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

2020-02-22 05:43朱凤丽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

朱凤丽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合肥 2300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的时代价值与意义,如今劳动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的重审与重视,有利于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和综合功能,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与德智体美协同铸魂育人。劳动教育的推进态势也引起了各级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并实施了一系列举措。但毋庸讳言的是,目前劳动教育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整体呈现软化症状,劳动教育问题较为突出。为响应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确保推动劳动教育高效实施。

一、当今劳动教育的困境

劳动教育不是新事物,自近代社会就开始受到重视,尤其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曾非常注重。出于当时历史环境原因,为节约资金,减轻教育成本,各级学校积极鼓励师生投身于各种生产劳动,劳动的强度与频度甚至一度影响到正常教学开展。随着社会经济的振兴与发展,加之受市场资本以及世俗风气的影响,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功能被淡化,大中小各学段劳动教育出现缺位弱化等状态。

(一)劳动意识淡薄

陶行知认为,“知情意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1]陶先生赋予了“行”至高的地位,认为行动出真知,科学的知识反过来指导实际行动,行动进而又孕育出更高层次的知识,从而实现行与知的互化提升,并最终在知行统一中完成育人目标。当今的劳动教育价值迷失——出现了知与行的脱节,学校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视“行”的功效。学生较为推崇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士,普遍认为做体力劳动太艰辛,不体面没地位,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中更倾向于白领与管理职位,在日常生活中体力劳动意识较为淡薄,尽量逃避甚至不屑于体力劳动。劳动意识淡漠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学生参与劳作体验以及劳动合作变少,此种教育与劳动现实的脱节,会剥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社会的机会,扼杀在劳动真实世界发展出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与挑战力。最终会导致眼高手低、自理能力较差、无法掌握真的知识,更无法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工作中。脱离劳动也容易使学生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无法给予劳动者最起码的尊重。

(二)劳动及价值呈现异化

作为人的本质,人的生命活动——劳动并不是出自于人的本能,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内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生成。不是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享受型的,马克思在谈到劳动过程时指出:作为劳动的内容及其方式越是不能吸引劳动者,劳动者越是不能把劳动作为他自己体力和智力的活动来享受,就越需要行动的目的和意志,使其服从坚持。[2]最终功利型的劳动使劳动者关注的是结果,以便能使劳动结果通过交换满足自身的需要。如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劳动价值功利化逐渐渗透,一些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出现或多或少的扭曲与异化,在浮躁世俗化的影响下,精于算计劳动的回报与薪酬,计较个人得失,追逐个人名利,追求生活享受与娱乐消遣,甚至出现个别学生尊奉“金钱至上”,热衷投机,奢望一夜暴富,对平凡辛勤的劳动嗤之以鼻。在他们心目中,劳动的价值与人的自在本质的距离越来越远,劳动成为获取物质利益或优秀荣誉称号的手段。从外在看,学生有积极进取的一面,但内在个人主义的精致算计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劳动价值背道而驰,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热衷于劳动对象的占有以及被劳动产物所奴役都是劳动异化的一种表现。

(三)劳动教育内容窄化

现今劳动教育存在对劳动教育的真正内涵与外延认识不到位,将其窄化的现象。对劳动与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等概念厘定不清,劳动教育内容片面化。一是将劳动教育认同于具有政治思想改造功能的劳动改造,此种将劳动作为矫正手段的极左思想至今影响着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一些教育工作者仍将劳动教育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导致受教育者谈起劳动教育就有不愉悦的情绪。二是将劳动教育与育人隔离。目前的教育追求分数,重知识、轻技能,忽视素养育人,将劳动与育人隔离开来。一些学校虽安排有劳动环节,却没有育人及审美元素的融入,出现有劳无教的怪相,学生在重复、机械的劳动中容易产生应付心理,无法通过劳动实现对其劳动价值观的培育,更无法体验劳动的快乐以及劳动是自我价值体现的最高价值目标。三是将劳动教育简化为体力劳动。在多数学生的心目中劳动教育意味着搞体力劳动,如扫地、植树、搬运甚至农田劳作等,此种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起来的劳动教育,容易将劳动教育误认为是做苦力,不仅轻视了脑力劳动的行动实践性,而且失去了劳动的创造性价值。

二、劳动教育困境的归因分析

目前劳动教育现实困境的出现是多种因素错综交织的产物,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环境原因,以下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层面进行综合归因分析。

(一)社会大氛围影响的负面化

首先,劳心劳力传统思想对劳动教育的消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通过科举实现“学而优则仕”的人生目标。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对“劳动”持鄙夷态度,不利于劳动教育的开展。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重视脑力劳动,不屑于谈论“稼、圃”之事,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提倡重义轻利,轻视谋利的技术与体力活动。孔夫子对前来求“学稼”之事的学生——樊迟不屑一顾,甚至称他为“小人哉”。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扬者——孟子有一个重要的劳心劳力学说,该思想的社会分工对生产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重大意义,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孟子对劳心劳力的论证也隐含着对人在教养上的区分,“劳心者治人,治人者食于人”。孔孟儒家的观点,即“劳心者”是君子,是有修养的人,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贯彻儒家的道德理想。[3]可见传统文化轻视体力劳动,过分强调精神追求的意义,鄙视普通劳动者的地位。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当今社会仍有体力劳动低人一等的认知,学生有强烈脱离体力劳动苦海的倾向,此种意识背离了劳动教育的真谛。

其次,社会享乐思想对劳动教育的弱化。我国长期的持续稳定发展,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年轻一代条件优渥、生活安逸。尤其在人工智能时代,一些劳作被机器人代替,现代人的体力劳动进一步减少,加之独生子女的社会政策因素,多数孩子养尊处优,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宠溺生活,容易养成不爱劳动的习惯,奢望一劳永逸,甚至不劳而获。此种追求贪图享乐的倾向加剧劳动教育的弱化。

再次,消费主义世俗化对劳动教育的功利化。中国当代文化呈现包容并蓄的多元化状态,传统、现代、后现代思潮涌现,中西方文化出现了激烈碰撞,既有交融也有阵痛。伴随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涌入,中国传统劳动价值观出现一定程度的解构,人的快乐与价值转移到消费物品甚至纯粹的符号上,偏离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本质,而是呈现出追求物质世俗的功利性。在此异化中的劳动本身不是需要的满足,而是成了满足人类无限膨胀世俗欲望的工具,至此劳动的价值与地位因消解而降低。

(二)学校劳动教育有名无实的弱化

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注重劳动素养培育,通过自我价值提升与完善,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接班人。然而目前学校劳动教育有名无实,与真正意义上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相去甚远。正宗的劳动教育强调手脑并用,通过协调劳动者多方面的感官,激发其兴趣与潜能。正如马克思强调,人通过他自身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4]而当下的学校教育往往是通过整齐划一的方式安排学生在教室里接受知识,实际操作的训练环节还比较薄弱,此种教育模式剥夺了学生通过劳动了解世界、体验世界,进而成长的权利。

学校劳动教育的有名无实还表现在重口号宣传、轻落实保障以及教育管理不规范等方面。据要求,各级学校也有安排一定任务的劳动教育,但并没有配备专业的教师力量,缺乏严谨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与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相关的教学研究较为薄弱,在落实时容易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形式主义,劳动教育的深度、广度、针对性及有效性都大打折扣。

(三)家庭劳动教育有心无暇的缺位

家庭是孩子初始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中国大多数父母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然而在高考教育体制下,这种期望演变成对孩子学习分数孤注一掷的追求。为了让孩子取得理想成绩进入一所好的学校,父母竭尽全力做好保姆式服务,以保障孩子在家有充足的时间、旺盛的精力、安静的环境学习。虽然他们也意识到家务劳动能促进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但比起升学压力带来的紧张学习时间来说仍微不足道,相比之下宁可自己辛苦操作,也要替孩子包办家务赢得时间。殊不知,此种做法却剥夺了孩子通过参与家务劳动体验生活成长的机会,长此以往下一代劳动意识会更加淡薄,很难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三、推进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针对劳动教育独特与综合性育人功能不能有效发挥的现状,亟需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和儿童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层面,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五育相融,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5]

(一)实现劳动教育价值引领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首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教育。首先要塑造热爱劳动的情怀,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价值认同是贯彻劳动教育的思想动力,是规范劳动行为的内在标准,也是内化劳动行为的心理趋向,学生热爱崇尚劳动价值观的形成是劳动教育思想目标实现的重要标志。培育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摒弃利益至上,有利于学生辨别真伪,正确对待各种社会思潮中的劳动观点,有利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热爱劳动与尊重劳动成果相连,将个人劳动奋斗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相结合。其次,引导学生理性认知劳动教育的本质功能。教育学生透过繁杂的社会现象,把握劳动以及劳动教育的真实内涵与本质功能,尤其是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形式与新价值。劳动不仅意味着传统劳动形式的汗水、老茧与满身疲劳,还与新业态、新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衔接,而且更侧重于非物质的创造性。[6]明确劳动教育对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的强大功能,尤其是劳动自身独特的教育价值。避免对劳动教育功能认知的片面化、功利化倾向,防止出现将劳动教育等同于简单劳动、将具体劳动技术等同于职业技术教育、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等认知误区。劳动教育与上述几种形式是分不开的,但也不能混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劳动教育摒弃将劳动作为手段的弊端,追求通过劳动实现人生与社会价值。

(二)强化劳模工匠行为示范

劳动教育的理性认知与价值引领最终要通过外化的劳动行为彰显,劳动教育仅停留于思想、口号领域是不够的。要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劳动,个体通过全身心参与自然以及社会环境的劳动,切实感受和体验快乐、成就与创造感,从而通过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实现知情意行合一,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此种高层面的自身满足,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又会进一步激发对持续劳动的热诚,形成劳动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劳动教育行为落实目标的贯彻,关键在于劳动工匠模范的行动引领作用。劳模与工匠是我国亿万普通辛勤劳动者的佼佼者,是宣传劳动教育的名片与代言人。劳模与工匠精神诞生于劳动,且贯穿于劳动的始终,是长期爱岗敬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精神的沉淀,是持续精益求精、切磋琢磨、精雕细琢技艺的积累,此种长久的行为模范作用对学生的引领作用意义重大。[7]学校通过塑造风清气正、劳动光荣、业精于勤的劳动氛围,积极发挥劳动教育典型的榜样引领作用。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样化形式宣传劳模工匠的事迹,有条件的可以邀请先进人物进校园,进行现场宣讲,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魅力。如疫情期间注重挖掘抗疫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与事迹,适时大力宣传其不畏艰险,逆行拼搏,为大家舍小家的劳动之美。相信在劳动名人劳动行为杠杆效应的作用下,定能掀起尊重劳动者,崇尚劳动的热潮。

(三)构筑强效合力推进模式

为确保劳动教育的实效,要积极探索“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路子,即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环境为支持的三位一体劳动教育合力模式,为劳动教育提供全方位的资源与针对性指导。其一,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地位。劳动教育回归家庭生活可发挥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榜样作用,父母的劳动价值观及言行都会对孩子起到劳动教育耳濡目染的熏陶,提升劳动教育水滴石穿的功效。据专家调研,孩子劳动意识的薄弱,根源在家庭劳动启蒙教育的不足,且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越早越有益,特别是在其萌发强烈的劳动欲望,想要体现自我价值的时候。家长应善于因势利导给予做家务劳动的鼓励,并进行具体有效的指导,劳动过后再进行一定形式的激励与表扬,从而进一步激发其热爱劳动的动力。[8]在良好的家风家训熏陶下,孩子的劳动意识形成,劳动能力增强,逐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其二,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与优势,发挥其劳动教育主导作用。学校统筹规划做好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制定教育计划,设置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健全相关政策制度与规定,强化、规范并完善劳动教育形式,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力量建设,丰富教育资源,尤其是网络数字课程资源建设等。尤其要强化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探索将劳动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出劳动教育应有的实效。其三,发挥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各级政府协调引导并激励相关企业、工厂农场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接收学校组织学生体验参与各种形式的劳动,尤其是鼓励高新技术和新型服务型企业提供劳动实践新方式与新形态的体验机会。作为劳动教育的实践阵地,要注重社会崇尚劳动氛围的营造,动员全民珍惜劳动成果,做劳动价值观的践行者。同时加强对负面舆论的防范,对贬低劳动的各种不良现象进行抵制,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以及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

(四)完善劳动教育育人机制

劳动教育的育人机制可通过丰富劳动教育形式与规范劳动教育考评来实现。为确保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与活力,避免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要探索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形式,切勿仅仅局限于纯粹的课堂传授。一是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培育热爱劳动的情怀,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相得益彰,同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二是坚持劳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融合,专业学生可以依托专业优势,开展相应的技术服务;三是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劳动教育弘扬创新精神,鼓励创业实干,劳动过程中孕育创新思想,释放创业潜能,孵化创业项目,创业项目成果又反过来激发劳动者的奋斗热情,形成良性循环;四是坚持劳动教育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开展宣传劳动的主题班会以及其他宣讲展示活动,开拓校内社团实践活动平台如手工制作、电器检测维修等与劳动有关的社团活动;五是坚持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开拓校外社会实践基地,以社会生活为劳动教育的源泉,学以致用,强调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劳动中的参与、体验,切实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体现乐趣与价值,培养道德品质、劳动素养及劳动能力;六是坚持劳动教育的有偿无偿相结合,如家长对子女家务劳动的奖励、学生社会兼职以及校内勤工助学等,探索有偿劳动可让学生体会由劳动带来的物质成果,体验劳动的艰辛以及对成果的珍惜,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金钱支配管理能力。无偿劳动的开拓使得劳动的价值上升到精神领域,学生能在劳动中体验大爱无疆,个人因他人需要的价值存在感,唤醒其心灵深处的爱心与社会责任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助推中华民族复兴之梦。

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是劳动教育落实到位以及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目前劳动教育的弱化与评价机制的缺位直接相关。在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层面,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对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量与质的评定,并作为划拨资金奖励的一个指标;学校层面重视学生个体劳动教育的表现,避免对学生评价的学习分数单一化,可以将劳动素质(劳动价值观、劳动活动、献爱心、志愿服务等维度)作为综合素质的评价依据予以鼓励表彰;社会层面,在选拔人才、个人技术职称晋升时将对方的劳动教育考评结果作为一个重要依据,而且成为干部竞聘中德才绩重要的组成指标。杜绝评价过程中的形式化与单一化,并执行严格责任到人的惩罚机制。唯此,劳动教育才能健康有效地持续推动发展。

四、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劳动教育被赋予新内容与新使命,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新要求,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9]。当今国家层面通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体现了党和国家重振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的决心。因此学校教育务必贯彻“意见”精神,坚持五育并举,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发挥劳动教育独特的教育功能与综合性育人功能。一方面要突出劳动教育独特教育功能的立基地位。通过劳动教育激发教育个体内在的生命活力,重过程的实践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唤醒个体的效能与价值感,从而培育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创新力。也只有经历劳动过程的磨砺才能懂得尊重劳动成果,感恩他人,从而塑造出积极积极向上,富有责任担当的新时代接班人;另一方面要注重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的发挥。五育的实施开展不是空洞、抽象的说教,须借助于生活与劳动生产的实际活动,可见劳动教育是根源也是红线,贯穿渗透到五育全面素质教育的各方面,有辅德、益智、促体,增美的支撑功能。总之,劳动教育独特与综合性育功能的发挥有利于实现“知情意行”合一,培养出立足于各行各业的敬业实干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信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努力奋斗下,定会实现“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夙愿。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