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森
语文课堂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主场,也是师生思维灵动的舞台。三尺方寸之地,尽显语文课的发展承传、熏陶感悟、审美发现、思维提升。还语文的真实面目,把语文课上得实在一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着力思索的问题。
任何一门学科,哪怕是一堂课,学生获益几何是课堂教学的“制高点”。讲台上横扫千军、士气高昂、激情四溢;讲台下消极怠工、目光游离、漠然处之。课堂设计力求高效节能,在单位时间里将知识点灵活解析,化整为零,学以致用。张志公老先生曾对语文做出过经典的八字论断:“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语文姓“语”,是交流与表达的基础工具。语文的功用价值可能不是十分明显,但日常的交流协作、书面表达、口语交际的基础非语文基本能力莫属。语文课堂设计应向40分钟要效率,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争取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语文姓“语”,职教姓“职”。职教语文的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在教材使用上,一线语文教师应在“用”上下功夫,结合学生专业水平和认知,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在山水田园诗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专业领域的绘画技巧,将诗歌清新雅丽的意境糅合到画布上,王维《山居秋暝》就是绝好的范例。再比如,小说单元中的鲁迅《祝福》一文,在要求学生快速浏览的基础上,可将故事主人公祥林嫂用粗线条勾勒的形式,简单绘出祥林嫂的悲剧一生。在结合专业实践的基础上,既要综合顾及学生的专业需求与兴趣,也要兼顾学生的长远发展,甚至可持续发展。
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学科教学,终极目标是学生有所得。一堂课,学生收益几何?示范课、探究课、公开课漫天飞,充其量是一堂精彩的表演课,试问学生所得几何?目标与所得,一旦偏离,即使舞台表演得再精彩绝伦终究不会有“语文味”。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应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它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40分钟的语文课堂,学生收获无需太多,哪怕只有一个知识点,也是一节完整的语文课。茅盾《风景谈》中的“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清,静,悲凉”等等。教师应紧扣语句,引领学生向纵深处挖掘、捶打,厘清情感脉络,“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有声的语言传递到学生的心中”(万福成、李戎著《语文教育美学论》),使其中饱含的思想情感溅出耀眼的火花,照亮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架构、分析重难点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备课是备课堂中的学生,是一种动态的流动过程,动态的生成在语文课堂上尤为重要。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人文色彩在诸多的学科教学中比重是较大的,学生汲取知识养料的过程更不是静态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生,为了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是师生灵动的场所,是师生思维火花激荡的舞台。40分钟的语文课堂是师生灵魂立体交叉、和谐共生的一曲交响盛宴。自己的学生自己最清楚,自己的课堂自己最清楚。课堂中动态的学生是备课的主要抓手,以学生为立足点、切入点。立足课堂中的学生,立足课堂中动态的学生。同样的答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接受程度的急缓程度,以及答问的灵活度、参与度等都是师生之间关于课堂的一场交响乐的盛宴。教师要关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师生思维的灵动过程,看不见、摸不到,只有用心去注视,40分钟的课堂就是一副和谐优美的动态图。“课堂是学生的用武之地,而不是教师训练口才的场所。”(《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不管课堂上出现什么问题,教师都应以海纳百川的心胸化百炼钢为绕指柔。
课外是对课内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思想和方法是语文学科的两块基石,也是学习语文的两大法宝。教师要探究课堂深层结构,将书本知识向纵深处总结拓展,还给学生一堂真正的凝练语言、锤炼方法、锻炼思维、善于表达的语文课。职教语文不同于普教,它更凸显职教特色,《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强调:“教师要打破课堂内外、学科内外、学校内外的界限,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结合专业特点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语文老师最要紧的是引导学生能举一反三,‘一’是课文,‘三’是自己阅读东西。(叶圣陶《答吴海发》)
学生对语文的需求就是学生在接受专业技能培养时,需要什么样的语文,学生如何通过语文学习促进自己的专业技能培养和职业发展。体现出学生的内在需求,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语文为的是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课后反思主要基于两点:一是亮点;一是不足。捕捉亮点容易,反思不足困难。哪一种方法运用得巧妙,妙趣横生;哪一步提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哪一个细节处理得当,生机盎然;哪一个知识点的解读,切中肯綮,牵一发而动全身。反思“不足”需要勇气与魄力、胆识与睿智,珍视不足可以洞见课堂的“死角”,亦可明察课堂的“瓶颈”,还可以考量课堂细节处理的理性与智慧。“生活处处即语文,生活处处有教材。”于漪老师说:“在我的教育生涯当中有两根支柱,一根支柱是学而不厌,一根支柱是勇于实践,两根支柱的聚焦点是反思。”(于漪《教育的姿态》)
堂堂正正地上一节语文课,实实在在地上一堂语文课,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在实处。在方寸的课堂舞台之间,把语文“酿”得更有“语文味”。其实语文课很简单,简单到只有只言片语,文句字词;但语文又不简单,不简单在语文承载着民族历史的承继,承继千百年来民族心理的共同感,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每一个语文者,责任在肩,使命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