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这门学科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底蕴,并且让学生愿意和主动地对优秀的文化进行传承。就高中语文这一门学科而言,学好这门学科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学好语文还可以为其他的科目做好铺垫。所以重视语文科目的学习对于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作为中华儿女,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使命。高中生正值青少年阶段,更应该担起这份责任。优秀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对于整个民族发展和繁荣都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的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凝聚了古人的智慧,揉合了民族的特色,学习中华文化,能帮助学生形成“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形成自豪的民族精神。高中语文这一门学科正是起到了如此的作用。
1 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从教材进行分析,很多地区的高中语文课本对于传统文化没有非常重视,内容较为单一。同时又因为应试教育更加重视学生分数的提升,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所以为了学生尽快掌握知识、提升分数,老师很少会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传统文化,大部分时间都会对考试的重点进行讲解,将知识向学生灌输,以此让学生在考试中拿到高的分数。
第二,大部分老师的重视程度很低,同时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学的方法较为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于课堂内容不愿意接受,更不要说对传统文化进行掌握和传承了。所以高中的语文老师要加强对讲课方法的重视,避免让学生感到枯燥,对落后的授课方法进行改革,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
2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的渗透和传承策略
2.1 让传统文化在高中教学变得触手可得
当前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在课前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制作课件。而老师要更多地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和目标,在制作课件时,多加入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传统文化内容。特别是在对古诗文进行讲解时,要做到详细、清晰,包括其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掌握。高中的很多课文中有很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细节都被老师所忽略,例如,在课文当中经常出现一些传统的节日、建筑等等,通常情况下这些都不是考试重点的内容,老师就会不展开讲解甚至不提这些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正是学生们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这就导致现在很多学生对于民族文化不是非常重视,甚至对优秀的传统持反对态度,追崇国外文化。这就是老师的问题了,一旦高中生之后只知道过圣诞节、感恩节,却不知道自己国家有重阳节、清明节,这就是教育的悲哀啊。所以老师要带领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传统知识,为之后传承文化做好铺垫。
举个例子:在讲授《离骚》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利用屈原的故事引出端午节的由来,并根据故事为同学们介绍这一节日的习俗。同时还可以利用课外的阅读资料等告诉同学们古人过端午节的方式。以这样一个有趣的方式让学生沉浸在传统节日的魅力当中,这样不仅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还能吸引学生学习课文。
2.2 改变教学方法
在高中语文课堂当中,要是想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掌握,首先老师要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才能将优秀的文化传授给学生。同时在讲授传统文化时,老师面对學生的问题也可以回答自如。在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选择合适的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包括优秀诗人的古诗文等等。在这些传承了多年的古诗文中,蕴含着的不仅仅是作者在写下文字时的情感体会,同时还存在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所以老师在讲解古诗文时,可以让学生们感受文化气息,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古人对话。
举个例子:在《鸿门宴》这篇课文当中,涉及了比较多的文化礼仪等,老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对其中出现的习俗文化进行查阅和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演绎,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文化习俗和礼仪。这样不仅仅能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学习,还可以激发起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更加喜欢语文这门学科。对课文中的风俗礼仪进行查阅,是给学生们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让学生们感受文化气息。除此之外,老师在讲解古诗词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仿写,并将此作为作业。然后可以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同欣赏,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还可以适当鼓励。
2.3 扩大传统文化渗透范围
渗透传统文化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在生活中也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与自己身边的老人进行交流,询问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风俗等等,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同学老师一起探讨。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经典书籍,并将读书的感受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感受其中的民族精神、文化底蕴。让学生对周围的传统文化、节日风俗或者礼仪习惯等进行搜集也是个好的方法。
结束语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宝藏,是每个中国人的智慧的结晶。现在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找到闪光点,向先人的智慧学习,并在生活中、学习中运用。而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要想将传统文化以适当的方式融入课堂,需要老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此帮助学生树立好传承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为国家和民族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胡焕.语文教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J].江苏教育,2019(95).
[2]徐毓.论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J].黑河学刊,2019(06).
[3]王江堂.高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经典的现状分析[J].学周刊,2020(02).
作者简介:
唐永忠,1970年6月出生,男,汉族,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大学本科,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