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溶栓不同给药方法在长期置管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2-22 01:03罗莉萍
北方药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尿激酶注射器溶栓

罗莉萍

(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肾病科血透室,福建 南平 353000)

血液透析是临床常用于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确保治疗能够顺利开展及进行,维持血管通路的通畅尤为重要[1]。现阶段,动静脉内瘘仍然是血液透析患者首选血管通路,但由于部分患者血管条件较差,仅能选用长期中心静脉置管方式,但经临床大量实践发现,长期中心静脉置管容易发生感染、血栓形成等不良现象,造成导管堵塞,降低透析效率,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2]。尿激酶作为一种从健康人尿中分离所得的酶蛋白,主要被临床用于溶栓治疗,可有效预防血栓或消除新形成血栓,但目前对于用于治疗长期置管透析患者的给药方式上还存在一些争议。为此,本次研究对尿激酶溶栓不同给药方法用于防治长期置管透析导管血栓形成展开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就诊的70例长期置管透析伴不同程度导管血栓形成患者将其按照尿激酶溶栓不同给药方法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4.19±2.47)岁;透析时间6个月~3年,平均时间(16.32±3.05)个月;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糖尿病肾病16例、多囊肾病3例、高血压性肾病4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54.79±2.53)岁;透析时间6个月~3年,平均时间(16.32±3.05)个月;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糖尿病肾病17例、多囊肾病2例、高血压性肾病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透析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经临床相关检查结合体征表现符合《临床血液透析学》[3]治疗指征;②不同程度导管血栓形成持续>1周;③自愿参与研究;④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⑤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2排除标准

①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②心、肺、肝等重要器官伴严重器质性病变;③伴有凝血功能障碍;④存在潜在出血风险;⑤精神疾病及严重认知障碍。

1.3 方法

1.3.1血液透析

所有患者每周透析2~3次,每次4h,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由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生产,国药准字H20052319)抗凝处理,剂量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与个体差异调整。

1.3.2对照组

在每次透析结束后给予10万单位尿激酶(由Urokinase for Injection生产,国药准字H20184168)与5ml生理盐水混匀稀释后,分别从动静脉导管注入各5万单位进行溶栓治疗,并予以封管直到下次常规血液透析,连续治疗4次。

1.3.3实验组

采用尿激酶10万与生理盐水10mL稀释后,以每小时2mL,每小时2万单位从微注泵用延伸管分别从长期管动静脉端缓慢注入,在1小时内完成,每日1次,维持4次,透析结束后使用1万单位尿激酶与50%肝素盐水予以封管。

1.3.4注意事项

(1)在溶栓前为患者讲解注意事项、治疗目的及常见并发症等,获得知情同意后则可开展溶栓治疗。(2)在溶栓治疗前需检测患者血压,若血压超过160/90mmHg需先予以降压治疗,待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则可开展。(3)操作期间严格遵循无菌标准,叮嘱患者戴好口罩,将头偏向于一侧,操作者消毒双手戴好口罩、手套,铺上无菌治疗巾,尽量选用双人操作提高效率,并注意导管口的定期消毒,尽可能减少导管口暴露于空气中时间。(4)当溶栓治疗时发生导管堵管现象时,需要在导管末端接好三通接头,三通另外两端接好配有尿激酶封管液5mL注射器与20mL空注射器,并将三通放置在尿激酶注射器方向,回抽空针注射器使导管内形成负压,关闭三通口并旋转到空注射器接口处,将尿激酶注射器接口打开,多次重复操作,使封管也流入到导管腔内,维持20分钟后再次回抽则能够让导管再通。(5)在溶栓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并检查凝血状况,若存在出血风险,需立即停止用药,予以抗纤维蛋白溶酶药物。

1.4 观察指标

(1)导管通畅情况:当血流量每分钟持续超过150mL且透析血流畅通无阻,未出现中断现象则表示导管通畅。(2)长期静脉置管功能:分别在溶栓前与溶栓后测定并记录透析机静脉压Vp、最大稳定血流量Qb。(3)透析机凝血情况:无凝血或存在数条纤维凝血则判定为0级;透析机中存在少部分纤维凝血则判定为1级;透析机中纤维凝血50%~70%则判定为2级;透析机中纤维凝血超过70%则判定为3级。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溶栓前后导管通畅率比较

溶栓前两组患者导管通畅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溶栓后均明显上升,实验组导管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溶栓前后导管通畅率比较[n(%)]

2.2 两组长期静脉置管功能比较

溶栓前两组患者透析机静脉压Vp、最大稳定血流量Qb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溶栓后均有显著改变,实验组透析机静脉压Vp显著低于对照组,最大稳定血流量Q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长期静脉置管功能比较

2.3 两组透析机凝血情况比较

实验组透析机发生凝血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透析机凝血情况比较[n(%)]

3 讨论

血管通路畅通是保障血液透析治疗安全有效的前提,临床中部分患者由于身体缘故导致无法选择建立动静脉内瘘,转为建立涤纶环长期性深静脉留置导管,但这也大大增加了导管感染、血栓形成及堵塞等相关并发症发生,会直接影响到导管使用寿命、临床疗效等[4]。相关研究发现[5],导管血栓形成是长期置管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达到25%以上。因此,如何维持导管通畅,减少对治疗的影响及延长使用寿命,是目前医疗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难题。

国内有研究表明[6],尿激酶在用于长期置管透析封管中对减少导管堵塞效果较为满意。尿激酶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种溶栓药物,主要提取于人体尿液中存在的丝氨酸蛋白酶,可随着血液循环而提高纤溶酶原活性,并且可进入到新形成的血栓内部,激活血栓内纤溶酶原,从而抑制血栓形成[7]。但在使用尿激酶时若选择大剂量,可能会引起溶栓部位胶原纤维暴露,造成新血栓形成发生,或诱发出血。因此,在溶栓治疗时选择合理的给药方式具有重要意义[8]。本次研究得出,实验组溶栓后导管通畅率比对照组高,透析机静脉压Vp、最大稳定血流量Qb改善优于对照组,这表明尿激酶微注泵输入栓塞导管给药效果比尿激酶封管法效果更佳。以往常采用的是尿激酶封管法,尽管可以控制剂量,操作方便,但远期效果甚微,考虑与该方法溶栓作用仅局限于导管腔内有关,无法良好的作用在导管周围附壁血栓,使得预防血栓形成效果不理想[9]。尿激酶微注泵输入栓塞导管给药时,可使药物维持高浓度作用在局部血栓上,更彻底的水解纤维蛋白凝块,溶化血栓,并能够蔓延至导管周围凝聚纤维蛋白鞘相关血栓内,促使纤维溶酶原激活,快速溶解血栓中纤溶蛋白,保持导管的畅通,降低透析机凝血情况的发生,本次研究中实验组透析机凝血状况发生比对照组少也进一步验证了此点,由此可见,选用尿激酶尿激酶微注泵输入栓塞给药更有利于防治导管血栓形成,从而提高血液透析效率。

综上所述,针对长期置管透析患者采用长期尿激酶尿激酶微注泵输入栓塞给药效果确切,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尿激酶注射器溶栓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用错注射器,西班牙浪费上万剂疫苗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注射出来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