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伟丽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400)
数字经济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到必然阶段的产物。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1]当今世界正处在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交汇更迭的过渡时期,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多个国家已将数字经济当做实现经济复苏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依托。[2]
我国已将数字经济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数字经济做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等工作做出重大战略部署。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近几年,山东数字经发展迅速,增长良好。本文在对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简述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山东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并指出加快山东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
数字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信息通讯技术、互联网产业的成长和其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山东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15年山东信息经济总量为12505万亿元,到2017年,达到2547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5%,位列全国第三。2018年山东数字经济总量又实现了新的跃升,数字经济增速超过15%。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9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2018年山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为48.1,全国排名第六。具体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如下:
自2014年“宽带山东”战略实行以来网络信息建设稳步加强。2017年,山东省所有城区、行政村实现光纤全覆盖,截至2018年5月底,全省(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为2704.7万户。2019年第四季度山东省忙闲时网络加权平均可用下载速率为35.59Mbit/s,提速降费正在加速进行。同时,5G商用正在加速部署,基于IPV6的网络接入能力也在全面提高。2020年全省新建25811个5G基站、新开通13925个,济南、青岛、烟台等市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占全省的70%以上,拥有济南超级计算机中心、国家级产业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量子技术研究院等领域的高水平平台,山东省具有形成信息技术优势集聚的良好条件。
数字经济产业为山东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提供了新动力,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有序推进,骨干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浪潮、开创、海看入围2019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海尔、海信等产品竞争力逐步增强。同时,随着山东省两化融合工作的加强,2018年山东省两化融合参评企业数量大于1000,较2017年增幅大于等于10%。2018年山东省两化融合指数以60.5位居全国第一,山东省实现综合集成(处于集成提升及以上阶段)的比例在全国范围内位居第一,比例达37.4%,其创新突破比例11.2%,也在全国范围内位居第一。2019年,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实行“云服务券”财政补贴助推“企业上云”实施方案(2017-2020),工业云平台服务企业超过1万家,海尔COSMOPlat、酷特智能C2M平台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
到2018年中旬,山东全省共有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2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90家。2018年底,全省共有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5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1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50个、“山东省电商小镇”22个,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电子商务示范体系;截至2018年末,山东省共有各类电子商务产业园400多家,经认定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6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37家、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25家,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3]目前,山东青岛、威海、济南、烟台等7个城市已成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近年来,山东跨境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省级跨境电商主体达到136家,1万多家传统外贸企业和制造企业运用跨境电商实现新发展。2020年,传统外贸方式受疫情影响较大,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增速显著,成为稳外贸的“利器”之一。[4]2020年一季度,山东跨境电商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进出口实现7.4亿元,同比增长114.6%。其中,出口5.6亿元,增长90.8%;进口1.9亿元,增长242.9%。
山东农村电商成长迅速。山东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全省第一产业增长值4798.4亿元,名列全国第一,拥有农村电商发展的物质条件,“互联网+”深入推进实现了产业跨级。根据2020山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在电商平台、网店不断新增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资源整合和市场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全省有9939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全省农产品销售额达300亿元。由山东天辰云农场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云农场(山东省嘉祥县)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业务覆盖 21 个省, 建立了 300 多个县级服务中心、3 万多个村级服务站, 数百家农资名企入驻、数千个 SKU 在线销售,2015 年云农场网上交易额实现 117 亿元, 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农资电商平台。[5]
山东省大数据局于2018年10月31日正式挂牌成立,旨在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数字山东建设加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全力构建数字山东“1+3+N”政策体系。[6]根据《中国大数据发展指数报告(2018)》,2018年大数据产业规模指数和大数据应用平台指数分别为13.69和14.57,全国排名第六;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水平和大数据技术创新研发水平分别排名全国第二和第四,山东省大数据整体发展水平普遍较高,跻身全国第一集团。
根据《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道》,在省级开放树林指数与排名中,山东省数据层开放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第六。地级城市排名中,山东有7个城市入围全国前二十名,是入围数量最多的省份。山东省已经构建了涵盖省市县三级共计31万余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成省和17市公共数据开放网,开放数据3.12亿条,全省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互联互通,“一次办好”改革全面推进,初步实现公众和企业网上办事“一号登录、一站受理、一网通办”。[7]
山东是制造大省,目前已形成类型齐全、规模较大的制造门类,并且高端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目前,山东天岳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流程型智能制造)、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离散型智能制造)、山东世纪开元电子商务集团有限公司(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正在逐步形成可推广的智能制造模式,为山东创立一批智能制造创新平台,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奠定基础。
从整体来看,一方面山东省具有雄厚的信息技术产业,在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大数等方面基础扎实,拥有像浪潮、海尔、海信等一批竞争力强劲的骨干企业;另一方面,山东省具有发展数字经济的良好环境,山东省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规划意见,为数字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2019年山东省委、省政府颁布《数字山东发展规划(2018-2022年)》和《山东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政策,以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山东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数字经济时代山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力求把数字山东建设作为落实数字中国战略的生动实践。
数字经济可以为山东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注入新的活力,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数字经济可以加速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和加速传统经济转型升级。但通过对山东、广东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对比可以看出,山东经济的发展仍集中在传统产业的模式扩张,新兴产业少,观念落后,资源型经济产业占比与技术性经济产业占比不符合山东资源大省的身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国重点城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属于第一梯队的只有青岛,山东是传统经济大省,实体企业数目大且涉及领域广,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不与山东经济大省的地位相称,许多企业数字化转型不理想,跨行业融合不足。数字经济通过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互联网、软件、通信等资源,能够为众多企业尤其是制造业赋予新动能,但是,山东省很少有企业能够认识到产品制造全生命周期该如何挖掘数据,达到提升产品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不能很好实现生产的数字赋能。[8]
山东省互联网企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还有待提升,分享经济平台、大数据平台等新业态发展还居于初始阶段,互联网企业的创新能力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对核心元器件、高技术工业软件等核心技术没有自主产权,关键技术缺失,数字领域的高端型和复合型人才缺乏。
数字经济竞争优势不明显,产业高端环节布局不足,缺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与北京、上海、广东数字经济规模占GDP份额相比,山东差距较大。
3.4.1 农村电商质量有待提高
山东是农业大省,2018上半年,山东省农村网络零售额373.5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01.5亿元,在电子商务中山东农业大省的优势并没有体现出来,农村电子商务潜力有待开发。影响农村电商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公共服务体系、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电商物流、电商人才等方面。[9]
3.4.2 电子商务模式落后
山东省各类网商中,应用型网商占比较多,服务型、平台型电子商务企业较少,仅占6.3%。与广东、浙江等电子商务发达的地区相比,山东省需要像其学习新业态、新模式以助推山东电子商务突破发展。
山东随着自贸区的揭牌成立,跨境电子商务又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空间,但与广东、浙江、江苏三省相比发展速度还是较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方式较粗放、跨境电子商务支付政策不完善、物流发展滞后、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突出。[10]
由于数字经济市场涉及各部门、各行业和各产业并且其发展先与相应制度建立,法律存在的很多缺陷和漏洞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阻碍。大数据挖掘利用潜力还有待开发,虽然山东省数据开放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但是促进数字经
济发展所需交换、融合、共享的各类数据,被各行业、部门或地域隔开,一些政府部门和机构因为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和隐私保护制度不健全不愿也不敢共享数据,数据要素还在市场化的起步阶段。[6]
山东省正值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战略时机,全省应把握机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山东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数字山东建设,加速山东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换。
以数字基础设施为发展基石,以数据资源为核心要素,以网络安全为运行保障,加快构建泛在互联的数字基础设施、集约完备的数据资源体系。重点建设网络基础设施,优化4G网络、建设光网城市、打造无限城市;抢先布局5G网络,全方位部署IPV6的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宽带接入,统筹建设全省工业互联网企业外网体系建设;重点建设济南黄河大数据中心、青岛城市大数据中心等数据重心,打造北方地区大数据重要高地。
完善数据资源体系。突出数据资源的基础和核心要素地位,加快完善数据资源从多元归集、整合共享、开放流通到社会应用的完整链条,构建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全省数据资源体系,推动山东由数据大省向数据强省转变;加强数据资源采集汇聚,扩大政务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加快公共数据资源有序开放,重点建设山东省大数据交易中心和青岛大数据交易中心。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将是山东省未来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柱,重点发展大数据产业园、云计算产业园、物联网产业园,加速实体经济向数字化转型;重点培育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前沿科技;在济南、青岛等现有优势基础上,提升高端软件、高性能计算机、智能家电等方面的竞争力。
山东依托高新技术促进智能制造进步与成长。培育“1”批智能制造标兵企业,带动“N”家企业智能化改造,提升核心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青岛、济南、淄博建设和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
建设山东省农产品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提升“鲁农产品”知名度,健全电商物流体系;创新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大数据体系。加快完善山东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进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打造“食安山东”质量品牌。
政府推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数字转型发展路线图,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数字转型。[11]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数字政府治理水平,建设协同高效数字政府。
立足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对数字经济领域起关键性作用的人才给予奖励补贴,解决高层次人才引进留住难问题;借助山东高校精准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所需人才,鼓励高校增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实训基地,培养产业急需的数字应用人才,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