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02-23 00:08王丽娜
关键词:榜样思政文化

王丽娜

(北京语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榜样的选拔、培育与表彰,从物质、精神、制度等多层面建立了独具自身特色的榜样文化。榜样文化不等同于榜样,它是基于榜样所形成的各种文化要素综合体。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发现、培育、选拔、树立、表彰各类先进典型个人或群体,以其先进事迹所体现出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作为价值目标,开展比、学、赶、创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样态”[2]。这种文化样态不仅具有先进性与示范性,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之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榜样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而形成的先进思想文化”[3];而且具有时代性与变迁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点。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的这些属性使其在国家治理、社会管控及个体规训等多方面时刻承担着精神感召、道德教化、价值引领等独特功能,发挥着影响人、改造人与培育人的作用。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求高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一要求与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的特质不谋而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榜样的力量,需要榜样文化的引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4]因此,将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本文旨在结合当前国情,探讨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具体内容以及实现路径。

一、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依照现实的经济基础、政治环境、社会需求等,在不同历史时期培育、宣传了不同的榜样模范人物,这些榜样人物行业不同、性格各异,所传递的精神内涵也不尽相同。革命年代,表彰的英模以取得革命胜利为己任,形成了方志敏、刘胡兰、张思德、董存瑞等舍生忘死的革命烈士群体;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培育了劳动模范赵桂兰、“铁人”王进喜、为人民服务的“毛泽东好战士”雷锋、公而忘私的“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等榜样;改革开放之后,面对西方思潮的涌入,国家着力宣传坚守底线、抵制侵蚀、奉献百姓的人民公安局长任长霞、第一书记沈浩等榜样;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国家全方位建设榜样文化,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通过,2019年9月,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42名获得“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以及国家荣誉称号的英模颁奖。这42位英模分属不同行业,几乎涵盖国家建设各领域,有人民科学家袁隆平、屠呦呦,有战斗英雄李延年,有人民教育家卫兴华,有对民族团结作出突出贡献的热地,有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樊锦诗等。当前抗击新冠肺炎期间,中国共产党大力表彰钟南山、援鄂医疗队等抗疫英雄。

虽然中国共产党因各阶段任务不同,树立了不同的榜样人物,建立了不同的榜样文化,但万变中亦有不变,这不变即是坚定的党性修养,无论是革命时期的战斗英雄,还是建设时期的劳动模范、人民公仆,抑或是如今的抗疫英雄,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所从事的都是希冀未来美好生活的共产主义事业,所忠诚的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讲话指出:“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5]其中的“忠诚”就是“英雄模范们都对党和人民事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坚守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用一生的努力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5]。可以说,这些榜样人物就是中共党性原则的实际坚守者,他们的事迹就是共产主义信仰的具体践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少数大学生的思想受到拜金主义等思潮的侵蚀,沉迷个人享乐,片面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近年来,“高校是否正在培养精致利己主义者”的话题引发各界热烈讨论。面对这些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教育的方向性作出明确指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6]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理直气壮地强调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因此,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就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中国共产党众多真实可信的英雄事迹、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壮举无疑为提高大学生党性修养、培养他们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与样本。将这些榜样人物及其事迹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使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认知、获得认同,进而付诸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7]中国之所以是中国,最根本的是中国人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精神世界与价值体系,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当代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是中国社会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是一个抽象的精神概括,它必须依附于具体的实体存在。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就是其优良载体。作为一种基于榜样形成的文化样态,榜样文化具有先进性、示范性、高尚性等特点,无论是人物的选树、表彰,还是事迹的宣传、学习,亦或是比学赶超示范实践活动,其实质和内涵都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本质来看,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培育能够担负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这就需要学校在教育中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而以榜样文化教育青年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不仅使学生更加深刻认识核心价值观,更有助于他们自身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共产党在各阶段宣传的英雄模范其实就是各时代美好的象征,他们承载了特定时期最高标准的社会评价,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特殊的社会需求。从最初的“革命人”“劳动人”“政治人”,到改革之后的“开拓创新人”,再到新时代的“全面发展的人”,每一任英模身上都承载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每一个英模背后都凸显了中国特色。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各条战线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而增强“四个自信”,让学生产生使命感的前提是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进而认同中国,服务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我们需要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要旨。完成这一时代使命的基础和前提便是先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真实的中国,只有自身的认同,才能自觉主动地向他人传播中国故事,才能形成文化自信。

要让我们的学生更深刻了解中国,一个有效方式就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国文化传授。从传播学角度看,高校教学活动的实质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向大学生传播文化知识的特殊传播活动,它相较日常传播更具系统性、秩序性、专业性与全面性,更易使传播内容内化为被传播者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样态,无疑是文化传播的上佳选择。通过讲述一件件生动具体的模范感人事迹,重现一个个榜样人物被发现、表彰的历史实况,学生在榜样文化内容的浸润下可以完善自己中国历史知识架构,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进而形成稳固的中国精神认同,实现文化自信。

二、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要点

(一)体现革命性、群众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榜样文化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于1949年建立新中国。在这28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榜样精神的塑造、传播与深化,选拔、树立了如“劳动英雄”“生产模范”“战邮模范”等各类型革命英雄,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广泛采用多种形式,如报刊报道、话剧表演、海报张贴等宣传模范事迹,还开展了数次大规模群众性英模学习运动,如“吴满有运动”“赵占魁运动”“黄立德运动”等,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榜样文化。这一时期的榜样文化不同于旧式儒家榜样,具有两大突出特性:一是革命性,二是群众性。革命性是指这一时期的榜样文化重在反帝反封建,谋求民族独立,致力于革命事业。群众性是指此阶段文化讲求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奉献自己,服务群众。1944年朱德在论述军队精神时,将此概括为新英雄主义:“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不是为个人利益打算、为反对势力服务的旧英雄主义,而是新英雄主义,革命的英雄主义,群众的英雄主义。革命的英雄主义,是视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革命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群众的英雄主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作所为都是为群众的利益,而个人的利益则无条件地服从群众的利益;一是相信群众力量、集体力量才是创造世界和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8]革命性与群众性又是相互联系的,革命的目的是为了群众,而群众的意愿就是革命胜利,两特点相互促进,共同成就。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正是因为我们军队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我们的军队才能一往无前[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榜样文化的这两个特点虽是革命时代的产物,但它的思想价值依然适用于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应作为二者融合的内容要点。首先,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共一大就制定的目标,但目前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革命的目标并未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思政教育的政治目的性,要求教师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有必要将革命精神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革命信念。其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特别是当前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如何处理两者关系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因而,让学生感受革命时期榜样人物的选择与坚守,让学生认识群众的力量应是高校思政工作的要点。再次,革命时代英模们为了民族、为了理想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更是和平时期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体现国家性、劳动性的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榜样文化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辛的社会主义探索,彻底解决了民主革命的遗留问题,巩固了各级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在经济、科技等领域取得很大成绩。在此29年时间里,中共榜样文化深受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与苏联文化的影响,榜样人物多被塑造成完美英雄形象,榜样宣传也多采用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这种典型宣传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也创造出独特的中共建设榜样文化。

这一时期的榜样文化也有两个鲜明特点:国家性与劳动性。国家性是指此时期的榜样文化突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强调人民对于国家的热爱与忠诚。国家多次举行大规模表彰大会,以国家名义对榜样人物进行褒扬,称赞他们对国家的贡献,如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1960年全国文教群英会等。抗美援朝时期,党中央还发起爱国公约运动,号召人民用公约的形式巩固和强化自己的主人翁意识,深化爱国情感。

劳动性是指这一时期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提倡劳动的可贵。刘少奇在1950年庆祝五一劳动节大会上的演说中指出:“劳动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乃是文明的创造者。因此,劳动应该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事情,劳动者应该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人们。”[10]10“我们必须给劳动者、特别是那些在劳动事业中有重大发明和创造的劳动英雄们和发明家们以应得的光荣,而给那些无所事事、不劳而食的社会寄生虫以应得的贱视。这就是我们的新道德的标准之一。”[10]11因此,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报道模范人物时,特别注重诸如吃苦耐劳、忠于职守、埋头苦干等劳动品质的宣传,如介绍石油工人王进喜时,常会加上前缀“石油铁人”,而“铁人”一词本就是劳动品质的体现。同时,在整个英模群像的表彰中,劳动者也是占绝对的多数。从1949--1978年,国家级表彰会议共召开了七次,均是对各行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的奖励,其中尤以出身普通的工人、农民为主。此外,在特别强调阶级成分的那个时代,劳动人员享有至高的阶级地位,正如李济深在全国工农兵劳模会议开幕时讲到,今天新社会已经大大不同于过去,过去认为劳动是下贱的,现在认为劳动是光荣的,劳动者是文明的创造者。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榜样文化的这两个特点同样也是当代之需,应该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第一,国家性即主人翁意识,从情感角度看就是爱国主义,而爱国主义历来是高校教育的重点。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最新爱国主义教育文件——《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20年1月,中共教育部党组据此印发《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具体要求学校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这一时期榜样文化中的国家性刚好完美契合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因此,有必要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此国家性特征。第二,劳动性强调劳动的可贵,对国家发展、人民生活的意义,实质是朴素的奋斗观,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一价值观尤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现实意义。大学阶段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享乐论、阶层固化论等,高校有责任与义务引导学生排除干扰,树立正确的奋斗观,用历史上鲜活的榜样文化指导学生,培养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

(三)体现使命性、知识性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榜样文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正式开启了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在近42年的历程中,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创造了辉煌的榜样文化。2019年9月29日,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集中颁授,也是现行宪法颁行以来的第一次,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党中央对于榜样文化建设的重视。

这一时期榜样文化呈现出两大特点,即使命性与知识性。使命性指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对榜样的选拔与宣传贴近当前国家发展需要,带有很强的使命感。惩治官员腐败之时推出了人民公仆孔繁森、人民好卫士任长霞等榜样;国企改制时期宣传带领企业不断创新的傅万才等。2020年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决定采取边奖励边防控的策略,即不等到防控结束后统一奖励,而施行过程中奖励的方式,3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授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等113个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丁新民等472位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追授徐辉等34位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获奖个人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

知识性是指此阶段注重知识性人才的表彰与奖励。1977年,邓小平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中就讲到要摒除之前对知识的轻视,“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11]。江泽民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科技和经济的大发展,人才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实现现代化,必须靠知识,靠人才。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风气”[12]。十六大正式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列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工作方针。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13]1,“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13]5。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更加强调人才的重要性,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14]。在此思想指导下,国家设立了各种奖项表彰知识性才人,如2000年国家首次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科技人才,还制定了一系列诸如“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奖励知识性人才。在媒体宣传中,有关科教文卫系统的英模报道也逐渐增多,据统计,《人民日报》1950--1965年科教文卫系统的英模报道占12.40%,1966--1976年占20.87%,到1977--2002年上升至23.35%[15]。2019年,国家首次授予功勋模范人物国家荣誉称号,28位获得者中5位获“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3位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3位获“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1位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等,从事知识性服务的人才占绝大多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最终的目的是培养服务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才,因此,有必要加强学生的使命教育,让他们牢记肩负的重任。同时,在当前大量需要人才的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也需要引入知识性榜样事迹与精神,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重要性,更好充实自己,奉献社会。

三、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多维路径

(一)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

课堂是高校思政教育的至关重要场域,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全方位渗入思政课堂是二者融合的有效路径之一。

1. 创新教学理念

现代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已知知识去理解、建构新知识的过程[16],即教师传授要与学生原有知识储备发生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输出榜样文化时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与知识积累,依据学生代际特征以及专业特性进行灵活融入,而非依照教师自己的知识储备与逻辑模式设置课堂。

由于社会发展、成长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时代大学生呈现不同的代际特征。成长于信息时代的00后追求个性的生活方式、习惯自主的学习模式、享受网络的娱乐生活、拥有务实的人生理想[17]。这促使他们在思维方式上更加倾向关系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等创新性思维,而相对缺乏因果思维与逻辑思维。体现在知识学习层面,便是他们精于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却容易出现碎片化、无序化等特征。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00后大学生的这一特点,创新教学理念。应该尽量摒弃填鸭式讲授,减少情感式渲染,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具体可结合当前热点或学生专业背景,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总结讨论,教师的功用应是弥补学生在逻辑思维上的不足,指导学生将搜集整理的各类资料提升到理论层面,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各种人物传记、逸闻轶事,让学生深刻领会榜样文化中的党性原则、人格素养、中国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优选教学方法

善于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榜样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法很多,其中情境教学是比较适合的方法之一。情景教学法最早由布朗和柯林斯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18],核心在于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拥有共情式体验。这一方法目前已得到广泛运用,国内李吉林老师就是杰出代表,她将情境教学法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取得了突出成就。

该方法非常适用于榜样文化教学。按照马克思主义文化发生学理论,文化发生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多种因素演变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榜样文化形成本身就是不同情境下的动态建构。因此,教师在课堂呈现时无需如小说作家般费尽脑汁凭空想象场景,只需对历史情境进行准确还原与再现,抓住每个榜样人物、英雄事迹出现的时代背景,深挖每种文化特质出现的深层原因。

在还原历史情境时,可采用语言客观描述、相关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角色表演等多种方式,以鲜明的形象、真切的情感,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能够与时代共鸣,与人物共情,切实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何会选拔、表彰具有如此特质的榜样人物,认同榜样文化的精神内核。

3. 统筹课程体系

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内涵丰富,大体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主要指榜样人物、榜样事迹;精神文化是核心,指培育榜样的主旨、标准、理念以及榜样的价值、社会影响等;制度文化是保障,指榜样培育、宣传、维护的相关规范、程序、要求等[19]。将其融入思政课程需要充分把握各门课程的特性,做到相互配合与协调。

2019年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以必修课加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的形式开设思政课程群。其中博士阶段须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硕士阶段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本科阶段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形势与政策”,专科阶段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各门课程各有侧重,又互为整体。

根据现行思政课程设置以及榜样文化特征,宜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融入为主,中共榜样文化作为红色文化、党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中共历史上的每一阶段,因此在党史讲授中适当融入英模事迹、英模精神以及制度保障的内容,可加深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奋斗史的认知,深化学生对于“四个选择”的认同。其他课程可作为辅助,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融入理论探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融入当代反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融入精神文化探讨等,以此建立一个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在具体操作时,需统筹整个课程体系,加强各教研室间的集体备课制度,突破“各自为政”的限制,避免内容的低端重复,有效提高融入质量。

(二)结合校园建设,营造文化氛围

校园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其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在校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判断。将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融入校园建设有助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提高思政教育效度。

1. 搭建“全媒体”阵地

新媒体的发展,特别是各类交互型媒体的涌现,带来信息传播的巨大变革,极大冲击了传统教育的单向性,打破了教师作为唯一“意见领袖”的地位,削弱了教师的权威性与信服力,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挑战。对此,高校不能视而不见或刻意回避,而应积极把握这一大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将挑战转为机遇。

高校应主动利用新媒体建构交流平台,顺应大学生习惯自我表达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实行行政领导、教师指导与学生参与三者的融合,提高学生参与度,将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融入整个校园文化。在内容选择上,要侧重现实性与本土性,不仅要缅怀逝去的英模先烈,更要结合当前时事与学校特征,宣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榜样人物与模范事迹,力求建立本校的榜样文化,积极推送、培育、表彰本校师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校认同感,如可以积极举办各类“感动校园人物”“自强之星”等评选表彰活动。在形式上,学校可以利用自身资源,搭建适合本校的“全媒体”校园榜样信息平台,可以在校报、广播、电视以及各种网络平台中建立板块定时播送相关信息;也可利用墙壁、橱窗、井盖等校园空间进行宣传;或是开设“榜样讲坛”,举办“榜样面对面”“红色论坛”、读书会等线上线下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 组织社团活动

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融入校园建设还需要发挥各类学生团体的作用。学生团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学生思想有着极大影响,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场域之一。其中,各级学生党、团组织以及学生社团可作为重点融入对象。

高校学生党、团组织是“上级党委领导下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基层组织,担负着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学校的德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20],是宣传党史文化的重要组织。中共榜样文化的融入要注重结合各学院专业设置,譬如艺术学院可以举办“艺术党课”,将文艺与党史结合,通过歌舞、话剧表演、书画展现各种榜样人物事迹,促使学生共鸣。理工类学院可以举办“科技党课”,将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实践精神与学生课业结合,坚定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奉献热情。

学生社团是学生在自愿基础上形成的群众性团体,以学生为主体,内部认同感高,是高校青年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校园创新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1]。学校应积极指导学生社团结合自身特点融入榜样文化教育,引导社团用榜样形象、榜样精神凝聚力量,如将“女排精神”融入排球社;以新中国历任外交官作为外交社的“门面担当”等。学校可设立统一的社团管理委员会,协调统筹社团活动,充分利用国家重大纪念节日,举办各类放映周、艺术展、知识竞赛、致敬仪式等主题活动,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加强社会实践,引导志愿服务

社会实践是深化学生认识的必要手段,也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榜样文化的入脑入心,同样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不能单纯依靠学生自觉,它需要学校的引导和支持。高校应该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完善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建成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支持。

1. 开展实地调研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专业、年级等特征以及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榜样教育基地,制定周密计划,组织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调研。调研要避免“走马观花式”的考察,出发前要指导学生充分搜集有关榜样人物、事迹、基地的各项资料;调研中要以问题为导向,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教导学生辨析文献资料与客观实物的区别,深化学生认知;调研结束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提高认识的深度与广度。

2. 采访榜样人物

学校应该建立平台,提供资助,鼓励学生亲身接触社会各领域的榜样人物。在采访前一定要做好充足准备,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设置特定主题,引导学生按照自己兴趣选择合适的榜样人物,指导学生设计访问内容与形式;采访时可以以小组形式约见采访对象,鼓励学生实地访问,真切了解榜样人物的生活面貌,近距离感受人物魅力,充分挖掘榜样精神;采访结束后要注重总结分析,组织专题研讨,巩固访问成果。

3. 组织志愿服务活动

有学者指出,当代青年志愿服务是传统慈善思想与现代社会参与的融合,是学雷锋活动的新时代展现[22]。故其活动本身就是雷锋精神的具象化体现,是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的实际践行。自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高校经过多年探索成效显著,调查中近半数大学生认可志愿服务活动[23]。鉴于之前经验,学校应该建立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完善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与培训制度,实现志愿活动基地化,与各类公益机构发展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志愿者激励机制,对志愿者实行褒奖。

总之,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是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有必要将其融入思政教育。在融入内容上可重点关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榜样文化呈现的革命性与群众性,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榜样文化凸显的国家性与劳动性,以及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榜样文化体现的使命性与知识性。具体实施路径上要注意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服务三者的融合。

猜你喜欢
榜样思政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谁远谁近?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