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企业用工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2020-02-21 14:18张承孝刘莎莎卢冰
四川劳动保障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都区非全日制劳务

文/张承孝 刘莎莎 卢冰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中,解决企业用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推动劳动者高质量就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助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

近期,成都市新都区人社局对区内企业用工现状开展了全面调查,调查共涉及企业273家,覆盖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其中制造业占比最大,为53.85%。

企业用工现状及问题

一是企业“招工难”。据调查的企业反映,人力资源供给相对有所不足。有30%的企业表示目前最缺乏技术类工人,35%的企业迫于“用工难”不得不降低对劳动者技能方面的要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年轻劳动者就业观念发生变化,趋向于新经济用工和自由就业方式,不愿意从事流水线式的枯燥工作。而企业则希望招聘熟练工、技术工,尤其是新项目、新行业,更需要高学历、高技术、高水平的知识型人才。

二是企业劳动用工形式趋于多样化。大部分企业依然以劳动合同用工为主要用工形式,但非全日制用工和劳动派遣作为补充的特殊用工形式也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劳务派遣工和非全日制工作者表示自身合法权益未能得到保护,具体表现为工资相对较低、单位没有为其购买社保等。

三是企业用工稳定性存在风险。从劳动者方面看,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人数有所增加,自主创业人员也不断增多。从企业用工环境看,劳动条件相对较好、工资水平及福利待遇较高的企业用工相对稳定;而部分待遇较低的企业,员工招得进留不住,离职跳槽频繁。从产业结构来看,轨道交通、航空动力、生物医药等行业的用工相对稳定,家具制造、物流等行业招工较难,员工相对不稳定。

促进稳定劳动用工的对策

当前,新都区新产业、新项目不断投产,劳动密集型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新经济、新业态用工形式不断涌现。作为劳动用工公共服务职能部门,区人社局不仅要着力满足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快速增长趋势,还要高度重视劳动者对就业环境、劳动条件和薪酬待遇的需求,切实维护劳资双方正当权益,努力促进劳动用工稳定局面。

优化产业结构,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一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区内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增长潜力型企业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从整体上增强新都区企业的吸引力;二是加大对一线职工的技能培训,对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就业群体进行订单培训、定岗培训、分类培训等;三是拓宽信息发布渠道,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培训力度和规模。

保护特殊用工形式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针对劳务派遣工及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应将工作重点放在保护劳务派遣工的权利上,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如适当提高劳务派遣工的最低工资,减少正规就业者与劳务派遣工及非全日制用工之间工作条件、工资报酬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消除社会对劳务派遣工及非全日制用工的歧视。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增强企业对劳动者的吸引力。针对企业“招人难”“留人难”的困境,应采取措施增强企业对劳动者的吸引力。引导企业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积极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职工享受社会保险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形成激励人、鼓舞人、留住人的企业文化。政府要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社会融合问题,大力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子女上学、医疗等问题。

深化新时代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为满足企业在劳动关系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应采取系列措施深化新时代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为企业提供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切实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提供劳动关系多元服务支持,建成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体系;引入和培育劳动关系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劳动关系多元共建;以政府补贴加市场议价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小微企业劳动关系事务托管服务;建立新都区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库,健全贯穿全程的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共享机制;建立劳动关系法律服务体系,完善便捷高效的劳动维权投诉受理服务方式;建立劳动关系预警监测机制,提升劳动关系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服务能力,实现“菜单式”供给、“订单式”服务、“精准化”化解,打造新都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品牌。

猜你喜欢
新都区非全日制劳务
心有榜样,逐梦成长——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演讲比赛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成都市新都区召开2021年工伤预防项目启动会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新都区工资支付信用承诺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新都区:强化工伤源头治理 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被歧视问题研究
排斥非全日制研究生 学历偏见要不得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浅谈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过错责任归责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