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礼的“不退”

2020-02-22 13:31严学锋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0年2期
关键词:汇源果汁企业家

严学锋

做人做事,“知进”虽关键,“知退”同样重要。

41亿元财产遭冻结、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企业业绩很差面临退市……汇源果汁创始人、董事长朱新礼遭遇至暗时刻。曾经,朱新礼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国际饮料巨头可口可乐拟以179亿港币收购汇源果汁。至暗时刻的到来,原因种种——如果彼时汇源果汁成功卖给可口可乐,对汇源果汁、朱新礼或许是最好的结局。当年,朱新礼“企业要当儿子养,但是要当猪卖”的观点受到很多人的抨击。现在来看,这种抨击失之偏颇。在带领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以及创造价值方面,企业家能力超群,但企业家毕竟是人,他们也有能力、意愿的边界。企业家知“退”,对企业、企业家来说都是好事。千万不要死守不退,而后蒙难,落得企业衰败、企业家身败名裂的多输局面。

果汁大王

作为“92派企业家”,朱新礼曾经是一位颇有建树的企业家。

1952年,朱新礼生于山东沂源县农村,先后干过个体户、企业总经理,进而到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中共山东省委党校进修,1991年出任沂源县外经委副主任。1992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在这一背景下,朱新礼辞职下海,接手一家经营困难的县办罐头厂,开始创业。当年,汇源果汁的前身公司成立,而朱新礼成为“92派企业家”中的一员。

2007年,汇源果汁在港交所上市,募资24亿港币,朱新礼成亿万富翁。公司日渐兴盛,朱新礼也被外界称为“果汁大王”。

特大的契机出现在2008年:可口可乐提出要约,意欲以179.2亿港币收购汇源果汁全部股份,收购价格较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溢价195%。彼时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朱新礼持股约41%,对应价值约74亿港币。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对声音颇大。某著名财经网站的调查显示,近八成网友反对收购。朱新礼彼时回应称,“谁说卖了个企业就是卖国啊?”“品牌是无国界的,是为全人类服务的,不应该用民族主义的观点来看待。”他称,一位专家曾说,中国很多企业家总是把企业当儿子养,养一辈子,养到死,等自己死了儿子也死了,“我觉得企业确确实实需要当儿子养,但是要当猪卖。为什么呢?这是市场行为,你算得上账要去做,算不上账你就不要去做。”结果,2009年3月,汇源果汁宣布:由于没有通过反垄断审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计划未完成。彼时,朱新礼57岁,临近60岁的传统退休年龄,客观上是“退”的好时机。

晚节不保

从“大王”宝座上坠落,朱新礼的败局有着多重原因。

原因之一便与当年朱新礼未能适时而“退”有关。彼时,为提高公司的资产评估价值,汇源果汁大举扩产,裁撤销售团队,销售人员从2007年底的3926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1160人。然而最后出售失败,这一操作无疑让公司元气大伤。

原因之二是其激进的扩张。可口可乐拟收购期间,朱新礼花大量资金布局果蔬种植等上游产业,其中一个生态产业园的投资就达上百亿元。这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资金压力。彼时的汇源果汁负债总额大、负债率很高,2017年中报显示公司负债超115亿元。而高负债率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一旦外界出现风吹草动,便会给企业带来致命打击。比如,海航集团、庞大集团等负债率高的众多民企在去杠杆的背景下,就很是被动。

原因之三是其涉嫌违规。2018年3月,汇源果汁因违规被停牌,如果在2020年1月31日前无法达成复牌条件,公司将面临退市。其公告称,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公司向关联方提供贷款42.75亿元,相关贷款没有遵守申报、公告及独立股东批准的规定,违反了港交所上市规则。

原因之四则是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的大震荡。汇源果汁曾请来多位知名职业经理人出任CEO,但每个CEO的任期均很短,6年离换了5个CEO。同时,公司的业绩也很差,2011年—2016年,汇源果汁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持续亏损。

种种原因导致朱新礼的败局。2019年9月,法院查封、扣押、冻结被申请人德源资本(有权代表人为朱新礼)的财产,限额41亿元。同样在2019年,朱新礼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知退

目前来看,朱新礼的遭遇颇具悲剧色彩。这为企业家带来有益启示——知退。

企业家,尤其是作为创始人、控股股东、董事长/总经理一体的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人物。优秀的企业家是极其稀缺的资源,他们的创富能力强,对企业的股东、员工、企业家自己而言,都是有益的。从实际情况看,在企业家的进退方面,出现了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在一定条件下,企业家完全或几乎完全套现走人,企业交给收购者、职业经理人运营。这方面有不少经典案例,如摩拜卖给美团、优酷卖给阿里巴巴、乐百氏卖给达能,创始人因此成为富豪,属功成身退、落袋为安并共赢的结局。朱新礼或许本可以成为这种人。无论这些企业家是否把企业当儿子养,结果上看都是当猪卖——卖个好价钱,享受自己经营企业的成果。这类企业家可能更看重财富,他们知退也知足常乐。

第二类,企业家掌握企业控制权,一定程度上套现走人,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运营。这方面的案例如美的集团:2012年,美的集团创始人、控股股东何享健交棒,其后有所套现但至今控股,职业经理人方洪波接任董事长兼总裁,何享健之子出任非执行董事。近年来美的集团业绩优秀,何享健因此身家大涨,方洪波身家数十亿元。显然,这是个共赢局面,解决了企业传承这一大难题。

第三类,企业家紧握企业控制权,一直不主动走人(仍出任董事长/总经理),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经典案例如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时至2020年,宗庆后已75岁,仍然身兼董事长、总经理。近年来娃哈哈的业绩不佳,与企业管理水平无疑有一定关系。据报道,宗庆后的一个前秘书称,宗庆后所有事情亲力亲为,导致娃哈哈缺乏人才优势,“娃哈哈所有的公司决定都是由宗庆后一个人拍板,没有人敢提建议,也没人敢顶撞”。

第四类,企业家紧握企业控制权,也不主动走人,但企业却日渐衰败乃至破产。这是多输的局面。小黄车ofo本有机会以巨资出售,对创始人、众股东而言可能是大好事,却因创始人等方面的原因没能实现,进而没落。这方面,乔布斯处理得堪称完美。创始人乔布斯被迫离开苹果公司,其后大额套现、购买了一家公司创业,这为其日后重新崛起、创造更大的辉煌奠基了很好的基础。在很多时候,企业家不能过于纠结于控制权,而是要审时度势,接受变化。

能力超群的企业家,拥有的东西可能也远超常人——财富、权力、成就感、声誉等。问题是,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企业的发展也是动态变化着的,并非一直向上。一个人所能拥有的东西跟自己的能力、偏好、机遇等主客观因素密切相关,并非自己能单方面决定,很多时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此,企业家必须审时度势做出取舍,而不是盲目自信、一味向前。企业家不知进退、欲壑难填,风险很大,对自己、企业也极不负责。当然,如何判斷“最佳”退出的时机,实现最佳的退出,是个大难题,非常考验企业家的智慧。

做人做事,“知进”虽关键,“知退”同样重要。有时候,知退才能巩固和实现知进的成果,形成良性循环,否则企业家和企业很可能蒙受大难。惜哉朱新礼!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编辑 宦菁 huanjing0511@sohu.com)

猜你喜欢
汇源果汁企业家
黯然退市汇源果汁前路迷茫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恐遭退市,汇源果汁难过“年关”
果汁称重
榨果汁
失忆果汁
朱新礼:我不害怕折腾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
汇源不破不立:三分天下待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