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林炜
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技能,还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核心素养。这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个方面的培养(陈婷 2019)。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然而现在很多阅读教学仍停留在对文本的表层信息讲解和知识点的教学上。这样的阅读教学并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无法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教育部 2018)。
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水平决定教学的效果,也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程度、认知发展维度、情感参与深度和学习效果高度。因此,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是教师基于语篇内容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时效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张秋会、王蔷2016)。根据葛炳芳(2014)阅读教学的4I策略,阅读教学应当是有层次的,即由理解文本的表层信息(identify facts and opinions) 和学习目标语言(illustrate language)到理解信息点之间的联系(inquire relationships)和理解观点思想(interpret ideas)。
阅读课例选自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作预测。在上本堂阅读课前,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一般将来时(will be)和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和设计思路、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文本的解读,将本课教学目标设置如下:在语言能力方面主要是对于文本的理解,以及在有限的条件下对文本的预测;文化意识方面主要是了解机器人和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了解未来的生活方式,以及开阔眼界,树立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思维品质方面主要包含通过对文本的行文逻辑的解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通过对文本的预测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学习能力方面主要是学生能够通过略读了解文本的主旨,通过细读找到指定的知识点。阅读文本的内容是关于机器人。文章以总—分—总的架构介绍了机器人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下面将结合两次的教学设计,尝试运用“4I”策略,在阅读课中将文本的内容、思维和语言相互结合,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Step 1:Lead-in
本环节先播放一段关于机器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英语视频,然后提问“What’s your feeling?”。
【设计说明】本阶段,学生的注意力较为松散,看一小段视频是抓住其注意力的好方式,且能将本堂课的话题自然地引导到“Robot”上;问题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发表意见,并活跃课堂氛围。
Step 2:Pre-reading
根据标题(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预测文本的内容。
【设计说明】标题是文本的眼睛,是对文本内容的提炼、概括和浓缩(车向军 2015)。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已知的知识上。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对学生预测能力的培养。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联系并激活已有图示,通过对文本标题的解读开启智慧。
Step 3:Fast reading
让学生快速阅读文本,完成关于主旨大意的选择题。
【设计说明】调查发现,学生的英语阅读概括能力与其他阅读技能相比较为薄弱。学生普遍反映对于概括主旨类的阅读理解最没有把握(陈建源2015)。在仔细阅读文本后,教师发现文章内容多,要求学生通过一次略读概括出文本大意难度过大,因此将本环节设计为完成一道关于文本主旨大意的选择题,以减小问题的困难程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Step 4:Careful reading
段落1: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并预测接下来的内容。
【设计说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会作预测。本段是文章的总起段落,当学生阅读完后会有自己的理解,对下文的预测也是多样的。
段落2:本段主要是理解三个知识点——find the topic sentence;explain the topic sentence;the reason。
【设计说明】本段的逻辑性较强,作者首先陈述了一个事实(Today there are already robots working in factories.),其次用一个例子解释所陈述的事实,最后给出了造成这个事实的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强调文本的信息点之间是有关联的。写作中各个句子的安排和设计都存在内在联系。
段落3:本段学生需要回答“What will robots be like in the future?”。
【设计说明】本段的框架可解构为观点1、观点2、观点2的例子。本段主要围绕“未来的机器人会怎样”阐述两个观点(“There will be more robots in the future,but it may take hundreds of years.”和“Robots may like humans and do the same things as us”.)。学生回答了设置的问题,也就理解了本段大意。
段落4:对于本段,学生主要回答“Will robots be the same things like human?Why?”。
【设计说明】本段的框架为观点1、原因1、观点2、原因2。主要阐述了两个观点:一些科学家认为机器人将会像人类一样做事;一些科学家则反对,并给出了各自的理由。回答了这个问题,学生既能够理解文本的意思,又能够清楚本段的框架结构。
段落5:阅读完本段后,学生需要再次回答“According to the author,will people have their own robots?”。
【设计说明】本段为全文的最后一段,也是文本的总结段。阅读完文本,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判断作者的观点。
Step 5:Post-reading
Activity 1:According to youropinion,will people have their own robots?
【设计说明】由上题中作者的观点推及学生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Activity 2:Design a robot and introduce to your partners.
【设计说明】在阅读和解读文本之后,学生必然对机器人产生了一定兴趣。此时,让学生设计能帮助自己的机器人并介绍给同学,以此作为对文本的升华。
在阅读了葛炳芳《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内容、思维和语言》一书后,根据文本阅读的4I策略及自身对文本的再次思考,发现了以下问题:
1.4I策略强调理解信息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伯格兰德(De Beaugrande)和德雷斯勒(Dressler)曾提出衔接和连贯是文本理解的重要因素,和语言的表达方式直接相关。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教师只顾及各段内信息点的安排和联系,对文章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和连贯并未涉及。
2.教学设计中缺少对于文本观点和思想的理解,即缺少对文本的目的、内涵等的理解(葛炳芳2014)。虽然将本堂课的文化意识目标设定为树立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开阔眼界,但是在教学设计中并未体现。
改进1:
第一次的教学设计偏重文本的解构,却少了文本的重构。虽然对文章各段进行了解释,但缺少对各段之间联系的讲解。因此,教师对于教学设计作出如下修改:
Pre-reading环节是学生根据标题对文本的内容进行预测。学生对文本有了各自的预测后,教师借机向学生介绍文本的框架结构为总—分—总:第一段是介绍(introduction),第二、三、四段是正文(body),第五段是结论(conclusion),以此吸引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学生了解文本的框架结构对于fast reading环节理解文本的主旨大意也有所帮助。
教师再次阅读文本后,对文本的框架结构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二自然段主要是由topic sentence;explanation of the topic sentence;the reason三部分组成。其中the reason为“Fewer people will do such jobs in the future because they are boring,but robots will never get bored”。第三段的第一句则为“Some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there will be more robots in the future”。教师会提醒学生关注两句中的fewer和more,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第三段主要讲述了两个观点:“There will be more robots in the future,but it may take hundreds of years.“和“Robots may like humans and do the same things as us.”。第四段则是对第三段中观点2的进一步阐述,即目前有科学家对此持赞成观点,有科学家对此持反对观点,并给出了各自的理由。
通过对于第二、三、四段的再次解读,将文本的框架结构进行重构,将文本的各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借此告诉学生,作者在架构文本时有严密的逻辑结构。阅读文本是学生写作的模本,借此可将读和写结合起来,即告诫他们在写作文时要注意文本的行文逻辑。
改进2:
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将文化意识目标设定为了解机器人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开阔眼界,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教师所理解的作者写作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将文化意识目标作为本堂课的升华。但在第一次设计中,设计机器人的课堂活动并未达到预设的文化意识目标。因此,教师作出如下修改:
将机器人设计的环节改为从互联网和相关报刊上搜寻国内和国际上关于机器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了解最先进、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了解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开阔眼界,树立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了解世界水平。
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极大地影响阅读课的水平。教师在重视对文本的解构的同时,也要关注对文本的重构。在核心素养和4I策略的引领下,教师要不断提升文本解读能力,并深入浅出地教导学生,不断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