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日报全国两会Vlog看时政新闻传播方式的创新

2020-02-21 08:38李萃,甘乘旭
新媒体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时政新闻创新

李萃,甘乘旭

摘 要 作为舶来品的Vlog近两年发展迅速,其本身具有真实性、个性化、娱乐化等特点,融入新闻报道中,对传统时政新闻传播方式进行了变革。文章以中国日报两会Vlog为例,总结了Vlog在传播者视角、传播内容、传播策略三个方面对时政新闻传播方式的创新,希望对以后媒体工作的开展有所启示。

關键词 两会Vlog;时政新闻;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21-0010-04

1 从舶来品到“中国特色”

Vlog全称Video Blog,是一种视频博客,主要用来记录日常生活。它是西方的舶来品,目前学界和业界公认的最早诞生的Vlog出现在2012年,源自于海外视频网站YouTube平台上的美妆博主詹姆,进而火爆起来。

Vlog的整体发展时间较短,但发展速度较快。2018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的“Vlog元年”,直到2019年短视频剪辑软件小影召开发布会,Vlog有了自己的移动终端,抖音官方也宣布投入10亿流量扶持Vlog的发展,这都推动了Vlog从小众化走向主流化,也被业界预测为短视频发展的下一个风口。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两会推迟到5月进行。在此期间,中国日报、央视网、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媒体以及参加两会报道的记者,都通过Vlog向用户展现今年的两会情况,使得报道更丰富、更有趣,也更具中国特色。其中,中国日报以记者彭译萱的视角,发布了四集两会Vlog,成为了除数字技术VR、AR、5G通讯技术等两会全媒体报道中的一部分。在新浪微博这个平台,有关两会Vlog的话题和阅读量已经到达了4.4亿,讨论量达9.9万;中国日报的Vlog播放量达455万。以Vlog创作者的身份讲述两会故事,取得了良好的融媒体传播效果。

Vlog在各大平台的使用,是媒体在短视频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其以视频观赏性高、受众参与感强、创新第一人称视角等特点,客观真实地记录新闻背后的故事,拉近时政热点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在2020年全国两会新闻的报道中大放异彩。

2 两会Vlog传播方式的创新

2.1 传播者视角创新:强化在场效果

在场理论从早期的哲学思想逐步发展到现代化的传播理论。学者杨雅与喻国明教授指出:从受众角度可以将在场定义为受众通过传播媒介技术对于他者的感知,而这种感知中的他者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他人,即感觉和他人在同一个场域中共在;另一类是指情境,即纵使身处不同空间但仍然感觉身临其境[ 1 ]。

Vlog借助媒介技术的发展区别于传统的专业化新闻报道,主要表现为“UGC”感更强。要记者参与到镜头里来,并且作为拍摄者、参与者、拍摄对象等多重身份参与到内容的制作过程中来,向观众介绍、讲解自己的视频内容。叙事方式从“旁观者”转向“亲历者”,完成了“第三人称视角”到“第一人称视角”的转化。在这种模式下,Vlog的制作者因为个人拍摄限制的缘故反而成了优势,拍摄机位的第一人称视角与VR沉浸式传播类似,极大地强化了在场效果,作品代入感更强烈,使视频制作者成为了连接事件和观众的桥梁。

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提倡“用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2]。2020年全国两会Vlog第一集《带你体验今年别样的全国两会!》,记者小彭记录了自己喝水吃饭、入住酒店的镜头。将一个记者的幕后准备工作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出来。以第一人称视角记录两会点滴,采访报道语音视频通话化这类“非专业性”的方式而不失其本真,再由Vlog形式发布。不对两会进行过多解读,将“参会过程”等同于“社会事实”完整的投放给受众。而在这过程中,受众的思路也会受到影响,比传统的政治新闻报道更能调动受众的情绪,增强受众的在场化效应。

2.2 传播内容创新

Vlog的时长在三五分钟左右,它相对于目前流行的15到30秒的短视频而言,故事表达更完整,信息量更丰富。一支完整的Vlog,不仅可以将信息传达清楚,还可以展现较多地场景,压缩无用的情节,删减了冗长的语言和铺垫,节省时间用来凸显重要细节,因而精简的同时又不会损害故事的丰富性。它并不会占用受众过多的精力,受众利用零碎时间就可以观看。能在有限时间里使信息更加丰富、新颖,易接受。

2.2.1 UGC生产,中心角色隐性化现象

传统媒体时代,由于信息掌握的不对称以及设备不够普及等原因,内容发布的权力掌握在媒体和少数人手中。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这一概念慢慢转换成了“用户”,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互联网向下赋权的功能,使少数人权力中心隐性化,发布Vlog也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成为UGC化的生产模式。Vlog的制作门槛和制作成本都比较低,任何人只要有电子设备和想法,就可以利用几分钟的视频将一天的生活和主要事件记录下来,就可以发布属于自己的Vlog。满足了碎片化时代人们的倾诉和阅读方面的需求,这也正是Vlog的魅力所在。

在社会节奏加快的今天,信息爆炸成为常态,人人都渴望得到话语权,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得到关注,Vlog也正满足了当代网民的表达欲。它相较于文字和音频而言,表现形式更丰富、更生动,情感表达也更加到位。可视化的Vlog通过字幕的补充,就像是个人的宣传片,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对于不同的媒体而言,也可以从自身特点出发、选取不同的角度制作Vlog,运用多元视角从各方面丰富Vlog传播的内容,展现自身特色。2020年中国日报两会Vlog系列共有四期,时长在6分钟左右,并且每一期都有主题。内容贯穿采访始终,还记录了工作时的琐事,自我意识更强,与年轻受众的联系也更密切。

2.2.2 网络化语义标题,融入卡通元素

两会Vlog的标题依然沿用了传统媒体标题的制作方式——将最重要、核心的事实陈述清楚。同时融入部分网络用语,如第一集的标题“带你体验今年别样的全国两会!”在后面的陈述中,用几个问句传达受众关心的事实,比如: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否可以面采代表?没有记者的代表通道什么样?想知道今年的两会有多不同寻常吗?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受众,为视频内容的展开打下基础。

笔者选取了中国日报在两会期间所发布的四条“小彭Vlog”微博文本内容,以两个字符为最小长度,绘制词云图。根据词云图不难看出,文本内容核心还是以硬新闻为主,“两会”“中国”“代表”都是高频词。

据汇总表格显示共计118个词语。其中“两会”“Vlog”词频9次为最高,“记者”“视频”这类Vlog第一人称用语出现5次较为次之。在118个词语中还出现了诸如“哀嚎”这类看似与两会格格不入的网络化用词。原文是小彭Vlog第四集标题“《民法典》通过:为何有的律师哀嚎‘半生心血毁于一旦?”标题中“哀嚎”“毁于一旦”都是网络化用词夸张趣味性的体现。

此外,视频中还加入了许多卡通元素。在视频开始、画面切换时,都有卡通动画作为过渡,每一集都有不同的颜色做边框背景,这适应了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看短视频的习惯,即在轻松观看的同时了解两会信息。

2.2.3 关注幕后工作,满足受众猎奇心

梅罗维茨曾说“情景的融合带来前后台边界的消失”,而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提出的拟剧理论,对传播情境做出了前台和后台的区分。根据此理论,前台就是表演区域,人就像舞台上的演员,要努力展示自己,以各种方式在他人心目中塑造自己的形象。后台为前台表演做好准备,也是限制观众和局外人进入的地方,所以后台相对而言更加放松、自然[3]。

在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中,多是关注“台前”工作,展现领导人讲话、政府工作报告、下发的文件等。这些新闻在播出前都要經过反复检查、修改,避免出现失误,用户看到的都是包装好的新闻。即便加入了一些比较活跃的元素,比如弹幕、动画等,其表现形式也多是严肃的,互动性较弱。而两会期间发布的Vlog更关注幕后的工作,将“后台”呈现。不仅向受众呈现他们已知的、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信息,还自然而然地表现了他们平时看不到的画面和场景。比如记者参加两会时住的房间和伙食是什么样的,采访流程如何,这都在Vlog中得以体现,将“私域”转化为“公域”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

2.3 传播策略创新

2.3.1 中英文交流,传递中国声音

在中国日报发布的四集两会Vlog中,记者小彭在中英文之间自由切换,能用流利的英语讲述故事、与其他人交流。而英文交流,除了给用户带来新奇感,提高受众满意度以外,更重要的给外国人提供了了解中国两会的机会。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在其他国家的网站听到了母语,也会产生浓厚的亲切感。而且传播中所用的语言、文字等意义符号,以及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会使得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存在共通的“意义空间”[ 4 ],更利于外国游客了解中国和政治。

传播者讲述故事并且利用视频的形式传播,可以透过记者视角,更加真实、生动地向受众呈现两会,并且利用多平台联动,使得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发生了交织并且持续性的共振作用。这对于时政新闻对外传播的路径是一种新的探索,以一种更亲民的方式让海外国家和人民了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发展。内外传播联动,更加适宜地传递中国好声音,展现大国风范,讲好中国故事。

2.3.2 多平台联动,形成组合发布

传播渠道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为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两会Vlog的发布也并没有局限于一个平台。以中国日报为例,两会期间,其在微博、B站、微博公众号等多平台发布了Vlog,根据平台的特点对发布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比如微信公众号会利用文字对Vlog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微博则更加注重互动,B站的弹幕将受众的观看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Vlog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形成了多平台的联动效应。这种连续多种方式、多个角度、多种媒体的强势发布,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这个过程中,视频制作者根据平台特点,运用情感传播的策略,激起用户的情感共鸣,塑造了有温度的媒体形象并且提升了舆论引导力。从传统政治新闻报道中严肃、权威、流程化的方式,变得更加亲切、更加多远,缩短了受众和政治事件的心理距离。在两会Vlog中,记者小彭年轻的面孔、高颜值、温柔的语调以及流利的英语,都体现了年轻群体在重大时政报道中的力量。而它的受众也主要是针对年轻一代,视频语言比较轻松、甚至还有点可爱。这些特点反应到社会化媒体时代,正扩大了两会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提升了两会新闻传播的扩散效应。

2.3.3 心绪转换,增强受众心理接近性

受众接触传媒信息,除了了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硬新闻,还要满足自己娱乐以及转换情绪的需求。传播学家卡茨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认为受众都是对媒介有独特需求的个体,探讨受众通过对媒介的使用与选择来获得某方面的满足,从而分析大众传播对受众行为和心理的影响[5]。两会Vlog作为一种视频日志,也为受众起到了转换心绪、满足娱乐和猎奇心理等需求。

当今时代,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也在不断地涌现着社会矛盾,现代人的压力和焦虑无处不在。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已经习惯利用互联网等媒介来进行娱乐和缓解自身压力。两会Vlog特有的形式和内容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比如中国日报在两会期间发布的视频日志,整体是比较欢快的风格,记者小彭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微笑,给观众带来了一种比较放松、轻松的体验,从而达到解压和娱乐的目的。

此外,受众平时了解到的人民大会堂、会议室都是庄严的,而在中国日报两会Vlog中,另辟蹊径,拍摄会场入会、后勤服务等方面,从细节出发让受众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会议室。包括记者在争取采访机会时的紧张感,都使受众更直接地体会到记者和两会代表工作时的不易,了解两会背后的故事,增强受众与记者、两会代表之间的心理距离。

3 结语

自2018年以来,政治内容的微视频数量呈爆炸式增长,精炼简洁的内容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加之融媒体的发展,这都对时政传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会期间,主流媒体将Vlog应用于时政新闻的传播之中,以“我”的视角,采用更加亲民、更灵活的方式,引入时政的主题。这种报道形式一改主流媒体平时严肃的风格,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提高了传播的效率,充分发挥了视频博客的特点和内外传达作用。

在新闻报道的实践中,的确应该充分尝试各种新技术,为当前的新闻报道提供更多的方案。以Vlog的形式创新新闻报道方式,为受众提供了不一样的视听体验,这是对重大事件报道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并且还可以用更加亲民、更加有趣的方式引导受众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在未来的时政新闻报道中,主流媒体应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传播方式,提升政治传播的效率,真正做到传扬中国好声音。

参考文献

[1]杨雅,喻国明.试论技术现象学视域下媒介技术的“在场效应”[J].当代传播,2018,198(1):56-61,80.

[2]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林骏.关于新时代对台传播媒体人的角色扮演[J].中国广播,2018(7):82-84.

[4]张卓,高维和.网络意见领袖的分化与草根精英的崛起——基于网络游戏论坛的理论与实证检验[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24(3):20-41,126.

[5]王晓丽.视频博客在两会报道中应用的优势探析[J].视听,2019(7):221-222.

猜你喜欢
时政新闻创新
浅谈时政新闻的创新与突破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信息图表在时政新闻中的可视化传播路径
城市台时政新闻“讲好故事”的四条路径
政治传播中非语言符号在编解码过程中的非同步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