进行共享等一系列教育行动研究促进实践性知识的发展。有效的教育行动研究不仅能促进实践性知识的发展,也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从而有效地改善高校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