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析

2020-02-22 21:25
语文天地 2020年16期
关键词:文眼赤壁赋段落

在语文教学当中,阅读部分是最难又最重要的板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极为重要。加强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训练和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思维,让学生拥有很强的写作和分析能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帮助和影响。同时,加强学生的阅读练习还能使学生阅读更多更好的读物,可以欣赏到更多优秀的作品,增加生活中的人生感悟,并且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层面的训练,培养学生在阅读上的分析运用能力和技巧,让学生在学习语文阅读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学习素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深度的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感情,体验文章语言上的特点和写作技巧,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一、把握文章主旨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掌握文章的主旨和写作目的,了解文章的写作内容。对待不同风格和题材的文章,教师应首先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根据文章特点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而对文章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阅读,让学生实现对文章的深入阅读,获得情感领悟。

1.找到文章的“文眼”

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是探索文章主题思想的通道,是梳理全文脉络的关键点、了解文章各个部分之间联系关系的重要标志。所以说,想要对文章进行深度的理解,就应该从文章的“文眼”开始,找出作者写作意图明显的地方,随后再进行分析。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曾说过:“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探索“文眼”的时候,首先要通读文章、揣摩文章,找出文章中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句子和能最好地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或词语。比方说,《项脊轩志》中的文眼就是这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使文章的思想感情由之前的高兴喜悦突然转为悲伤。

2.发现段落中的中心句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都是辞藻华丽的经典之作,每一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所以,需要教师讲述的东西相应的就会增多。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能讲述得非常全面,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每一段的关键句子或词语对课文的一些部分进行着重讲述。这就需要寻找文章的中心句,探索作者在写作时留下的思路过程。不同位置的中心句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如位于段落开头的中心句的作用是概括和总结,点明主旨;位于段落中部的中心句起到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位于段落末尾的中心句起到了呼应前文、总结、引人深思的作用。

比如说,在《说“木叶”》这篇文章当中,每一个段落的中心句都位于段落的开头,集中地表述了这一段落的大概意思。例如,文中的中心句“‘木叶’是什么呢?”,就以‘木叶’的来源和出处以及诗人对其的表述来展开的。再如,采用疑问句的方式揭示文章的重要内容,“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采用‘木’字呢”,与之后介绍“木”字的作用以及“树”“木”存在差别相呼应。

二、发现线索、找出细节

1.领会语句当中的情感

只要是能让人感同身受、令人震撼的文学作品都能让读者通过其中的文字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怀。比如说,在文章《装在套子里的人》当中,别里科夫一直想要给自己制作一个壳子,让自己被壳子包裹,与世隔绝。从这句话——“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起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来看,可知他是一个可悲可叹的知识分子。在当时封建沙皇政权专制统治的形势下,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被牢牢控制和监视着,统治者反对知识人士宣传有关改革的相关行为和思想观念,对其进行镇压。由此可以看到,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对封建沙皇统治的不满和厌恶,以及对没有认清现实、盲目的人民的失望。

2.从文章的细节入手

学生在研究文章的时候如能从文章的细节入手,领会和思考文章细节之处,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产生兴趣和探索欲,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文章的阅读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用词到位、构思巧妙、辞藻华丽、环环相扣。《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全文要求学生细心阅读,教师就可以就此提出相关问题,分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让学生体会林黛玉的忧愁、了解王熙凤的灵巧聪慧等,获得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会质疑

有些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认真,阅读速度过快,导致过目就忘,没有考虑作者的情感意图,只是完成了文字上的阅读。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理解能力渐趋成熟,所以,学生应该认真阅读文章中文字所表达的具体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当中有益的文字和思想材料,增加自己的阅历、开阔视野,根据自己内心的疑问提出质疑和问题,才能让阅读更加有价值。

比如说,在学习完《赤壁赋》(前《赤壁赋》)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后赤壁赋》,进行拓展性练习和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两篇文章来比较两个文章的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前赤壁赋》比《后赤壁赋》更受人们的喜爱,并表述自己的独特想法。阅读这两篇文章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能潜移默化地增加学生对《前赤壁赋》的记忆和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再比如说,学习《祝福》时,有的学生提出:“祥林嫂的处境遭遇已经很悲惨了,为什么最后还是被人到处嫌弃呢?”此时,教师就应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让他们讨论,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才智,自己解答自己的问题。最后,大家认识到:祥林嫂之所以这么悲惨是她逆来顺受造成的,虽然祥林嫂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但是她对于传统礼教的压迫却很顺从,无法改变自己悲惨的命运。这样一来,学生经过自主思考,就能学会质疑和反问。

总之,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深度阅读的好习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学生受益无穷。培养学生深度阅读的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拓展他们的思维深度,开拓他们的文学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加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意识,更好地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虽然说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主导,但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有益的阅读环境,把学生带入情境,让他们从文章中学习知识和领会感情,引导他们从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寻求精神慰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

猜你喜欢
文眼赤壁赋段落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趣味•读写练 答案
赤壁赋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乡村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文眼”统领作用发挥探究
【短文篇】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解答“文眼”鉴赏类试题“六看”“三步”法
心理小测试
苏东坡《前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