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这样教文言文

2020-02-22 09:40
语文天地 2020年12期
关键词:鼓琴伯牙古文

小古文为简单的文言文,以其高度凝练的语言,历经岁月积淀,散发出独特的文字魅力,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是新课理念要求,也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提高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学好文言文,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文言文,我们可以这样教。

一、读,感悟文意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有声有色地朗读,能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欣赏作品,激起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文言文的学习自然少不了“读”字,在教学中,我们应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

第一步要求学生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文本的大概意思和基本内容。做好这一步,教师的范读也是极为重要。比如,统编版三年级上的《司马光》一课,是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教师范读时要处理好停顿的层次,句号处的停顿可以长一些,逗号处的停顿可以略短,词与词之间的停顿再短一些。起初教师可以读得慢一点儿,便于学生跟读,但不要故意拖长音,等熟练一些后,教师可以用比较自然的语速范读,让学生也用比较自然的语速跟读,教师的范读对于初学古文的学生来说是最为有效的。

第二步,就是要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读出意境,读出思考,力求读懂文本的意思。读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比如,配乐读《少年中国说》《伯牙鼓琴》,读出气壮山河的壮志豪情、高山流水的深厚友情;教《两小儿辩日》《杨氏之子》,可模拟对话场景,分角色朗读;教《王戎不取道旁李》《自相矛盾》,可想象情景,演一演文本内容;教《学弈》《守株待兔》,可以进行“猜读”,一边读一边猜测下面的情节;教《书戴嵩画牛》《精卫填海》,可采用“文白对读”,也就是教师先读白话,让学生对照文言,避免一字一句的繁琐讲解。

学习文言文时,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解,利用好的朗读方法,自行揣摩领会,分清古今语言的差异,在反复地朗读实践中,掌握文言句法,以读促悟,以悟促读,积淀良好的文言语感,再由课内推及课外,触类旁通,这样阅读文言文便毫无障碍了。

二、解,体悟文情

统编教材的每一篇文言文都配有注释,为文本的理解提供了很好的拐杖。例如,三年级上《司马光》的教学,可让学生读一读“庭”的注释,知道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节词语可以组成现代文中的双音节词语来理解,再运用这一方法,把“群”“戏”“没”“众”“石”等字组成“一群”“游戏”“淹没”“众人”“石头”等词语来理解。当然理解词语的意思,还可以观察课文插图,比如,“瓮”,可引导学生看看注释,知道它是一种口小肚大的容器,再观察课文插图,了解瓮的样子。如果有学生提出“瓮”和“缸”的区别,可以出师图片,让学生进行比较认识。

此外,“留、换、调、增、删”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教师要教会同学们掌握。留是保留原文中的词语,如“王戎七岁”,在翻译的时候就要原句;换是替换词语,如“因释其耒而守株”中的“因”用“于是”替换,”释”用“放下”替换,“其”用“他的”替换,“耒”用“农具”替换,“株”用“树桩”替换,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一遍,整个句子的意思就很清楚了;调是调整顺序,如“太白感其意”翻译为“太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增是增补词语或句子的成分;删是删去不翻译的。

三、品,深入文本

白话文的学习如饮白开水,既解渴又省事儿,而文言文的学习如品美酒,有韵味、喝后更是唇齿留香。文言文与白话文不同,它蕴含着结构美、语言美、思想美……因此,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一定要将文章当成美酒,进行细细品评,以此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学习《伯牙鼓琴》时可抛出问题:一个是晋国举国有名的琴师;一个是楚国山野砍柴的樵夫,为什会走到一起结下深厚的情谊,成为知音呢?感受知音相遇相知之美。接着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品味文言文语言之精妙,仿照句式补充说话“善哉,悠悠兮若白云”“善哉,依依兮若杨柳”。再让学生静下心来,再想一想,伯牙的琴声只是在表现这些美好的事物吗?古人往往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伯牙在琴声还表达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出琴声表达了理想、抱负、情操、志向、心情等。最后教师引导理解“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总结时引导学生明白《伯牙鼓琴》不足100字,却化作了一段情景交融、情真意切、千古流传的故事,真是简约而不简单,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的“情脉”,花大力气地品味语言的情思,不遗余力地沟通互动的情意。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让学生通过细细品读,向文本更深处走去。

四、拓,发散思维

小古文的拓展阅读不仅是阅读内容的“宽度”,更需要阅读思维的“深度”。教学《少年中国说》时,因为本文的时代背景与现在的学生们相隔太远,仅仅理解文本的意思远远不够,不能深入文章内涵。教师可以让学生重温1940年后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探求救国之路的过程,让学生们通过视频感受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的遭受屈辱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历史,教师教学时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时代的障碍、历史的障碍、语言文字的障碍,通过拓展、补充、延伸,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表达的内涵,顺利地完成学习的目标,解决学习的难点。

学完每一篇小古文,我们都可以进行“1+X”的主题阅读链接,给小古文拓展阅读打开思路。比如,学完《司马光》可以阅读《曹冲称象》,同属于神童智慧篇;学《精卫填海》可以阅读《夸父与日逐走》,同属神话故事题材;学《伯牙鼓琴》可以链接《管鲍之交》,同属真挚友情篇。文言文的拓展和延伸的内容必须与课文紧密相连,拓展和延伸的首要目的在于丰富积累,从而提高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拓展和延伸的总量在精不在多,让学生更多地接触阅读材料,从中总结出文言文阅读的规律,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在课堂实践中,拓展和延伸是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但只有真正恰当的拓展,才能让文言文教学锦上添花。

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水平,不单是靠每学期课本中的几篇文言文的学习就能解决问题的,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更多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猜你喜欢
鼓琴伯牙古文
读,文言文教学的一张好牌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伯牙鼓琴
读出经典的新意
问世间,“琴”为何物
知 音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泉水滴答
高山流水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