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以扬州职业大学为例

2020-02-23 01:48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课程思政

邵 红 万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最早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率先提出,源于上海市相关高校的探索,旨在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1]129,重点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之间 “两张皮”的问题[2]80。在多元价值观相互渗透交织的全球化时代,各国政府及教育者强烈地意识到,育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德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3]。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是高校根本任务[1]128,各类课程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育人”与“育才”有机统一,形成整体育人的联动效应和协同效应,促进育人目标顺利实现[4,5]。高校思政工作已从单兵作战向协同育人转变,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已深度融通。高职院校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平台,更是学生接触外国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因而,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尤为重要。

一、现状与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外国语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现状,问卷调查主要围绕“课程思政”的背景、内涵、价值、内容、路径和评价,包含单选题和多选题。扬州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共有教职员工85人,问卷采取匿名调查。借助微信完成在线问卷调查,少数教师因未开通微信无法完成,有效问卷79份,完成率为93%。访谈对象为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督导室主任、教务处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共计15人,主要围绕调查问卷内容以及问卷结果带来的疑惑采取半结构化的集体访谈。录音会使被访谈者感觉紧张、局促,不利于充分、自在地发表意见,因此本次访谈仍采用传统笔录形式,调查结果如下。

(一)调查内容与结果

1.准确理解“课程思政”内涵

“思政”是中心词,“课程”则是修饰词,“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课程思政”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6]。“课程思政”是指依托、借助于专业课和通识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或将思政教育寓于或融入专业课或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思政”构建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大思政”体系[7]12,隶属于“隐性思政”,意在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8]。“课程思政”中“课程”凸显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性,而“思政”则凸显了立德树人的价值[1]130。

对“课程思政”内涵的认知调查显示,91.14%的受访者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需将思政元素融于专业教学之中[9]。5.06%的受访者认为是一项新增设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3.8%的受访者认为是一门新增的课程。大多数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认知较为准确:“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各要素之中,形成协同效应[10]20。

2. 充分认识“课程思政”育人价值

当今世界,各民族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等交互空前频繁,外语是大学生接触外国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中国[11]。外语教学中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面临外来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影响[12],将人文性的隐性功能有效外显并“落地生根”到外语课堂,亟需加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

对“课程思政”育人价值的调查显示,83.54%的受访者认为“课程思政”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73.43%的受访者认为有助于引导学生分析和判断中西文化差异;88.61%的受访者认为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专业人才。由此可见,开展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意义重大。

3. 清晰了解“课程思政”元素来源

大学外语课程是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13]。就工具性而言,外语课程旨在提高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的外语综合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学习跨文化交流知识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课程肩负的重任。实现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关键是开发外语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思政教育资源双路径开发[10]22。83.54%的被访者认为通过挖掘原有教材可以获取“课程思政”元素。外语教材几乎每个单元都蕴藏一定的人文性以及丰富的育人资源,应充分调动外语教师的积极性,通过挖掘原有教材发现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关联的思政素材。当然,教学内容融合不能生搬硬套,教师需巧妙设计。86.08%的被试者认为应在原有教材基础上补充含有思政元素的外语语料,如引入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相关的外文语料。外文阅读可向学生推荐《中国概况》《中国文化概况》等书籍。通过创设阅读、视听、小组讨论、展示等任务情景,将教材中的价值观元素与补充材料的价值观语料整合成一个或多个学习任务[14]139,语言技能训练依托思想政治文化内容。“课程思政”应贯穿外语人才培养、外语教学设计、说课和微课等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4.准确掌握“课程思政”融合路径

外语教学过程中应将思政元素全过程、全方位地融于外语教学和人才培养。课程标准是课程整体改革的基准,课程目标是课程价值的具体指向,课程内容是“课程思政”实施的载体,是改革的重难点和突破口,课程教学方式是课程的实现形式,课程评价是课程诊断方式和课程完善的依据。

被访者中,70.89%建议从课程标准入手,74.68%的建议从课程目标入手,86.08%建议从课程内容入手,72.15%建议从教学方式入手,50.63%建议从教学评价入手,由此可见,外语教师对课程思政融于外语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路径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

被访者中,79.75%的认为“课程思政”可借助阅读学习任务、67.09%认为可借助视听学习任务、92.41%认为可通过课堂讨论、60.76%认为可通过课堂展示等语言学习活动深化育人功效。简而言之,推进思政融于外语学习可借助不同学习任务得以实现。

(二)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发现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归纳如下:

1. 部分外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知之甚少

从“课程思政” 问卷调查可知,只有21.52%的教师了解“课程思政”的提出背景,78.48%的教师误认为“课程思政”是从北京开始推行改革的。由此可见,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知之甚少。

2. 少数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淡薄

我国外语教育教学长期处于“强工具性、弱人文性”“重知识传授、轻德行培育”的现状。3.8%的教师从未将思政融于外语教学,56.96%的教师偶尔将思政融于外语教学,只有39.24%的教师经常将思政融于外语教学。访谈发现个别系部主任已将思政元素融入外语专业教学以及人才培养之中,但缺乏清晰认知。

3. “课程思政”元素深挖不够

有些教师虽已在原有教材中找到思政元素,但挖掘的深度不够,缺乏理论高度,育人成效不够显著。如西方席位右为上而中国传统文化左为上,很多教师的“课程思政”止步于此。但如借此机会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礼仪,中国完整的礼仪规范包含哪些内容等等,这将大大提升育人成效。

4. “课程思政”缺乏科学评价体系

访谈发现因为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被试不知如何评价“课程思政”成效,不知如何衡量“课程思政”的信度和效度。学校教务处和督导室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时也纠结于如何制定合理科学的评价方案,考核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二、成因分析

(一) “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

长期以来高校教育体系中思政教育一直由辅导员和思政教师等相关人员负责实施,专业课程教学往往不涉及思政教育,所以大部分外语教师认为思政教育是分外之事。部分教师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对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缺乏了解,对“课程思政”知之甚少。少数教师认为“课程思政”就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建设过程中不入脑、不上心。

(二) 少数外语教师缺乏“课程思政”自觉

少数教师虽已将“课程思政”融于外语课程教学,但没有上升到“课程思政”的认识高度。其主要原因是整个社会功利主义倾向严重,人文功能弱化[7]12。教师对材料解读以及思政元素融入随机性很强,缺乏系统和深入的考量,这就容易造成“课程思政”的随意性,而不是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有成效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这种无意识的“课程思政”难以做到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的全方位深度融合。

(三) “课程思政”建设能力较弱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建设者和实施者,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遭遇各种问题,如思政元素如何分类?哪些思政元素是外语人才培养中的刚性内容?哪些是柔性的?如何在教学设计中融入“课程思政”,如何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如何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调查中发现很多外语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设计能力较弱,严重制约“课程思政”建设水平,无法实现同向同行的目的。因此,亟待提升教师思政素养和教学设计能力。

(四) “课程思政”建设缺乏理论指导

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和管理者遇到各种难题:如不同专业之间思政元素该如何分类?分类依据是什么?如何建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如何制定“课程思政”评价方案?评价观测点应包含哪些?采用什么样的评价工具?是采用量化评价还是质性评价等?“课程思政”建设因缺乏理论指导,导致一线教师和管理部门在建设过程中为了“思政”而“思政”,这些做法既不合理又违背科学。

三、对策与举措

(一) 确立同向同行目标

我国外语教学已完成了从单纯的语言教学向语言教育的过渡。“三全育人”理念贯穿外语人才培养和外语教学之中,形成外语课程育人合力,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对于“课程思政”建设途径,被访者中54.43%建议通过建设资源库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73.42%建议建设示范课,69.62%建议开展课题研究,81.01%建议参与教学设计比赛,65.82%建议参加师资培训。因此,通过资源库建设、师资培训、课题研究、示范课建设、教学设计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可谓目标同向,内容同行。

(二)提高外语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

外语“课程思政”的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建成一支具有较强思政教育意识和较高水平的外语专业教师队伍[14]138。外语教师要在人才培养和外语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首先应引导全体外语教师努力提高“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度,引导外语教师充分认识到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课程思政”具有“育人”和“自育”两大功能,应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作用[2]80。邀请思政教师开展协同备课,在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架设桥梁,形成知识互补效应,开阔专业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邀请相关专家来校围绕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等开设专题讲座,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鼓励外语教师参加“课程思政”的专项培训,有效提高外语教师自身思政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努力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促使教师知行合一、言传身教。

(三)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

对于“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的建立,83.54%的被访者认为通过问卷调查,74.68%通过访谈,75.95%通过课堂观察,77.22%通过学习反思,73.42%通过教学反思。评价模式可采用标准参照评价,评价视角应重整体性评价。评价内容应偏重功能性知识,如“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是否充分到位,“思政”与“专业”是否做到了有机融合,“课程思政”是否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课程思政”与外语教学内容融合是否深入等。评价方法应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有机结合,建立动态评价体系。通过有形的评价方式去考核无形的育人成效。如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综合英语”要求学生根据“爱国”和“友善”分组制作微课视频,通过生动的案例来诠释两个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学生们在编写台词、小组演练、字幕设计等学习任务中不知不觉加深了对这两个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构建评价体系时应遵循:(1)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从单一评价主体转向多元评价主体,邀请学生开展自我评价;(2)兼顾过程和结果,注重过程。考核标准观测点应重点考察师生是否内化于心、外化为自觉行动,特别注重“课程思政”过程中的自我诊断、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

(四)提高学生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能力

国际竞争不仅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更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外国文化信息,他们往往停留在对外国表层文化的了解,如传统节日、社交礼仪、风土人情、服装服饰和生活方式等。而对其深层的精神文化、价值观、法治观、道德观、人权观、婚姻观和宗教观等文化内核缺乏深入了解和思考。因此,外语课程一方面应引导学生学习国外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引导他们寻找与国外相关的本国文化信息特征,从而使学生重新认知母语文化,提升文化自觉与自信。简而言之,学习国外文化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举,让学生明白母语文化与外国文化不是对立的,都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五)着力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由于地缘和历史文化等深层次原因,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语言文化、思维方式、思想政治、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差异。外语课上不能全盘洋化,盲目推崇国外价值观念,而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剔除糟粕,吸其精髓。以阅读课为例,围绕“Work and life, which is more important”展开讨论,有些学生认为工作更重要,另些学生认为生活更重要。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开展辩证思考,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与工作的关系,培养他们辩证思维能力。拓展阅读可向学生推荐《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佬》《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和《中国乡村生活》等系列丛书,引导学生从西方学者眼中看中国,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六)提高用外语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即在外国文化摄入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本族文化的输入,具体表现为用外文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低下,或对母语文化缺乏兴趣和热爱[15]。在日常外语教学中,教师可遴选优秀中华文化作为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如以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为抓手,在教师指导下,用英文或日文推介扬州剪纸、漆器、雕版印刷术、扬州木偶剧、扬州盆景等,讲好扬州故事,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如以江苏省跨文化交际能力大赛为契机,引导学生用外文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培养学生由文化认知到文化认同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他信。

四、结语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将“三全育人”理念贯穿外语人才培养和外语教学之中,充分激发教师的创造力,以点引线、以线带面,实现跨文化知识传授、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相互交融、相得益彰。一方面,外语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追求更趋完美与和谐的人生;另一方面,培养越来越多的外语人才,用外文“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丰富世界文化,实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课程思政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