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习语中的动物隐喻探析

2020-02-22 23:46周秋璐祁文慧
英语教师 2020年16期
关键词:引申义喻体习语

周秋璐 祁文慧

引言

隐喻包括本体和喻体两个部分。隐喻的功能在于将有着某个共同特征的不同事物通过联想、类比、推理联系到一起,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体的某个特征(郑长明 2019)。为了能够向读者更加生动地展现本体的特点,喻体往往具有普遍性、生动性、鲜明性等特征,其中动物是一个极为常见的喻体对象。由于动物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以动物为隐喻的喻体,更能表达作者的意图,加深读者对于本体特征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发挥隐喻的功能作用(金瑞、邵华 2018;邵华 2019;柯耿、陈爱琴2019)。习语中的动物隐喻作为中西方文化中极特殊的存在对象,对各自的文化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探讨习语中的动物隐喻的异同意义重大,既能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又能促进中西方的进一步交流。

由于动物的生理特性并不会因为地域的差异而改变,因此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对于动物的一些外表行为认知都大同小异。但中英两国在历史文化、宗教地理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意味着,即使对于动物的相同习性和特征,两国人在理解上也可能有所偏差(韩启群 2017;何花莲子、韩启群 2018)。因而,为了能够更深入、具体地剖析中英动物隐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下面将根据人类对事物认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一般规律,依次从动物的形貌、行为和内在特征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一些常见习语的意义,并从地理环境、神话典故和宗教文化三个方面探讨其存在差异的原因。

一、中英习语中动物隐喻特征的异同

(一)以动物的形貌为喻体

同种类型的动物并不会因地域差异而有所改变,所以在以动物的形貌为喻体这方面中西方的使用较为统一。中英文中都普遍用癞蛤蟆、老鼠形容一些相貌丑陋的人。例如,中文的“贼眉鼠眼”“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英文的rat face,as ugly as a toad等(莫娇 2012;叶旷铭、陈爱琴 2019;陈丽屏2019b)。

由于宗教信仰、历史文化差异,中西方对于个别动物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中国深受佛教的影响,对于龙凤极为推崇,所以常常用“龙颜凤姿”“龙眉凤目”等成语形容一些相貌姣好的人,而英文中几乎没有与龙凤相关的习语(陈丽屏 2019a;赵清荣、陈爱琴2019)。由于早期西方国家主要以马为出行、作战工具,故对于“马”更为熟悉,所以在英文中常常会将强壮有力的人比作马,如to have a constitution of a horse,as strong as a horse,而中文则更倾向用老虎、熊、牛等词形容强壮的人,如“虎背熊腰”“彪形大汉”等。

(二)以动物的行为为喻体

受生长环境的影响,不同种类的动物有着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经过长时间的相处,人们也逐渐发现了人类与动物行为之间的共同特征,经过想象的加工与时间的润色,一些以动物行为为喻体的习语便孕育而生。在中西方国家,兔子一直都是机敏的象征,所以中英文常常用兔子来比喻身手矫捷,如英文中的 run like a rabbit,He who follows two hares is sure to catch neither.(追逐两只兔,两头都落空。)和中文中的“动如脱兔”等。狼和老虎在中英文中都象征残忍与凶暴,如中文中“狼吞虎咽”及英中文have a wolf in the stomach,都通过描写狼与老虎进食时快速、凶狠来形容人吃饭时速度之快。

但是,有所区别的是,中文中称老虎为“万兽之王”,而英文中以狮子为“动物之王”,所以,在提及凶狠、危险的动物时,中文中大多引用老虎,而英文中大多是狮子。例如,“身寄虎吻”的意思是“把身子置于老虎嘴边,形容处境极其危险”;而英文中相同意思则会表达为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

(三)以动物的内在特征为喻体

在一些中英文习语中,通过拟人方式将人的一些个性特征与动物联系在一起,从而既赋予动物以人的品性,拉近人与动物之间的距离,又让人的性格特点更形象、生动。通常情况下,人类会根据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形貌特征赋予其不同的性格品质。如由于豺狼、老虎通常以捕猎其他动物为食,所以这两种动物在人们的印象中都偏向凶残,属于负面形象。在中英文中,与此相关的习语也都用来形容一些品性恶劣的人,如中文中的“狼子野心”表示“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恶的人心狠毒”;“如狼似虎”表示“像狼和老虎一样凶狠”。英文中的 the wolf may lose his teeth,but never his teeth意思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the big bad wolf(大野狼)形容“品性拙劣的人”等。

由于中西方历史传统的差异,中英文中对于“牛”的认识有很大不同。在中国,牛作为农民长久以来的劳作搭档,人们内心对其充满感恩,故常常用牛形容一些任劳任怨、勤劳的人,显示人性的美。例如,“老黄牛”形容“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人”;“老牛舔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但西方对于“牛”的评价与中国迥然不同。由于“牛”庞大的身躯、缓慢的动作常常给人一种笨拙的感觉,所以在英文中常常用“牛”形容人行事冲动、不计后果。如bull-headed形容“固执愚蠢的人”;a bull in a china shop(陶瓷店里的牛)比喻“行事笨拙、鲁莽冲动的人”等。

二、中英习语中动物隐喻存在差异的原因

(一)地理环境

中国地域辽阔,以陆地为主,较重视发展农业经济。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牛”成了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表示对“牛”兢兢业业付出的赞赏,汉语中有许多关于“牛”的褒义隐喻,如形容人力气庞大的“九牛二虎之力”“气壮如牛”,形容体积庞大的“牛高马大”,形容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老黄牛”等。

而英国与中国地域条件完全不同,其地属岛国,四周海水相绕,湖泊较多、雨水充足,主要靠捕鱼为生。受此地域条件的影响,英语中鱼在各类动物文化词中占比高达27.27%(杨相苹、肖飞2019;黄璐 2019;李荣荣、邵华 2019)。常见的相关习语包括have other fish to fry(字面义:还有其他鱼要煎;引申义:有其他事要做),hook one’s fish(字面义:钓到鱼;引申义:如愿以偿,用诡计得到想要的东西,得奖),catch fish with a silver hook(字面义:银钩钓鱼;引申义:钓不到鱼,花钱去买鱼,冒充是自己钓的),big fish(字面义:大鱼;引申义:大亨)等。

(二)神话典故

自古以来,神话传说通过口口相传,发展至今,其故事内容赋有神秘色彩,相比一些文学作品,更让人难以忘怀(黄雯怡 2017;刘畅、韩启群2018)。如中国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精卫填海”等。现代语言在很多方面依然受到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的影响,这也成为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中西方信仰文化差异巨大,与神话典故相关的习语自然也大相径庭。

古希腊文明作为西方文明的开端,其神话传说亦影响了英语的演变与发展。例如,sow dragon’s teeth字面义为“播下龙的牙齿”,引申义为“播下毁灭的种子”。该习语来自希腊神话。腓尼基王子卡德莫斯(Cadmus)在奉父命寻找被宙斯劫走的妹妹欧罗巴失败后,遵照太阳神和雅典娜女神的建议,杀死了地方的恶龙,拔下龙的牙齿并种在地下,然后地上出现了一批战士,播种龙的牙齿导致武士间的相互残杀(杨喜刚 2018;奚昕 2019;仲玉、陈爱琴2019;潘云天、肖飞2019)。因而,后人用sow dragon’s teeth形容“播下对己对人都不利的种子”。

在中国,与动物相关的神话传说更是不计其数,每一个传说都凝结着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象征着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猴子历来给人灵活、机智的感觉,而孙悟空更是集智慧、勇敢于一身,其神通广大、忠心耿耿的形象在百姓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所以百姓创作了许多歇后语与谚语来赞美它。如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孙悟空保护唐僧——忠心耿耿等。

(三)宗教文化

宗教与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宗教是人类对生活的畅想在现实的影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宗教文化往往神秘而复杂,它冗杂着各个国家的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与文化特征。纵观历史,宗教的发展离不开语言的传播,所以习语中的宗教色彩自然不足为奇。

中西方的宗教信仰迥然不同。在西方国家,《圣经》代表着基督教的权威,宣传着基督教的重要教义,影响着国家的语言文化,因而英语中许多习语可以追溯到《圣经》。如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良莠区分)便是根据《新约马太福音》中“And before him shall be gathered all nations,and he shall separate them one from another,as a shepherd divides his sheep from the goats.”(在他能够统一各国前,需要像牧羊人区分绵羊和山羊那样分清敌我)演化而来的。

在中国,宗教文化类书籍中的习语亦不胜枚举。如“对牛弹琴”出自最早的佛教书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其主要喻指“将高深道理讲给不懂道理的外行人实属徒劳之举”。

结语

习语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语言的精华,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虽然通过引用动物的特性形容人的品质与个性的习语极为常见,但中英两种语言中动物隐喻存在巨大差异,甚至同种动物的隐喻意义也有所区别。中英习语中动物隐喻蕴含着中西方地理、神话和宗教等方面的丰富含义。深入挖掘动物隐喻的特点、含义,以及中英习语中动物隐喻的异同,能帮助读者理解语言,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流障碍,促进习语的正确使用。未来可以从更多层面分析动物隐喻的特点,分析中英习语的深刻内涵,以促进习语的学习和正确运用。

猜你喜欢
引申义喻体习语
“耐”字原是剃胡须
画说汉字——摆(bai)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