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元霓 马 欣
(重庆大学,重庆 401331)
川剧形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它植根于川渝,流传于云南、贵州、西藏等地,一直为当地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是我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流传度大、影响面广的地方剧种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一段时期,川剧由曾经的红红火火,到逐步淡出人们的生活视野,社会影响力日渐式微。既有社会因素的制约,也有川剧的变革创新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的自身因素。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时代背景下,振兴川剧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其时代价值,实现“三个回归”,推进“三个创新”。
川剧是巴蜀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巴蜀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独特研究和认知价值。川剧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唱腔形式上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同时兼备有关表演特技,如川剧变脸、水袖、折扇、吐火、翎子等等,匠心独具,具有显著的地域性文化特色,特别是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流传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融合了儒释道文化因素,融汇了唐诗、宋词、元曲等元素,其历史渊源和在国内外产生的重要影响,决定了它是传承弘扬巴蜀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他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 文化自信首要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本土文化的自信。世世代代的巴蜀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雅俗共赏的川剧文化,为巴蜀儿女战天斗地、生生不息提供了思想智慧和精神支撑。川剧艺术具有独特性、稀缺性,尤其是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亡将无法复制,也愧对祖宗和后人。戏剧发展的历史过程表明,一个剧种的发展固然有其自身盛衰交替的历史周期规律,但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导致人们对传统经典剧目的回归和眷恋,因为它们才是能够长久栖息的精神家园。因此,一个优秀传统剧种处于低谷时,需要的是坚守和维护,需要的是培育和滋养,更需要的是信心和耐心。面向未来,我们之所以要对进一步振兴川剧充满自信,一是因为我们只有对川剧艺术的价值和功能充满自信,对川剧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充满自信,才能有坚持坚守的定力、创新创造的活力;二是我们所讲的坚定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信,更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川剧艺术发展中的问题,让川剧艺术更加成熟而持久;三是现在我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和社会文化的发育程度,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完全有能力、有实力反哺川剧等戏剧文化建设发展。
建设文化强省,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是推动新时代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振兴川剧必将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新动力、注入新活力。川剧艺术不仅是属于四川人民的、西南地区人民的、中华民族的,也是属于世界人民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改革开放以来,川剧远涉重洋,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若干重要的演出活动,传播中华文化,播撒友谊种子,深受当地群众欢迎。振兴川剧,有效利用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川剧必将成为四川走向世界的一张最具文化品牌的靓丽名片。我们可以利用孔子学院、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海外机构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推动川剧文化的国际传播,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合作,组织专场演出和有关品牌活动,助力川剧文化走向国际市场,这既能让不同国家的人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又能向国外展示巴蜀文化特色,在传播和交流中活态化地保护传承好我们的传统艺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文化生活需要,必须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作为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川剧是历史的积淀,承载了中老年观众的历史记忆和个人情感,是他们的精神慰藉和生活寄托。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春节前夕来川视察时指出:“四川人喜欢安逸的生活,吃担担面、喝盖碗茶、摆龙门阵,体现了巴蜀浓厚的人情味。”可以说,泡茶馆、看川戏,就是过去四川人“生活很安逸”的重要生活方式。“留住小时候的味道”“唤醒年少时的记忆”是中老年人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川剧“挽留”中老年观众大有潜力;耳濡目染,家庭熏陶,培育中青年观众也大有可为。如此,将有助于改变广场舞“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社会文化生活,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要。
按照新时代文化建设发展的要求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进一步振兴川剧的实现路径是,以回归和变革为主基调,实现“三个回归”,推进“三个创新”。
1.政府责任回归
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传承和弘扬川剧的主体责任,聚焦政策牵引,完善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着力体系建设、项目推动、政策配套。在有关高校建设一批重点学科、培养一批优秀人才,打造一批川剧研究中心、重点扶持一批演艺院团,重点组建一批演艺团队,重点打造一批经典剧本,推出一批川剧精品成果,推动川剧艺术转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内容;建好用好包括川剧文化特色艺术馆在内的一批各级文化场馆,建设一批川剧等传习传播基地,组织编写川剧等地域文化普及教材,持续开展川剧等文化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影视、进晚会等系列主题活动,培育和扩大川剧的观众群体,营造川剧艺术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川剧艺术转化为巴蜀文化创新发展新动力;川剧与影视、小说等文艺作品相结合、川剧与文创产业相结合、川剧与新媒体新技术相结合、川剧与旅游相结合,打造相关文化产业链,助推四川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2.院团角色回归
川剧院团是川剧艺术产品的主要供给者,也是振兴川剧的实践者、受益者,要有勇于担当的自觉,践行好“三观”:一是品牌观。各院团要精心培育品牌,以品牌赢得观众、培育观众。院团要主动出击,加强与知名品牌连线,充分发挥名人、明星效应以及经纪人的作用,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起来;二是市场观。振兴川剧固然要依靠国家政策,但如何用好用够用活政策全在于院团自身。院团不能“躺在好政策上睡大觉”,要克服 “等、靠、要”的思想,强化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变“政府要我演”为“我要为自己生存发展主动演”,积极面向市场,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用优秀的艺术产品增强川剧艺术的感染力、吸引力和生命力;三是人才观。观众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川剧院团要聚集一批德艺双馨、年龄梯次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川剧人才。随着老一辈优秀川剧工作者相继退出舞台以及部分人才的流失,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院团要“外引内培”, 以事业聚人才,以待遇稳人才,以感情留人才。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川剧发展所需要的编剧、导演、音乐、舞美和表演类复合型高精尖人才,积极选派有良好发展潜质的优秀人才学习进修深造;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老艺术家的“传帮带”作用,物色一批好苗子,培养各年龄阶段、各层次、各地区的传承人,以师傅带徒弟的“作坊式”传统做法,让他们在实践中磨炼,在学习中成长,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川剧后继人才。
3.学校教育回归
在任何时代,教育始终是文化传承的主渠道。校园传承是川剧传承的主要路径[4]29-32。高校的戏剧艺术专业可开设川剧艺术必修课程,在相关专业开设选修课程,川剧演艺院团与高校合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有条件的中小学可开设川剧认知、表演的相关课程,培育和发现一批人才苗子。据人民网2013年6月4日报道,四川泸州江阳区在城区10多所学校设立“泸州河”川剧艺术娃娃班、设立“泸州河”川剧传习基地,旨在立足校园寻找和培养川剧传承人,修复断裂的观众链条,以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会,由此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传习和喜爱川剧艺术的良性循环。把川剧等戏剧创作作为教育教学资源融入文学、新闻等相关专业的通识课程教学中,将川剧的乐器演奏、技艺表演渗透到音乐、舞蹈类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有条件的高校和中学可借鉴重庆大学等高校的做法,组建川剧学生社团,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组织开展辐射社会的川剧表演和宣传活动。川剧院团也要继续深入开展优秀剧目进校园活动,定期到大中小学进行巡回演出,名家名角为学生上川剧课,参与学生有关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对川剧的认知和兴趣爱好。
1.体制机制创新
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院团主抓、社会参与、企业化运作的川剧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厘清政府、院团、社会的责任。各级政府的责任是政策供给和行政支持,提供资金保障,设立川剧发展基金,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上优先向川剧倾斜,推出明确的川剧扶持项目和有力的政策举措。推进川剧表演艺术团体的体制创新,建立起契合市场需求、符合文化建设规律和川剧艺术生产规律的崭新体制。院团要以面向市场为导向,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治理制度,鼓励多出作品、多出新品、多出精品,倾力打造川剧名家名角。观众是川剧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这一土壤肥沃了,川剧艺术才能茁壮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院团、学校、社会要密切配合,积极普及川剧知识,推广川剧艺术,让更多人了解川剧艺术、喜爱川剧艺术,不断壮大川剧艺术发展的群众基础。
2.艺术形式创新
川剧要走进观众,在表现形式上要征服观众,让人感到精神愉悦。在保留川剧优秀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川剧艺术的表现形式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尤其须在必要的取悦和迎合观众口味上下一番真功夫、硬功夫,以激发观众的兴趣和乐趣。一是融入现代时尚元素,带给观众以惊喜。即使对本受群众一直喜爱的变脸、吐火、武术等具有一定传奇色彩的川剧艺术,也要根据观众对象和市场需求,恰当融入歌、舞、杂技等现代时尚元素,对表演形式不断创新,做到常演常新。因为“川剧与其他戏剧一样,是融合了歌、舞、曲、诗词、美术、杂技、雕塑、灯光、服饰、化妆等各种艺术美的综合体。”[5]二是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注重艺术效果。“传统川剧舞台布景简约写意,现代川剧舞美要积极适应现代观众的高层次审美需求,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的声、光、电、色,优化灯光、舞美、服装、音响等综合效果,更好地营造和渲染舞台意境,使舞台灵活多变、风格多样,富于现代感,更趋立体化,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艺术效果。”[6]近年来,一些川剧传承人在编剧、音乐、表演、导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例如,川剧编剧魏明伦、隆学义等着力于开创新的主题、新的表现手法以适应现代背景下观众不断变化的审美诉求,演员沈铁梅、孙勇波、黄荣华、谭继琼等则大胆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与西洋音乐激烈碰撞,产生了新的声腔及音乐形式[7]。三是促进艺术与新技术的结合,扩大社会影响力。当前,新技术迭代发展,各领域交叉融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日益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变革因素和关键影响因素,这为我们实现川剧的表现形式创新、载体创新、传播手段创新提供了新途径。我们要更加注重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提升川剧文化的感染力、传播力。据不完全统计,川剧有六千多个剧目,其中传统剧目有两千余个,通过技术手段,探索建立川剧资源共享平台,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是川剧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4]29-32。
3.艺术内容创新
川剧艺术内容创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方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关照历史现实、洞察世事人生,是川剧艺术的人文情怀;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也是川剧艺术创作的真谛。脍炙人口的川剧作品都是寓理于情,寓情于事,其内容更多地体现本土性、时代性和多样性,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川剧创作要走出小众,走进观众,走向社会,这是时代之需。只有深入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融入真实、多元、有趣的生活情境和现代元素,才能形成一批思想精深、内容精到、编排精细、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具体而言,剧目的内容选材要抓取大众熟知的典型范例,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彰显审美性、娱乐性和喜剧性,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目前,部分团体和机构开始转变思路,通过改编热门小说,抓住社会热点、跨界合作融合等方式,以优质内容培养年轻观众,将川剧与诗歌、舞蹈、美术以及西方音乐会等艺术样式融合,打破了传统表现程式,增强了戏曲的感染力[8]。
打造精品原创剧本,是川剧艺术内容创新的前提基础和重要保证。从通常意义上说,好的剧本是戏剧的灵魂和核心,好的戏剧实质上就是把优质的剧本内容以特定的艺术形式呈现给观众。川剧《白蛇传》内容荡气回肠、情节催人泪下,剧本扎实功不可没。当前我们迫切需要生产一批适合川剧工作者演出、适应新时代文化发展需求的优秀原创剧本。我们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组建优秀团队,精心打造精品剧本,也可以借鉴社会科学研究向社会公开招标科研立项的方法,向社会立项公开招标川剧优秀剧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