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研究

2020-02-23 08:50冯新昌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思想

冯新昌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同月,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6次全体会议时强调,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圆满结束后,“大思政”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和研究趋势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方兴未艾,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拥有越来越高的呼声,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思想工作也有所转变与创新,这是一种需要满足新时代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有效提高工作亲和力的工作新方法。辅导员是开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因此,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新特点

(一)开展的方法趋于柔性化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目标是让学生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能够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来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为将来进入社会实现自己的长远发展做好准备。因此,如何塑造学生健康的心态是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工作。然而,大学生在心智方面日臻成熟的情况下,依靠传统的学校纪律和班级制度来引导和约束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的作用已经逐渐弱化,甚至一些偏激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不仅不会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反而会导致其产生自卑、叛逆等负面的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辅导员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柔性化的教育方法来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间接的引导和强化。例如采用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有针对性的影响和引导,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高度的认同感。

(二)开展更加专业化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面向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所开展的,这一群体具有知识的专业性和发展的高追求等特点,这就决定了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化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知识,能够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开展差异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都能够实现良好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这一情况决定了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并非一件易事,需要通过大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发展带来新的思想问题

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普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对网络这种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接触网络的时间逐渐增多,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范围,但是网络信息储存量相对较大,某些观点又比较片面,大学生受这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可能导致对某个事物产生比较片面的认识,甚至可能给校园或者是社会安全带来威胁再加上西方不良思想以及反动势力利用网络手段等煽动大学生,而高校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尚不完善,很可能受这些不良思想的蛊惑使自身的思想价值观念偏离正确的轨道,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同时也给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仅是采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新的形势。

(二)高校辅导员自身能力的缺失

首先,辅导员从管理者的单一身份属性,正在逐步向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政治思想大政方针政策引导者、理想信念塑造者等复合型身份过度。这无疑对高校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知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专业知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相关专业知识等方面知识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很好的情感交流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方面能力的缺乏,也使得辅导员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尤其是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是不可预测的。对于辅导员的工作,他们从事实证工作和交易性工作,没有时间提高知识储备,使他们的知识狭窄,知识内容陈旧,知识结构不合理。此外,许多辅导员往往缺乏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因此,在工作中,许多辅导员往往对学生心理思想观念的变化反应不及时。由于辅导员教育程度低、工作年限短,社会对辅导员整体素质的评价大大降低。因此,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是当务之急。只有提高高校辅导员的整体素质,才能有效地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社会评价水平。

(三)辅导员自身角色定位不清晰

学生需要的辅导员是能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引导、学习生活指导和心理健康辅导的良师益友,然而现实中,辅导员往往是身在其位,却没有扮演好应有的角色。但由于思想政治的引导、学习生活的指导和心理健康的辅导,从总体上说是务虚的工作,工作量、工作范围和工作强度的弹性非常大。有些辅导员被日常事务所困扰,整天忙于琐事,对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无法给予很好地解答,忽略了自己最应该花时间去做的事情;有些辅导员不安心、不用心、不专心于本职工作,抱着“只要学生不出事就行”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有些辅导员能力水平低,缺乏人格魅力,对学生工作缺少正确的认识和必要的知识积累,致使看问题不够全面,处理问题方法不够恰当,导致所做工作的实际效果低于预期或应有的效果,甚至严重滞后于大学生思想实际;更有个别辅导员的个人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欠佳,遇到了学生的“信任危机”。虽然辅导员的工作更多的是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表面上看来是务虚的,但是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辅导员角色的虚位,忽视对学生思想层面的引导,很可能使学生的行为发生偏差,为很多恶性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

(一)尊重人性,做离学生最近的人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不再沿袭传统的方式,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但始终不变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这既是现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是将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坚持这一指导思想,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发展,对高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人为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管理工作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发挥潜能,在学业上有所建树。

(2)从学生利益出发

以谋求学生的全面与自由发展为最终目的,努力为满足学生各自实现目标创造条件和机会。学校办学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对象是学生,因此学校的所有工作都应该围绕学生来进行,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展现。

(3)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理解、教育和管理学生

通过换位思考,来理解学生的态度和看法,并从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予以实际的关怀,从而实现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和管理过程的人性化。只有基于学生意愿、考虑学生利益、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制定的政策和管理制度,才能够在执行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

随着外部环境和学生特质的不断变化,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具有超强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要不断的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硬件素质,以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口常管理工作中所产生的新问题和新变化。因此,我提出在高校要建立辅导员的终身学习机制和终身培训机制的新理念。

在新招聘的辅导员中开展岗前培训是在其上岗前所必须要做的工作,辅导员往往通过岗前培训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接受过其他相应的专业技能方面的学习进修或者岗位培训,这其实是高校领导对于辅导员自身素质的不重视以及深造进修机制的不重视。这就造成了辅导员工作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的产生对工作的不胜任感,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最终容易造成辅导员的岗位变化,影响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在工作中,要建立长期的学习机制,例如资格认证、出外考察、社会实践等等来提高辅导员在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塑造高品质形象

高校辅导员工作对象主要是学生群体,其工作主旨是教育学生拥有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确保高校人才培育与国家建设需求保持同步,为此在“大思想政治”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应从岗位工作任务出发,秉持与时俱进原则,思考当今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综合要求,达到为国家输送更多优质人才教育目的。当前,学生社团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大学生社团具有价值观念上的多极性、活动方式上的多样性、规章制度上的非强制性和联系上的广泛性等多种特点。如果不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价值观去占领它,就会有错误的理论、腐朽甚至反动的思想就会趁虚而入。辅导员应利用社团,为同学们提供施展才能、展现自我的广阔舞台,提升大家的兴趣爱好,锻炼大家的做事能力,提升交际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丰富大学生活,从而为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从而达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地丰富该校大学生社团文化的目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综上所述,“大思想政治”视域下,要求高校辅导员,扩展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从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出发,思考自身角色定位,通过思想政治“领路人”,生活“助力者”,身心健康“守护者”等角色,找准思想政治教育扩展领域,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春风化雨润无细无声的融入学生的心田,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奠定基础,使高校辅导员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