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ne Pautsch
巴登-符腾堡州双元制大学: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典范”
Arne Pautsch
(路德维希堡公共行政与财经应用科学大学,德国路德维希堡 71634)
通过研究巴登-符腾堡州双元制大学的办学模式,了解到该校是德国第一所采用学术教育和企业实践培训相互结合办学理念的高等教育机构。巴登-符腾堡州双元制大学参照了美国“州立大学”的组织模式,主要特征是通过与所在区域的企业联合培养人才而特别突出经认证的公立大学与区域经济界之间的教育合作。
双元制高等教育;美国州立大学模式;分散式高校组织结构;高校与区域经济界的合作
在德国由综合大学和应用科学大学构成的二元制高校体系中,双元制大学作为一种全新的高校类型在德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尤为引人注目。除这两种高校类型之外,事实上德国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大学类型,比如艺术音乐类大学或者师范教育大学等。但是,双元制大学的出现带来了全新的意义。其特点是学校的所有专业都被设置为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在企业里的职业培训与在大学的教学组织安排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尽管与应用科学大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非常相似,但这种双元性是双元制大学办学模式的核心特征。巴登-符腾堡州双元制大学是德国第一个这种类型的高校。本文将着重对这所大学的机构框架进行解析。该大学的前身是没有高等学校地位的双元制职业学院(Berufsakademien),后来升格成为双元制大学。目前,德国其他的一些联邦州也按照巴登符腾堡模式将部分职业学院升格为大学,建立了自己的双元制大学。
巴登-符腾堡州双元制大学(以下简称为DHBW)[1]建立的法律依据可以追溯到2008年12月3日通过的《实施高等教育领域联邦制改革的第二项法案》。[2]2009年DHBW正式成立,具体方式是把自1974年以来在该州建立的职业学院通过一个新设的独立组织而升格为高等学校,并因此使之与巴登-符腾堡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一样同样适用该州的高等学校法(Landeshochschulrecht)。[3]从法律角度来看,自2009年3月1日起,DHBW以公法团体(Körperschaft des öffentlichen Rechts)的法律形式存在,即属于国家公立机构(staatliche Einrichtung)。已有的八个原本在法律形式上并不独立的职业学院保留了之前“Studienakademie”的名称,现作为分散的下属机构合并到了新成立的大学中。[4]随着双元制大学的建立,以前职业学院的专业、学术人员和其他教职员工以及学生都被转移到了DHBW。[5]
上文一开始提到的法案也被称为“双元制大学建立法案”,它改变了州高校法中关于(以前的)职业学院的规定。在此之前,这些职业学院有一套有别于高等院校的独立的法律规范体系。现在,针对这些原职业学院的法律规定也被纳入了同样适用于该州所有高等院校的监管体系中。该州《高等学校法》(以下简称为LHG)被修订后,尤其是2014年的“大”修订之后,其第1条第2款第5项明确规定了DHBW属于公立高等学校的范畴。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类型,它与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艺术音乐类大学以及应用科学大学并存。DHBW是一个独立的大学类型,它虽然与应用科学大学类似,但其定位和任务内容却有所不同。
此外,这点也可以从LHG第2条第1款第3句第5项看出。该法条给DHBW分配了相关任务,而这个任务的分配又是来源于其在第三级教育体系(im tertiären Bildungssystem)的特殊功能。据此,DHBW的任务是通过把在其各个办学点的大学学习与在职业培训机构进行的以实践为导向的职业培训结合在一起(双元制),培养学生独立将科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职业实践的能力。与这一任务定义相比,DHBW科研活动所受的限制更为明显,因为DHBW与实务界协作开展“合作研究”。
从组织法的角度来看,适用其他类型高校的法律法规,也同样适用于DHBW,例外情况只能是出于维护这一新型高校特色和特征的目的并且是不可缺少时。[6]例外情况主要涉及在LHG里明确针对DHBW制定的特殊条款。[7]除了高校基本法层面上关于管理组织的特别规定[8]以外,还包括对高校成员的界定、[9]议事机构的参与[10]以及分散式大学组织结构[11]的特别规定。其他特别规定或者与其他高等院校规定不同的领域还有DHBW所提供专业的目标和课程结构(参见LHG第29条第5款)、对教师的资格要求(参见LHG第47条第3款)以及外部职业培训机构的准入,因为外部职业培训机构经许可后将自动地被纳入双元制大学的组织结构(参见LHG第65c条)。所有这些规定都不影响DHBW像其他的公立大学一样具有公法团体的法律地位,同时它也属于国家公立机构(LHG第8条第1款第1句)。
以上描述也清楚地揭示了DHBW在公立高校中具有的特殊地位。新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之前主要在《德国联邦高等学校框架法》(Hochschulrahmenrecht,以下简称HRG)影响下确立的对高等院校分类的范式,并使这个模式受州高校法里十分复杂的规制体系以及其他例如《教学义务条例》(LVVO)等法律规定的管辖。因此,从行政法体系构架的视角很难完全阐明这个模式。[12]毫无疑问的是,立法者想要实现对双元制体系的规范化,其实并不需要创建一个独立的、远离现有系统的高校类型。下文将在合适的地方回到这一点上来讨论,但绝不是为了质疑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巴登-符腾堡州双元制大学模式。
经过整合转型成为双元制大学的职业学院早在1974年就建立了,目的是将属于德国教育第二级(sekundärer Bereich)的双元制职业培训体系延伸到德国第三级(tertiärer Bereich)的高等教育领域,也就是把属于应用科学大学(FH)水平的大学学习与在合作企业或社会机构的职业培训相互结合起来。通过三年制的学习(没有寒暑假)以及紧密联系的理论与实践阶段,人才培养具有高度实践性,使学生把获取的科学知识能够快速用于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并确保他们毕业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适应于企业的工作。[13]
文理中学毕业生和企业对这种职业学院模式的高度认可[14]使跨区域性地解决职业学院的法律地位问题显得更为紧迫。尽管在巴登-符腾堡州相关的职业学院法里已规定了职业学院的毕业文凭与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的文凭具有等值性,[15]但并没有得到跨区域性的认可。巴登-符腾堡州试图使德国《高校框架法》(HRG)对此进行规定,但尝试未获成功。因而它又选择了其他方式使职业学院能够得到跨地域性的承认。1994年,德国科学委员会(Wissenschaftsrat)在对职业学院的评估中证实,从职业实践的角度来看,巴登-符腾堡州职业学院培养出来的工程师、企业管理人员和社会教育工作者[16]所接受的教育虽然在个别的能力素质特征上呈现出与应用科学大学的毕业生有不同之处,但从整体上看是具有等值性的。[17]另外,职业学院的文凭根据欧盟高等教育文凭准则(89/48/EWG)得到了评估。1995年9月29日,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KMK)的决议明确了对职业学院的文凭也应适用该准则。[18]在这项决议中,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还建议:从职业法的角度来看,应给职业学院毕业生和应用科学大学毕业生同等的地位。[19]在2004年举办的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上通过的另外一个决议[20]使2006年起在职业学院新设立并获得认证的本科专业在高校法上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享有同等地位。
随着2006年的第一次联邦制改革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德国基本法的修订,联邦丧失了以前对高等教育领域的立法权。尽管按照基本法第125a条第1款的规定,现有的《高等学校框架法》继续有效,但是其中的条款可以随时被具有优先权的州法律所替代。巴登-符腾堡州在建立双元制大学这种新型大学时便主张了这项权利。[21]DHBW的建立多大程度上能够在不改变基本法的情况下进行,在此可以不给出确定的答案。虽然在《高等学校框架法》第1条第1款中并没有提到DHBW这样的大学类型,但是,教育机构若根据州法律被定义为高等学校的话,则其也即是《高校框架法》意义上的高等学校。通过援引基本法第125a条第1款第2句,巴登-符腾堡州的立法者显然省去了设立双元制大学需要审查每个细节是否都符合高校框架法的麻烦。
此外,高校的发展可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一直都是受到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在高校基本法方面的判例所承认的。因此,普通立法者没有被禁止建立新型大学。在建立双元制大学上,这一视角也是不能被忽略的。需要保证的只是新建的高校也能享有基本法第5条第3款第1句中提及的足够的学术自由权。此项权利也确定在巴登-符腾堡州宪法的第2条第1款,即该权利同时也是州宪法的一部分。
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大学的模式,换句话说,把在职业学院的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转移上升到高等学校的层次还仍属个例。其中一个原因是,法律没有要求职业学院必须是一所属于第三级教育领域的(公立)教育机构,因此,在此理解下的职业学院名称也不受法律保护。[22]大多数联邦州对职业学院都是通过制定独立的法律来进行规制,即不在各州高等学校法的适用范围内。[23]这样的单独立法比如有《下萨克森州职业学院法》[24]、《萨克森州职业学院法》[25]、《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职业学院法》[26]。参照巴登-符腾堡州的做法,图林根州在2016年7月2日通过法律立法把以前的Gera-Eisenach职业学院升格为Gera-Eisenach双元制大学。[27]同样的,以前的柏林职业学院也是通过制定法律而作为独立的学部被并入了前柏林经济应用科学大学(现为柏林经济与法律应用科学大学,HWR)。[28]
作为之后出现的其他双元制大学的“原型”,DHBW具有特殊的任务和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在某些方面明显与巴登-符腾堡州其他高校的标准组织结构有所区别,但在一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
除了适用所有高校的任务外,LHG第2条第1款第3句第5项规定了双元制大学具有以下具体的任务:通过把在各个办学点的大学学习与在职业培训机构进行的以实践为导向的职业培训结合在一起(双元制),培养学生独立将科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职业实践的能力。它与职业培训机构协同开展符合双元制大学要求的研究(即合作研究)。此外,双元制大学在其任务领域开展继续教育。
与其他类型的高校,特别是应用科学大学相比,巴登-符腾堡州双元制大学鲜明的特色首先体现于其在学术上的自我概念自始至终定位于职业实践型的。特别体现了双元性的本质特征,即一方面是(学术性的)大学学习具有职业实践性,另一方面体现在机构上的融合,也就是高校与企业或其他实务界的机构作为职业培训机构展开合作。相关法律正是特别强调了这种(在各办学点)“大学学习”和在职业培训机构的职业实践型“培训”的双元性。[29]尽管在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是双元制模式的两个主要支柱之一,但是基于LHG的性质,自然其中提到职业培训的内容要少于对大学教学和学习的规定。这主要是因为在职业培训机构进行的职业实践培训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教学与学习在结构上有很多不同,并且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的学习内容,以及与之相应的不同的学习方法。职业培训是要让学生能够广泛地参与到实践工作中去。尽管职业培训机构是双元制大学的成员,必须要承担一些相关义务,但在法律上仍然是独立的,因此也承担自己的培训责任。不过,DHBW同时也还是对作为双元制大学学习组成部分的实践阶段承担(共同)责任,因为学业的这些部分终究也还是属于其作为办学主体的责任领域。
作为一种新型的双元制高校,DHBW的特点不仅体现于其办学模式和办学定位上(参见之前第五章第一节),也体现在其分散式的组织结构上(LHG第27a条及后续条款)。这样的结构虽然源于以前职业学院的结构,但它以美国州立大学体系(state university system)为指导原则。这种分散式的结构主要表现在:虽然DHBW与所有其他高校一样都有校级层面的组织(学校总部位于斯图加特),但同时学校是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办学点组成的,各办学点被称为分校区(örtliche Studienakademien),法律上是不独立的下属单位(LHG第27a条第1款第1句)。每个分校区都实施其专业的教学,但每个专业又隶属于上一层相应的学部(Studienbereich)。每个学部均有一个学部主任,每个专业也都有一个专业主任负责管理(LHG第27a条第1款第4句)。学部可以使用“Fakultät”(学院)的名称,并附加上相关学科的名称,不过正如LHG第27a条第1款第4句提到的,双元制大学的这种Fakultät不具有与LHG第15条规定的其他大学类型下Fakultät相同的地位。
因此,不同的办学点也有其不同学部的归属。DHBW目前在巴登-符腾堡州有9个办学点即分校区,[30]涉及经济、技术和社会学这三个学部,下设27个本科专业。这样旨在确保大学扎根于地方并在双元制模式的意义上实现与区域经济界及其他机构的紧密合作。
DHBW的特殊之处在于,每个分校区作为分散的教学点都有各自的管理和议事机构。它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校级层面,例如校长委员会(Präsidium)作为校级管理层在每一个分校区都由分校校长代表,但除此之外则保持分校区的学术独立性。这尤其体现于双元制大学拥有两个分散式的议事机构方面,并且与各个分校区双元制专业相关的核心权限都转移给了这两个机构,即LHG第27b条提到的分校理事会(örtlicher Hochschulrat)和第27a条提到的分校校务委员会(örtlicher Senat)。它们履行协助分校区校长议事的功能,拥有管理和决策权。[31]
根据LHG第27b条第1款第2句的规定,分校区理事会主要承担以下任务:
(1)同意第27c条第1款第3句第1项b分项的相关规定(分校区的相关学习和培训计划以及与之相关的在校级机构指定框架内的考试条例)(第1条);
(2)对各自校区开设新专业、调整或取消专业提出建议(第2条);
(3)决定职业培训机构的准入,倘若不能适用LHG第16条第3款第2句第17项(第3条);
(4)制定分校区与职业培训机构之间合作的规定(第4条),特别是在分校区的学习和职业培训之间进行协调(上述条例a分项);通过协商确定分校区的学习名额以及在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名额;在有必要时,规定各个职业培训机构的参与人才培养的规模;如果参与人才培养的职业培训机构其培训愿望超出了LHG第16条第3款第2句第16项规定的专业名额容纳量,并且协商无果的话,则由分校区理事会根据LHG第16条第3款第2句第16项b分项并兼顾DHBW校长委员会确定的标准来决定各职业培训机构参与人才培养的上限、用于维持和赢得职业培训名额的措施(c分项)、实施职业培训机构准入的资格标准以及建立和更新合适的职业培训机构清单(d分项);
(5)建议名誉校务委员会委员(第5条);
(6)根据LHG第27a条第3款第3句选举分校区校长以及根据第27a条第7款第1句前半段选举相关管理层人选。
另一方面,根据LHG第27c条第1款第2句,分校区的校务委员会主要负责以下事务,但不仅限于此:
(1)在适用的职业培训和考试规定范畴内就教学和学习的原则性问题(第1a项)做出决议、就分校区专业的学习和职业培训计划内容以及在校级机构指定的框架内就与之相关的考试条例的内容(第1b条)做出决议;
(2)就学习计划和平等对待计划做出决议(第2条);
(3)参与分校区进一步发展规划的制定(第3条);
(4)同意教授聘任的建议(第4条);
(5)对开设新专业、调整或取消专业提出建议(第6条);
(6)协调各学部的相关工作(第7条);
(7)提出针对选举建议的意见,特别是为校长委员会选举分校区校长的建议(第8条)。
随着巴登-符腾堡州双元制大学的建立,巴登-符腾堡州成为2009年第一次联邦制改革后首次利用高等教育法赋予的极大扩展空间,完全摆脱德国《高校框架法》的约束,建立的一种全新高校类型。核心特征是结合大学学习和职业实践的双元性以及组织上分散式的运作模式。学生通过与参与双元制人才培养的实务界合作伙伴——企业或(公共)机构,签订培训合同而得以与之建立牢固的联系。同时对塑造此类高校起了决定性作用。其他一些联邦州也相继参考了巴登-符腾堡模式,将自己以前的职业学院升格为高等学校。尽管如此,须注意的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学类型,巴登-符腾堡州双元制大学的一些特殊之处,特别是其分散式的结构导致了它在所在州的高校法里拥有与其他类型的高校很多不同的法律规范。因此,提醒立法者在修订州高校法时可以使双元制大学的法律规范更向应用科学大学靠近,但同时不能放弃突出双元制大学的特色。
[1] Die Abkürzung „DHBW“ wird zwischenzeitlich auch im LHG als feststehender (Rechts-)Begriff verwendet, vgl. § 1 Abs. 2 Satz 1 Nr. 6 LHG i.V.m. etwa mit § 15 Abs. 2 Satz 3 LHG.
[2]GBl. S. 435. Es handelt sich um ein Artikelgesetz, dessen Artikel1 das „Gesetz zur Errichtung der Dualen Hochschule (DH-Errichtungsgesetz – DH-ErrichtG –)“ mit der Errichtungsanordnung und den erforderlichen Übergangsregelungen enthält; Art. 2 passt im Wesentlichen das Landeshochschulgesetz im Hinblick auf die Spezifika der Dualen Hochschule an; es folgen weitere Artikel mit Folgeänderungen in anderen Gesetzen.
[3]Dazu auch Gerber/Krausnick, in:von Coelln/Haug(Hr- sg.), Hochschulrecht Baden-Württemberg, 2020, § 2 LHG Rn. 29.1; Sandberger, in:Geis(Hrsg.), Das Hochs- chulrecht in Bund und Ländern, Lbsbl., Stand: August 2020, Rn. 37.
[4] § 1 Abs. 2 DH-ErrichtG.
[5]Vgl. §§ 1 Abs. 3 Sätze 3 und 8 DH-ErrichtG.
[6]Vgl. Gesetzesbegründung, LT-Drs. 14/3390, S. 70 und 78.
[7]Siehe auch die Übersicht bei Sandberger, in: Geis (Hrsg.), a.a.O., Rn. 37.
[8] Vgl. etwa § 16 Abs. 3 Nr. 15-17, § 17 Abs. 3 Satz 3, § 18 Abs. 7, § 19 Abs. 1 Satz 8 LHG.
[9] Vgl. § 9 Abs. 1 Satz 6, Abs. 7 Satz 3 LHG; zu den Besonderheiten bei Hochschulwahlen siehe § 9 Abs. 8 LHG.
[10] Dazu § 10 Abs. 1 Satz 5, § 19 Abs. 2 Nr. 1f, § 20 Abs. 1 Nr. 12-15, Abs. 3 Satz 4 und Abs. 8 Satz 8 LHG.
[11] Vgl. §§ 27a ff. LHG.
[12] So auch Sandberger, in:Geis(Hrsg.), a.a.O., Rn. 37.
[13] Vgl. hierzu die Gesetzesbegründung, LT-Drs. 14/3390, S. 60.
[14] Vgl. die Referenzen in der Gesetzesbegründung, LT-Drs. 14/3390, S. 69.
[15] Vgl. zuletzt § 76 II 3 LHG in der Fassung vor Inkrafttreten des Gesetzes vom 3. Dezember 2008.
[16] An den Berufsakademien wurde, wie nunmehr an der DHBW, in den drei Bereichen Wirtschaft, Technik und Sozialwesen ausgebildet, vgl. Wissenschaftsministerium Baden-Württemberg, Zweigleisig zum Erfolg, Broschüre 2006, S. 7 ff.
[17] Wissenschaftsrat, Stellungnahme zu den Berufsakademien in Baden-Württemberg, 1994.
[18] KMK, Anerkennung der Abschlüsse der Berufsakademien im tertiären Bereich, Beschluss vom 29. 9.1994. Die Einbeziehung der Berufsakademieabschlüsse in die Richtlinie 89/48/EWG war mit der Unterrichtung der EU durch den hierfür zuständigen Bundeswirtschaftsminister über den KMK-Beschluss im Mai 1997 vollzogen; vgl. Gesetzesbegündung, LT-Drs. 14/3390, S. 69.
[19] Dies hat Auswirkungen für das Laufbahn-, Besoldungs- und Tarifrecht wie für den Zugang zu reglementierten Berufen(z.B. Ingenieure, Steuerberater, Wirtschaftsprüfer).
[20] KMK, Einordnung der Bachelorausbildungsgänge an Berufsakademien in die konsekutive Studienstruktur, Beschluss vom 15.10.2004.
[21] Vgl. Gesetzesbegründung, LT-Drs. 14/3390, S. 1 und 68.
[22] Pautsch, Hochschul-und Wissenschaftsorganisation, in: Pautsch/Dillenburger, Kompendium zum Hochschul- und Wissenschaftsrecht, 2. Aufl. 2016, A. Rn. 62.
[23] Anders etwa Brandenburg, wo sich mit § 87 BbgHG eine landeshochschulgesetzliche Regelung findet.
[24] Niedersächsisches Berufsakademiegesetz v. 6.6.1994, GVBl. S. 233, zul. geänd. durch G. v. 15.12.2015, GVBl. S. 384.
[25] Sächsisches Berufsakademiegesetz v. 11.6.1999, GVBl. S. 276, zul. geänd. durch G. v. 18.10.2012, GVBl. S. 568.
[26] Schleswig-Holsteinisches Berufsakademiegesetz v. 1.10.2008, GVOBl. S. 522, zul. geänd. durch G. v. 9.3.2010, GVOBl. S. 356.
[27] Thüringer Gesetz zur Dualen Hochschule Gera-Eisenach v. 2.7.2016, GVBl. S. 206.
[28] Gesetz zur Eingliederung der Berufsakademie Berlin in die Fachhochschule für Wirtschaft Berlin v. 2.10.2003, GVBl. S. 490, zul. geänd. durch G. v. 20.5.2011, GVBl. S. 194.
[29] Anhaltspunkte dazu finden sich bspw. in §§ 2 Abs. 1 Satz 3 Nr. 5 und 29 Abs. 5 Satz 1 LHG. Nach der Gesetzesbegründung, LT-Drs. 14/3390, S. 86, sollen darunter die Praxisphasen in den Ausbildungsstätten fallen.
[30] Es sind dies die StudienakademienHeidenheim, Heilbronn, Karlsruhe, Lörrach, Mannheim, Mosbach (mit Außenstelle Bad Mergentheim), Ravensburg(mit Außenstelle Friedrichshafen), Stuttgart (mit Außenstelle Horb) und Villingen-Schwenningen.
[31] So zutreffend Gerber, in:von Coelln/Haug (Hrsg.), Hochschulrecht Baden-Württemberg, 2020, § 27b Rn. 3.
On Baden-Wuerttemberg Cooperative State University:“Prototype”of the Dual System of German Higher Education
Arne Pautsch
(Ludwigsburg Universit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Applied Finance and Economics,Ludwigsburg 71634,Germany)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model of Baden-Wuerttemberg Cooperative State University (DHBW),which is the first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in Germany to integrate academic studies with workplace training. As a prototype in Germany,DHBW is based organizationally on the example of the state university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 Its main characteristic is its strong emphasis on the academic cooperation between a state-accredited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 in common study programs.
dual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state university system;decentralize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 universities;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regional economy
G648.4(G649.3)
A
2096 – 2045(2020)04 – 0042 – 06
Arne Pautsch(1974—),男,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路德维希堡公共行政与财经应用科学大学公法教授,法学博士;E-mail:arne.pautsch@hs-ludwigsburg.de。
(翻 译:陈 颖①陈 颖(Ass. jur. Ying Lackner),德国法学硕士、持德国司法职业资格、德国法院中德文宣誓公证翻译、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汉语教师,从事中德商业及项目咨询、项目管理、中德文翻译(尤其是法律、经济与教育领域)、汉语教学等工作,现居德国;E-mail:y.lackner@hs-osnabrueck.de。)
[责任编辑:夏 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