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恕轩迁居韩城的动因分析

2020-02-22 17:41刘国菊黄德海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韩城家谱家村

刘国菊 黄德海

(清华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4)

一、问题的提出

党恕轩是今陕西省韩城市(1)元世祖忽必烈执政时期,韩城的建制与名称曾几度变化。至元元年(1264年),将“桢州”废为韩城县。至元二年,又立“帧州”。至元六年,州废为韩城县。此后,元代韩城建制始终为韩城县([明]张士佩:《韩城县志》卷1释地,韩城:韩城县志编纂委员会,1985年,第16页)。党家村的党姓始祖,从在元至顺二年(1331年)恕轩公孤身从陕西朝邑(今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范家乡营西村来到韩城算起,党家村至今已有689年的历史。元明清时期,凭借经营山庄子,党氏一族步入韩城望族之列(2)这时,韩城有“八大家”的说法,城里四大家,姓氏依次为苏、牛、薛、张;城外四方各一家,为东丁、西杨、南胡、北党。称其为“大家”,主要是富有。而其财富来源,虽说没有哪一家不事稼穑,但没有哪一家因为经营农业而富甲一方的,八大家主要是经商发的财(党康琪:《千古韩城》,内部资料汇编,2019年,第134页)。。依靠远赴河南经商,党氏一族又创下了“日进白银千两”的商业传奇。党家村先祖数代勇于开拓、苦心经营,给后世子孙留下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村中至今仍保存着123座元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四合院,它们和散落在村里的文星阁、节孝碑、泌阳堡、看家楼、祠堂、私塾、戏台、关帝庙等建筑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起,犹如一座村落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历史和沧桑。2003年,党家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名单,获得“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的美誉。党恕轩迁居韩城是党家村历史的重要开端,在探究党恕轩建立党家村聚落的研究中,笔者从生活空间入手,以实态调查的方法为基础,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普遍性考察,力求较为客观地考察党恕轩移民的动机及趋向。

有关党恕轩迁居韩城原因的探讨,对我们研究元明清时期的农民迁移行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史料匮乏,我们对党家村历史的研究仍留下许多空白点。在此背景下,家谱作为人口迁移的重要史料,对我们研究党家村历史具有填补空白的重要意义。早在1984年,我国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中便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挖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作用。”2001年,文化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再次强调,“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家谱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文献,尽管近十几年来受到了我国史学界的高度重视,但总的来说,其文献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事实上,家谱一般都详细地记载了先辈在何时由何地迁到了何地,比较完整地反映了该家族迁移的历史。对于一些自发的、小规模的、分散的移民,相关的家谱可能已是唯一的文字记载来源。即使对于那些大规模的、官方安置的、集中的移民,正史和其他史料的记载也往往失之粗略,而家谱正可补其所缺、详其所略。因此,把家谱联系起来,即可窥知古往今来人口迁徙之端倪,有利于中国移民史的研究。(3)葛剑雄:《家谱: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和局限》,《历史教学问题》1997年第6期,第3页。笔者在协助党家村家谱编撰委员会搜集和整理家谱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2020年最新搜集的《党家村家谱》及相关史料,将党恕轩迁居韩城的原因,置于我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总体背景之下,结合党家村在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变迁过程,来探讨党恕轩迁居韩城的动因,并试图为我们研究农民的移民行为提供一些有益的历史经验。

二、研究现状及焦点问题

“党恕轩迁居韩城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党家村党元恺先生撰写的《党族祖宗党恕轩公自朝邑迁居韩城北乡创建党家村之事实考证纪要》一文,第一次提出党恕轩“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因时事变乱,又逢歉年,遂弃儒逃难避乱,离乡来韩城,选择移居于安谧的韩城北乡郭庄村以东、下干谷以西、赔庙东南之泌水河北边土崖下的高坡崖,即今之小坡崖”,论述了党恕轩迁居韩城后所从事的活动,以及党恕轩创建党家村的历史过程(4)党元恺:《党家村家谱》,手抄本,1995年,第4页。。党元恺先生从比较宏观的视角考证党恕轩迁居韩城的原因,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0年以后,聚焦于党家村历史研究的相关著作纷纷问世。党康琪指出,元至顺二年,党恕轩孑身一人由朝邑县逃荒至韩城县城北泌水河东阳湾,尔后钻窑成室,以农耕为生(5)党康琪编:《党家村人说党家村》,内部出版物,陕渭新出批(1999)字第20号,2001年,第1页。。李文英也认为,因年馑党恕轩逃离了家乡朝邑,来到了党家村北塬上(6)李文英:《民居瑰宝——党家村》,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7页。。最新编撰的《党家村志》也有类似表述,元至顺二年,已经大旱了7年的关中地区,饥民们纷纷走上了逃难的道路。出逃的人群中,有个叫党恕轩的年轻人,他由同州府朝邑县逃到了韩城县的西庄地界,那里有一条细小的泌水河,河的北岸塬上有一座敬奉三皇五帝的白庙(7)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志编纂委员会编:《党家村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18年,第3页。。黄德海则提出“播迁说”(释义:迁徙、流离),他依据史料考证,从朝邑到韩城不过120千米,中间无高山深水阻隔,再加上流民逃亡行为在当时就已经较为普遍,因此党恕轩在元末播迁司马迁故里一说当属可信(8)黄德海:《党家村的白银时代》,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8年,第13页。。

专家学者关于党恕轩迁居韩城原因的考证给予我们许多启示,同时“移居”“播迁”“逃荒”或“避乱”等说法,也留给我们继续深入探讨的空间。正如党元恺先生续修《党家村家谱》时所述:“夫国有历史,朝代相传记载。而家亦有史,世代相传记载。”元至顺二年,农民出身的党恕轩为何来到韩城呢?笔者将依据最新发现的《党家村家谱》及相关史料来一起探究:党恕轩的移民行为是“被动”还是“主动”?以此来考察农民选择从事农商活动的影响因素。

三、因天灾人祸被动迁徙韩城说

根据我国古代农民迁徙的规律,一般因天灾人祸造成的被动迁徙较多。1985年出版的琼斯的《欧洲的奇迹》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考察了欧洲和欧洲以外地区的四种天灾人祸:一是地理的,如地震、火山等;二是气候的,如干旱、洪涝灾害等;三是生物的,如人畜疾病等;四是社会的,如战争等(9)马克垚、邹兆辰:《我对世界通史体系的思考——访马克垚教授》,《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第2期,第23页。。琼斯的相关研究,为我们探究党恕轩迁居韩城的动因提供了重要参考。笔者将结合社会历史背景、气候、地理(地震、火山)和生物(人畜疾病)等因素来展开研究。

(一)社会因素

1328年到1329年,元朝政局动荡,帝位四易其主。虽然1328年的两都之战有陕西行省军队参战,但战场不在陕西。1329年,元朝还爆发了“明文之争”,元文宗图帖睦尔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夺得皇位,但在此期间并未爆发令陕西受灾的战争。而元代瑶民起义,据统计其影响范围都是在湖南、两广、云贵一带,1330年前后也并未波及陕西(10)丁海艳:《元代瑶民起义史料辑成与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11年,第20页。。秃坚叛乱(1330年)、禄余反元(1331年)也都发生在云南、四川一带(11)沈乾芳:《论禄余、撒加伯领导的反元斗争》,《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84页。。元文宗执政后,大兴文治,建奎章阁,编修《经世大典》,为研究这一段元朝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所以上述战争皆有史料可查。可见,党恕轩在元文宗至顺二年来到韩城时,他的家乡没有发生战祸,他不是因为战争被迫迁移。因此,战争等社会因素不是党恕轩迁居韩城的决定性因素。

(二)气候因素

元泰定二年(1325年)至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地区发生了特大旱灾。据《元史》卷三十二《文宗本纪》记载:“陕西自泰定二年至是岁不雨,大饥,民相食。”可见,1329年以前陕西确实发生过罕见的旱灾,党恕轩迁居韩城前家住陕西朝邑,自然也会受到旱灾影响,如果因旱灾迁移,党恕轩不晚于1329年迁徙更符合史实,但他是1331年迁往韩城的。据《元史·本纪三十五·文宗四》记载,元至顺二年一月,大名魏县民曹革输粟赈陕西饥,旌其门。这是《元史》中至顺二年陕西唯一一处灾情记录,说明陕西旱灾已经大为缓解。而旱灾缓解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朝廷及时赈灾。据《元史》卷六十五《河渠志二·洪口渠》和《元史》卷三十三《文宗纪二》《文宗纪三》记载,自1329年至1330年,元政府采取了赈济、蠲免减租、祷告等救灾措施(12)《元史》卷65《河渠志》2,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1619页。。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命陕西行省以盐课钞十万锭赈流民之复业者”;“罢大承(乘)天护圣寺工役。囚在狱三年疑不能决者,释之。民间拖欠官钱无可追征者,尽行蠲免。”“有陕西饥,敕有司作佛事七日”。二是旱灾后大规模降水。元至顺二年,“陕西行省言终南屯田去年大水,损禾稼四十余顷,诏蠲其租”(13)《元史》卷33《文宗纪》2,第733页。。可见1330年陕西行省降水颇多,甚至形成局部水灾。三是朝廷实施灾后重建方案。“二月,陕西行省遣官分给复业饥民七万余口行粮。”

元文宗时期的赈灾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顺二年八月,金州及和州频年旱灾,民饥,赈以陕西盐课钞五千锭(14)《元史》卷35《文宗纪》4,第780页。。这表明陕西灾情已大为缓解,还能够支援金州及和州缓解灾情。据此合理推测,原因之一是陕西1329年大旱后元朝的赈灾措施行之有效,百姓得以生息。此外,陕西行省大旱之后部分地区有过大水,大规模干旱持续时间不长,陕西行省能够重新在朝廷支持下恢复民间农业生产。因此,通过史料分析,“逃荒”不是党恕轩迁居韩城的主要原因。

为深入考察气候因素对移居的影响,笔者查阅了《党族祖宗原籍家谱考察纪要》(以下简称《纪要》)。《纪要》记载,党籍祖宗本籍山西永济县陈村,远代裔孙党利南宋初年来到陕西朝邑。党利先在黄河滩租地耕种,而后经商贩盐,生意兴隆,遂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在陕西朝邑营田庄(今营南村)落户,后迁营西村。党利系党恕轩之太高祖,至轩辈已第六世(15)概况如下:一世党利,二子,长首昌(无嗣),次首中。二世首中,一子。三世羽,一子。四世锐,一子。五世焕,字慎贞,妻倪氏。。党恕轩的父亲党焕(字慎贞),育有七子:长子三立无嗣;次子三为,迁河南陕州会兴镇;三子三变居营南村;四子三泰,守营西村祖居;五子三云迁居北平;六子三毅,迁郃阳县吴仁村;七子三寅(字恕轩),迁韩城并创建党家村。据此分析可知,党恕轩兄弟七人中有四人迁至外地,占当时家庭总人口数的一半,没有举家迁移并且留在营南村和营西村的父兄没有因饥馑而折损,说明旱灾对党恕轩全家的影响并未达到显著地步。

同时,比较党恕轩的迁出地朝邑和迁入地韩城来看,也不支持因旱灾被迫迁徙的说法。元史记载金宣宗贞祐三年(1215年),设桢州,领韩城、合阳二县。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废州为县,二年又复设桢州,县址迁至今县城西北二十里(16)《元史》卷35《文宗纪》4,第781页。。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年),撤桢州,改属同州,县址迁回原址。改属同州后,朝邑与韩城归同州府管辖。查阅历史地图可知,同州、朝邑、郃阳、韩城四地相邻。从党恕轩的故乡朝邑至韩城不过120千米,若遭遇干旱及洪涝灾害,则郃阳、韩城也不能避免。因此,党恕轩并非因气候因素被迫迁徙韩城。

(三)地理和生物因素

历史上,元英宗至治元年到元文宗至顺元年(1321—1330年),多灾并发的现象较为明显,当时全国旱灾、水灾、雪霜灾、雹灾、蝗虫灾、疫病、地震等数灾并发,其中江浙、辽阳、云南行省灾情较重。1330年至1332年,陕西行省史料可查的火山喷发、地震、疫病等灾害则较少,没有对社会生产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因此,地理和生物因素也不是造成党恕轩迁居韩城的主要原因。

四、因家族理念为施展抱负主动迁徙韩城说

如前所述,社会、气候、地理、生物等四个因素均不是迫使党恕轩迁居韩城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党恕轩的移民行为就不是“被动”的。笔者将结合迁入地韩城概况、家族理念和心理动机、高效益生产区域的选择和人口因素,来考察影响党恕轩迁居韩城的主观因素。

(一)迁入地韩城概况

党恕轩迁居韩城时恰逢当地建立许多新村庄。依据《元史》、《新元史》、赵文林与谢淑君所著的《中国人口史》以及吴松弟所著的《中国人口史》统计,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元朝户数为14002760户,估79816000人。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户数为13400699户,估84873000人(17)户口统计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误差,蒙古贵族军将领们又有大量的私户,此外还有军户、匠户等均不纳入人口统计,不计入户口统计。。这37年内,元朝总人口数大幅增长,韩城也新建不少村庄(18)在韩城,有许多以姓氏冠名的村庄,是同族聚落的代表类型,其发生与发展反映了整个农村聚落的兴衰变化,并可显示农村人群的聚散和分布倾向。韩城农业最早发达的是东部川塬区及丘陵区,这里村庄与人口相对密集,经济较为发达。以龙门镇、昝村乡、大池埝乡、西庄镇、苏东乡、城关镇、夏阳乡、芝川镇、芝阳乡、龙亭镇这10个乡镇为例,元代已有同族村庄85个,其中姓氏冠名村达34个,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二,相关姓氏27个。以姓氏冠名的这些同族村落在建村之初,规模均相对较小。。例如,至顺年间统称许庄,明代更名独立出去产生的田许庄、雷许庄、高许庄;元至顺二年以前建村,因地处泌水河下游,河水经常干涸而得名的干谷村(因两村所处地理位置而分上下)。那时候还没有至元年间才建的史带村和至正年间建立的薛村寨。因此,党恕轩迁居韩城时,迁入地已经具备了迁入所需的空余土地,并且这里有建村所需的水源。换言之,如果党恕轩主动迁居韩城,迁入地无阻碍。

(二)家族理念和心理动机

迁入地没有阻碍,迁出地没有逼迫。党恕轩有主动迁出家乡的理由吗?从党恕轩的家庭背景来看,祖上经营商业,从事农耕,并且有读书经历。党恕轩名字中的“恕、轩”两个字,释义为“宽恕”和“高昂”,有很深的文化内涵(19)党鉴泉:《田舍郎诗联存稿》,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9年,第147页。。不难看出,他的父辈是崇尚文化、重视读书的人。党恕轩没有女儿,共生有四个儿子,取名君显、君仁、君义和君明。他自己给四个儿子取的名字都带有“君”字,是希望自己的后代都能成为正人君子,而四个儿子名字末尾四个字连起来便是“显仁义明”。由此可见,党恕轩继承了家族对于文化的崇尚和对读书的重视。先祖农商并举,耕不废读的理念根植于心。

事实上,这种“耕读传家”的行为,不应理解为一般的耕田和读书,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有它特定的含义。“读”字的意思是,通过诵读儒家经典接受儒家思想;“耕”字的意思是,读书以后要从事社会基本经济活动——在封建农耕社会就是归耕陇亩。在躬耕田亩的同时不忘圣人教诲,穷则修身齐家,达则兼济天下。(20)韩城市档案局编:《韩城古民居门额题字集解》,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49页。

由以上分析可知,党恕轩受农商并举、耕不废读的家族理念影响,加上自己三个哥哥都迁居外地,自立门户,年轻的党恕轩自然也希望自己可以自立门户、有所作为。如果守在父母和哥哥们身边,留在家乡,是远没有迁居出去更能激励自己施展抱负的,这是党恕轩迁居韩城的情感动机。

(三)时局环境下高效益生产区域的选择

如果仅考察党恕轩迁居韩城的情感动机,而不考察其理智动机,那么难以认识其迁居韩城谋生的现实动力。元朝是一个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为打造正统王朝的思想根基,忽必烈以中央政府的名义,修缮韩城司马迁祠墓,用正祀规格祭祀司马迁。他还重修龙门大禹庙,祭拜大禹王。《元史·世祖本纪》记载:“至元元年七月,龙门禹庙成。赐名建极宫。”明《韩城县志》载:“建极宫蒙古字圣旨,至元十二年二月立,在龙门建极宫。”(21)宁永泉编:《元代文化与韩城》(内部资料汇编),2016年,第154页。元朝借此为大一统的民族融合政权做理论宣传,肯定元政权建立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同时,元朝宣传发展藏传佛教,为元朝等级制度做舆论铺垫,如建立普照寺、法王庙等。元政府重视宗教的另一个表现便是允许寺院拥有大量的寺田和工役,遇天灾人祸则更加重视寺庙的祈祷功能,如元至顺二年发卫卒三千助大承天护圣寺工役(22)《元史》卷35《文宗纪》4,第778页。。“壬辰,以所籍张珪诸子田四百顷,赐大承(乘)天护圣寺为永业”(23)《元史》卷33《文宗纪》3,第756页。。因此,党恕轩根据当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选择去元朝的朝拜祭祀和教化圣地韩城谋生是一种明智之举。

元至顺二年,党恕轩初到韩城时就靠租种“赔庙”的寺田——主要是种菜,附带开荒谋生。“赔庙”,曾经位于韩城党家村西塬上,因辽国一批军马撞倒原有小庙,大辽萧太后拨库银两千两重建而得名,明时毁于火灾。庙内敬奉三皇五帝,当地方言也称其为“白庙”。据传“赔庙”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终年香火不断,火工道人众多,有寺田两百余亩。党恕轩租种东阳湾的寺田后,短短几年便略有积蓄,随后在向阳高坡之上,即今小坡崖上方,打有三孔大土窑、几孔小土窑作为居所。不久,党恕轩娶邻村下干谷村樊姓女为妻,开始繁衍生息。

(四)人口因素是促进创业的动力

党恕轩奠定了党氏家族人丁兴旺的基础。党恕轩没有女儿,四个儿子均各立门户,称为长门、二门、三门、四门。明初朝廷实行“三屯”制(军屯、民屯、商屯),四门君明奉父命携妻率子赴甘肃河州屯田,兼营贸易。君明夫妇逝世后归葬故里原“西场”坟。据近年调查,其子孙后代在甘肃永靖县刘家峡乡盐锔峡镇繁衍发展,创立党家洼村。因四门屯田迁出,故村中无四门后裔。四子分别娶郝氏、冯氏、程氏和相里氏为妻。《陕西省韩城市地名志》记载,相里氏于金承安四年立村,元至顺年间已是当地名门。按元代门当户对的嫁娶风俗推断,党恕轩家在当时已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积累。

到第三代,党姓全族已增加到二十多口。农商并举让家族增加了人口,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但他们仍保持耕不废读的传统。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党恕轩长孙党真中举,未出仕。据《党家村党族长门家谱》,“党真因父母年迈,居家事亲。”(24)《党家村党族长门家谱》,手抄本。实际上,不入仕与党家耕读传家的传统理念有关,党真中举后继续从事农耕活动,并将归耕陇亩的活动与党家村的发展联系起来。党真撰写了《党家村家谱序言》,不仅为子孙后代续写家谱奠定基础,而且在序言中确立了村名,提出了村落发展的初步规划。党真提出将党家村村落下迁,并界定出长门、二门、三门居住与发展区域,开启了党家村建设的序幕。党真的远见卓识不仅表现在其制定的村庄建设规划中,还体现在他留下的一篇极为珍贵的《家谱·序文》中,为后世子孙续修家谱奠定了基础。

党恕轩在元朝人口增长,自己家庭人丁兴旺时,选择迁居韩城外出创业,利用当时的人口红利农商并举,奠定下党家村的第一代财富基础。同时他娶妻生子,以家族理念和自己的财富为基础,教育培养党家子孙,依靠家族人口增长带来的创造力继续巩固和发展自己创业积累的家族基业,并鼓励子孙继续创业。这个家族式的人口创业反哺循环不但使他自己在某些地方突破了小农经济模式发展的局限性,还让党家村得以不断壮大,这也表明人口因素是促进创业的动力。

五、结语

由于党恕轩迁居韩城的史料较匮乏,可资对照的实物又少,加之学界对党恕轩移民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研究的空间。从实际出发,党恕轩迁居韩城的历史,也是党家村家族移民史的一部分。探究党恕轩迁居韩城的原因,不仅可以为我们研究农民迁移的原因及动机提供参考,而且也打破了以往对农民经济行为的某些认识误区。学术界的许多著作在论及小农经济时,总免不了使用“传统”“保守”“商品观念淡漠”等词语来描述农民的经济行为,认为小农经济是一种非理性经济,因为他们不懂得扩张和积累财富,用现代经济学的语言来描述就是不懂得“储蓄和投资”(25)黄德海:《党家村的白银时代》,第3页。。随着对党恕轩迁居韩城的动因分析和对党家村家族移民史的不断深入研究,再结合其他家族移民史的考察,笔者发现:只要能在动荡的时代里寻求一块适合的土壤,发现具有更高投资效益的生产区域,农民的储蓄和投资意愿就会像一颗种子一样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韩城家谱家村
家即是国,钩沉史海乐为舟——“家谱文化的传扬者”朱炳国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陕西韩城:种好花椒奔上小康路
“黄河边”的韩城现象
陕西省首届乡村振兴运动会在韩城举办
袁家村的致富密码
家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袁家村,休闲农业的2.0时代
韩城大红袍花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