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下达2020年度稀土矿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资源,我国继续对稀土矿、钨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7月15日,自然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下达2020年度稀土矿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数据显示,2020年度全国稀土矿(稀土氧化物REO,下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40 000 t,其中岩矿型稀土矿(以轻稀土为主)指标为120 850 t,离子型稀土矿(以中重稀土为主)指标为19 150 t。全国钨精矿(三氧化钨含量65%,下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05 000 t,其中主采指标为78 150 t,综合利用指标为26 850 t。上述指标均含《自然资源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下达2020年度稀土矿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第一批)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33号)下达的第一批指标。
按要求,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应集中下达给6家稀土集团下属矿山企业,两部门将加强核查检查和监督管理。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度我国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20 000 t,2019年度为132 000 t。最近三年数据显示,在严格保护资源环境同时,我国有序增加稀土开采计划,以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
再生铜铝铅锌行业首次列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绩效分级管控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再生铜、铝、铅、锌行业是我国首次列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绩效分级的重点行业。
《指南》对再生铜、铝、铅、锌企业污染处理技术、无组织排放管控、排放限值、运输管理、环境管理水平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生态环境部门将对企业上述差异化绩效指标进行评价,分为A、B、C三级。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A级企业可自主采取减排措施,而B级企业需要减产50%;C级企业在预警期间则必须停产。将继续执行企业绩效分级“短板原则”。在评级时,需满足该级别指标中规定的各项要求,有一项未满足的,降级评定;当企业涉及跨行业、跨工序时,以所含行业或工序中绩效评级较差为准,执行相应应急减排措施。
生态环境部表示,当前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取得一定进展,为更加科学、精准制定应急减排措施,应按照企业环保绩效水平,开展绩效分级,在满足当地应急减排比例需求的同时,制定差异化减排措施。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 环保绩效水平先进的企业,可以减少或免除应急减排措施,从而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全行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区域各省(市)应按照本指南持续对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绩效分级,在重污染天气期间实施差异化管控。原则上,同一区域、同一行业、同等绩效水平的企业减排措施一致。A 级和引领性企业,可自主采取减排措施;B 级及以下企业和非引领性企业减排力度应不低于本技术指南要求。各地也可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改善需求,制定更为严格的减排措施;其他未实施绩效分级的行业,可由各省(市)生态环境部门,自行制定统一的绩效分级标准,实施差异化管控。
住建部、发改委等七部门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
近日,住建部等7部门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称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全面推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创建活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
提升建筑能效水平。结合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推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节水改造。开展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建立完善运行管理制度,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与合同节水管理,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及能效公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提高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绿色等级,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发展,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再生水利用。
中国恩菲投资并总承包的固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号锅炉顺利吊装
2020年6月27日上午10时37分,中国恩菲投资并总承包的固安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悦耳的鞭炮声中迎来了“第一吊”。1号锅炉吊装的顺利进行,正式拉开了项目吊装作业的序幕。
固安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设计总规模为1 800 t/d,分两期建设,目前建设的项目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1 200 t/d,包括2台600 t/d的机械炉排炉,配套1台额定25 MW的凝汽式汽轮机和1台30 MW发电机组。项目于2019年11月4日桩基开工。今年疫情发生以来,项目团队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及公司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决策部署,项目团队团结一心、克服重重困难,确保项目在疫情期间的生产建设有序进行,并于2020年6月27日顺利完成1号锅炉吊装,其它建设工作也按照进度要求有序开展。
此次吊装成功,是固安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一个重要节点,吹响了安装攻坚战的号角,为项目最终实现投产运营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铝集团电解槽节能技术获国家发展改革委节能栏目推广
近日,由中铝集团所属郑州研究院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节能技术”,因其出色的节能环保效果,作为全国十大工业节能技术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节能宣传周”栏目推广。
该技术于2019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最佳节能技术和最佳节能实践”(“双十佳”),主要应用于以氧化铝为原料生产电解铝的铝冶炼行业,在新建或者大修电解槽上实施,通过对电解槽进行包括内衬优化、阴极优化、筑炉管理、工艺参数匹配等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节能技术改造,实现系列铝液吨铝直流电耗降至12 500 kWh以下,较行业当前平均水平节电超过500 kWh,电能利用率提高4%~5%,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应用于200台槽型为400 kA和320 kA的电解铝企业为例,项目实施后,吨铝直流电耗从13 115 kWh降到12 450 kWh,平均运行电压降低到3.82 V,电流效率为91.4%,年节电金额约8 400万元,节电折合标煤约6.4万t,减排二氧化碳约15万t,累计经济效益约9 300万元。
驰宏锌锗烟化炉电动渣塞成套发明装置外销创效
近期,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收到来自云南烟化炉电动渣塞成套装置采购订单,这是驰宏锌锗继2018年1月将该发明装置外销到印度后,在国内同行企业接到的第二笔订单。该发明装置成为驰宏锌锗首次技术对外输出创效项目。
烟化炉属于熔池熔炼冶金炉,主要用于铅冶炼渣后段综合回收锌、锗等有价金属,同时对铅冶炼渣进一步进行无害化处理。该冶金炉每一周期熔炼结束时,须将无害化处理后的高温熔渣从炉内排放出来。传统的排放装置是靠人工在现场进行放堵,这种方式致使操作人员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同时,操作人员存在被飞溅的高温熔渣烫伤的安全隐患。经过2年多的研究和改造,驰宏锌锗自主研发的烟化炉电动渣塞成套装置,实现了烟化炉等熔池熔炼冶金炉高温熔渣渣口自动排放和封堵,彻底解决了冶金炉渣口放堵渣工作的安全隐患。
驰宏锌锗还积极在东南亚等国家扩大艾萨炉- 还原炉- 烟化炉综合回收炼铅成套技术推广,凭借丰富的技术经验,通过内外联动、高效协同的工作模式,成功中标印度冶炼厂商,实现设备和冶炼技术的配套对外输出。
烟化炉电动渣塞成套装置的成功外销,是驰宏锌锗冶炼技术对外输出的里程碑,标志着公司冶炼技术从引进向输出的转型。下一步,驰宏锌锗将继续深耕铅锌采选冶成套环保节能技术,用科技带动公司更好更快高质量发展。
中国铜业两项科技成果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
2020年7月9日,在2019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昆明冶金研究院、云铜锌业、昆明理工大学及昆明冶金研究院共伴生有色金属资源加压湿法冶金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完成的《锌冶炼清洁生产与提质降耗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由昆明冶金研究院和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高效低成本制备高品质氧化铝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锌冶炼清洁生产与提质降耗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在锌冶炼富氧关键技术应用、冶炼渣资源化利用、新型极板成套技术开发及装备自动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较好地解决了锌冶炼过程中多项重大科技难题,实现了锌冶炼清洁生产与提质降耗,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对于提升我国锌冶炼的技术和装备水平,推动锌冶金行业向绿色化、清洁化和高效化方向的转变,促进行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关键作用。
《高效低成本制备高品质氧化铝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开发出铝酸钠溶液高效脱杂技术,提升了拜耳法生产氧化铝产品的品质;铝土矿溶出过程降低碱耗技术,有效降低了氧化铝生产的成本;开发出了以工业铝为原料的高纯氧化铝制备技术,为提升工业铝的附加值探索出新的工艺,为云南省铝产业发展储备了关键技术。
矿冶集团承担的“细粒尾矿模袋法堆坝成套技术与应用”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日,矿冶集团承担的“细粒尾矿模袋法堆坝成套技术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评审。经专家组全面审核及一致评定,该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较好推广应用前景。
专家对项目进行了质询、交流并形成综合评价结论。结论认为该项目针对细粒尾矿筑坝面临的诸多行业关键技术问题,系统开展了细粒尾矿模袋法堆坝成套技术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技术成果。主要创新点包括:创新提出了细粒尾矿模袋法堆坝成套技术、模袋坝体稳定性增强作用机理及破坏模式、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模袋法堆坝稳定性控制机理及工艺优化措施,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适用于细粒尾砂模袋法堆坝的安全稳定性评价新方法及模袋法自动分级筑坝新装备,成功解决了细粒尾矿筑坝速度难以满足选厂生产、坝体浸润线偏高、调洪库容不足、安全稳定性偏低等技术难题,拓宽了细粒尾矿堆坝粒径适用范围,工艺的优化提升了模袋堆坝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筑坝效益,保障了细粒尾矿坝的安全运行。项目成果实现应用后,累计产生经济效益45.7亿元,并创造显著的安全、环保和社会效益,助力我国尾矿库行业的创新化、集成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为类似尾矿的处置及相似条件的固废堆存问题解决起到示范作用。
“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技术”完成技术成果评价
近日,“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技术”完成技术成果评价。技术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技术”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技术推广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可观,并建议加快产业化进程。
针对红土镍矿硫酸加压浸出需高温高压且浸出铁渣无法综合利用的问题,北京科技大学王成彦教授团队和眉山顺应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共同开发了硝酸加压浸出技术体系,研发了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均相沉淀分离铝钪及镍钴、硝酸镁浓缩/热解、NOx冷凝/加压吸收再生硝酸等新技术,实现了镍、钴、钪资源化高效利用,特别是首次实现了铁、镁、铝综合回收及硝酸再生循环,金属回收率高、处理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
该技术浸出条件较温和,镍钴浸出率≥95%、回收率>92%,铁以铁精矿产出、铁品位>60%,全流程硝酸回收率>97%、吸收后尾气NOx浓度<50 mg/m3,优于国际、国内标准,显着降低了镍生产成本,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在眉山顺应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建成了年处理10 000 t干基矿的工业试验线,连续稳定运行4个多月,产品质量达标,技术重现性好、成熟度高。
该技术投资省、生产成本低,实现了褐铁型红土镍矿中多种有价组分的综合回收,环境友好,若推广应用,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着。
“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技术”的研发成功,实现了全部装备国产化,使我国镍冶炼技术和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尤其是伴生铁的资源化,将对镍、铁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