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 宋万松
摘要:机械波的多解性问题是机械波的核心考点之一,解决多解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析引起多解性的原因,然后利用“去整留零”“分类讨论”“画图找点”各个突破。
关键词:机械波;多解;高考
机械波多解性问题是最近几年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引起机械波多解性的主要因素有时间周期性、空间周期性;传播方向双向性、振动方向双向性;波形的隐含性,对于引起机械波多解性的不同因素需要采用不同的思想、方法进行处理,机械波多解性能很好地考查逻辑思维的严谨性,本文结合实例总结此类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
1“去整留零”研究周期性
机械波与生俱来的特点是具有周期性,空间周期性用波长λ来表达,时间周期性用周期T来体现,空间周期性与时间周期性具有对应关系,经过半个周期,波传播半个波长;波传播四分之三个波长,需要四分之三个周期,这种时空对应正是物理的精髓思想之一,由于时间周期性、空间周期性引起的机械波的多解,可以采用“去整留零”的思想进行处理,可以先考虑一个周期T内的△t、一个波长λ内的△x情况,然后再考虑周期性构建时间的关系t=nT+△t,空间的关系x=nλ+△x。
2“分类讨论”考虑双向性
如果没有告知波源的位置等相关信息,无法确定机械波的传播方向以及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这样分析过程存在不确定因素,通常采用假设、分类、讨论的思维流程,
例2如图2所示是一列沿x轴传播的机械波图像,实线是t1=o时刻的波形,虚线是t2=1s时刻的波形,求这列波的周期和波速,
分析与解:虽然题干明确机械波沿x轴传播,但没有告知向左还是向右传播,情况不确定,采用假设、分类、讨论。
3“画图找点”突破隐含性
题干仅提供几个特殊点的相关信息,对于波形图其他相关信息均处于隐含状态,引起波形图有多种可能,解题过程需要把隐形的条件利用“画图找点”的思想得以显性的呈现。
例4如图4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Q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m,当P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刚好运动到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多大?
分析与解题干虽然提供了p、Q两质点的相关信息,但未告知P、Q两质点问的具体波形图给解题带来不确定性,利用“画图找点”进行抽丝剥茧,层层推进,寻找问题的突破口。
第一步:如图5画一条正弦曲线,虚线代表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
引起机械波多解的原因通常不是单一因素引起,往往是三方面因素共同造就,解题过程明确引起多解性的原因,选择合适的思想、方法逐一突破。
例5在一列简谐横波传播的路径上有A、B两质点,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圖6甲、乙所示,A、B两质点问的距离为2m,求波传播的速度。
分析与解题干仅仅告知A、B两质点的振动图像,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A、B两质点问的波形图不确定,同时还需要考虑波形图的空间周期性,这些共同的不确定性造成波的传播速度具有多解性,利用以上分析的思维方法进行逐一突破。
第一步:设简谐横波从A向曰传播,t=0时刻质点A在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质点B在正向最大位移处,采用“画图找点”确定两点问的最简单波形图,如图8发现A、B两质点问的最简单波形是四分之一波长。
第四步:设简谐横波从B向A传播,t=0时刻质点A在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质点B在正向最大位移处,采用“画图找点”确定两点问的最简单波形图,如图7发现A、B两质点问的最简单波形是四分之三波长。
总结:机械波的多解性问题是机械波的核心考点之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区分度,解决多解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析引起多解性的原因,然后分别利用“去整留零”“分类讨论”“画图找点”各个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