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进行语言建构

2020-02-22 16:26李亚男
语文天地 2020年27期
关键词:句段排比句生字

李亚男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任务和关键内容所在,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来看,语言学习本质上就是语言的建构。小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学习语言就进入了一种快速发展期,除了可以继续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外,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活动为学生学习语言集中提供的大量语言规范和学习时空。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就是学生在学习课文文本语言进行语言建构的重要抓手,也是学生语言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阶梯。

一、从课文中学习语言理解

语言理解是从理解字词的意思开始的,也就是从学生入学学习语文开始的,这也是语言建构的开始。显然,这样的语言理解需要关注低年级学生识字学词的特点,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在学习中充分感受方块汉字所具备的独特的形体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乐趣,让多学汉字成为学生乐此不疲的奋斗目标,为迅速进入语言理解打下基础。

如学习《日月水火》,课文中出现的8个生字都属于象形字,对应了8幅图片,为学生学习这些生字提供了有效路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用课件逐一出示图片,让学生看看图片上是什么东西;再猜一猜是图片右下角符号的是什么字,引导学生注意比较符号字与图片之间的联系;最后才出示相对应的生字,也要注意符号字与汉字之间的联系。之后再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学习方法在课后练习“猜一猜,连一连”中继续学习6个生字,进而激发学生在课外想一想自己还能不能找出一些这样的字来学习。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不仅够记住字形,懂得了字的意思,并且还对汉字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重复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渐渐地就能够从中感觉到理解这些汉字的过程与方法,并慢慢懂得这些用来表示事物形状的汉字其意思就是事物本身,随着学习的发展就建构起名词就是表示事情名称的词语这一种概念。

汉字本身往往具有一字多义的特点,这也给学生理解语言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可以利用具体的语境,引导学生确定和把握词语在句子和课文中的意思。如教学《秋天》,课文题目中出现的“天”与在前面《天地人》一课中学习的“天”就不一样,需要引导学生注意理解,当“天”与“地”相对出现时,“天”就指我们看到是头顶上的天空;本课题目中的“天”与秋组合成“秋天”一词,指的是一个季节;课文中还有一个词语“天气”中也有“天”,与上述两个“天”的意思有不一样, “天气”主要是指温度、湿度、降水、风、云等方面的情况。另外还有我们经常挂着嘴上说的“一天”的“天”,意思是指24个小时。这样的词语学习,可以使学生慢慢对汉语丰富的意思理解得更全面一些,语言的建构就体现出扎实感和灵动感。

二、从课文中学习语言积累

小学生学习课文语言,就是有序积累课文文本中的正确、规范、有特点的语言表达。只有这样的语言积累,才能为学生的语言发展提供保障和发展动力。而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都具备文质兼美的特点,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是学生积累语言文字最佳选料场。教学中教师要以读的训练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

1.以读为本,促进积累

初读做到读准确、读通顺,开始积累词语;细读做到读流利,要求理解内容,进行句子积累;精读要抓住重点句段,细加品味,读出应有的感情,熟读成诵,积累语段。还要从时间上保证学生有充分地读书、思考,让学生通过试读、练读和评读等,在朗读中借助语言学习的诊断功能,从语感上完成语言的积累。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善于在读书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借助对问题的学习进行语言的有效积累。以读为本,不是让学生一节课都那么泛泛地读,而需要为学生精选读好的内容:如重点句段、生动优美的句段、深刻含义的句段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语言。

2.熟读成诵,强化积累

小学课文中除了教材编者安排背诵的内容,还有大量的好词佳句和精美篇章,适量增加背诵的内容,让学生从背诵中领会体味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领悟表达方法的巧妙,以不断充实学生的语言库存的质量。如教学《找春天》,课后练习虽然没有提出背诵课文的要求,但课后练习第2题选择了两个语段让学生试着读得更好,还有选做题要求学生仿照课文中的优美语段进行仿说,这些都是明确要求学生积累课文语言的信号。而落实这些积累语言的学习要求,在背诵的基础来完成,学生的收获会更多。通过背诵,学生就能够发现课文第4~7自然段都是一样的问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四种对象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发生的迷人变化,四个自然段合在一起形成了排比句式,体现出在孩子们的眼中春天无处不在、无处不美。当学生通过背诵有效积累了这样的语言表达之后,无论是读出其中的拟人感觉,还是仿说这样的拟人加排比的句式,都不会觉得有难度,因为在他们的脑海中已经有了这样的语言图式,只需要通过迁移加同化就可以轻轻松松完成。

三、从课文中学习语言运用

从语言建构的终极意义上来说,语言理解和语言积累都是为语言运用服务的。让学生从课文语言中学习表达运用,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抓住课文那些具有启发意义、表达特点的句式、语段,让其努力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并从中体悟中一些语言表达的规律,在举一反三中进行相应的语言建构,让课文中的语言范例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功能。当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开展仿写乃至创意练笔,适时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来参与表达运用,通过迁移运用来体现学习课文语言的成效。

如教学《走月亮》,课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其中作者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个很突出特点是喜欢用一组相似的句子表达一个对象,形成排比的形式。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表达句式,再比一比这些表达上有什么异同,这样可以找到有两处出现了最后一个句子有变化的写法。如“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最后就是用“泼剌声里银光一闪”来具体写鱼儿跃出水面的情形,与写秋虫和夜鸟的句式有了变化。这种排比句中有变化的写法就是值得学生迁移运用的表达方法。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把课文中其他几处排比句中最后没有变化的句子改一改,然后再试着写出最后一句有变化的排比句。学生经历从认识到改写再到仿写,在排比句的写法上就会出现发展的态势。这就进入了语言图式的顺化。

总之,小学生在学习语言中建构语言不限于在课文学习中完成,但毫无疑问的是课文学习是小学生进行语言建构和运用的关键所在,因为课文中内含的大量语言规范是他们学习语言的必选内容。

猜你喜欢
句段排比句生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从“四计歌”学排比
排比句
精彩句段一
精彩句段二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小议如何借导读写美句
生字变身
奇妙的排比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