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小红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语文教学方式,阅读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设计由数个阅读专题组成的阅读教学任务群,并提出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可让阅读活动变得更为丰富、有趣、自由,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文本解读的阅读教学形式,其综合性更强,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可以任务为导向,自主进行阅读、思考、合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使其积极思考、创新、实践,探索个性化阅读方法与技巧。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开展的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存在显著差异,教师也需及时调整自身教学理念,把握其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予以学生细致、全面的指导,促进其语文能力的发展。
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依据目标设置适宜的阅读专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明确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将阅读内容编入对应专题,再基于专题内容设置数个议题,提供对应的文本推荐,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探索议题,保持“学习任务群-专题-议题-文本”的结构。教师设计阅读任务时,要合理把控各项目之间的层次性与差异性,充分发挥任务群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特点和阅读需求的阅读项目,制订适宜的阅读计划,以便于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其能够积极参与阅读,主动思考,而不是在教师的强迫下被动学习。
如学习李密的《陈情表》时,教师可结合曾经学过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杜甫描写诸葛亮的诗《蜀相》等内容,在学习任务群中设立一个“忠孝”专题,围绕这一主题选定阅读任务,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忠、孝在我国文化中的意义”、“如何评论作者的忠孝”等议题,并搜集相关文本供学生拓展阅读,如古代二十四孝子的故事。教师也可在阅读学习任务群中设立“经典文学阅读”专题,结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巴黎圣母院》《红楼梦》《三国演义》《堂吉诃德》等名著的节选,提出“分析名著中经典人物的塑造”、“探讨小说写作技巧与艺术方法”、“分析各个名著的主题思想”等议题。此外,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扩大阅读范围,除小说类名著外,还可提供历史、哲学、大师对话等各个方面的经典文学作品,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想认识。
情境教学是近年来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常用方法,有助于突出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学习任务群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重视情境教学,帮助学生创设贴合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触发情感,提升认知,发挥自身想象力、创造力、思辨力,深化理解阅读内容,增强阅读趣味性与实用性。情境教学可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阅读、书面表达、口头表达,提升其语文素养,而教师只需提供一个大方向,相比传统的阅读教学形式可获得更好的效果。
如学习写景的文章时,教师可设计“人与自然”专题,将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陶渊明的《饮酒》等材料纳入阅读任务群中,设计“分析写景特点”、“分析作者语言风格”等议题。同时,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可采用视频、图像、音乐、问题等形式营造出符合文章意境的情境,然后让学生基于情境自行探索和讨论。如《江南的冬景》可利用视频向学生展示微雨寒村的景象,《沁园春·雪》可展示北国万里雪飘,天地白茫茫一片的壮观景象。创设情境开展阅读教学,可激发学生阅读和讨论的热情,使其主动去思考、分析,可打破传统的灌输式阅读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身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的空间,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学习任务群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各个专题下提出的议题通常是较为广泛、超出课文范围的,其探究性、学术性、综合性较强,学习难度上升,需要阅读的内容增加,耗时也较长。近年来,教师对于群文阅读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使得单篇阅读逐渐被边缘化,但群文阅读时通常在阅读深度方面存在缺陷,一味强调群文阅读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注重学生阅读数量的同时,也需提升其阅读质量,合理整合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避免将任何一方边缘化的情况,寻找二者的平衡,可由单篇阅读到群文阅读,再由群文阅读到单篇阅读,循环往复,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如在进行《红楼梦》单篇阅读时,教师可以选择一段经典的文本让学生课外进行阅读,并布置学习任务,如画出人物关系图。完成单篇阅读后,教师可基于该主题延伸至群文阅读,可以将其他学者对“红楼梦”人物关系的解读作为材料,也可组织学生观看不同版本的“红楼梦”影视片段,让学生思考:“在某一情节的表现中,你更喜欢哪一个版本的演绎?为什么?”在单篇至群文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对单篇文章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再借助群文阅读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样定能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许多学生自身语文阅读能力不强,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理解困难的问题。在学习任务群背景下,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宽,在阅读深度上则存在一定局限性。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深度问题,采取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形式、思想内涵的理解。教师可采取比较式教学方法,寻找同种类型、同种题材、同种文体的阅读材料进行比较,使学生快速发现其内容、形式、时代背景等方面的异同之处,再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可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积累更多相关的语文知识,且能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促进其思维发展,也有助于提升阅读的趣味性。
如《陈情表》与《出师表》在文体、情感、主题思想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相似性,教师可采用比较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阅读,更容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内涵。又如《逍遥游》与《兰亭集序》的主题均为对宇宙、对人生、对自由的感悟,教师可将其结合起来,设计一个议题,采用比较式阅读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想象力、浪漫主义,增加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六国论》则可与《阿房宫赋》进行比较教学,将两篇文章相结合,探讨王国盛衰之因,更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符合当前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教学需求。教师应积极调整自身观念,正确把握学习任务群的阅读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合理设计阅读项目、采用情境引导、比较式教学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使其主动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分析、运用文章中的语文知识,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