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慧
开展高中语文特定文本教学,教师要针对文本形式与文本内容、文本所表现的思想境界等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并使学生同样注意到这些问题,正如歌德所说的那样:内容和形式应当是统一的,统一的内容和形式共同表现出了作者的思想境界。现以宋代文人欧阳修所作的《秋声赋》一文为例,对相关问题进行简要说明,着重指出学生需要从结构、定位、语言、境界几个角度出发,主动探索文章的奥秘。
首先,熟悉中国文学史的人都知道,秋天是中国文人进行描摹的特殊对象,而相关作品中往往展现出悲秋的意味,无论是《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还是《楚辞》中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又或者是汉末诗人曹操与曹丕父子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均是悲秋传统的具体体现。到了宋代,欧阳修所创作的《秋声赋》一文,可谓是悲秋传统的登峰造极之作,该文收录于《古文观止》,也入选高中语文教材,每次重读,都不免令人掩卷遐思,回味万千。对于《秋声赋》文本内容、形式、结构、思想等方面的探索,将对悲秋类文章的探索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当面对《秋声赋》一文时,教师要使学生在明确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之后,充分意识到该文在结构上的三重性。
首重结构侧重于表象,也就是先秋声之状,再秋声之因,后秋声之思。次一重结构则侧重于更深层次的思考,也就是先描摹自然界的秋声,再描摹社会上的秋声,最后再对自我的秋声进行反思。
三重性结构的最后一重是关于文本创新结构的审视,其中包括了艺术性的美、情感上的悲,以及心理上的升华。比如在艺术性的美方面,这篇作品利用有条不紊的描写,把读者的视角由天上带到地面,由远处带到目前,那种清幽深邃的意境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再比如情感上的悲方面,本文的文本创新结构的审视应当由“胡为而来哉”的疑问开始,教师指导学生分别从秋状与秋气视角了解秋声之“悲”;而在心理上的升华方面,教师需要使学生明确本文作为赋体的基本特点,明确其在铺采摛文和体物写志方面的优势,并据此展开一定的创新思考,从而帮助学生领会此类散文的现实意义。
这里所说的意象定位,也就是对于特定意象位置的经营,通俗地说,就是对文章中所涉及到的人、事、物等如何做出分布排列的规律加以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将会认识到,在《秋声赋》一文中,因为作者的用心经营,所涉及到的每一个物象都不是闲来之笔,都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产物。
当对本文完成结构上的三重性探索之后,师生可共同面对意象定位探索的任务,经过探索,学生将会感受到,《秋声赋》的意象定位有几点微妙之处:第一个微妙之处在于作品首段对秋声层次的摹写,无论是用“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来写景色之远、速度之快,用于突出力量之猛,还是用“其触于物也……但闻人马之行声”来写景色之近、场面之大,用于突出境界之阔,都在恰当的位置给读者提供了恰当的物象,用以支撑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值得称道的是,在文章后半部分,还有同这段文字描写相呼应的地方:“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这是对远景的呼应;“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这是对近景的呼应。当行文至最后时,作者用“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的句子,达到总结前文和呼应并提升本文格调的效果,也说明了作者意象定位的苦心孤诣。《秋声赋》的意象定位另一个微妙之处,在于首尾分别有对童子的描写,这样的描写形式,让其有了和文本结构相合拍的作用。开头处的童子不闻秋声,结尾处的童子不恨秋声,都是特定意象处于特定位置为特定主题服务的理想方式。
笔者认为,当高中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赏析一篇精美文章的时候,需要从“形”“声”“情”多个层面着手,这是符合本文特定内容与形式综合探析主题的观点,其中前面所述的结构分析与意象定位两项工作,是形的层面,而声的层面则可从语言的赏析角度展开,师生共同就《秋声赋》井然的层次、优美的语言进行赏析。比如通过多次诵读,学生可以意识到:《秋声赋》一文在句式上具有整散结合的特点,而且每段都有一个叹词,包括“异哉”“噫嘻悲哉”“嗟乎”等,或者情感表现力丰富的疑问句式,包括“此何声也”“胡为而来哉”等,都将起到发人深省的作用,这些均表现出了作品的语言之美。总的说来,教师指导学生从语言的角度感受作品,读出情感、品出意境,便有可能对《秋声赋》产生更进一步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秋声赋》这种古典散文作品来说,当要求学生赏析作品语言时,诵读不失为一种绝佳的方法,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诵读“欧阳子……物过盛而当杀”一段,之后指导学生分析语言的妙处,学生将会感受到:本段文字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写出了可怕之气,而这种感受是作者平时的观察与积累所致,运用骈偶句式与渲染铺张的手法,读者与作者的心理距离才拉得更近。
人世间的种种忧劳会对内心造成纷扰,这种影响可通过具体的文字体现出来,这是很多优秀文学作品诞生的缘由。当我们在做高中语文特定文本的内容与形式探析工作时,最后一项要点便是帮助学生做好作者思想的提炼。比如欧阳修在创作《秋声赋》一文时,已经年过半百,多年的人世浮沉,使他多了几分理性和通透,而宋朝特定的时代背景,如繁荣的经济、羸弱的国力,读书人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这些都为他们在文章中表达思想提供了特殊的机遇、有利的条件。
当进行《秋声赋》一文教学时,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使学生意识到:作者远非停留于秋之情状的摹写层面那么简单,而是在作品中,把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悲秋主题升华为人事忧劳方面。因此,前面的结构上的、定位上的、语言上的种种分析,都可以成为最后思想提炼方面的准备工作,学生将会深刻意识到,作者欧阳修意在通过此文启示读者,主动剔除外界纷扰,确保内心宁静是非常重要的。受此启发,学生将会从本文的学习过程中得到自身修养的升华——所有人都有坎坷和不如意之处,都有诸多客尘烦恼,当出现不如意的境遇和烦恼时,看破和放下,才是比较理想的做法。教学至此,本文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针对特定文本的讲解,教师需要使学生注意到文本内容与形式、思想相统一的问题,分别从结构、定位、语言、境界几个角度出发,主动探索文本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从而增加自身对于以文本为载体的语文知识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